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生殖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云 张新科 +5 位作者 刘松柏 宋文静 孙宠博 陈瑶 陈昕怡 张守全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69-75,共7页
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_(3)经肝胆羟化后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动物体内激素合成及动物生殖也有显著影响。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 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_(3)经肝胆羟化后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动物体内激素合成及动物生殖也有显著影响。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生殖方面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主要就25-羟基胆钙化醇与维生素D的关系、通过相关代谢酶和受体发挥作用、调控雄激素合成和分泌以及提高精液质量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揭示25-羟基胆钙化醇提高雄性动物生殖能力的机制,为推进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胆钙化醇 维生素D 雄性动物 生殖 雄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 163基因敲除猪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易感性研究
2
作者 梁国濠 胡丹丹 +5 位作者 钟海文 张健 杨德鸿 吴珍芳 杨化强 张献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78-5488,共11页
旨在探究在CD 163基因的SRCR5区域插入1个碱基的CD 163基因敲除(CD 163 gene knockout,CD 163-KO)型猪对3种关键细菌的易感性相较于野生型(wild-type,WT)猪是否会有所变化,评估CD 163-KO型猪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选用均为50日龄、体重... 旨在探究在CD 163基因的SRCR5区域插入1个碱基的CD 163基因敲除(CD 163 gene knockout,CD 163-KO)型猪对3种关键细菌的易感性相较于野生型(wild-type,WT)猪是否会有所变化,评估CD 163-KO型猪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选用均为50日龄、体重与健康状况等相似的17头CD 163-KO型大白猪和17头WT型大白猪,其中2头CD 163-KO型大白猪和2头WT型大白猪作为空白对照,不做任何感染处理。试验猪只均无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及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lius parasuis,HPS)感染史与接种史。试验猪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有5头CD 163-KO型猪和WT型猪,A组接种APP1型菌株、B组接种SS2型菌株、C组接种HPS13型菌株。连续观察8 d,记录猪只临床症状表现与死亡情况;试验猪只死亡后及时解剖,观察心脏、胸腔、肺部等重要部位病变情况;采集肺样并提取肺部中的细菌DNA,用于定量PCR检测并统计分析与对比CD 163-KO型与WT型死亡大白猪肺中3种细菌分别的相对DNA拷贝量。依据试验猪只临床症状表现可得,各组试验猪只均成功感染相应的细菌,且各组内的CD 163-KO型猪与WT型猪的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依据死亡猪只肺部病变情况及细菌定量PCR检测结果可得,CD 163-KO型死亡猪肺与WT型死亡猪肺中APP1型、SS2型及HPS13型菌株的相对DNA拷贝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的结果是CD 163-KO型大白猪生物安全性的有力证据,证明CD 163基因敲除后没有提高猪只对APP、SS和HPS的易感性,不会显著影响猪只抵抗细菌的能力,为CD 163-KO型猪的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163 基因敲除 大白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猪链球菌 副猪嗜血杆菌 生物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差异对基础母猪群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志林 冯美莹 +9 位作者 叶超 蔡更元 刘珍云 吴俊辉 陈预明 麦燕隆 卫恒习 李莉 吴珍芳 张守全 《养猪》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母猪的配种、分娩季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213 321条配种记录和160 545条分娩记录进行分析,以探索季节性差异对基础母猪群繁殖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配种的母猪分娩率和窝产总仔数最高,分别为76.... 以母猪的配种、分娩季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213 321条配种记录和160 545条分娩记录进行分析,以探索季节性差异对基础母猪群繁殖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配种的母猪分娩率和窝产总仔数最高,分别为76.51%和10.66头,极显著高于春、夏两季配种母猪(P<0.01);其中冬季配种杜洛克、大白母猪和秋季配种长白母猪的窝产总仔数为同品种配种季节对比中最高,分别为9.85头、10.92头和10.52头。另外,春季分娩的母猪窝产总仔数为10.65头,窝产活仔数为9.43头,均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0.01);其中春季分娩杜洛克、长白、大白母猪窝产总仔数为同品种分娩季节对比中最高,分别为9.75头、10.62头、10.92头。因此,杜洛克和大白母猪在冬季配种时表现的繁殖性能最佳,长白母猪在秋季配种时可获得最优的繁殖成绩;妊娠阶段在气候温和的冬-春季,分娩时间在春季的母猪产仔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季节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季节对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志林 冯美莹 +9 位作者 叶超 蔡更元 刘珍云 吴俊辉 陈预明 麦燕隆 卫恒习 李莉 吴珍芳 张守全 《养猪》 2016年第2期49-52,共4页
以公猪出生季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广东地区的1 736头公猪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索季节性差异对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出生的公猪使役寿命达到16.04个月,配种母猪的分娩率为76.35%,繁殖效率值... 以公猪出生季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广东地区的1 736头公猪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索季节性差异对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出生的公猪使役寿命达到16.04个月,配种母猪的分娩率为76.35%,繁殖效率值为8.04头/胎,与春季出生的公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出生的公猪。此外,冬、春季出生杜洛克公猪的配种母猪分娩率分别为76.85%和77.41%,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出生的公猪(P<0.05);冬、春季出生长白公猪的使役寿命最长,分别为16.90个月和16.16个月,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高于夏、秋季出生的公猪(P<0.01);冬、春季出生大白公猪的使役寿命分别为15.03个月和15.04个月,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夏、秋季出生的公猪(P<0.05)。因此,选育冬-春季节出生的公猪是提升基础母猪群繁殖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 出生季节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系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庄站伟 付帝生 +5 位作者 丁荣荣 杨明 李绍云 吴珍芳 杨杰 郑恩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121-125,共5页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BH)和管围(CC)的加性遗传方差,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并估计体尺性状与达100 kg体重日龄(AGE)、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BF)和30~100 kg料重比(FCR)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场、年季和性别效应对各性状影响均达显著水平;BL、BH和CC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74、0.352和0.160;窝效应值变化范围介于0.184~0.221之间;体尺性状间遗传和表型相关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674、0.100~0.568;体尺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0.083、-0.333~0.039,在杜洛克种猪育种中,可通过对体尺性状的间接选择来加快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尺性状 生长性状 遗传相关 育种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潘荣杨 张哲 +3 位作者 高宁 陈赞谋 李加琪 张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24-131,共8页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一种新兴的畜禽遗传评定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近十几年来成为畜禽遗传评定研究热点。但基因分型成本较高,实际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致使某些经济价值较小物种实施GS受限...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一种新兴的畜禽遗传评定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近十几年来成为畜禽遗传评定研究热点。但基因分型成本较高,实际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致使某些经济价值较小物种实施GS受限。一步法(Single step procedure)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步法既能将全基因组遗传标记用于畜禽遗传评定,又能将未经基因分型的个体全部纳入遗传评定模型,在猪、鸡等群体的基因组选择中应用备受关注。介绍了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的原理,综述了其应用效果及相关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遗传评定 一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芯片的海南猪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冯雪燕 刁淑琪 +5 位作者 刘玉强 徐志婷 魏趁 袁晓龙 李加琪 张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9-359,共11页
旨在通过检测海南猪全基因组上的选择信号,以挖掘与海南猪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并解析讨论海南猪在进化驯化历史中的受选择情况。本研究利用68头海南猪的GeneSeek Genomic Profiler Procine SNP 80K芯片数据,使用整合单倍型分数(... 旨在通过检测海南猪全基因组上的选择信号,以挖掘与海南猪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并解析讨论海南猪在进化驯化历史中的受选择情况。本研究利用68头海南猪的GeneSeek Genomic Profiler Procine SNP 80K芯片数据,使用整合单倍型分数(integrated haplotype score,iHS)的方法进行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并进行了全基因组长片段纯合(runs of homozygosity,ROH)检测分析;以“标准化iHS分数>1.96(P<0.05)”为阈值筛选候选位点,并向上、下游各延伸200 kb作为iHS方法检测到的候选区域,定义其中与ROH检测得到的片段发生“完全重叠”的区段为潜在受选择区域。为进一步探索海南猪选择信号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进行了包含基因注释、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探索和富集分析在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该研究对经过质量控制后剩余的44578个SNPs,使用iHS方法共检测到395个潜在受选择位点,检测得到172个ROH片段,获得136个潜在受选择区域,注释到469个候选基因。对潜在受选择区域进行QTLs探索分析,结果揭示了海南猪的选择信号多与其肉质性状、生长性状、抗病性状相关;此外,与海南猪的初情期启动日龄相关的QTL主要被报道与SSC12(Sus Scrofa chromosome 12)上的潜在受选择区域重叠。此外,通过候选基因的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有91个候选基因在21项功能条目(P<0.05)上显著富集,主要集中在生长代谢、免疫应答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相关的条目上。本研究揭示了海南猪群体在其驯化历史上可能受到的选择情况。研究表明,在海南猪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选择信号检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南猪的进化历史及其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华南型地方猪种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猪 选择信号 SNP IHS R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4
8
作者 廖莎 李国玲 +1 位作者 吴珍芳 李紫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6-136,共11页
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有完善的真核表达系统,可以为多种外源蛋白提供正确的翻译后修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可以应用于人或动物的疾病治疗及预防,因其具有成本低、产出高、产品珍贵且需求高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有完善的真核表达系统,可以为多种外源蛋白提供正确的翻译后修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可以应用于人或动物的疾病治疗及预防,因其具有成本低、产出高、产品珍贵且需求高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目前,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多项成果与突破,以此生产的蛋白制品也有部分被权威机构批准上市应用,还有许多未上市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产业化发展做准备。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已成为重组药用蛋白生产的新趋势。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生物反应器类型、生产的蛋白种类、已获批应用的动植物生物反应器,讨论了利用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植物 生物反应器 药用蛋白 产业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8在公猪生殖系统中的表达及其配体对猪X/Y精子分选效果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昌华 陈伟东 +4 位作者 杨文政 莫健新 洪林君 张献伟 黄思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0-1499,共10页
旨在分析Toll样受体7/8(TLR7/8)在公猪精子及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是否能通过其配体处理的方式分离猪X精子和Y精子。本研究采用qRT-PCR分析3头健康成年公猪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以及精子中TLR 7和TLR 8基因的mRNA表达水... 旨在分析Toll样受体7/8(TLR7/8)在公猪精子及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是否能通过其配体处理的方式分离猪X精子和Y精子。本研究采用qRT-PCR分析3头健康成年公猪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以及精子中TLR 7和TLR 8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公猪睾丸和附睾中TLR7和TLR8蛋白的表达,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分析其在不同物种(健康成年小鼠、公牛和公猪)精子中的表达情况,将其配体R848与猪精子共孵育,研究其对精子活力以及X/Y精子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TLR 7和TLR 8 mRNA在公猪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组织以及精子中均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LR7/8蛋白在睾丸中主要表达于生殖细胞,在附睾中主要表达于柱状细胞微绒毛中;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TLR7和TLR8蛋白只表达于小鼠和牛X精子尾部,Y精子中不表达,但TLR7和TLR8蛋白在公猪X和Y精子中都表达且表达模式无显著差异,TLR7蛋白主要表达于猪精子头部顶体区域,TLR8蛋白主要表达于猪精子尾部;与对照组相比,用TLR7和TLR8配体R848孵育猪精子后,精子活力降低,但上层精子的性别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TLR7和TLR8在猪X精子和Y精子间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其表达模式与小鼠和牛存在差异,因此TLR7/8可能不适用于猪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7/8 R848 公猪 性别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H3K9me3去甲基化酶对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霄 李果 +5 位作者 敖政 石俊松 蔡更元 刘德武 吴珍芳 李紫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96-101,176,共7页
为了探索过表达组蛋白H3K9me3去甲基化酶KDM4B/KDM4D对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的影响,研究构建了鼠源KDM4B/KDM4D表达载体,通过体外转录获得KDM4B/KDM4D mRNA并将其分别显微注射至猪克隆胚胎。结果显示两组注射的克隆胚胎的H3K9me3水平... 为了探索过表达组蛋白H3K9me3去甲基化酶KDM4B/KDM4D对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的影响,研究构建了鼠源KDM4B/KDM4D表达载体,通过体外转录获得KDM4B/KDM4D mRNA并将其分别显微注射至猪克隆胚胎。结果显示两组注射的克隆胚胎的H3K9me3水平、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对照克隆胚胎无显著差异,但两组注射的克隆胚胎的H3K9me3去甲基化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注射的对照克隆胚胎,且注射KDM4B mRNA的克隆胚胎的囊胚细胞数显著高于注射KDM4D mRNA的克隆胚胎及对照克隆胚胎,表明过表达组蛋白H3K9me3去甲基化酶KDM4B可以显著提高猪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胚胎 H3K9me3 KDM4B KDM4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藏猪繁殖、屠宰和肉质性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塑天 潘婕 +5 位作者 胡斌 李宝红 杜宗亮 吴珍芳 李剑豪 孟繁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78-83,共6页
【目的】了解从高海拔地区引进的藏猪,在广东温暖潮湿平原地区饲养后的繁殖、屠宰和肉质性状,为藏猪在广东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和选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间对广东地区3个藏猪饲养点的藏猪进行调查。【结果】藏猪母猪... 【目的】了解从高海拔地区引进的藏猪,在广东温暖潮湿平原地区饲养后的繁殖、屠宰和肉质性状,为藏猪在广东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和选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间对广东地区3个藏猪饲养点的藏猪进行调查。【结果】藏猪母猪窝均产仔数为8.38(±1.96)头,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2.53(±9.79)%;仔猪平均初生重为0.75(±0.16)kg,平均断奶重为5.38(±1.18)kg;藏猪公猪胴体重为25.17(±6.14)kg,总瘦肉率为50.46(±4.54)%,皮率为11.90(±2.70)%,骨率为10.30(±1.77)%,脂肪率为25.51(±6.34)%,板油率为7.41(±1.51)%,平均背膘厚为2.80(±0.87)cm;藏猪母猪胴体重为22.35(±5.42)kg,总瘦肉率为51.92(±5.73)%,皮率为12.57(±4.85)%,骨率为10.28(±2.00)%,脂肪率为22.97(±9.04)%,板油率为6.19(±1.89)%,平均背膘厚为2.11(±0.59)cm;藏猪宰后1 h肌肉pH值为6.25±0.08,宰后24 h肌肉pH值为5.25±0.08,剪切力为41.92(±1.02)N,24 h滴水损失为1.74(±0.12)%,肌肉大理石纹评分为2.93(±0.17)分,肌内脂肪含量为3.35(±0.53)%。【结论】广东地区藏猪的繁殖性能及产肉性能较高海拔藏猪有所提升,说明藏猪适宜在广东地区养殖,但藏猪产肉性能、肉质性状较常规瘦肉型猪差距明显,仍有较大的改良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藏猪 杜洛克猪 小耳花猪 杂交选育 性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排毒情况与gE、gB抗体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段 王磊 +4 位作者 梁鹏帅 张乐宜 刘燕玲 徐峥 宋长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采集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险场各阶段猪群的血清、乳汁、唾液等样品,用ELISA检测血清gE和gB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阳性场gE总阳性率为56.7%,其中只有哺乳母猪和1周龄仔猪群的gE呈阴性,6~24周龄猪群gE阳性率从52.9%上升至100%,经产和后... 采集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险场各阶段猪群的血清、乳汁、唾液等样品,用ELISA检测血清gE和gB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阳性场gE总阳性率为56.7%,其中只有哺乳母猪和1周龄仔猪群的gE呈阴性,6~24周龄猪群gE阳性率从52.9%上升至100%,经产和后备母猪群阳性率高达90%~100%;gB总体阳性率为88.8%,母猪群和公猪阳性率达100%,从1周龄仔猪阳性率100%逐渐降至10周龄育肥猪的40%,之后又快速升高到100%。阴性场gE阴性,gB总体阳性率为38.9%,2~12周龄猪群的gB逐渐转阴,14~20周龄猪群阳性率在20%~75%之间,母猪和公猪群gB阳性率达100%。用RT-PCR检测样品中的核酸,阳性场中脐带血的阳性率最高、达到80%,之后是初乳、为33.3%,其他拭子样品带毒率较低、0.55%~6.21%不等,阴性场样品均未扩增出gE基因片段。研究结果说明,阳性场与阴性场相比,PRV带毒、排毒途径多样,以母猪垂直传播为主,PRV排毒不仅与gE抗体存在相关性,还对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产生干扰,表现在母源抗体和免疫消退期gE和gB抗体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V 排毒 干扰 gE/gB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猪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及进展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翘楚 林清 +5 位作者 冯雪燕 苏展勤 吴细波 司景磊 张哲 李加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目的】对长白猪达100 kg体重日龄(DAYS_100)、达100 kg体重日增重(ADG_100)、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LMA_100)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BFT_100)4个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及遗传和表型进展,为目标群体的遗传改良提供依... 【目的】对长白猪达100 kg体重日龄(DAYS_100)、达100 kg体重日增重(ADG_100)、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LMA_100)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BFT_100)4个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及遗传和表型进展,为目标群体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某种猪场核心育种群长白猪2002—2020年的生长性状测定记录,利用R软件对影响长白猪生长性状的因素进行固定效应分析,运用DMU软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4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同时评估这些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以及遗传进展和表型进展。【结果】长白猪DAYS_100、ADG_100、LMA_100和BFT_100的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399、0.391、0.433和0.421,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DAYS_100和ADG_100的遗传及表型相关呈极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92。DAYS_100表型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余3个性状呈下降趋势;ADG_100和BFT_100遗传趋势总体呈现上升趋势,DAYS_100和LMA_100的遗传趋势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长白猪4个生长性状均为中高遗传力性状,可通过直接选择加快遗传进展。DAYS_100和ADG_100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强。猪场的表型测定管理及群体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对猪群生长性状的表现有影响。此外,养殖场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品种品系结构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遗传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猪 生长性状 遗传进展 多性状动物模型 遗传力 遗传相关 估计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卵磷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亚鸽 刘凯 +4 位作者 卫恒习 孟立 李莉 刘定发 张守全 《养猪》 2018年第1期6-8,共3页
为研究大豆卵磷脂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妊娠时间相近的长大二元杂种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约30头母猪。试验时间从妊娠第100天开始至产后7 d结束,对照组只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每天2次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为研究大豆卵磷脂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妊娠时间相近的长大二元杂种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约30头母猪。试验时间从妊娠第100天开始至产后7 d结束,对照组只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每天2次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大豆卵磷脂、嘉两头和其它同类产品,添加量为50 g/d。分别记录母猪采食量、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合格仔数、产程、仔猪初生重、脐带直径、胎盘面积和厚度等指标。结果发现:1)嘉两头组和大豆卵磷脂组的产前2周平均日采食量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5.08%和2.82%。2)产仔方面,嘉两头组和大豆卵磷脂组的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0.70±0.23)和(10.71±0.22)头]和窝产合格仔数[分别为(10.36±0.23)和(10.32±0.22)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0±0.26)和(9.56±0.26)头],而同类产品组窝产活仔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个体重,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嘉两头组和大豆卵磷脂组均对母猪产程具有缩短的趋势。嘉两头组、大豆卵磷脂组、同类产品组和对照组难产率分别为1.74%、3.74%、8.11%、9.38%。4)与对照组相比,嘉两头组有提高脐带直径、胎盘表面积、胎盘厚度和胎盘总重的趋势。因此,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嘉两头具有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卵磷脂 功能性氨基酸 妊娠母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FAT1-FAT2基因打靶载体构建及其在猪肾细胞的表达与功能鉴定
15
作者 林纯 汤飞 李紫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116-123,共8页
【目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人类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与医疗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实现哺乳动物体内自身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而改变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对人类的营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方... 【目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人类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与医疗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实现哺乳动物体内自身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而改变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对人类的营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方法】克隆猪体内缺乏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和Δ-12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关键基因FAT2,构建携带FAT1-FAT2双基因的多位点打靶载体。该载体以猪rRNA基因间的内部转录间隔序列为靶位点;为提高定点整合效率,引入NEO、TK正负筛选系统进行双重选择;加入EGFP报告基因和Cre/Loxp系统,便于筛选阳性同源重组细胞克隆及后期删除筛选基因。将所构建的携带FAT1-FAT2双基因的打靶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猪肾细胞PK15。【结果】RT-PCR结果显示,FAT1-FAT2双基因在猪肾细胞PK15中实现表达;脂肪酸测定结果显示,ω-6 PUFAs、ω-3PUFAs在对照组PN1(转染对照质粒PN1)、转染试验组PF1(转染携带FAT1基因)、转染试验组PF1F2(转染携带FAT1-FAT2双基因)中的含量分别为7.9%、7.03%、3.92%和5.64%、7.01%、9.43%,差异均显著;ω-6/ω-3比例由对照组的1.4显著下降到试验组的0.42~1。【结论】构建携带FAT1-FAT2双基因的打靶载体转染猪肾细胞PK15可以表达产生FAT1-FAT2 mRNA,且可以显著提高转染细胞中ω-3 PUFAs的含量,为下一步生产转FAT1-FAT2双基因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FAT1-FAT2基因 打靶载体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熏香燃烟体外抑菌试验
16
作者 陶剑 冯磊磊 +4 位作者 张德隆 孟立 卫恒习 李莉 张守全 《养猪》 2018年第5期109-112,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中草药熏香燃烟及其不同的溶剂对5种猪场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抑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熏香燃烟的乙醇-DMSO溶解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尤其是对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程度较高,抑菌圈直径分别... 试验研究了中草药熏香燃烟及其不同的溶剂对5种猪场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抑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熏香燃烟的乙醇-DMSO溶解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尤其是对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程度较高,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54±0.19)mm、(8.78±0.26)mm,熏香MIC也分别为78.1 mg/mL和39.1 mg/mL,其次为水-DMSO溶解物,最次为水溶解物。而直接用熏香燃烟熏10~30 min后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熏灭效果,尤其对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的熏灭效果最佳,烟熏10 min后灭菌率分别为(100±0)%、(97±0)%、(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熏香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