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产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维度与度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有华 卢欣雨 +1 位作者 张壮 陈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8-4560,共13页
学者们已开始从韧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性反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更是对经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农业生产作为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更需要韧性思想。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并对农业生产... 学者们已开始从韧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性反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更是对经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农业生产作为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更需要韧性思想。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并对农业生产系统多维度韧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拓展;实证上,结合FAO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数据库,综合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香农熵方法以及广义据估计方法,为分析农业生产综合韧性和各维度韧性提供了衡量指标。理论分析表明,当前理论界应当高度重视农业韧性的复杂性,重新反思和刻画农业生产系统韧性;实证结果表明,1990—2020年全国农业综合韧性呈“W”型演化趋势,即分别在2004和2016年出现最低值,2016年后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粮食生产波动韧性在2016年以前较为稳定,并无明显的趋势,但在这之后则呈现出快速提高的趋势;生态韧性总体呈现倒“V”型趋势,2003年后下降趋势明显;2001—2019年期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则呈现“N”型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辽宁的增幅较为明显。三大韧性的耦合协调度自2004年之后趋于稳定,在2016后得到明显提升,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各维度韧性关系的进一步优化改进。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关韧性概念的争论,完善和拓展了韧性理论的应用与框架,揭示了农业生产系统韧性演化路径和规律,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农业生产 农业功能 粮食安全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社会资本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差异——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万俊毅 秦佳 敖嘉焯 《产经评论》 2013年第4期50-59,共10页
中国各省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尤以各地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差异最为明显。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任和网络密度显著正向影响各省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数... 中国各省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尤以各地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差异最为明显。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任和网络密度显著正向影响各省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总销售收入,而网络资源对各省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各省区可以通过提高信任水平、提升社会网络密度等途径,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差异 信任 网络密度 网络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纵向分工:服务外包的影响因子测度——基于专家问卷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文浩 谢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7-24,共8页
将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分为9个环节,基于农业生产环节交易特性与农户行为能力两个层面,测度农业生产环节进行服务外包的影响因子。农业生产环节的交易特性细分为专用性、规模性与风险性3个维度,农户行为能力则由排他能力、处置能力和交... 将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分为9个环节,基于农业生产环节交易特性与农户行为能力两个层面,测度农业生产环节进行服务外包的影响因子。农业生产环节的交易特性细分为专用性、规模性与风险性3个维度,农户行为能力则由排他能力、处置能力和交易能力3个维度表达。基于专家问卷,借助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对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同样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农业生产环节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同一个农业生产环节中表现出的特征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能力 交易特性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被引量:28
4
作者 万俊毅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2,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目前,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仍有约4.98亿人规模,低收入群体仍主要是农村居民,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仍集中在农民农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被赋予多维目标,其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目前,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仍有约4.98亿人规模,低收入群体仍主要是农村居民,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仍集中在农民农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被赋予多维目标,其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既是短期着力追求的重要目标,更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长期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特色 长期导向 农村居民 常住人口 低收入群体 农民增收致富 多维目标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基于作物多样化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有华 曾梦晴 陈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37-6951,共15页
近年来气候灾害频发,给全球粮食生产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冲击更是其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据此,基于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气候变化与粮食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韧性... 近年来气候灾害频发,给全球粮食生产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冲击更是其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据此,基于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气候变化与粮食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气候因子的变化,包括积温的上升以及降雨的亏缺或过量,对粮食生产韧性具有抑制作用;其次,作物多样性在该关系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提高作物多样性程度缓解了积温上升对粮食生产韧性的负向影响,但对降雨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三,对主要粮食作物分类回归表明,积温上升对谷物作物具有负向影响,对豆类、薯类作物影响不明显,降雨亏损或过量则对谷物、豆类作物具有负向影响,对薯类作物影响不明显;降雨差异分析表明,降雨亏损对于粮食生产韧性的负向影响较大,降雨过量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较不明显,且降雨过量可以缓解高温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区域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均有负向影响;但相比粮食主产区,提高作物多样性程度在非粮食主产区发挥的调节作用更强。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应提升气候监测能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韧性,且不同粮食产区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多样化程度以发挥区域优势,不同粮食产区应采取不同保障措施,应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为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积温 降雨 粮食生产韧性 作物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能力、交易特性与横向专业化程度——基于农户问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邹宝玲 钟文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0-16,共7页
小规模农户的普遍特征是农业的多样化经营。但要实现比较优势和潜在收益,专业化应该是经营方式转换的必然趋势。农户的横向专业化取决于农户的资源禀赋、行为能力以及农户参与分工的交易特性。文章构建"行为能力——交易特性——... 小规模农户的普遍特征是农业的多样化经营。但要实现比较优势和潜在收益,专业化应该是经营方式转换的必然趋势。农户的横向专业化取决于农户的资源禀赋、行为能力以及农户参与分工的交易特性。文章构建"行为能力——交易特性——横向专业化程度"的分析框架,基于农户抽样调查问卷,从种植种类数集中度、种植规模集中度、销售规模集中度3个角度对农户横向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如水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是影响专业化的重要因素;土地的平坦与连片是专业化经营的基本条件,农户的处置能力对横向专业化影响较大;交易的规模性与风险性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行为能力 交易特性 横向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有华 李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81,共14页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存在地区差异,即珠三角地区公众参与、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政府监管的满意度低...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存在地区差异,即珠三角地区公众参与、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政府监管的满意度低于港澳地区。随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治理中政府监管满意度对公众参与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参与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公众参与产生正向影响。食品受害经历对风险感知和参与态度有正向影响,进而促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即有食品受害经历的个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愿更高。研究结论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跨界合作与社会共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粤港澳大湾区 公众参与 社会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测度及其比较--来自广东的农户问卷 被引量:18
8
作者 罗必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9,共9页
农业的专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文章阐述了农户参与横向分工与专业化的主要方式和决定机理,构建了农户种植业分工与专业化的指标,并基于广东省农户的问卷调查,对农户种植业横向专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度、分析和比较... 农业的专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文章阐述了农户参与横向分工与专业化的主要方式和决定机理,构建了农户种植业分工与专业化的指标,并基于广东省农户的问卷调查,对农户种植业横向专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度、分析和比较,得出:粮食的专业化程度受土地规模的影响较大,较高的专业化程度须匹配较大规模,即较大的种植面积和相对较少的地块数;蔬菜的专业化程度受土地规模的影响较小,而农业劳动力的弱质化对其影响亦不是很大;水果花卉受土地规模、市场销售、劳动力弱质化、资本投入、村庄交通条件等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经营 横向分工 集中度 种植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权配置效率与地权经济学——一个学科型构的探讨
9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0,共6页
地权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土地资源的产权界定、配置及其效率评价的学科,是产权经济学理论在土地资源方面的具体应用。因此,地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追溯到科斯定理,并强调交易成本决定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在某种交易成本约束下,集... 地权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土地资源的产权界定、配置及其效率评价的学科,是产权经济学理论在土地资源方面的具体应用。因此,地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追溯到科斯定理,并强调交易成本决定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在某种交易成本约束下,集体地权的效率可能高于国家地权和私人地权。最后,地权经济学应该构建一个基于"时间-空间-制度"的三维范式,而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培养应该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经济学 科斯定理 配置效率 土地租金 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