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酸枣仁醇提物及白桦脂酸抗神经坏死病毒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徐伟强
玉洁莹
+7 位作者
黄琳
余庆
刘明珠
王劭雯
孙云
韩书煜
秦启伟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7-1801,共15页
【目的】探究酸枣仁醇提物(SZSE)及其活性成分白桦脂酸(BA)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NV)的作用机制,为研发绿色、高效、无污染的抗NNV渔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及免疫荧光试验确定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
【目的】探究酸枣仁醇提物(SZSE)及其活性成分白桦脂酸(BA)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NV)的作用机制,为研发绿色、高效、无污染的抗NNV渔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及免疫荧光试验确定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细胞安全工作浓度,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晶紫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抗NNV效果,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探析二者的抗NNV作用机制。【结果】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细胞安全工作浓度分别为:SZSE≤50μg/mL,BA≤6.25μg/mL,且50μg/mL SZSE或6.25μg/mL BA对卵形鲳鲹脾脏成纤维细胞(TOSF)无毒性作用。NNV与50、25、12.5μg/mL的SZSE或6.25、3.125、1.5625μg/mL的BA分别共孵育TOSF细胞,48 h后发现药物处理的TOSF细胞病变效应(CPEs)明显低于NNV组;结晶紫染色发现药物处理后活的TOSF细胞数量也明显多于NNV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经药物处理后TOSF细胞中NNV的CP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NNV组(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在NNV感染前后2 h分别处理TOSF细胞均具有抗病毒效果,表明SZSE及其活性成分BA不仅具有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还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此外,SZSE及其活性成分BA通过与NNV粒子相互作用、干扰NN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阶段,以及调控CAT、GSH-Px、HO-1、TGF、Keap1和Nrf2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具有抑制NNV感染的功能,不仅能干扰NN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阶段,还通过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可见,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具有开发为绿色、高效抗NNV渔用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醇提物(SZSE)
白桦脂酸(BA)
神经坏死病毒(NNV)
抗病毒
安全工作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宁酸抗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玉洁莹
顾屹
+7 位作者
黄琳
王浩
余庆
刘明珠
韩书煜
秦启伟
凌飞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3-1833,共11页
【目的】从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RV)感染细胞的生命周期探究单宁酸在MSRV感染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研发高效安全的抗MSRV渔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为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从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RV)感染细胞的生命周期探究单宁酸在MSRV感染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研发高效安全的抗MSRV渔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为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单宁酸毒性,确定其安全工作浓度;然后使用结晶紫染色评估单宁酸对MSRV的抑制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宁酸体外抗MSRV效果及探析其作用机制,包括单宁酸对MSRV粒子及MSRV吸附宿主细胞表面、侵入细胞与细胞内复制各阶段的影响。【结果】综合光学显微镜观察与CCK-8检测结果,确定单宁酸对FHM细胞的安全工作浓度为0.0125 mg/mL;以0.0125 mg/mL单宁酸孵育36 h后,FHM细胞的骨架结构仍然保持完整,未观察到核膜皱缩或染色质凝聚等异常现象。将0.0125、0.00625和0.003125 mg/mL的单宁酸分别与MSRV共孵育处理,能有效降低MSRV感染FHM细胞产生的病变效应,且FHM细胞中MSRV的N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未经单宁酸处理的MSRV感染细胞(P<0.01,下同)。在经单宁酸处理的MSRV感染FHM细胞中,MSRV的N基因相对表达量和病毒滴度均极显著低于未经单宁酸处理的MSRV感染FHM细胞,即单宁酸可直接作用于MSRV粒子,致使其感染能力降低。此外,在MSRV感染的吸附、侵入和复制各阶段以单宁酸进行处理,FHM细胞中MSRV的N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未经单宁酸处理的MSRV感染细胞,即单宁酸通过干扰MSRV感染过程的吸附、侵入与复制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单宁酸对MSRV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可直接作用于MSRV粒子,且对MSRV的吸附、侵入与复制各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成高效安全抗MSRV渔用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RV)
单宁酸
抗病毒机制
细胞病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异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细胞的ssDNA核酸适配体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
3
3
作者
余庆
刘明珠
+5 位作者
李梦梦
肖贺贺
韦信贤
童桂香
吴思婷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57-3065,共9页
【目的】筛选出能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为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检测技术打下基础,同时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草鱼呼肠孤病毒I型(G...
【目的】筛选出能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为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检测技术打下基础,同时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草鱼呼肠孤病毒I型(GCRVI)感染的宿主细胞为靶标,采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进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筛选,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性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GVIK1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在GCRVI感染的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表面,但不识别正常的CIK细胞及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广西株(GNNV)感染的石斑鱼脾细胞(GS);其二级结构具有独特复杂的茎环结构,吉布斯自由能(△G)为-32.93 kJ/mol,无细胞毒性。核酸适配体GVIK1结合靶标细胞的亲和常数(Kd)为148.22 nmol/L,即核酸适配体GVIK1与靶标细胞间的亲和力极强,达纳摩尔级别。核酸适配体GVIK1在靶标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是细胞膜蛋白或膜蛋白相关结构,其在靶标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出现在病毒感染后的第5 h。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GVIK1可作为高特异性分子探针用于诊断GCRV感染所致的草鱼出血病。【结论】基于SELEX技术筛选获得能特异性识别GCRVI感染宿主细胞的核酸适配体GVIK1,可作为核酸分子探针用于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快速检测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
核酸适配体
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枣仁醇提物及白桦脂酸抗神经坏死病毒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徐伟强
玉洁莹
黄琳
余庆
刘明珠
王劭雯
孙云
韩书煜
秦启伟
李鹏飞
机构
广西
大学
资源与环境材料
学院
广西科
学院
广西
海洋
科
学院/
广西
水产
生物
技术
与现代生态
养殖
重点实验室/广西渔业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
健康
养殖
产业
技术
工程
研究
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东省水产免疫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南
大学
海洋
生物与
水产
学院
广西
水产
技术
推广站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7-1801,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317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BA035521,2024GXNSFFA010017,2023GXNSFAA026325)。
文摘
【目的】探究酸枣仁醇提物(SZSE)及其活性成分白桦脂酸(BA)抗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NV)的作用机制,为研发绿色、高效、无污染的抗NNV渔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及免疫荧光试验确定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细胞安全工作浓度,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晶紫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抗NNV效果,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探析二者的抗NNV作用机制。【结果】SZSE及其活性成分BA的细胞安全工作浓度分别为:SZSE≤50μg/mL,BA≤6.25μg/mL,且50μg/mL SZSE或6.25μg/mL BA对卵形鲳鲹脾脏成纤维细胞(TOSF)无毒性作用。NNV与50、25、12.5μg/mL的SZSE或6.25、3.125、1.5625μg/mL的BA分别共孵育TOSF细胞,48 h后发现药物处理的TOSF细胞病变效应(CPEs)明显低于NNV组;结晶紫染色发现药物处理后活的TOSF细胞数量也明显多于NNV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经药物处理后TOSF细胞中NNV的CP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NNV组(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在NNV感染前后2 h分别处理TOSF细胞均具有抗病毒效果,表明SZSE及其活性成分BA不仅具有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还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此外,SZSE及其活性成分BA通过与NNV粒子相互作用、干扰NN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阶段,以及调控CAT、GSH-Px、HO-1、TGF、Keap1和Nrf2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具有抑制NNV感染的功能,不仅能干扰NN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阶段,还通过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可见,SZSE及其活性成分BA具有开发为绿色、高效抗NNV渔用药物的潜力。
关键词
酸枣仁醇提物(SZSE)
白桦脂酸(BA)
神经坏死病毒(NNV)
抗病毒
安全工作浓度
Keywords
Semen Ziziphi Spinosae methanol extracts(SZSE)
betulinic acid(BA)
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
antiviral
safe working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S941.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宁酸抗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玉洁莹
顾屹
黄琳
王浩
余庆
刘明珠
韩书煜
秦启伟
凌飞
李鹏飞
机构
广西科
学院
广西
海洋
科
学院/
广西
水产
生物
技术
与现代生态
养殖
重点实验室/广西渔业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
健康
养殖
产业
技术
工程
研究
中心
上海
海洋
大学
水产
与生命
学院
广西
水产
技术
推广站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东省水产免疫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动物科学
技术
学院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3-1833,共11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GXNSFBA026345,2022JJA130074)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发[2024]102-2)
来宾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来科产241519)。
文摘
【目的】从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RV)感染细胞的生命周期探究单宁酸在MSRV感染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研发高效安全的抗MSRV渔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为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单宁酸毒性,确定其安全工作浓度;然后使用结晶紫染色评估单宁酸对MSRV的抑制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宁酸体外抗MSRV效果及探析其作用机制,包括单宁酸对MSRV粒子及MSRV吸附宿主细胞表面、侵入细胞与细胞内复制各阶段的影响。【结果】综合光学显微镜观察与CCK-8检测结果,确定单宁酸对FHM细胞的安全工作浓度为0.0125 mg/mL;以0.0125 mg/mL单宁酸孵育36 h后,FHM细胞的骨架结构仍然保持完整,未观察到核膜皱缩或染色质凝聚等异常现象。将0.0125、0.00625和0.003125 mg/mL的单宁酸分别与MSRV共孵育处理,能有效降低MSRV感染FHM细胞产生的病变效应,且FHM细胞中MSRV的N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未经单宁酸处理的MSRV感染细胞(P<0.01,下同)。在经单宁酸处理的MSRV感染FHM细胞中,MSRV的N基因相对表达量和病毒滴度均极显著低于未经单宁酸处理的MSRV感染FHM细胞,即单宁酸可直接作用于MSRV粒子,致使其感染能力降低。此外,在MSRV感染的吸附、侵入和复制各阶段以单宁酸进行处理,FHM细胞中MSRV的N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未经单宁酸处理的MSRV感染细胞,即单宁酸通过干扰MSRV感染过程的吸附、侵入与复制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单宁酸对MSRV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可直接作用于MSRV粒子,且对MSRV的吸附、侵入与复制各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成高效安全抗MSRV渔用药物的潜力。
关键词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RV)
单宁酸
抗病毒机制
细胞病变效应
Keywords
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
tannic acid(TA)
antiviral mechanisms
cytopathic effect
分类号
S941.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异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细胞的ssDNA核酸适配体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
3
3
作者
余庆
刘明珠
李梦梦
肖贺贺
韦信贤
童桂香
吴思婷
李鹏飞
机构
广西科
学院
广西北部湾
海洋
研究
中心
/广西
海洋
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师范
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广西
水产
科学
研究
院/广西
水产
遗传育种
与健康
养殖
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东省水产免疫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57-306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0A20102)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8221111)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GXNSFAA245054)
文摘
【目的】筛选出能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为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检测技术打下基础,同时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草鱼呼肠孤病毒I型(GCRVI)感染的宿主细胞为靶标,采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进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筛选,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性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GVIK1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在GCRVI感染的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表面,但不识别正常的CIK细胞及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广西株(GNNV)感染的石斑鱼脾细胞(GS);其二级结构具有独特复杂的茎环结构,吉布斯自由能(△G)为-32.93 kJ/mol,无细胞毒性。核酸适配体GVIK1结合靶标细胞的亲和常数(Kd)为148.22 nmol/L,即核酸适配体GVIK1与靶标细胞间的亲和力极强,达纳摩尔级别。核酸适配体GVIK1在靶标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是细胞膜蛋白或膜蛋白相关结构,其在靶标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出现在病毒感染后的第5 h。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GVIK1可作为高特异性分子探针用于诊断GCRV感染所致的草鱼出血病。【结论】基于SELEX技术筛选获得能特异性识别GCRVI感染宿主细胞的核酸适配体GVIK1,可作为核酸分子探针用于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快速检测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有效防控。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
核酸适配体
靶蛋白
Keywords
grass carp reovirus(GCRV)
exponential enrichment technology(SELEX)
aptamer
target protein
分类号
S941.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酸枣仁醇提物及白桦脂酸抗神经坏死病毒的作用机制
徐伟强
玉洁莹
黄琳
余庆
刘明珠
王劭雯
孙云
韩书煜
秦启伟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宁酸抗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的作用机制
玉洁莹
顾屹
黄琳
王浩
余庆
刘明珠
韩书煜
秦启伟
凌飞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特异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细胞的ssDNA核酸适配体筛选与鉴定
余庆
刘明珠
李梦梦
肖贺贺
韦信贤
童桂香
吴思婷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