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系统原理对解决动物废弃物污染问题的启发 被引量:12
1
作者 廖新俤 《家畜生态》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论述了家畜生产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过程以及近十年的研究历程,现代集约畜牧生产发展的同时,却失去了传统畜牧业种养结合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从而普遍面临环境压力并受市场等冲击而陷入困境,养猪业首当其冲。研究和实践证明,以沉淀、厌... 论述了家畜生产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过程以及近十年的研究历程,现代集约畜牧生产发展的同时,却失去了传统畜牧业种养结合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从而普遍面临环境压力并受市场等冲击而陷入困境,养猪业首当其冲。研究和实践证明,以沉淀、厌氧、好氧为主要工艺的牧业废水“末端处理”办法并不是解决整个畜牧行业环境污染的根本对策,而只是对现行污染的应急措施,仍属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范畴。作者认为,要根本解决牧业环境污染问题,要从方法论上摆脱局部思维的约束,用生态系统原理,去构建以土地为基础、现代家畜生产与作物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经营单元(农场或公司)。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协调畜牧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农业”,是符合环保的发展主流,将是扭转动物废弃物污染局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动物废弃物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粪污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植三 《家畜生态》 1997年第4期29-32,45,共5页
文叙述了规模养猪业发展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的利与弊,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并侧重猪粪污中氮、磷利用问题,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角度阐明做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观点,重申农牧结合在现... 文叙述了规模养猪业发展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的利与弊,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并侧重猪粪污中氮、磷利用问题,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角度阐明做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观点,重申农牧结合在现代牧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必要性,提防规模化猪场粪污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潜在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猪粪 生态系统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品系RAPD变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吕雪梅 杨关福 +2 位作者 张细权 戴彩润 卢传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探讨RAPD标记在家鸡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力康自壳蛋鸡纯系的RAPD变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5个纯系内和系间显示出低水平的变异.根据品系间遗传距离DS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品系a、e、d聚为一类,而h、l聚为另一类... 为探讨RAPD标记在家鸡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力康自壳蛋鸡纯系的RAPD变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5个纯系内和系间显示出低水平的变异.根据品系间遗传距离DS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品系a、e、d聚为一类,而h、l聚为另一类.简单线性相关分析表明,父系相似系数与F1代的60周龄产蛋数存在正相关而与蛋重的杂种优势率存在负相关;母系相似系数与产蛋数的杂种优势率存在高度负相关.但品系间遗传距离与各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血液蛋白质 多态性 RAPD变异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系酸力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宏福 卢庆萍 +1 位作者 杨琳 杨富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日粮系酸力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养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杜×(大×长)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瘦肉生长速度和营养需要量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玉兰 冯定远 +1 位作者 郑诚 张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6-40,56,共6页
为验证NRC(1998)猪营养需要模型 ,进而建立我国生长肥育猪营养需要模型 ,本试验选用华南地区杜× (大×长 )生长肥育猪 ,测定其在20~100kg 的生产性能、无脂瘦肉生长速度 ,并预测其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 :①猪平均日增重、日... 为验证NRC(1998)猪营养需要模型 ,进而建立我国生长肥育猪营养需要模型 ,本试验选用华南地区杜× (大×长 )生长肥育猪 ,测定其在20~100kg 的生产性能、无脂瘦肉生长速度 ,并预测其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 :①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为737g/d、1883g/d和2.56:1。②采用剥离胴体瘦肉实测的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288g/d ,采用胴体指标估测的值为285g/d和292g/d。③用实测的无脂瘦肉生长速度建立了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 :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 (mg/d )=7652.7059 +115.36W +1.1718W 2-0.01882W3+36W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生长肥育猪 生产性能 瘦肉 生长速度 营养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调控动物体脂含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邓跃林 霍启光 +1 位作者 齐广海 陈阳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3-16,56,共5页
本文综述了脂肪细胞膜免疫对动物生产性能、屠宰率、胴体品质的影响以及脂肪细胞膜免疫降低动物胴体脂肪的作用机理 ,并展望了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脂肪细胞 免疫 胴体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PD方法分析六个品种猪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德武 杨关福 李加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85-89,100,共5页
用1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外来猪种杜洛克猪、斯格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及地方猪种蓝塘猪、大花白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中23个引物无扩增产物,66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多态,51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单... 用1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外来猪种杜洛克猪、斯格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及地方猪种蓝塘猪、大花白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中23个引物无扩增产物,66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多态,51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单态,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数在1~11条之间,平均为42条。从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斯格猪与长白猪、蓝塘猪与大花白猪的相似系数较高,亲缘关系也较近,而2个地方猪种与4个外来猪种之间则相应地较低、较远;在4个外来猪种中,除杜洛克猪外,另3个外来猪种又因曾直接或间接地引用过中国地方猪种作为育种素材,因而表现出与地方猪种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相似系数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肉鸡品系的微卫星和RAPD变异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细权 刘敬顺 +2 位作者 吴显华 梁少东 魏彩藩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5-36,共2页
黄羽肉鸡品系的微卫星和RAPD变异①张细权刘敬顺吴显华梁少东魏彩藩(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MicrosateliteandRAPDVariabilitiesinYelowChickenLinesZ... 黄羽肉鸡品系的微卫星和RAPD变异①张细权刘敬顺吴显华梁少东魏彩藩(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MicrosateliteandRAPDVariabilitiesinYelowChickenLinesZhangXiquanLiuJ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微卫星 多态性 麻羽系 矮脚黄 品系 粤黄鸡 RAPD 纯系选育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文广 李加琪 +3 位作者 袁建康 李珍泉 钟爱伟 李雪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79-84,共6页
杜洛克猪新品系采用不完全封闭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于1991年开始组建基础群,一年一个世代,至今已完成4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育种目标。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为91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06头,场内... 杜洛克猪新品系采用不完全封闭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于1991年开始组建基础群,一年一个世代,至今已完成4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育种目标。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为91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06头,场内测定日增重公猪为7545g,每增重1kg耗料为28kg,母猪日增重为7156g,每增重1kg耗料为289kg。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日增重公猪为834g,每增重1kg耗料为216kg,母猪日增重为805g,每增重1kg耗料为238kg。胴体瘦肉率为65%左右。作为终端父本与长大、大长杂交配套利用,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杜长大及杜大长商品猪测定期日增重可达90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新品系 选育 日增重 饲料 瘦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托健肠宝抑制或杀灭动物肠道致病菌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文锋 曹永长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乐托健肠宝 抗生素 饲料添加剂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银宝 汪植三 《家畜生态》 2002年第1期5-10,共6页
介绍了生态农业的产生背景 ,论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指出我国的生态农业既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农业 ,也不完全是传统农业的回归 ,它是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 介绍了生态农业的产生背景 ,论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指出我国的生态农业既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农业 ,也不完全是传统农业的回归 ,它是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简介了近 2 0年来在我国生态农业实践中形成的几种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模式 中国 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生物立体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热应激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邹胜龙 冯定远 《广东饲料》 2000年第4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动物 热应激 作用机理 采食量 甲状腺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配种前后气候因子与窝产仔数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振旦 孙爱东 +3 位作者 严尚维 邱晓川 张守全 陈文广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5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分析了某猪场1993年3月到1994年3月之间1722胎窝产仔数,夏季(1993年6月至9月份)配种所产仔猪数显著低于其它月份(P<0.05)。母猪配种时期气候因素如平均日照、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与窝产仔猪数的相... 本文分析了某猪场1993年3月到1994年3月之间1722胎窝产仔数,夏季(1993年6月至9月份)配种所产仔猪数显著低于其它月份(P<0.05)。母猪配种时期气候因素如平均日照、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与窝产仔猪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6,-0.775,-0.281,-0.751。用通径分析法对以上相关系数及各气候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剖分,求出以上各气候因子对窝产仔猪数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507,-0.871,0.515和-0.512。从通径系数与相关系数得出各气候因子影响窝产仔数的决定系数,日照、温度、湿度和风速对产仔数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257、0.759、0.265和0.262。因此配种时期温度对产仔数的影响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窝产仔数 气候因子 通径分析 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动物鱼粉代用品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华朗 《广东饲料》 1997年第5期11-12,共2页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nt advances of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meansof animal proteins, vegetable proteins and single cell protein in complete feed for fish and shrimp.By which a base was provided for expandi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nt advances of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meansof animal proteins, vegetable proteins and single cell protein in complete feed for fish and shrimp.By which a base was provided for expanding protein sourses of fish and shr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饲料 鱼粉代用品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麦黑白花种公牛与不同品系黑白花母牛杂交组合配套的研究
15
作者 陈文广 邱鸿鑫 +2 位作者 许声松 严学文 赖擎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本研究是“优秀种公牛高频采精及其机理研究”课题的一部分,目的是为深圳光明华侨畜牧场及其它奶牛场的奶牛生产选择最优秀种公牛和奶牛生产确定最佳组合配套。本研究选择了丹麦黑白花3头种公牛与中国黑白花母牛,新西兰黑白花母牛,... 本研究是“优秀种公牛高频采精及其机理研究”课题的一部分,目的是为深圳光明华侨畜牧场及其它奶牛场的奶牛生产选择最优秀种公牛和奶牛生产确定最佳组合配套。本研究选择了丹麦黑白花3头种公牛与中国黑白花母牛,新西兰黑白花母牛,中新杂黑白花母牛进行系间杂交,观察收集了305头其后代女儿的生长发育和产奶量、乳脂率等主要经济性状资料。经统计分析,进行了杂交组合间和母女间的比较,并对杂交组合的产奶量和乳脂率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丹麦黑白花种公牛在深圳光明华侨畜牧场的奶牛生产中是个改良者,丹麦黑白花种公牛选配新西兰黑白花母牛为最佳的组合配套。这一组合配套有利于加速牛群有益经济性状的遗传进展,有利于提高牛群的质量和生产性能。而丹麦黑白花种公牛选配中新杂黑白花母牛效果较差,在选配工作中应减少或避免安排这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系 组合配套 黑白花 公牛 母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和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动物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细权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18期2-3,共2页
1.遗传资源的调查分析 生化与分子遗传标记量广泛的应用是对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分析。通过碱性磷酸酶、淀粉酶、酯酶、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遗传标记,以及微卫星多态性、RAPD与线粒体DNA多态性等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我... 1.遗传资源的调查分析 生化与分子遗传标记量广泛的应用是对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分析。通过碱性磷酸酶、淀粉酶、酯酶、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遗传标记,以及微卫星多态性、RAPD与线粒体DNA多态性等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我们不仅弄清了广东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群体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遗传标记 畜禽遗传资源 动物育种 多态性 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频率 调查分析 中国黄牛 猪应激综合症 淀粉酶多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品种选育及繁育体系建立的研究
17
作者 谭德明 陈文广 +1 位作者 张存 雷东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44,共5页
采用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法对美系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从24系种猪进行选育,经过10a6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育种目标.所选种猪具有高繁殖率、高生长率、高质、高效的特点;母系种猪(长白、大白)有发情明显、温... 采用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法对美系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从24系种猪进行选育,经过10a6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育种目标.所选种猪具有高繁殖率、高生长率、高质、高效的特点;母系种猪(长白、大白)有发情明显、温驯、受胎率高、产活仔数多,长白猪平均窝产活仔10.37头,大白猪平均窝产活仔10.86头.21天龄窝质量,长白猪为54.23kg,大白猪为58.81kg.父系公猪生长速度快,测定期最高日增质量为1020g、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胸体瘦肉率达到65.30%.杜长大及杜大长杂交组合配套生产的商品猪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165日龄内达9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肉型种猪 选育 繁育体系 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堆肥臭气产生与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56
18
作者 吴银宝 汪植三 +5 位作者 廖新俤 刘胜安 梁敏 吴启堂 黄焕忠 周立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2-87,共6页
通过两次室外中型堆肥试验 ,研究在相同水分条件 (6 8.8% ) ,不同调理剂、不同碳氮比 (C/ N)、不同通气方式以及不同添加剂对猪粪堆肥过程中臭气产生与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 :猪粪堆肥中 ,臭气的主要形式是氨气 ,主要产生在堆肥的升温... 通过两次室外中型堆肥试验 ,研究在相同水分条件 (6 8.8% ) ,不同调理剂、不同碳氮比 (C/ N)、不同通气方式以及不同添加剂对猪粪堆肥过程中臭气产生与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 :猪粪堆肥中 ,臭气的主要形式是氨气 ,主要产生在堆肥的升温及高温期。降低堆肥的 p H值、增加微生物对 NH+ 4 - N的固定等是控制臭气的有效措施 ;过磷酸钙添加量为 1.5 %时 ,可以降低堆肥的 p H值 ,使 NH3浓度减小 ,促进 NH+ 4 - N向其它形式的氮转变 ,且不影响堆肥的腐熟 ;除臭剂试验组堆肥过程中臭味小 ,堆肥结束后的物理性状最好 ,不影响猪粪堆肥进程 ,可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臭气 产生机理 控制 氨气 掩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对泰和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峰 施振旦 +1 位作者 毕英佐 曹永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45-50,共6页
56周龄的母泰和鸡分为3组,第1组(n=35)用血管活性肠肽(VIP)类似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偶联物进行免疫,第2组(n=33)用矿油佐剂与水的乳化物进行注射,第3组(n=36)作空白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 56周龄的母泰和鸡分为3组,第1组(n=35)用血管活性肠肽(VIP)类似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偶联物进行免疫,第2组(n=33)用矿油佐剂与水的乳化物进行注射,第3组(n=36)作空白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日抱窝率明显减少,产蛋高峰后的产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明显差异。第1、2组血浆VIP类似物抗体及催乳素(PRL)水平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显示:第1组二免后VIP类似物抗体水平最高,P/N达493±116,而第2组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第1组免疫后的血浆PRL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第2组。以上结果表明,在泰和鸡中主动免疫VIP可以降低血浆的PRL水平,减少抱窝率,提高产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抱窝 产蛋 催乳素 免疫 泰和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摄食后血糖和肝糖原质量分数的变化 被引量:32
20
作者 赵万鹏 刘永坚 +1 位作者 潘庆 林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以w均为 30 %的酪蛋白为蛋白源 ,w为 45 %的葡萄糖、糊精、马铃薯淀粉和w为 45 %马铃薯淀粉+w为 0 5 %Cr2 O3 为糖源的 4种试验饲料饲喂草鱼 ,5 0d后测定其血糖和肝糖原在摄食后不同时间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 ,葡萄糖组、糊精组、淀粉... 以w均为 30 %的酪蛋白为蛋白源 ,w为 45 %的葡萄糖、糊精、马铃薯淀粉和w为 45 %马铃薯淀粉+w为 0 5 %Cr2 O3 为糖源的 4种试验饲料饲喂草鱼 ,5 0d后测定其血糖和肝糖原在摄食后不同时间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 ,葡萄糖组、糊精组、淀粉组和淀粉 +Cr2 O3 组草鱼血糖的质量分数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 1,3,2和 8h ,且葡萄糖组的最高值最大 ;肝糖原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 5 ,3,3和 8h ,且葡萄糖组肝糖原的质量分数最高值最小 ;糊精组和淀粉组血糖和肝糖原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差别较小 ,而作为同一糖源的淀粉组和淀粉 +Cr2 O3 组差别较大 ,铬能促进葡萄糖向肝糖原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摄食 血糖 肝糖原 质量分数 碳水化合物 糖代谢 饲料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