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培养从业人员为导向的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嘉 刘忠华 +1 位作者 梁柏 余文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4期174-176,共3页
为提高实验动物学教学质量,增加课程趣味性和实用性,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培养从业人员为导向的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方向,归纳了具体的改革内容、方式、评价手段及... 为提高实验动物学教学质量,增加课程趣味性和实用性,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培养从业人员为导向的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方向,归纳了具体的改革内容、方式、评价手段及实施效果,以期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学生,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为农业院校科研做好支撑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兽医 从业人员 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动物中心的定位和创新发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永斌 傅江南 +1 位作者 刘忠华 邹移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8-230,238,共4页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高校实验动物中心的发展应与现代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的需要相适应。为了更好推动高校实验动物工作,解决高校实验动物中心在新...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高校实验动物中心的发展应与现代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的需要相适应。为了更好推动高校实验动物工作,解决高校实验动物中心在新时期条件下的发展困惑,本文探讨了高校实验动物中心应当具备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高校实验动物中心一个中心工作点,两个平台着力点,三个服务拓展点和四个创新发展点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走学科建设道路,加强平台建设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高校 学科建设 平台建设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部分优质和特种稻米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伍时照 杨军 +1 位作者 何秀英 王国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24,共6页
测定了华南地区10个优质、特种稻米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表明:稻米中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且结构较合理,其总量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因品种而异.特种稻米在所测的7种必需氨基酸中含量丰富,超过FAO/WHO模式,而... 测定了华南地区10个优质、特种稻米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表明:稻米中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且结构较合理,其总量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因品种而异.特种稻米在所测的7种必需氨基酸中含量丰富,超过FAO/WHO模式,而且Ca、Fe、Zn、Mn以及Mg、P、K等矿质元素含量高,尤以血糯稻米最为丰富,提出适当食用特种稻米对促进营养素平衡,提高身体素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还表明,栽培上增施有机肥是提高稻米微量元素含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米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水稻 优良品质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抗体全自动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马晓莉 李段 +6 位作者 曾道平 刘燕玲 王晓敏 彭国良 宋长绪 王磊 徐铮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5-1365,共11页
抗体检测对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诊断和疫苗研究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种基于ASFV p72蛋白抗体的全自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重组p7... 抗体检测对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诊断和疫苗研究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种基于ASFV p72蛋白抗体的全自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重组p72蛋白偶联的磁微粒(magnetic particles,MPs)捕获p72蛋白抗体,再结合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P)标记的p72蛋白,借助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分析猪血清中p72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ASFV p72蛋白抗体全自动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CLEIA阴性、阳性临界值为9.505 U·mL^(-1),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98.33%和100%,与其他猪病原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10%,各种试剂组分可以保存6个月以上,对ASFV阳性标准血清,分析敏感性为1∶12800,与国产商品化试剂盒的总符合率达95.90%。综上,本研究建立的化学发光方法具有高灵敏性和可重复性,有自动化检测、操作步骤简单的优势,可为ASFV的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72 化学发光酶免疫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几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胚乳蛋白IEF组分中理想蛋白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奕田 伍时照 +1 位作者 刘新茂 李耀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78-84,共7页
运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层析自动扫描、微量蛋白分离纯化、氨基酸自动分析等方法技术和FAO/WHO评价蛋白质营养水平标准及统计学方法,比较研究了目前华南地区几个优质高产高蛋白水稻品种胚乳全蛋白不同PI(等电点)范围IEF... 运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层析自动扫描、微量蛋白分离纯化、氨基酸自动分析等方法技术和FAO/WHO评价蛋白质营养水平标准及统计学方法,比较研究了目前华南地区几个优质高产高蛋白水稻品种胚乳全蛋白不同PI(等电点)范围IEF(等电聚焦)组分的含量比率、营养水平和出现理想蛋白(Idealpiotein,人体吸收利用率最高的蛋白)组分的机率。主要结果是:胚乳蛋白按划分的五个PI范围的组分含量比率、营养水平和出现理想蛋白组分的机率,在供试品种之间差别明显,但有共同基本趋势-在弱酸性PI范围、特别在PI6.0~5.2的组分,营养水平和出现理想蛋白组分的机率,均较其他PI范围的高。这对于从胚乳蛋白中分离出具体的理想蛋白组分(多肽链)、对于应用传统的及最新的生物技术来提高稻米蛋白营养品质,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F组分 胚乳蛋白 理想蛋白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硼暴露通过诱导细胞焦亡加剧鸡肝细胞损伤
6
作者 何婷 刘思颖 +5 位作者 全锦雯 苏伟谦 黄江利 李玙萌 刘忠华 余文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47-4759,共13页
旨在探索硼暴露诱导鸡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30只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低硼组(low boron group,LBG)和高硼组(high boron group,HBG),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硼进行饲喂:基础日粮(硼0 mg·kg^(-... 旨在探索硼暴露诱导鸡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30只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低硼组(low boron group,LBG)和高硼组(high boron group,HBG),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硼进行饲喂:基础日粮(硼0 mg·kg^(-1)),低硼日粮(硼120 mg·kg^(-1))、高硼日粮(硼240 mg·kg^(-1)),处理7及14 d后采集肝组织。使用ICP-MS测定肝组织中的硼含量,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ASL及AL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肝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及IL-1β定位表达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apse-1、IL-1β、IL-18和GSDM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蓄积于肝组织中的硼含量随着硼暴露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14 d-低硼组(14 d-LBG)和高硼组(14 d-HBG)的肝组织结构明显破坏,并且细胞焦亡水平随硼剂量的增加而加剧;与同时间的CG相比,14 d-LBG中NLRP3、Caspase-1、IL-18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14 d-HBG的NLRP3、Caspase-1、IL-1β、IL-18及GSDM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高硼暴露可通过诱导细胞焦亡进而造成鸡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合浦珠母贝C型凝集素基因表达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刘忠华 陈洁 +2 位作者 黄晓玲 涂淏天 梁海鹰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14-3425,共12页
【目的】明确合浦珠母贝对镉胁迫的免疫响应机制,为丰富贝类的免疫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龄合浦珠母贝为研究材料,通过RACE克隆合浦珠母贝的2个C型凝集素(CTL)基因(PmCTL1和PmCTL4),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这2个基因... 【目的】明确合浦珠母贝对镉胁迫的免疫响应机制,为丰富贝类的免疫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龄合浦珠母贝为研究材料,通过RACE克隆合浦珠母贝的2个C型凝集素(CTL)基因(PmCTL1和PmCTL4),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这2个基因在合浦珠母贝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4.0 mg/L氯化镉(CdCl2)溶液对合浦珠母贝进行胁迫,分别于胁迫0、3、6、12、24和48 h后采集肝胰腺及血淋巴组织,检测肝胰腺中的PmCTL1和PmCTL4基因表达情况及血清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同时以0.5 mg/L氯化镉溶液胁迫21 d,观察统计合浦珠母贝肝体指数(HSI)的变化趋势。【结果】克隆获得的PmCTL1、PmCTL4基因c DNA序列全长分别为853和1113 bp,对应的编码蛋白各含有1个典型的CRD结构域,且CRD结构域中均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与其他软体动物的相似性较高。PmCTL1和PmCTL4基因在合浦珠母贝的肝胰腺、性腺、闭壳肌、鳃和外套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二者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分布特征;肝胰腺中PmCTL1和PmCTL4基因相对表达量随镉胁迫时间的推移呈明显的波动变化趋势,在镉胁迫6 h时二者的相对表达量均最低,PmCTL1基因在镉胁迫3 h时达最高值[约是镉胁迫前(0 h)的3.23倍],PmCTL4基因在镉胁迫12 h时达最高值[约是镉胁迫前(0 h)的2.03倍]。合浦珠母贝血清ACP活性在镉胁迫24 h时达最高值,CAT活性在镉胁迫6 h时达最高值,SOD活性在镉胁迫3 h时达最高值;合浦珠母贝HSI随镉胁迫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结论】在镉胁迫下合浦珠母贝发生明显的免疫应激,Pm CTL1、PmCTL4基因及血清ACP、CAT和SOD均能响应镉胁迫,即CTL和血清酶类在贝类的镉解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主要发生在肝胰腺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镉胁迫 C型凝集素(CTL) 肝胰腺 酶活性 肝体指数(H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与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同源地入侵植物的杀螺效果 被引量:38
8
作者 曾坤玉 胡飞 +2 位作者 陈玉芬 陈建军 孔垂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0-266,共7页
实验室内观察了福寿螺在其主要危害对象水稻,及与其同源地的入侵植物五爪金龙、马缨丹、胜红蓟和蟛蜞菊5种植物新鲜叶片间聚集数量差异,结果显示:15min后福寿螺在距离其约75cm的5种植物叶片聚集数产生了显著的差异,但75min内福寿螺在5... 实验室内观察了福寿螺在其主要危害对象水稻,及与其同源地的入侵植物五爪金龙、马缨丹、胜红蓟和蟛蜞菊5种植物新鲜叶片间聚集数量差异,结果显示:15min后福寿螺在距离其约75cm的5种植物叶片聚集数产生了显著的差异,但75min内福寿螺在5种植物叶片间聚集的数量不稳定,75min后的聚集数趋于稳定,5种植物叶片上聚集福寿螺数由多到少顺序为蟛蜞菊、马缨丹、水稻、胜红蓟和五爪金龙。福寿螺取食水稻幼苗的量较大,显著高于取食另4种植物新鲜叶片的量,福寿螺取食4种与其同源地植物叶片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五爪金龙、蟛蜞菊、胜红蓟和马缨丹。不同浓度4植物乙醇提取物水溶液对福寿螺毒杀作用差异显著,乙醇提取物饱和水溶液致福寿螺100%死亡的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为:五爪金龙48h,蟛蜞菊72h,胜红蓟和马缨丹均为96h,按常规施用量化学农药密达100%毒杀福寿螺的时间为118h。综合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具有开发出既能有效防治福寿螺又不影响水稻生长和稻田环境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入侵植物 取食 乙醇提取物 毒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晚季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施肥影响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军 陈玉芬 +2 位作者 胡飞 王国昌 伍时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7-22,共6页
研究了广州地区晚季稻田在农业管理措施和肥效基本相同情况下,施用不同肥料类型对稻田甲烷(CH4)排放通量的影响。试验初步表明:晚季稻田CH_4排放基本集中在水稻生长前期;稻田处于灌溉淹水状态是CH_4产生的必要条件;稻... 研究了广州地区晚季稻田在农业管理措施和肥效基本相同情况下,施用不同肥料类型对稻田甲烷(CH4)排放通量的影响。试验初步表明:晚季稻田CH_4排放基本集中在水稻生长前期;稻田处于灌溉淹水状态是CH_4产生的必要条件;稻田处于干湿期间无明显CH_4排放;施用有机肥料CH_4的排放量明显高于施纯化肥;温度高有利于CH_4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通量 施肥 水稻田 水稻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重离子辐射对玉米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丘运兰 梅曼彤 +1 位作者 何远康 卢永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48-54,共7页
用不同剂量的3种高传能线密度的加速重离子氖—20、氩—40及铁—56,与低传能线密度的钴—60γ射线分别照射具标志基因(Lw_1/Iw_1)的玉米干种子,以当代植株叶片黄白条纹产生频率为指标,比较其诱发效应。结果表明:在所用剂量范围内,此4种... 用不同剂量的3种高传能线密度的加速重离子氖—20、氩—40及铁—56,与低传能线密度的钴—60γ射线分别照射具标志基因(Lw_1/Iw_1)的玉米干种子,以当代植株叶片黄白条纹产生频率为指标,比较其诱发效应。结果表明:在所用剂量范围内,此4种辐射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为直线。氖—20、氩—40及铁—56重离子束对应于钴—60γ射线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分别为2.02、8.31和12.45。叶片具黄白条纹的植株自交,后代仍有黄白条纹。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黄白条纹部位的叶肉细胞及其内的叶绿体形态结构明显不同于正常绿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诱变 重离子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飞行对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6
11
作者 丘运兰 何远康 +1 位作者 梅曼彤 杨垂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本试验对500多粒太空飞行后回收的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分析。种子置于一个长期辐照装置(IDEF)内,在低地球轨道飞行了69个月。结果表明,太空环境对玉米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当代植株中发现矮化、株色和叶鞘色变化、... 本试验对500多粒太空飞行后回收的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分析。种子置于一个长期辐照装置(IDEF)内,在低地球轨道飞行了69个月。结果表明,太空环境对玉米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当代植株中发现矮化、株色和叶鞘色变化、叶片出现黄或白色条纹等形态变异。以叶片黄、白条纹出现率为变异率的指标,与加速重离子束对同一玉米品种辐照获得的数据相对比,可估算出种子在太空飞行期间受到辐射的平均剂量相当于635cGy的γ射线照射。不同容器的种子长出的植株的变异率,差异达2~3倍。具条纹叶片植株平均出现率3.94%。变异株后代仍出现类似性状。透射电镜观察黄白条纹的叶绿体发现损伤程度与重离子束辐照处理的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太空辐射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早稻田施肥对N_2O排放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军 陈玉芬 +2 位作者 胡飞 伍时照 王国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2-57,共6页
研究了广州地区华南农业大学早季稻实验田在农业管理措施和肥效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试验初步表明:早季稻稻田N2O排放规律是施纯化肥稻田N2O排放集中在施肥后第4d~18d;施有机肥加... 研究了广州地区华南农业大学早季稻实验田在农业管理措施和肥效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试验初步表明:早季稻稻田N2O排放规律是施纯化肥稻田N2O排放集中在施肥后第4d~18d;施有机肥加化肥稻田N2O排放集中在施肥后第5d~10d;施猪粪肥几乎无N2O排放。施肥期稻田处于灌溉干湿状态有利于N2O排放。稻田处于灌溉淹水状态不利于N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排放通量 施肥 水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叶片叶绿体性状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志强 黄超武 章潜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0-15,共6页
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L.f.spoalanca)和栽培稻(O.sativa L.)叶片的成熟叶绿体性状基本结构相似。普通野生稻叶片叶绿体体积较小,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少,基质密度低,但基质片层数较多,具有较多嗜锇体颗粒。栽培籼稻叶片成熟叶绿体积... 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L.f.spoalanca)和栽培稻(O.sativa L.)叶片的成熟叶绿体性状基本结构相似。普通野生稻叶片叶绿体体积较小,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少,基质密度低,但基质片层数较多,具有较多嗜锇体颗粒。栽培籼稻叶片成熟叶绿体积累大量的淀粉,且在叶绿体旁伴随着结构发育良好的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普通野生稻直立类型具有类似的特征,而匍伏类型没有。这些现象说明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变而来,也说明栽培籼稻与一年生直立类型野生稻有较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栽培稻 叶绿体 基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浆中玉米食用蛋白的高效回收法和新用途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远志 赖红华 +1 位作者 吕章荣 陈俊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本文研究了黄浆中玉米食用蛋白的回收和利用问题。结果表明,降低玉米浆的酸度至pH8,蛋白质的回收率约是36%,为传统生产方法的两倍;如果调节蛋白液的凝固酸度为pH3.5或向每公斤蛋白液添加0.4g的葡萄糖酸—δ—内酯凝固分离蛋白质,可分... 本文研究了黄浆中玉米食用蛋白的回收和利用问题。结果表明,降低玉米浆的酸度至pH8,蛋白质的回收率约是36%,为传统生产方法的两倍;如果调节蛋白液的凝固酸度为pH3.5或向每公斤蛋白液添加0.4g的葡萄糖酸—δ—内酯凝固分离蛋白质,可分别获得约37%,35%的蛋白回收率;利用淀粉酶处理玉米浆,能获得很高的蛋白回收率(67%)和淀粉糖得率(42%);经模糊数学评价,用玉米食用蛋白加工成的饮料和面包,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蛋白 回收 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辐射诱导水稻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远康 丘运兰 梅曼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19,共6页
分别用高能重离子40Ar,56Fe,与60Co-γ射线照射水稻边皮占干种子,观察M1,M2的生长发育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出现的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M1结实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均与辐射剂量显著相关。重离子辐射比γ射线... 分别用高能重离子40Ar,56Fe,与60Co-γ射线照射水稻边皮占干种子,观察M1,M2的生长发育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出现的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M1结实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均与辐射剂量显著相关。重离子辐射比γ射线更有效减少结实率及诱导染色体畸变,M1成苗率与结实率及M1,M2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值均大于1.M2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低,但仍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且γ射线诱导畸变率在M2下降高于重离子诱导的结果,可见与γ射线相比,重离子辐射对染色体损伤后的修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辐射 水稻 染色体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洋楹幼苗生长的土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舒薇 徐英宝 林民治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56-61,共6页
对南洋楹(Albizziafalcata)幼苗进行了不同土壤质地、水分、接种效应的土培试验以及固氮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中壤土和砂壤土对苗木生长和结瘤均有利,而含砂量≤16.6%的粘重、紧实土壤使幼苗生长受抑制。... 对南洋楹(Albizziafalcata)幼苗进行了不同土壤质地、水分、接种效应的土培试验以及固氮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中壤土和砂壤土对苗木生长和结瘤均有利,而含砂量≤16.6%的粘重、紧实土壤使幼苗生长受抑制。2.不同质地的土壤接种根瘤菌的效果差异较大,以中镶土、砂壤土效果最佳。3.经测定,南洋楹根瘤菌的固氮酶活性偏低(≤11.04(μmol·L-1)C2H4·g-1鲜瘤·h-1),可能是测定前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所致,还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楹 土培 接种 固氮酶活性 育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衣壳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铮 马晓莉 +5 位作者 林彦星 董建国 王磊 刘燕玲 刘清神 宋长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在昆虫细胞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Cap),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Cap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将含有PCV2-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ORF2转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表达试验,再用纯化的~*Cap和质粒pcDNA3.1-ORF2... 【目的】在昆虫细胞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Cap),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Cap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将含有PCV2-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ORF2转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表达试验,再用纯化的~*Cap和质粒pcDNA3.1-ORF2分别免疫小鼠,比较二者的免疫效果。【结果】由PCV2-ORF2基因编码的Cap结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 000。~*Cap能够被PCV2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Cap免疫组在细胞免疫水平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免疫效果均优于pcDNA3.1-ORF2免疫组。【结论】重组蛋白~*Cap可替代全病毒,具有PCV2疫苗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为后续的PCV2病毒分子诊断、亚单位疫苗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衣壳蛋白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 表达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田甲烷排放通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玉芬 杨军 高小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24,共4页
介绍了用碳分子筛作为固定相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烷排放通量。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大气样品不必经过冷冻干燥脱水等处理步骤。应用该方法,1994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晚稻田水稻生长期内,采样测定计算的甲烷平均日排放通量为8.34 mg(m^... 介绍了用碳分子筛作为固定相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烷排放通量。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大气样品不必经过冷冻干燥脱水等处理步骤。应用该方法,1994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晚稻田水稻生长期内,采样测定计算的甲烷平均日排放通量为8.34 mg(m^2·h),基本代表了广州地区稻田的甲烷排放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水稻田 甲烷排放通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试管苗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伟荣 简王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69-75,共7页
以三七4种外植体为材料,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植株的分化、壮苗及生根的情况,探讨获得高分化率的试管苗再生途径,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选用幼嫩花序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试管苗分化率高;在加入2,4—D的诱导培养基暗条件下可... 以三七4种外植体为材料,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植株的分化、壮苗及生根的情况,探讨获得高分化率的试管苗再生途径,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选用幼嫩花序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试管苗分化率高;在加入2,4—D的诱导培养基暗条件下可直接诱导出胚状体;愈伤组织在光下分化培养也可发生不定芽;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分化成苗率高。成苗过程中,GA_2与MET分别起到促进胚状体成熟与生根作用。1989年初首次获得试管苗,现共获得植株2 214株,为建立三七试管苗工厂生产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组织培养 试管苗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曼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6年第4期20-22,共3页
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法杨曼君(华南农业大学实验中心510642)免疫法以其简单、快速、灵敏的优势,在临床检验中获得巨大成功,也促进了对其它应用领域的开拓。农药残留分析则是其应用的延伸,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法杨曼君(华南农业大学实验中心510642)免疫法以其简单、快速、灵敏的优势,在临床检验中获得巨大成功,也促进了对其它应用领域的开拓。农药残留分析则是其应用的延伸,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更受到残留分析家的青睐。1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免疫分析法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