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用AHP法和SBE法研究广州公园植物景观单元
被引量:129
- 1
-
-
作者
翁殊斐
柯峰
黎彩敏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助教
-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1,共4页
-
文摘
为科学地管理好现有植物景观及获得对日后造景有价值的经验,以20个植物景观单元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美景度评判法(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对广州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评价,探索2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及植物生活型之间的合适比例等。结果显示,采用2种评价方法评判植物景观单元,其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较高。采用SBE法时,评判结果比较偏重于视觉效果;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兼顾植物造景中的美学与生态学原则,是较为公平和准确的植物景观评价。在广州公园中,乔木(株):灌木(株):地被(草坪)(m2):绿地面积(m2)的比例以2:6:23:30为合适。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景观评价
植物景观单元
AHP法
SBE法
广州公园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 landscape evaluation
landscape plant uni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
Guangzhou parks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张文英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8,共7页
-
文摘
从奥本山墓园和阿灵顿国家墓园等实例,探讨美国墓园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对现代公园乃至Landscape Architecture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墓园的产生及发展随着人类世界观、价值观的演变而变化,是人类生死观的具体物质化表现形式。墓园的建设是宗教、自然和艺术的结合,作为文化景观的墓园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人类寄托情感的场所,其情感和精神功能尤为突出,因而也是重要的精神景观。对应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发展过程,美国墓园经历了从乡村花园式墓园、草坪公园式墓园、战争纪念墓园到自然墓葬运动的发展过程。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墓园
发展
研究
美国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emetery
development
study
America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