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洲猪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画菡
朱君海
高飞
简伟俊
黄丽红
亓文宝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
农业农村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
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41014)
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B020211003)。
-
文摘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ASF疫情的暴发,严重威胁全球生猪养殖业安全,给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未开发出安全有效的ASF疫苗,因此,及时、准确的ASF实验室诊断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ASF现有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温扩增技术和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系统(CRISPR/Cas)等,其中,血清学检测、PCR检测和CRISPR/Cas都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而等温扩增技术受限于单一类型的检测样品,且灵敏度较低,因此ASF现有检测方法无法同时达到灵敏度高,又快速、简便、可用于现场检测的要求。相较之下,ASF新型检测方法可以达到便捷、高效、省时省力以及可以在现场实现快速检测的优势,其中,生物传感器无需专业人员操作,人工智能(AI)可减少人员成本,并可用于疫情的早期监测,基于磁珠的技术无需复杂的设备,微流体技术可实现高通量快速检测,磁流体装置可解决核酸污染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基于免疫层析试纸条和各类传感器的ASF新型检测方法将蓬勃发展。本文总结了ASF现有检测方法,并综述了近5年ASF新型检测方法的发展情况,以期对ASF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新型检测方法
生物传感器
人工智能
微流体技术
磁流体装置
-
Keywords
African swine fever
novel detection method
biosens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magnetofluidic device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