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8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头减量 过程控制 末端利用促进养殖与环保和谐发展——访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吴银宝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利 吴银宝 《广东饲料》 2021年第1期9-13,共5页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其所排放的粪污已经成为各地农业污染的重要来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也日趋增加,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养殖与环保的博弈,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为此也制订并出台了“禁养区”、“史上最严环保法”、“粪污资源化利用”等...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其所排放的粪污已经成为各地农业污染的重要来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也日趋增加,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养殖与环保的博弈,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为此也制订并出台了“禁养区”、“史上最严环保法”、“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多项政策和举措。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养殖业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很多地方的养殖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场养殖与环保的博弈中,环保对养猪行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行业 环境污染风险 环保政策 农业污染 大洗牌 华南农业大学 源头减量 动物科学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温氏班”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房三虎 张永亮 +1 位作者 谢青梅 孙宝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8,共5页
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征。校企协同创新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化解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有效举措。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集团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温氏班"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 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征。校企协同创新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化解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有效举措。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集团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温氏班"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开启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并在协同育人理念、协同创新共赢机制、协同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产类专业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温氏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春起 聂庆华 谭会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06-1511,共6页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并积极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有效衔接。在新时代和争创“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报考人数急剧增加,社会对高层次畜牧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诸多高校对学术型和专业型...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并积极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有效衔接。在新时代和争创“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报考人数急剧增加,社会对高层次畜牧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诸多高校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缺乏区分,背离国家需求导向,无法满足国家对专业人才需求。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科与温氏集团精诚合作30年,创建了鲜明特色的动物生产类研究生分类培养新模式,已成为国内同类学科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本文对华南农业大学创建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产类 研究生 分类培养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机制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温氏集团产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小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271-273,共3页
作为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最新载体,产业学院是提升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华南农业大学-温氏集团产业学院结合校企实际,创新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提升动物生产类本科生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为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最新载体,产业学院是提升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华南农业大学-温氏集团产业学院结合校企实际,创新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提升动物生产类本科生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旨在为新农科建设卓越农林人才提供支撑,为其他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产类 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线上学习的调查与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袁晓龙 陈飞洋 +2 位作者 张哲 张豪 李加琪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5期67-68,共2页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新时代教学的新需求。同时,动物科学专业相关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强烈需求,又对线上学习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线上学习的硬件和软件情况,笔者对学生的学习网络的...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新时代教学的新需求。同时,动物科学专业相关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强烈需求,又对线上学习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线上学习的硬件和软件情况,笔者对学生的学习网络的顺畅程度、学习终端等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调研,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开展精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专业 线上学习 教学质量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宠物科学创新班为例
6
作者 邓百川 郭妍 +3 位作者 张玲娜 韩素芳 刘清神 邓近平 《广东饲料》 2023年第10期5-7,共3页
随着我国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宠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宠物科学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开设了宠物科学创新班,开展了宠物科学教学创新和... 随着我国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宠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宠物科学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开设了宠物科学创新班,开展了宠物科学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的实践,旨在为宠物行业培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介绍了宠物科学创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我国农林高校宠物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科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教学改革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养殖训练站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陈伟国 聂庆华 谢正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301-303,共3页
为了更好地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华南农业大学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为全校非农专业学生开设了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笔者主要从课程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基地、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事技能通... 为了更好地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华南农业大学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为全校非农专业学生开设了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笔者主要从课程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基地、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事技能训练 通识教育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营养学课程微课嵌入式教学改革初探——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温氏班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谭成全 邓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5期272-274,共3页
为提高动物营养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以"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为导向,充分发挥重要应用学科在畜牧生产中的实践意义,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温氏班为例,通过分析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微课与传统的面授教学相结... 为提高动物营养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以"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为导向,充分发挥重要应用学科在畜牧生产中的实践意义,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温氏班为例,通过分析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微课与传统的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当中,以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掌握动物营养学的重要技术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动物营养学 嵌入式教学 温氏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农事训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以养蚕与缫丝课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志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0期239-240,共2页
以养蚕与缫丝课程模块为例,对其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特点、考核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相关实践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养蚕与缫丝 农事训练 课程模块 教学方法 考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实证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辛其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在充分剖析激励的理论在华南农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发现激励理论在华南农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华南农业大学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 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桑园管理思考
11
作者 黄志君 易辉玉 叶可可 《广东蚕业》 2019年第8期11-12,共2页
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桑园是学校蚕桑学科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桑园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桑园的现状,提出通过多渠道争取经费投入,与企业合作,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等措施来提升教学桑园的功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更... 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桑园是学校蚕桑学科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桑园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桑园的现状,提出通过多渠道争取经费投入,与企业合作,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等措施来提升教学桑园的功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教学桑园 管理 建设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桑蚕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苏宁 刘吉平 《广东蚕业》 2015年第1期42-42,28,共2页
2015年2月2日-4日,“现代桑蚕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本研讨会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亚热带蚕病防控岗位团队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桑系和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主办,来自湖... 2015年2月2日-4日,“现代桑蚕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本研讨会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亚热带蚕病防控岗位团队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桑系和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主办,来自湖北、广西、广东等地30多家蚕桑、物联网、信息科技、食品安全、生物肥料、动物养殖、生物技术以及卫生防疫等企事业单位的7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 联网技术 技术培训 病虫害 防控 应用 桑蚕 企事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HEL项目暨国内“微孢子与微孢子虫病”专题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
13
作者 刘志平 《广东蚕业》 2004年第2期50-50,共1页
为进一步加深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2004年3月10日至13日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了'中英HEL项目暨国内微孢子虫与微孢子虫病'专题研讨会.
关键词 中国 英国 HEL项目 “微孢子与微孢子虫病” 专题研讨会 华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校企协同背景下华南农大动科学院近10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金富 张海平 《广东蚕业》 201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农科专业存在招生、专业思想、就业对口率等方面不足,究其原因,与农科类学生招生计划数量、就业环境、就业起薪和社会认识等因素息息相关。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近1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分析,可看出农科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农科专业存在招生、专业思想、就业对口率等方面不足,究其原因,与农科类学生招生计划数量、就业环境、就业起薪和社会认识等因素息息相关。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近1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分析,可看出农科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农科专业应用性、实践性优势,又能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行业认识,破解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难题,为高校提升农科专业认同、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专业 就业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农业标准化”课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标准化思维——以蚕学专业本科生为例
15
作者 邓小娟 《广东蚕业》 2024年第6期39-41,共3页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在农科类高校各专业中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标准化工作能力,为实现现代农业的标准化提供专业人才支撑。文章以蚕学专...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在农科类高校各专业中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标准化工作能力,为实现现代农业的标准化提供专业人才支撑。文章以蚕学专业的本科大学生为例,探讨在“农业标准化”授课过程中从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3个层次培养农科类大学生的标准化思维,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标准化思维 蚕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家禽疫病智能化防控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动物免疫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新珩 肖德琴 +2 位作者 张永亮 李鸿鑫 谢青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新农科建设要求课程具备时代性、前沿性,一流课程应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等基本特征。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为适应新农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文章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动物免疫学》交叉融合的新形... 新农科建设要求课程具备时代性、前沿性,一流课程应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等基本特征。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为适应新农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文章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动物免疫学》交叉融合的新形态课程建设。教学内容融入家禽疫病智能化防控技术,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任务驱动式+讨论式”教学,教学模式强化以产教融合为特征的改革。结果显示:学生的家禽疫病智能化防控技术知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明显提高,极大促进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研究表明将智能化防控技术融入《动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育质量,为构建传统课程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新形态课程提供了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免疫学》 家禽疫病 智能防控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毒素对雄性动物生殖系统毒害机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云 陈丽圆 +5 位作者 宋文静 张新科 徐菡 吴嘉仪 赵翠燕 张守全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8-2046,共9页
T-2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旨在全面总结T-2毒素的来源、理化性质及其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尤其是其在生殖过程中的机制与影响。本文回顾了T-2毒素通过氧化应激、线粒... T-2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旨在全面总结T-2毒素的来源、理化性质及其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尤其是其在生殖过程中的机制与影响。本文回顾了T-2毒素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等途径对睾丸、精子质量及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损害,还探讨了T-2毒素暴露对雄性动物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及精子生成的影响,并总结了抗氧化物质及天然解毒剂在减轻T-2毒素引起的生殖障碍中的潜在应用。通过分析T-2毒素的毒性机制,本文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指导,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开发解毒药物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保障畜禽生殖健康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雄性动物生殖 氧化应激 炎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8
作者 蔡柏林 刘满清 +4 位作者 黎镇晖 李红梅 罗文 张细权 聂庆华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4期145-148,共4页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动物遗传学》课程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应用、思政融合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构建“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单元,并整合多维...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动物遗传学》课程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应用、思政融合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构建“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单元,并整合多维度教学资源,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同时,实现思政元素的全过程有机融合,推动德才兼备新农人的培养,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传学 OBE理念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驰 陈姝妍 +3 位作者 何俊杰 傅炽栋 董尚智 窦艳霞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综述动物源性益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及相关益生菌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促进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微生物 分离鉴定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谈成 边成 +3 位作者 杨达 李宁 吴珍芳 胡晓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3-1045,共13页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估计准确性仍然是GS研究的主要难题。本文从全基因组SNP分型策略和GEBV估计模型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GS技术在主要畜禽品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以期为GS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动物育种 基因分型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