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鞭黑粉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沈万宽 习平根 姜子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2-717,共6页
以甘蔗鞭黑粉菌交配型分离物为试验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影响甘蔗鞭黑粉菌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建立起适合甘蔗鞭黑粉菌基因组DNA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的反应体系为:在25μL体系中,rTa... 以甘蔗鞭黑粉菌交配型分离物为试验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影响甘蔗鞭黑粉菌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建立起适合甘蔗鞭黑粉菌基因组DNA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的反应体系为:在25μL体系中,rTaq DNA聚合酶1.5 U、Mg2+浓度为2.0 mmol/L、dNTP浓度为0.2 mmol/L、引物浓度为0.2μmol/L、DNA模板10~20 ng、10×PCR buffer 1μL、用重蒸水补足25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鞭黑粉菌 ISSR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象耳豆根结线虫适生区预测研究
2
作者 孟永攀 廖金铃 +1 位作者 赵晓艳 王菲菲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39-47,54,共10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是一种具有强大致病力和巨大危害性的农作物病原物。为了准确预测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采用了5种生态位模型:最大熵模型(Maxen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ENFA)、生物气候模型(Biocl... 象耳豆根结线虫是一种具有强大致病力和巨大危害性的农作物病原物。为了准确预测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采用了5种生态位模型:最大熵模型(Maxen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ENFA)、生物气候模型(Bioclim)以及域模型(Domain),建立了针对该病原虫的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Kappa值,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严谨检验,并从中筛选出了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Maxent)不仅具备出色的预测结果,而且运行性能卓越,因此被视为预测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潜在适生区的最理想模型。通过运用最优模型Maxent进行预测,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聚集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同时江西、湖南等地区也包含其适生区。这些结果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强调了加强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监测与预警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能够更好地防控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扩散与危害,保护我国的农业生产和植物生态安全。这一研究为农业生产者和植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象耳豆根结线虫对农作物造成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适生区 生态位模型 MAXENT GARP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比较形态学与PCR技术快速鉴定松材线虫及确立疫区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燕华 李迅东 +4 位作者 张志荣 卓侃 廖金铃 陈沐荣 秦长生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48-52,共5页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为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应用比较形态学,并辅助以PCR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广东省2004—2005年间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过程中采集的疑似样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鉴定...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为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应用比较形态学,并辅助以PCR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广东省2004—2005年间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过程中采集的疑似样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鉴定松材线虫并确立疫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比较形态学 PCR 疫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