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P-1号对木薯产量及其生物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林韶湘 黄卓烈 +1 位作者 陈永泉 刘欣 《植物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4-38,共5页
1990和1991年在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生长期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P-1号0,20,30和40ppm进行叶面喷洒,结果表明:30ppm处理可使木薯块根产量平均增加54.44%,块根淀... 1990和1991年在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生长期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P-1号0,20,30和40ppm进行叶面喷洒,结果表明:30ppm处理可使木薯块根产量平均增加54.44%,块根淀粉含量平均提高20.81%。单株最大薯重提高31.55%,块根数增加21.17%,块根长度增长17.62%,地上部鲜重增加34.36%,植株高度增加4.36%,植株收获期保留青叶数增加19.42%,主茎直径增加6.26%,块根直径增加2.58%,叶片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5.57%和25.96%,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提高15.86%,而对主茎高度、主茎节数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木薯 产量 生物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培养基的灭菌效果及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士清 罗国威 邓志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31,29,共3页
用 ̄(60)Coγ射线25KGY辐照培养基是灭菌的安全剂量。与高压蒸汽灭菌相比,即使在低pH值的条件下,辐照灭菌也不会破坏琼脂的凝固性能。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Han... 用 ̄(60)Coγ射线25KGY辐照培养基是灭菌的安全剂量。与高压蒸汽灭菌相比,即使在低pH值的条件下,辐照灭菌也不会破坏琼脂的凝固性能。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Hansen)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giensis),辐照灭菌的培养基所获得的菌数明显高于高压灭菌,表明辐照灭菌培养基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辐照 灭菌 培养基 食品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几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胚乳蛋白IEF组分中理想蛋白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奕田 伍时照 +1 位作者 刘新茂 李耀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78-84,共7页
运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层析自动扫描、微量蛋白分离纯化、氨基酸自动分析等方法技术和FAO/WHO评价蛋白质营养水平标准及统计学方法,比较研究了目前华南地区几个优质高产高蛋白水稻品种胚乳全蛋白不同PI(等电点)范围IEF... 运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层析自动扫描、微量蛋白分离纯化、氨基酸自动分析等方法技术和FAO/WHO评价蛋白质营养水平标准及统计学方法,比较研究了目前华南地区几个优质高产高蛋白水稻品种胚乳全蛋白不同PI(等电点)范围IEF(等电聚焦)组分的含量比率、营养水平和出现理想蛋白(Idealpiotein,人体吸收利用率最高的蛋白)组分的机率。主要结果是:胚乳蛋白按划分的五个PI范围的组分含量比率、营养水平和出现理想蛋白组分的机率,在供试品种之间差别明显,但有共同基本趋势-在弱酸性PI范围、特别在PI6.0~5.2的组分,营养水平和出现理想蛋白组分的机率,均较其他PI范围的高。这对于从胚乳蛋白中分离出具体的理想蛋白组分(多肽链)、对于应用传统的及最新的生物技术来提高稻米蛋白营养品质,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F组分 胚乳蛋白 理想蛋白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40
4
作者 何琼英 张东方 王润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9-82,共4页
研究了抗坏血酸预处理对防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用抗坏血酸处理吸芽,能减轻外植体褐变,提高芽丛诱导率。验证了抗坏血酸对香蕉吸芽褐变抑制作用是通过对将多元酚氧化酶作用下形成的醌类物质,重新还... 研究了抗坏血酸预处理对防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用抗坏血酸处理吸芽,能减轻外植体褐变,提高芽丛诱导率。验证了抗坏血酸对香蕉吸芽褐变抑制作用是通过对将多元酚氧化酶作用下形成的醌类物质,重新还原为酚,因此是消耗性的。讨论了香蕉快繁中有关阻止褐变经验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抗坏血酸 外植体褐变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免耕法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陈友荣 侯任昭 +3 位作者 范仕容 陈怀仰 李胜源 梁兴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17,共8页
连续3年6季的研究表明,在地力相似,用肥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免耕撒播法比采用常规耕作插秧法生产水稻,可使稻谷的产量提高1.4%~6.5%,降低生产成本23%~44%。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免耕法能导致水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常规耕作法,而这... 连续3年6季的研究表明,在地力相似,用肥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免耕撒播法比采用常规耕作插秧法生产水稻,可使稻谷的产量提高1.4%~6.5%,降低生产成本23%~44%。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免耕法能导致水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常规耕作法,而这种优势的产生则与免耕法能改善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而有利于提高根系及地上部的生理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 生理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穆虹 廖毅 +1 位作者 何平 徐凤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5-90,共6页
从烟叶中提取的超氧物歧化酶(SOD),经PAGE垂直板电泳后,用氮蓝四唑(NBT)法活性染色,并经凝胶薄层扫描(λ=595nm),结果显示粗酶液有6条同工酶谱带,经纯化后的酶只有一条谱带。此纯酶液置冰箱36h后,可获... 从烟叶中提取的超氧物歧化酶(SOD),经PAGE垂直板电泳后,用氮蓝四唑(NBT)法活性染色,并经凝胶薄层扫描(λ=595nm),结果显示粗酶液有6条同工酶谱带,经纯化后的酶只有一条谱带。此纯酶液置冰箱36h后,可获得长方形结晶。结晶酶液用SephadexG-100柱层析(1.5cm×100cm)和SDS-和SDS-PAGE测得其分子量分别为24830和28900。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得该酶等电点为6.80。该酶在pH5~9范围内活性较稳定,在75℃保温15min活性尚保留54%。此酶对KCN、氯仿-乙醇不敏感,但受到EDTA,H_2O_2的强烈抑制,表明烟叶中分离纯化得到的SOD为酶分子中结合Fe的Fe-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超氧物歧化酶 FE-SOD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徐凤彩 李雪萍 +2 位作者 程京燕 柏涛 李明启 《生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5期608-613,共6页
以壳聚糖为载体,成二醛为交联剂将木瓜蛋白酶固定化。5%戊二醛在4-6℃下处理载体5h,加酶液(3.5mg/mL蛋白,pH7.2)固定12h,活力回收达32%,作用于酪蛋白的半衰期为36天,其表观K_m(酪蛋白)值为0.075%(W/V),溶液酶的K_m值为0.086%;最适pH... 以壳聚糖为载体,成二醛为交联剂将木瓜蛋白酶固定化。5%戊二醛在4-6℃下处理载体5h,加酶液(3.5mg/mL蛋白,pH7.2)固定12h,活力回收达32%,作用于酪蛋白的半衰期为36天,其表观K_m(酪蛋白)值为0.075%(W/V),溶液酶的K_m值为0.086%;最适pH7.0~7.5,溶液酶为7.0~8.5。固定化酶在pH8.5以下,溶液酶在9.0以下活力稳定。固定化酶在45℃以下,溶液酶在75℃以下稳定。用6mol/L脲洗脱固定化酶4次(5.5h)活力仍有54.5%。用固定化酶处理啤酒浊度比对照下降了1.5-3.7倍,蛋白质含量下降了44%,冷藏(4℃)120天无冷混浊现象发生并保持了啤酒原有风味和理化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固定化酶 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杧果采后生理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安妮 朱慧英 +1 位作者 邓义才 李明启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4-69,共6页
适期采收的果.采收时呼吸速率为23.2mgCO2·kg(-1)h(-1)果皮深绿色.果肉硬度>30P/cm2.置室温下(30℃)8d出现呼吸高峰,速率132.9mgCO2·kg(-1)h(-1),果皮的颜色黄... 适期采收的果.采收时呼吸速率为23.2mgCO2·kg(-1)h(-1)果皮深绿色.果肉硬度>30P/cm2.置室温下(30℃)8d出现呼吸高峰,速率132.9mgCO2·kg(-1)h(-1),果皮的颜色黄绿各半.果肉硬度8—9P/cm2。采后12—14d果实达到完熟,果皮金黄色,硬度<3P/cm2,呼吸速率下降到39—45mgCO2·kg(-1)h(-1)。试验结果还表明.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固形物等含量.均在采后第5天明显增高,果皮从深绿转为淡绿色。可溶性糖在采后第14天增至最高.达9.92%,此时可滴定酸度下降至0.14%.PH值升至6.15,此时为果实的最佳供食状态.生产上可据此为制定果贮藏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生理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辐照杀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罗雪梅 余勤 +2 位作者 邓志群 侯任环 李哲怀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3-97,共5页
采用60Coγ射线在0.48、0.95、1.40kGy剂量水平处理带螨的普洱茶研究其杀螨效果。结果表明杀螨的适宜剂量为0.5~1.0kGy,辐照杀螨彻底,只要不再接触螨源就不存在孳生螨类的可能性。品质分析表明在这个剂... 采用60Coγ射线在0.48、0.95、1.40kGy剂量水平处理带螨的普洱茶研究其杀螨效果。结果表明杀螨的适宜剂量为0.5~1.0kGy,辐照杀螨彻底,只要不再接触螨源就不存在孳生螨类的可能性。品质分析表明在这个剂量范围处理的普洱茶对其主要成分(水分、维生素C、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无不利影响。感观评价也表明经辐照处理的茶叶在外观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及叶底方面与对照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辐照杀螨 品质分析 感观评价 茶叶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少耕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任昭 关日强 +3 位作者 陈友荣 邓巨添 李森发 江照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本研究已探索到,连续10年20季在只耙不犁的少耕田撒播水稻与在按传统方法犁耙的全耕田撒播水稻相比,每季的稻谷产量都较高。其原因是少耕撒播稻(以下称少耕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全耕撒播稻(以下称全耕稻),而这种优势的产生则在... 本研究已探索到,连续10年20季在只耙不犁的少耕田撒播水稻与在按传统方法犁耙的全耕田撒播水稻相比,每季的稻谷产量都较高。其原因是少耕撒播稻(以下称少耕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全耕撒播稻(以下称全耕稻),而这种优势的产生则在于少耕法能导致耕作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养分,向着有利于根系生长的方向发展,而使少耕稻与全耕稻相比具有较发达与生理活性较强的根系,并进而导致少耕稻在稻苗的长势长相、功能叶的生理活性,以及在延缓功能叶的衰老等方面都优于全耕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耕 全耕 撒播 生理生态特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蒲苞花株型控制及生理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范燕萍 余让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9-82,共4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喷施蒲苞花,结果表明多效唑有明显的矮化作用。处理后的植株、株高和围径都明显减少,并随施用浓度增大作用效果加强。处理后,叶绿素含量增加,吲哚乙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高,蛋白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关键词 蒲苞花 多效唑 株型控制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子花辐照诱发突变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邓红 刘绍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89-93,共5页
本研究于1985~1988年,用^(60)Coγ射线诱发重瓣叶子花突变,选育新的花色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3KR和3.5KR处理的发根插条,在VM_1代均获得不同花色突变株,其中3 KR处理的出现一株分别有鲜红和橙黄色的变异,突变率为0.74%;3.5K... 本研究于1985~1988年,用^(60)Coγ射线诱发重瓣叶子花突变,选育新的花色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3KR和3.5KR处理的发根插条,在VM_1代均获得不同花色突变株,其中3 KR处理的出现一株分别有鲜红和橙黄色的变异,突变率为0.74%;3.5KR处理的出现两株分别为橙黄色和红黄嵌合花色变异,突变率为1.64%。通过无性繁植,已从VM_1代突变株分离纯化出两个花色各具特点的突变系,分别编号为“85-1”和“85-2”。经继代繁殖到VM_3代,表现性状稳定,花期特长,花色艳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目前正在加速繁育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子花 辐照诱变 育种 重瓣叶子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亲和层析制备萝卜叶溶菌酶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顺舵 徐凤彩 李明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78-81,共4页
应用脱氨几丁质亲和层析直接从萝卜叶粗提液中制备溶菌酶,所得精酶比活力为42162U/mg蛋白,活力回收为65%,得率为1O.6μg/g鲜叶,纯化倍数为77.4倍。效果优于应用几丁质、CM-几丁质的纯化效果。
关键词 萝卜 叶溶菌酶 脱氨几丁质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五华七目嶂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勇进 李秉滔 徐祥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本文分析了广东五华七目嶂植物区系成分、结构及特点,并通过与其它地理分布区类型的比较,阐述了它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亲缘关系,探讨了该区系的起源和归属问题,并进一步论证了华夏植物区系的理论.
关键词 广东 五华 七目嶂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甘蔗体内的分配、残留累积及其对甘蔗抗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邝炎华 刘琼英 +1 位作者 徐声杰 邓兆活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7-54,共8页
本文报道应用放射性核素铈(^(141)Ce)标记硝酸铈[^(141)Ce(NO_2)_2),利用ICP-AES法及植物生理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测定了稀土元素(REE)在甘蔗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分配、残留累积和REE处理对甘蔗叶片细胞膜透性、伤流量,叶片自由水和束缚水... 本文报道应用放射性核素铈(^(141)Ce)标记硝酸铈[^(141)Ce(NO_2)_2),利用ICP-AES法及植物生理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测定了稀土元素(REE)在甘蔗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分配、残留累积和REE处理对甘蔗叶片细胞膜透性、伤流量,叶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甘蔗叶面喷施REE铈后的第1~7天,根、茎、叶器官吸收累积铈量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天达吸收最大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甘蔗植株对REE铈的吸收率仅为0.836%~2.165%。REE铈在甘蔗叶片有较多的分配,其次为茎,最小为根部;REE在甘蔗叶片有较多的残留累积量,茎(甘蔗渣,下同)次之,根部又次之,蔗糖汁中最小,100~900ppm浓度范围的REE处理,甘蔗叶、茎、根及蔗糖汁中的REE残留累积量是随着REE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处理浓度在900ppm以上时(900~1 500ppm),REE在蔗糖汁中的残留量趋于平衡饱和状态。一定浓度的REE处理甘蔗可显著地提高甘蔗伤流量,降低甘蔗叶片细胞膜透性,减少叶片中自由水含量,提高束缚水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从而提高甘蔗的抗逆性能和单位面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甘蔗 分配 累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梧桐科植物花粉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龙活 何丽卿 徐祥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3-32,共10页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梧桐科22属59种的花粉进行形态观察,根据其花粉萌发孔的数目、形状、位置和花粉表面纹饰等,可以将它的花粉分为12个花粉类型:1.苹婆类型(Sterculia—type)、2.银叶树类型(Heritiera—type)、3.蛇婆子类型(...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梧桐科22属59种的花粉进行形态观察,根据其花粉萌发孔的数目、形状、位置和花粉表面纹饰等,可以将它的花粉分为12个花粉类型:1.苹婆类型(Sterculia—type)、2.银叶树类型(Heritiera—type)、3.蛇婆子类型(Waltheria—type)、4.梭罗树类型(Reevesia—type)、5.滇桐类型(Craigia—type)、6.昂天莲类型(Ambroma—type)、7.刺果藤类型(Byttneria—type)、8.午时花类型(Pentapetes—type)、9.翅子树类型(Pterospermum—type)、10.山芝麻类型(Helicteres—type)、11.鹧鸪麻类型(Kleinhovia—type)、12.灾绳树类型(Eriola-ena—type)。本文从花粉学的观点,对中国梧桐树花粉类型的划分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桐科 花粉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离体胚轴的脱水及贮藏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晓峰 傅家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88-92,共5页
芒果种子离体胚轴的耐脱水力大于其整粒种子的耐脱水力,经硅胶脱水至11%含水量时仍有70%发芽率。5%~10%的蔗糖和脯氨酸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芒果离体胚轴的耐脱水力,但效果不显著。含水量为8.7%~38.6%的干... 芒果种子离体胚轴的耐脱水力大于其整粒种子的耐脱水力,经硅胶脱水至11%含水量时仍有70%发芽率。5%~10%的蔗糖和脯氨酸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芒果离体胚轴的耐脱水力,但效果不显著。含水量为8.7%~38.6%的干燥离体胚轴经液氮(一196℃)贮藏24h后,生活力完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种子 离体胚轴 脱水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鸡骨草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芳清 徐祥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4-31,共8页
鸡骨草主要分布于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0℃的部分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呈星散分布。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为影响鸡骨草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分布区内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为马尾松—桃金娘—芒萁群落.主要土壤类型为赤红壤.鸡骨草茎、叶的生... 鸡骨草主要分布于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0℃的部分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呈星散分布。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为影响鸡骨草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分布区内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为马尾松—桃金娘—芒萁群落.主要土壤类型为赤红壤.鸡骨草茎、叶的生长动态为双峰型。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外界因子是显度和光照。最后,对如何发展生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草 植物群落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茎蛋白酶的提取及其活性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卓烈 林韶湘 李明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菠萝茎组织中含有0.54~1.16%的蛋白酶.在酶膏的干燥过程中,45℃烘干使蛋白酶活性下降61.32%,而真空干燥的酶活性只下降18.32%.研究结果发现,硫代硫酸钠和半胱氨酸混用可部分地保护酶活性,使酶活性比对照提高67.37%... 本研究结果表明,菠萝茎组织中含有0.54~1.16%的蛋白酶.在酶膏的干燥过程中,45℃烘干使蛋白酶活性下降61.32%,而真空干燥的酶活性只下降18.32%.研究结果发现,硫代硫酸钠和半胱氨酸混用可部分地保护酶活性,使酶活性比对照提高67.37%.在提取中,用氯化钠、醋酸锌、乙二胺四乙酸和抗坏血酸溶液洗涤酶复合物可使酶活性提高110.48%.用0.15~0.25%的丹宁作酶的沉淀剂是适宜的,既可保证酶活性,也可保证有较高的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蛋白酶 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果蛋白酶生产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卓烈 林韶湘 李明启 《植物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5-30,共6页
本试验研究了菠萝果蛋白酶生产工艺中的各个重要环节。结果表明:用0.08~0.1%的丹宁作沉淀剂较适宜,既可保持产品质量,又可兼顾产品产量;酶膏在-12℃以下低温冻结和真空干燥两个因素能显著提高产品酶活性;1000 ug/g硫代硫酸钠加62.5 u... 本试验研究了菠萝果蛋白酶生产工艺中的各个重要环节。结果表明:用0.08~0.1%的丹宁作沉淀剂较适宜,既可保持产品质量,又可兼顾产品产量;酶膏在-12℃以下低温冻结和真空干燥两个因素能显著提高产品酶活性;1000 ug/g硫代硫酸钠加62.5 ug/g半胱氨酸是菠萝果蛋白酶活性的有效保护剂,可使酶活性比对照提高32.57%;提取过程中用抗坏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钠和醋酸锌溶液对酶复合物进行洗涤可有效地提高产品的活性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蛋白酶 提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