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种植不同小麦的全株产量、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许留兴 武丹 张建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5-1533,共9页
全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粗饲料资源。为筛选出适宜广东冬闲田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选取24个小麦品种种植到华南地区的冬闲田,研究其全株产量、营养成分、青贮品质以及青贮品质... 全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粗饲料资源。为筛选出适宜广东冬闲田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选取24个小麦品种种植到华南地区的冬闲田,研究其全株产量、营养成分、青贮品质以及青贮品质与营养成分间的相关性。参试的24个小麦品种干物质产量在5.20~9.81 t·hm^(-2)之间,粗蛋白产量在0.40~0.85 t·hm^(-2)之间,其中‘石麦1号’、‘川麦61’和‘衡观35号’的干物质产量高于其他品种,‘石麦1号’的相对饲用价值最高,‘川麦61’和‘衡观35号’的相对饲用价值显著低于‘石麦1号’。干物质产量与种子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粗蛋白和丁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效分蘖数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干物质含量与粗蛋白、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乳酸和丁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NDF和丁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基于对24个小麦品种产量和营养的评价,‘石麦1号’和‘衡观35号’适合广东冬闲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小麦 产量 营养 青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闲田饲用小麦种植及青贮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留兴 唐国建 +5 位作者 田静 刘家杏 冯巧娟 吴安琪 王晓亚 张建国 《草学》 2018年第A01期22-24,共3页
为了充分利用冬闲田,笔者对种植饲用小麦及其青贮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发现:石麦001在华南冬闲田生长良好、营养品质较佳;播种量在260~315kg/hm^2产量、青贮品质较佳;最佳施氮量在150kg/hm^2;苗期和拔节期施肥效果较好;乳熟期至腊熟早... 为了充分利用冬闲田,笔者对种植饲用小麦及其青贮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发现:石麦001在华南冬闲田生长良好、营养品质较佳;播种量在260~315kg/hm^2产量、青贮品质较佳;最佳施氮量在150kg/hm^2;苗期和拔节期施肥效果较好;乳熟期至腊熟早期收获较好;添加乳酸菌有利于提高小麦青贮的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 小麦 青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闲田种植大麦不同生育期的营养价值和青贮品质 被引量:34
3
作者 田静 谢昭良 +3 位作者 刘家杏 许留兴 唐国建 张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3-760,共8页
利用冬闲田种植一年生饲草或饲料作物,是解决南方粗饲料不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冬闲田种植大麦(Hordeum vulgare),分析其不同刈割期的产量、营养价值和青贮发酵品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麦的干物质产量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提高,... 利用冬闲田种植一年生饲草或饲料作物,是解决南方粗饲料不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冬闲田种植大麦(Hordeum vulgare),分析其不同刈割期的产量、营养价值和青贮发酵品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麦的干物质产量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提高,但乳熟期相对饲用价值和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生育期(P<0.05),分别为107.19和63.84%。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全株大麦青贮发酵品质显著提高(P<0.05)。3)添加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CZZ1可以显著增加各生育期大麦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降低pH、丁酸和氨态氮含量(P<0.05),显著提高青贮发酵品质(P<0.05),但开窖后容易引起有氧变质;添加乳酸菌L.parafarraqinis ZH1能有效改善各生育期大麦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因此,冬闲田种植大麦宜在乳熟期至蜡熟早期收割青贮,并有益南方畜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生育期 青贮品质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肉和小麦壳混合青贮及其饲用品质 被引量:6
4
作者 田静 唐国建 +1 位作者 李国栋 张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94-200,共7页
为利用陈皮加工副产物,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养殖业饲料资源,本研究将陈皮加工副产物柑橘(Citrus reticulata)肉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壳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青贮。试验设柑橘肉与小麦壳混合比例为7∶3、6∶4和5∶5,每个混合比例又分为... 为利用陈皮加工副产物,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养殖业饲料资源,本研究将陈皮加工副产物柑橘(Citrus reticulata)肉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壳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青贮。试验设柑橘肉与小麦壳混合比例为7∶3、6∶4和5∶5,每个混合比例又分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添加、无添加,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柑橘肉营养丰富,粗脂肪是小麦壳的3.23倍,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比小麦壳稍高,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均比小麦壳低,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柑橘肉和小麦壳按7∶3比例混合青贮效果良好,且添加植物乳杆菌青贮效果最好,pH降至3.56,乳酸含量达5.92%,同时降低了乙酸、丙酸和氨态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肉 小麦壳 植物乳杆菌 混合青贮 营养成分 微生物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扭山绿豆的营养成分及青贮发酵品质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静 唐国建 +2 位作者 彭建宗 阳成伟 张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70-376,共7页
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热带豆科牧草,本研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和乳酸菌、葡萄糖添加对其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青贮试验设有6个处理,即对照(无添加),添加乳酸菌(LAB)、1%葡萄糖(1%G)、2%葡萄糖(2%G)、乳酸... 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热带豆科牧草,本研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和乳酸菌、葡萄糖添加对其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青贮试验设有6个处理,即对照(无添加),添加乳酸菌(LAB)、1%葡萄糖(1%G)、2%葡萄糖(2%G)、乳酸菌+1%葡萄糖(LAB+1%G)和乳酸菌+2%葡萄糖(LAB+2%G)。结果显示:旋扭山绿豆的粗蛋白含量(20.75%)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7.19%)较高;青贮60 d后,对照处理发酵品质较差,pH在4.7以上;单独添加乳酸菌显著降低了pH和氨态氮含量,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而单独添加葡萄糖的两个处理pH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氨态氮含量(P<0.05);乳酸菌和葡萄糖混合添加处理均使pH降至4.1以下,乳酸含量超过6%,显著优于其他处理(P<0.05),但两混合添加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添加乳酸菌和1%葡萄糖是改善旋扭山绿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扭山绿豆 青贮 乳酸菌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闲田混播小麦与豆科牧草对饲草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许留兴 李万荣 +4 位作者 王晓亚 李鑫琴 樊杨 武丹 张建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4,共9页
全株小麦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许多国家常用的饲料作物。为在我国华南地区冬闲田获取优质高产牧草及改良土壤,于2017~2018年晚稻收割后进行小麦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紫云英和光叶紫花苕)6∶4混播,研究其对牧草产量、营养价... 全株小麦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许多国家常用的饲料作物。为在我国华南地区冬闲田获取优质高产牧草及改良土壤,于2017~2018年晚稻收割后进行小麦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紫云英和光叶紫花苕)6∶4混播,研究其对牧草产量、营养价值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播,混播牧草的干物质、粗蛋白产量分别增加了0.11%~17.39%和11.76%~30.59%;混播对牧草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混播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以及酶活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DM含量与A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pH值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速效磷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真菌数量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牧草产量、营养和土壤养分中的关键指标,小麦与豆科牧草混播优于小麦单播,其中小麦+光叶紫花苕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小麦 混播 土壤 干物质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冬闲田种植的全株饲用特性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安琪 李春江 张建国 《草学》 2018年第6期38-45,共8页
利用冬闲田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是解决优质粗饲料不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冬闲田种植15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比较了其蜡熟初期的干物质产量、营养成分含量和青贮发酵品质,为将来的品种选用提供依据。15个参试小麦品种株高4... 利用冬闲田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是解决优质粗饲料不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冬闲田种植15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比较了其蜡熟初期的干物质产量、营养成分含量和青贮发酵品质,为将来的品种选用提供依据。15个参试小麦品种株高49.5~75.3cm、干物质产量3.30~6.69t/hm^2,干物质消化率55.02%~63.84%,粗蛋白含量7.48%~9.62%;其中石麦1号和郑引1号干物质产量最高,分别达到6.69t/hm^2和6.57t/hm^2,显著高于其他小麦品种(P <0.05); HYN的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除徐麦856以外的其他品种(P <0.05);小麦青贮后,石麦1号、郑引1号和HYN的pH值在4.4以下,而其他小麦品种都高于4.4,且三者乳酸含量也较高。考虑15个品种的综合特性,石麦1号和郑引1号最适合在华南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 全株小麦 饲用价值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