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兽药风险评估体系、兽药评价与再评价体系以及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建设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杖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共4页
对国内外兽药风险评估、评价与再评价以及兽药残留监控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兽药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概述了兽药风险评估、评价与再评价以及兽药残留监控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开展三个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建议。
关键词 兽药 残留 评估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的苯酚类和水杨酸苯胺类抗蠕虫药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伟 黄显会 +2 位作者 王辉 严常燕 孔祥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28-1032,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硝碘酚腈、氯羟柳胺、氯氰碘柳胺、碘醚柳胺在液态奶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取5g样品,用含 1%(v/v)三乙胺的乙腈提取,经MAX柱净化。以乙腈和0.02mol/L乙酸铵水溶液(pH4.0)作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硝碘酚腈、氯羟柳胺、氯氰碘柳胺、碘醚柳胺在液态奶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取5g样品,用含 1%(v/v)三乙胺的乙腈提取,经MAX柱净化。以乙腈和0.02mol/L乙酸铵水溶液(pH4.0)作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空白加标奶样中4种药物在5~500μg/kg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空白加标奶样品的检出限(LOD)为3μg/kg.定量限(LOQ)为5μg/kg。硝碘酚腈、氯羟柳胺、氯氰碘柳胺、碘醚柳胺在1/2最高残留限量(MRL)、1倍MRL、2倍MRL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92.20%~95.13%和5.55%~16,30%;87.40%-94.74%和5.40%~12.21%;85.97%~91.09%和2.57%~8.17%;77.85%~95.36%和5.02%~13.15%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灵敏.适用于液态奶中水杨酸苯胺类多残留的定量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硝碘酚腈 氯羟柳胺 氯氰碘柳胺 碘醚柳胺 多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柳 孙艳 +7 位作者 雷涛 罗倩怡 邓玉婷 徐燕莉 姚琼芬 郑红青 李惠 刘健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大肠杆菌 物源 公共卫生问题 治疗效果 发达国家 小动物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和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比较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姚琼芬 陈孝杰 +3 位作者 田伟 邓玉婷 郑红青 刘健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2-34,共3页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动物生产上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且动物源耐药菌极有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动物性食品(肉制品和奶制品)传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动物生产上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且动物源耐药菌极有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动物性食品(肉制品和奶制品)传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畜禽病原菌,常引起腹泻、尿道感染、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大肠杆菌 比较试验 动物性食品 动物源 合理使用 动物生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羊奶中乙酰孕激素多残留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秋华 黄显会 +2 位作者 郭春娜 杨刚 孔祥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4-1318,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羊奶中醋酸氟孕酮、醋酸美仑孕酮、醋酸甲地孕酮、醋酸氯地孕酮4种乙酰孕激素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试样用乙腈提取,经冷冻离心除脂后,用C18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液相色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羊奶中醋酸氟孕酮、醋酸美仑孕酮、醋酸甲地孕酮、醋酸氯地孕酮4种乙酰孕激素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试样用乙腈提取,经冷冻离心除脂后,用C18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液相色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对4种乙酰孕激素进行同时定性定量分析,在0.5~20μg/L范围内,4种乙酰孕激素与其对应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9 6。羊奶中醋酸氟孕酮、醋酸氯地孕酮的检出限为0.2μg/kg,醋酸美仑孕酮、醋酸甲地孕酮的检出限为0.1μg/kg,定量下限均为0.5μg/kg。在羊奶中添加0.5、1、2、10μg/kg水平的药物进行加标回收试验,4种乙酰孕激素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7%~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5%~9.1%。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羊奶中乙酰孕激素残留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孕激素 羊奶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牛奶中头孢洛宁残留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帅鹏 郭春娜 +1 位作者 孟蕾 黄显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9-523,共5页
建立了牛奶中头孢洛宁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1g 牛奶经乙腈沉淀蛋白质后,上清液于37℃水浴下氮气吹干,用1 mL甲醇-0.1%甲酸水溶液(3:7,v/v)复溶,正己烷除脂净化后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 建立了牛奶中头孢洛宁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1g 牛奶经乙腈沉淀蛋白质后,上清液于37℃水浴下氮气吹干,用1 mL甲醇-0.1%甲酸水溶液(3:7,v/v)复溶,正己烷除脂净化后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经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对头孢洛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基质匹配法对牛奶中头孢洛宁的含量进行标准校正,在2~200μg/L范围内,头孢洛宁质量浓度与其对应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牛奶中加标样品的检出限(按S/N≥3计)为0.5μg/kg,定量限( S/N≥10计)为2μg/kg。在定量限、1/2最高残留限量、最高残留限量、2倍最高残留限量添加水平下,牛奶中头孢洛宁的平均回收率为78.5%~86.2%,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5%~6.2%,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9%~5.6%。该方法可用于牛奶中头孢洛宁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头孢洛宁 牛奶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罗倩怡 徐燕莉 +2 位作者 邓玉婷 孙艳 刘健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病毒性传染病 物源 泌尿系统疾病 细菌性感染 防疫意识 细菌感染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奶中克拉维酸残留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刚 黄显会 +2 位作者 郭春娜 方秋华 贺利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8-571,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建立了克拉维酸在奶中的残留检测方法。2 g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质后,转入鸡心瓶中旋转蒸发浓缩至0.5 mL左右,用乙酸铵定容,净化后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0.1%甲酸水,梯度洗脱,经Luna 5u C8色谱柱分离...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建立了克拉维酸在奶中的残留检测方法。2 g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质后,转入鸡心瓶中旋转蒸发浓缩至0.5 mL左右,用乙酸铵定容,净化后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0.1%甲酸水,梯度洗脱,经Luna 5u C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对克拉维酸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基质匹配法对奶中克拉维酸的含量进行标准校正,在克拉维酸含量为10~400μ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奶中加标样品的检出限(LOD,按信噪比(S/N)≥3计)为10μg/kg,定量限(LOQ,S/N≥10)为20μg/kg。在定量限、1/2最高残留限量、最高残留限量、2倍最高残留限量添加水平下,奶中克拉维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0.00%~91.25%,相对标准偏差为5.60%~8.77%。该方法可用于奶中克拉维酸残留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克拉维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羊)奶中阿莫西林的残留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帅鹏 黄显会 +2 位作者 许颖 郭春娜 孔祥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1,共6页
【目的】建立奶中阿莫西林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2g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质后,转入梨形瓶中旋转蒸发浓缩至约0.5 mL左右,用pH 4.5乙酸铵溶液定容,净化后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 【目的】建立奶中阿莫西林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2g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质后,转入梨形瓶中旋转蒸发浓缩至约0.5 mL左右,用pH 4.5乙酸铵溶液定容,净化后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经Luna 5μm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对阿莫西林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和结论】采用基质匹配法对奶中阿莫西林的含量进行标准校正,在阿莫西林质量浓度为1~400μg· 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奶中加标样品的检出限(按信噪比 S/N≥3计)为1μg· kg-1,定量限(按信噪比S/N≥10计)为2μg· kg-1.在定量限、1/2最高残留限量(5μg· kg -1)、最高残留限量(10μg· kg-1)、2倍最高残留限量(20μg· kg-1)添加水平下,奶中阿莫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75.6%~91.0%,相对标准偏差为1.6%~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阿莫西林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缓释颗粒对人工感染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孔祥凯 梁梓森 +2 位作者 黄显会 李帅鹏 严常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1,75,共4页
本试验旨在观察氟苯尼考缓释颗粒对人工感染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疗效.选用体重15~20 kg左右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猪60头,分为6组,每组10头.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猪气管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液(1×107CFU/mL).人... 本试验旨在观察氟苯尼考缓释颗粒对人工感染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疗效.选用体重15~20 kg左右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猪60头,分为6组,每组10头.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猪气管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液(1×107CFU/mL).人工感染后,用氟苯尼考颗粒治疗,并观察记录各组猪的临床表现,连续观察15d.20%氟苯尼考缓释颗粒高、中、低剂量及对照药物(浓度分别为60 mg/kg,30 mg/kg,15 mg/kg及30 mg/kg),连续用药5d,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愈率分别是分别为80% 、90% 、70%及80%,而人工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90%.结果表明,按30 mg/kg计量灌服20%氟苯尼考缓释颗粒,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5d,对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缓释颗粒制剂 仔猪 胸膜肺炎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组织中残留的咪唑苯脲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慧敏 黄显会 +2 位作者 钟家林 杨刚 方秋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0-754,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猪可食性组织中咪唑苯脲残留的方法。猪组织经β-葡萄糖苷酶水解后,用1mol/L盐酸提取,再用正己烷-异戊醇(3∶2,v/v)混合溶剂萃取净化。以乙腈和0.0075mol/L戊烷磺酸钠水溶液(含0.1%三乙胺,pH3.0)作为流动相...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猪可食性组织中咪唑苯脲残留的方法。猪组织经β-葡萄糖苷酶水解后,用1mol/L盐酸提取,再用正己烷-异戊醇(3∶2,v/v)混合溶剂萃取净化。以乙腈和0.0075mol/L戊烷磺酸钠水溶液(含0.1%三乙胺,pH3.0)作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咪唑苯脲含量为10~100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空白组织中加标样品的检出限(LOD)为10μg/kg,定量限(LOQ)为20μg/kg。在定量限、最高残留限量(MRL)、2倍MRL添加水平下,不同组织的平均回收率为80.04%~1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0.82%~10.00%。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灵敏,适用于猪组织中咪唑苯脲残留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咪唑苯脲 兽药残留 可食性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对甲氧嘧啶和二甲氧苄啶在肉鸡体内的残留消除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维 曾振灵 +5 位作者 权丹 周雨卉 王佩 王嘉鹏 韩可可 陈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56,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磺胺对甲氧嘧啶(SMD)和二甲氧苄啶(DVD)预混剂在白羽肉鸡体内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对48只健康白羽肉鸡连续饲喂添加1 000mg/kg磺胺对甲氧嘧啶和二甲氧苄啶预混剂(含SMD 200mg,DVD 40mg)的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磺胺对甲氧嘧啶(SMD)和二甲氧苄啶(DVD)预混剂在白羽肉鸡体内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对48只健康白羽肉鸡连续饲喂添加1 000mg/kg磺胺对甲氧嘧啶和二甲氧苄啶预混剂(含SMD 200mg,DVD 40mg)的全价饲料10d,在停药后4h,1、3、6、9、12、15d分别宰杀6只鸡,采集各组织进行药物残留测定。通过空白样品添加回收试验,所有基质中SMD和DVD的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和5μg/kg,SMD和DVD分别在50、100、200μg/kg和25、50、10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1.7%~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1.0%~11.9%。结果表明,磺胺对甲氧嘧啶和二甲氧苄啶预混剂在肾脏中残留量最高,肝脏其次;肌肉和皮脂中的残留量显著低于肝脏和肾脏,停药9d时,残留量低于药物残留限量。综合各组织中总残留量和最高残留限量规定,建议磺胺对甲氧嘧啶和二甲氧苄啶预混剂在鸡的休药期为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对甲氧嘧啶二甲氧苄啶预混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白羽肉鸡 残留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可霉素-大观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艳 岳静 +1 位作者 黄显会 曾振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对一种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注射液在猪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进行研究,并制订该制剂在猪体内的休药期.【方法】常规饲养条件下,将30头健康猪随机分为6组,按猪体质量以15 mg/kg(即林可霉素5 mg/kg和大观霉素10 mg/kg)剂量颈部... 【目的】对一种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注射液在猪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进行研究,并制订该制剂在猪体内的休药期.【方法】常规饲养条件下,将30头健康猪随机分为6组,按猪体质量以15 mg/kg(即林可霉素5 mg/kg和大观霉素10 mg/kg)剂量颈部肌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5 d,于最后一次给药后8、24、72、144、240、336 h各宰杀1组猪,分别采集每头猪的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注射位点5种组织,采用LC-MS/MS法和HPLC-UV法分别对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进行残留量测定.【结果和结论】林可霉素在猪组织中消除较快,大观霉素消除较慢,给药后第6天所有检测组织中的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已全部低于最高残留限量,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在猪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残留浓度大小顺序均为:肾脏>肝脏>注射部位>肌肉>脂肪,表明肾脏是二者的靶组织.结合农业部规定的林可霉素、大观霉素在猪体内的最高残留限量和WT1.4休药期软件计算结果,建议该制剂在猪体内的休药期为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 林可霉素 大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铜 邓玉婷 +5 位作者 田伟 周颖泽 姚琼芬 叶燕珊 陈丽 刘健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2,共3页
调查广东地区宠物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宠物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临床采集的宠物源样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培养,通过PCR方法鉴定菌种,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49株... 调查广东地区宠物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宠物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临床采集的宠物源样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培养,通过PCR方法鉴定菌种,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萘啶酸、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极高均高于85%,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恩诺沙星、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均低于20%,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犬猫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强宠物源细菌的耐药性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组织中磺胺对甲氧嘧啶和二甲氧苄啶残留的HPLC-MS/MS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维 曾振灵 +5 位作者 权丹 周雨卉 王佩 王嘉鹏 韩可可 陈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3,共7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鸡组织中残留的磺胺对甲氧嘧啶(SMD)和二甲氧苄啶(DVD)了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样品经乙腈提取,取部分提取液用正己烷脱脂后于氮气吹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后上机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C18色谱柱,... 建立了同时测定鸡组织中残留的磺胺对甲氧嘧啶(SMD)和二甲氧苄啶(DVD)了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样品经乙腈提取,取部分提取液用正己烷脱脂后于氮气吹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后上机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1mL/L甲酸水溶液。选择1个母离子和2个子离子进行反应监测,对磺胺对甲氧嘧啶和二甲氧苄啶残留进行定性,选择信号最强的子离子进行定量。结果显示,SMD和DVD分别在1ng/mL^200ng/mL和0.5ng/mL^1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2。通过空白样品添加回收试验,所有基质中SMD和DVD的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和5μg/kg,SMD和DVD分别在50、100、200μg/kg和25、50、10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1.7%~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1.8%~13.2%,该方法定量限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符合相关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磺胺对甲氧嘧啶 二甲氧苄啶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肝中西药对四氯化碳致鸡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玲 曾东平 +1 位作者 王冬梅 孙永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鸡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MTT法测定试验鸡肝细胞的存活情况,根据OD值计算药物对鸡肝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 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鸡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MTT法测定试验鸡肝细胞的存活情况,根据OD值计算药物对鸡肝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各药物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葡萄糖醛酸内酯、促肝细胞生长素、联苯双酯、肝泰乐、白芍的毒性较强,黄芪、茯苓、大黄、白术的毒性较小;体外肝细胞损伤保护试验结果表明,柴胡、垂盆草、当归、大黄、北五味子、黄芩、华蟾素、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药物能明显降低ALT水平,与CCl4损伤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AST也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白芍、决明子、甘草、茯苓、丹参、黄芪、三七、肝泰乐、联苯双酯、葡萄糖醛酸内酯组对降低AST,ALT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柴胡、黄芩、垂盆草、北五味子、丹参、益肝灵片、葡萄糖醛酸内酯、甘草、黄芪对鸡肝细胞毒性较低,对CCl4引起的鸡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与公共卫生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健华 陈杖榴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公共卫生 动物源 食品 动物疾病防治 疾病治疗 人类健康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及其代谢物贝那普利拉在家猫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经成 周连根 +4 位作者 瞿颖 仇珍珍 曹长福 赵慧敏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50-2056,共7页
研究贝那普利及其代谢物贝那普利拉在家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为国产盐酸贝那普利片在猫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选用6只健康家猫,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猫单剂量(5mg·只-1)静脉注射盐酸贝那普利注射液或口服... 研究贝那普利及其代谢物贝那普利拉在家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为国产盐酸贝那普利片在猫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选用6只健康家猫,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猫单剂量(5mg·只-1)静脉注射盐酸贝那普利注射液或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LC-MS/MS法检测猫血浆中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的质量浓度,采用WinNonlin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贝那普利原型在猫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1)单剂量静注贝那普利后,贝那普利原型的消除半衰期(t1/2)为(1.91±0.3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 177.19±227.28)h·ng·mL-1,表观分布容积(Vd)为(3.32±0.74)L·kg-1,体清除率(CLB)为(2.38±0.92)L·(h·kg)-1,平均驻留时间(MRT)为(1.91±0.37)h;(2)单剂量口服贝那普利后,贝那普利原型的t1/2为(1.92±0.31)h,AUC0-∞为(624.36±93.15)h·ng·mL-1,达峰时间(Tmax)为(0.54±0.10)h,峰浓度(Cmax)为(565.32±148.33)ng·mL-1,平均吸收时间(MAT)为(0.90±0.64)h,MRT为(2.43±0.54)h,生物利用度(F)为(57.38±18.83)%。代谢物贝那普利拉在猫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1)单剂量静注贝那普利后,代谢物贝那普利拉的t1/2为(2.89±0.66)h,AUC0-∞为(1 595.37±540.37)h·ng·mL-1,Tmax为(0.46±0.10)h,Cmax为(687.11±68.74)ng·mL-1,MRT为(4.17±0.61)h;(2)单剂量口服贝那普利后,代谢物贝那普利拉的t1/2为(2.63±0.19)h,AUC0-∞为(594.61±90.75)h·ng·mL-1,Tmax为(1.17±0.41)h,Cmax为(124.86±25.67)ng·mL-1,MRT为(4.99±0.40)h。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给药后在猫体内具有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达峰迅速,中等生物利用度的特点。临床推荐给药方案为5mg·(只·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贝那普利拉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家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牛组织中三氮脒和氯化氮氨菲啶残留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雨卉 曾振灵 +4 位作者 余静贤 刘戎 潘丽花 钟秋玉 陈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5-1002,共8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牛组织中三氮脒(DIM)和氯化氮氨菲啶(ISM)残留的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组织样品采用不同比例的水-乙腈溶液提取药物,结合Oasis W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采用Spherisorb CN柱(250 mm×4.6 mm,5...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牛组织中三氮脒(DIM)和氯化氮氨菲啶(ISM)残留的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组织样品采用不同比例的水-乙腈溶液提取药物,结合Oasis W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采用Spherisorb CN柱(250 mm×4.6 mm,5μm)对药物进行分离,以乙腈和0.05 mol/L甲酸铵溶液(pH 2.4)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为380 nm。牛组织中DIM和ISM的检出限(S/N≥3)为0.01 mg/kg,定量限(S/N≥10)为0.025 mg/kg。牛组织中DIM和ISM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DIM和ISM在低、中、高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2.2%~97.6%,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3%~5.2%(n=5)和1.3%~5.2%(n=15)。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牛组织中DIM和ISM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多残留检测 三氮脒 氯化氮氨菲啶 牛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注马波沙星在犊黄牛体内的药动学及半体内抗菌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长福 孙美珍 +3 位作者 卢燕 曾庆林 刘伟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8-2084,共7页
旨在研究单次肌内注射马波沙星在犊黄牛体内的药动学及马波沙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后效应。选用5头健康犊黄牛按体重以2mg·kg-1的剂量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波沙星的血药浓度,使用WinNolin6.2药物动力学软件提供的非房... 旨在研究单次肌内注射马波沙星在犊黄牛体内的药动学及马波沙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后效应。选用5头健康犊黄牛按体重以2mg·kg-1的剂量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波沙星的血药浓度,使用WinNolin6.2药物动力学软件提供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并测定马波沙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预定时间点收集血清中的抗菌后效应(PAE)。马波沙星在犊牛血清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2.04μg·mL-1、Tmax0.83h、AUC15.03h·μg·mL-1、AUMC138.67h·h·μg·mL-1、MRT9.17h、t1/2β9.00h、Vd1.80L·kg-1、CL/F0.14L·(h·kg)-1。当血清中马波沙星浓度大约在2MIC、4MIC、8MIC时,其PAE的值分别为1.90、2.65、3.50h。结果表明,犊牛肌注马波沙星后,吸收相对较为迅速,分布广泛,消除缓慢;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血清中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且与暴露药物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波沙星 犊黄牛 药代动力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 抗菌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