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荔枝内酯结构类型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帅 曾鑫年 +1 位作者 黄田福 黎卓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26,共6页
简述了邻双四氢呋喃环(THF)型、非邻双THF型、单THF型和无THF型番荔枝内酯的结构特 点,分析了其活性基因THF环、γ-内酯环、环间碳链和环上侧碳链的构效关系,指出环间碳链是比γ-内酯环和THF 更重要的结构因子,最后综述了番荔枝内酯的... 简述了邻双四氢呋喃环(THF)型、非邻双THF型、单THF型和无THF型番荔枝内酯的结构特 点,分析了其活性基因THF环、γ-内酯环、环间碳链和环上侧碳链的构效关系,指出环间碳链是比γ-内酯环和THF 更重要的结构因子,最后综述了番荔枝内酯的作用机制。结果认为,结构因子对番荔枝内酯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番 荔枝内酯在细胞中的溶解性、膜的构象和运载特性将成为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内酯 结构类型 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内生细菌SM-1的鉴定及其对杉木赤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雨菁 曾华龙 +5 位作者 梁炜康 卢梦 朱伟垚 张蕾 宋漳 张清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563,共8页
【目的】杉木赤枯病是杉木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杉木苗木生产及幼树成林。为了更好保护杉木,防治杉木赤枯病,从杉木叶片分离到内生细菌SM-1,探讨其对杉木赤枯病菌(Pestalotiopsis apiculatus)的拮抗作用。【方法】经形态观察、生理... 【目的】杉木赤枯病是杉木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杉木苗木生产及幼树成林。为了更好保护杉木,防治杉木赤枯病,从杉木叶片分离到内生细菌SM-1,探讨其对杉木赤枯病菌(Pestalotiopsis apiculatus)的拮抗作用。【方法】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观察、16S rRNA及Biolog系统鉴定其种类;含毒平板及牛津杯法检测SM-1无菌发酵液对赤枯病菌的抑制率,并观察SM-1对赤枯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离体枝条的叶片接种试验检测SM-1无菌发酵液的防病效果。【结果】SM-1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其无菌发酵液对赤枯病菌的抑制率可达58.80%;显微观察显示SM-1能够使赤枯病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细胞膨大成球形;离体枝条的叶片接种试验揭示SM-1无菌发酵液对杉木赤枯病的抑制效率达95%,能够极显著减轻叶片发病程度(P<0.01)。【结论】杉木内生芽孢杆菌SM-1对杉木赤枯病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芽孢杆菌 杉木赤枯病 内生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