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82-85,共4页
实践教学方法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探讨《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现有实践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出适合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 实践教学方法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探讨《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现有实践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出适合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实践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方法 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 被引量:7
2
作者 房尚文 吴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98,共4页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破解了生态伦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困境。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以"物质变换"为基点解释了生态危机的实质性根源。消费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方式,...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破解了生态伦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困境。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以"物质变换"为基点解释了生态危机的实质性根源。消费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方式,马克思生态伦理视野中的消费模式是绿色的、适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伦理 物质变换 消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思想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禹规娥 袁群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64-67,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思想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过程的物质交换过程,其次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再次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思想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过程的物质交换过程,其次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再次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生态思想 物质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特色及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丰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及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各个领域都体现着浓郁的"中国特色"或"中国的特点"。民族特色使毛泽东思想具有凝聚和团结中华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及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各个领域都体现着浓郁的"中国特色"或"中国的特点"。民族特色使毛泽东思想具有凝聚和团结中华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作为观念文化的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点的理论信念体系,是凝聚中华民族成员的政治思想基础,同时,又是现代中华民族价值观念体系的集中体现,对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在作为新中国制度文化建设指导理论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新中国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及民族区域自治等一整套符合民族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使中华民族凝聚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指导理论的毛泽东思想,通过对中华民族自为自立、自尊、自信、自强奋进民族精神的弘扬,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民族特色 中华民族 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池田大作生态观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俐 王丽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4,共5页
池田大作先生特别关注生态问题,在他与汤因比、贝恰等人的对话录以及他在不同场合的演讲中,基本形成了其生态观体系。他的"依正不二"、"生命的尊严"、"众生平等"、"人的革命"等生态观及对生态... 池田大作先生特别关注生态问题,在他与汤因比、贝恰等人的对话录以及他在不同场合的演讲中,基本形成了其生态观体系。他的"依正不二"、"生命的尊严"、"众生平等"、"人的革命"等生态观及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质及化解路径等问题的分析,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理解,生命的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他的生态观处处洋溢着人本主义的情怀,显示了其人本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田大作 生态观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竹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3,共3页
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足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关键词 全球化思想 现代价值 马克思 全球意识 人类生活 经济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探讨 被引量:19
7
作者 钟晓君 钟晓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农产品网络营销作为我国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可通过培养国民农产品网络营销习惯、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培养和提高农... 农产品网络营销作为我国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可通过培养国民农产品网络营销习惯、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培养和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等途径,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网络营销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观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浩 谢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8-81,共4页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阐明自己的自由观即自由是自己规定自己,这主要是通过自由与自我意识、原子的偏斜运动、定在、矛盾等的关系中彰显出来的。
关键词 自由 自我意识 偏斜运动 定在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赢: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调适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大兵 张文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10,共4页
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关系问题是村民自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关于村"两委"关系,我国有关法律规章做出原则性规定,但过于宏观和抽象,有的地方"两委"职能交叉,致使个别地方村"两委"在实际运行中出... 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关系问题是村民自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关于村"两委"关系,我国有关法律规章做出原则性规定,但过于宏观和抽象,有的地方"两委"职能交叉,致使个别地方村"两委"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乡村治理的绩效。村"两委"只有在选举、决策、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委” 双赢 关系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时代的消费模式选择 被引量:6
10
作者 房尚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4-218,共5页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低碳革命"兴起,低碳时代悄然而至。低碳时代既是科技和制度的重构,也是消费模式的重新选择,倡导生态的、适度的、可持续、恒温和新领域消费。中国当前消费的自然模式和社会模式隐患重重,构...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低碳革命"兴起,低碳时代悄然而至。低碳时代既是科技和制度的重构,也是消费模式的重新选择,倡导生态的、适度的、可持续、恒温和新领域消费。中国当前消费的自然模式和社会模式隐患重重,构建低碳时代消费模式有赖于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正义践行和技术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大兵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7-200,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大致经历了国家干预下市场调节,农产品统购统销,逐步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四个阶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和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大致经历了国家干预下市场调节,农产品统购统销,逐步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四个阶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体制 历史沿革 完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金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9,共4页
国外产业转移理论对国际产业转移现象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马克思、列宁的资本流动理论是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它深刻地揭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和根本动因,对认识国际产业转移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马克思主义 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治背景下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结合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大兵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6,共4页
村民自治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度安排、实现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有机结合的乡村在我国目前还比较少,相当一部分地区在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结合过程中出现对接扭曲、互动异常或对接失败。为了实现乡镇政府和村民... 村民自治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度安排、实现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有机结合的乡村在我国目前还比较少,相当一部分地区在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结合过程中出现对接扭曲、互动异常或对接失败。为了实现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建立和谐的乡村关系,必须规范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行为,积极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增强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完善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的结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关系 结合 现状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张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6,共5页
在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时,我们面临如下问题:面对马克思同样的哲学文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或那样有时是相反的解读?关键原因在于马克思哲学内部存在着张力结构:马克思文本中存在着哲学话语与科学话语重叠的情形,这就使得马克... 在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时,我们面临如下问题:面对马克思同样的哲学文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或那样有时是相反的解读?关键原因在于马克思哲学内部存在着张力结构:马克思文本中存在着哲学话语与科学话语重叠的情形,这就使得马克思哲学既具有哲学性,又具有科学性,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为后来的研究者解读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时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权力观的鲜明特征论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师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4,共5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在扬弃古希腊、中世纪和近代以降思想家特别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家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权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权力观。它所具有的鲜明的特征将其同其他一切形形色色的...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在扬弃古希腊、中世纪和近代以降思想家特别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家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权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权力观。它所具有的鲜明的特征将其同其他一切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权力观区分开来,而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和人本性即是马克思权力观的鲜明特征。马克思的权力观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源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权力观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权力观 鲜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的思考
16
作者 徐大兵 郭厚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我国农村现实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建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尊...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我国农村现实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建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尊重群众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及提高村民政治法律素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党组织 村民自治机制 必要性 原则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朝汆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17,共4页
《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代价值:它所体现的求实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所阐述的"两个必然"原理、生产力原理、全球化原理等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它所揭示和... 《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代价值:它所体现的求实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所阐述的"两个必然"原理、生产力原理、全球化原理等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它所揭示和总结的一系列重要规律和观点,为研究和解决现时代的新问题提供了启示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现时代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江泽民发展观的新特点
18
作者 王景奇 潘利红 张君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江泽民同志 当代中国发展 时代精神 发展经验 西方国家 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