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3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子国 林瑞庆 +2 位作者 宋慧群 朱兴全 郑志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8-290,共3页
大学开展"科技创新课题"不仅是国家教育部对各高校的要求,也是华南农业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施之一。在论述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以此为平台来锻炼学生综合... 大学开展"科技创新课题"不仅是国家教育部对各高校的要求,也是华南农业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施之一。在论述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以此为平台来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大学生 创新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生产实习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为例
2
作者 剡海阔 陈晓梅 +4 位作者 薛晓丽 林远超 范小龙 马勇江 郭霄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2年第4期47-50,共4页
生产实习是兽医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通过选择和建设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改革实习程序,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及激励机制,重视实习反馈及评价总结等方面构建了生产实习质量保证体系,为培养实用型、创... 生产实习是兽医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通过选择和建设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改革实习程序,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及激励机制,重视实习反馈及评价总结等方面构建了生产实习质量保证体系,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兽医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 生产实习 质量保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学生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训模式的改革与成效 被引量:2
3
作者 苏荣胜 陈义洲 +3 位作者 潘兴杰 黄雅琪 杨莫兰 李晓彤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5期331-332,共2页
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学生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训实际情况,阐述了轮岗实训的意义,指出在轮岗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轮岗实训模式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兽医专业学生 轮岗实训 意义 问题 改革成效 华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学生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训考核模式的改革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苏荣胜 陈义洲 +3 位作者 白雨曼 谢文婷 黄健佳 周水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3期240-240,242,共2页
本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学生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训考核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动物医院轮岗实训考核方法存在的不足,并介绍了轮岗实训考核方法改革措施,以期为提高兽医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兽医专业学生 轮岗实训 考核 改革 华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培养从业人员为导向的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嘉 刘忠华 +1 位作者 梁柏 余文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4期174-176,共3页
为提高实验动物学教学质量,增加课程趣味性和实用性,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培养从业人员为导向的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方向,归纳了具体的改革内容、方式、评价手段及... 为提高实验动物学教学质量,增加课程趣味性和实用性,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培养从业人员为导向的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方向,归纳了具体的改革内容、方式、评价手段及实施效果,以期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学生,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为农业院校科研做好支撑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兽医 从业人员 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构建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利江 陈晓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126,共3页
创新创业成为新时代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地掀起创新创业的高潮,畜牧兽医行业也迎来大发展机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创新创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的使命。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课程 创业项目 畜牧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党建对学科发展的作用思考——以华南农大兽医学院预防兽医系党支部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红斌 梁小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建立在高校学科团队上的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和发挥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学科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华南农大兽医学院预防兽医系党支部为实证,分析了和谐团结的... 建立在高校学科团队上的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和发挥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学科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华南农大兽医学院预防兽医系党支部为实证,分析了和谐团结的党支部对建设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发展 基层党建 作用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兽医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建设路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庆稳 刘雪松 +2 位作者 廖建昭 张怡 张传师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65-167,共3页
为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实现畜牧兽医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建设,明确“1+X证书”制度的建设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以畜牧兽医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为需求,以学生职业能力锻炼为目标,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结合现阶... 为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实现畜牧兽医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建设,明确“1+X证书”制度的建设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以畜牧兽医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为需求,以学生职业能力锻炼为目标,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结合现阶段就业趋势,详细阐述畜牧兽医“1+X证书”制度中包括的畜牧兽医职业技能证书具体类别、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和学校优化制度等。本文对“1+X证书”制度对畜牧兽医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充分阐述,并为“1+X证书”制度在畜牧兽医职业教育中的建设路径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 职业教育 资格证书 “1+X证书”制度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华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
9
作者 李松倍 谢永生 +5 位作者 龙晓琴 张晓晓 陈永杰 张春红 焦茂兴 郭春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1-340,共10页
[目的]了解2023年华南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为华南地区PRRS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华南地区不同猪场采集的328... [目的]了解2023年华南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为华南地区PRRS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华南地区不同猪场采集的328份样品进行PRRSV检测,对来自不同猪场具有代表性的29个PRRSV阳性样品ORF5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所有样本中PRRSV的阳性率为54.27%(178/328),获得29株PRRSV。ORF5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PRRSV毒株均属于基因Ⅱ型毒株,29株PRRSV ORF5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3.7%~10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3.0%~100%。其中6株属于以重组毒株NADC30-like为代表的谱系1,2株属于以经典毒株VR2332为代表的谱系5,21株属于以高致病性毒株JXA1为代表的谱系8。ORF5基因氨基酸突变主要集中在2个高变区、1个诱饵表位和3个跨膜区。谱系1的5株毒株的诱饵表位区域发生了V27A突变,谱系5的2株毒株的诱饵表位区域发生了V29A突变。在中和表位区域,谱系1的8株毒株发生了I39L突变,谱系8的5株毒株发生了I39F突变。在毒力相关位点中,部分毒株发生了R13Q、R151K、R151I、R151G突变。此外,谱系1的N-糖基化位点变异较多,主要集中在第30-32、32-34、33-35、34-36、35-37、57-59位氨基酸处,而谱系5和谱系8的N-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结论]目前华南地区猪场的PRRSV阳性率仍较高,PRRSV流行以多谱基因Ⅱ型为特征,谱系8和谱系1毒株占比较高,并且变异复杂多样,需加强对PRRSV的监测,以掌握PRRSV毒株之间的遗传变异情况,及时做好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遗传变异 ORF5基因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增负背景下大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实效性研究——以《小动物内科学实验》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建昭 韩庆月 +4 位作者 张辉 胡莲美 李英 潘家强 郭剑英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本科教育合理“增负”是当前全国为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所提出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加快实验课程改革和专业知识更新的进程。该文以《小动物内科学实验》课程为例,分析《小动物内科学实验》的课程现状,同时在合理“增负... 本科教育合理“增负”是当前全国为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所提出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加快实验课程改革和专业知识更新的进程。该文以《小动物内科学实验》课程为例,分析《小动物内科学实验》的课程现状,同时在合理“增负”下建构创新型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路径和评价机制,实现实验课教学改革,以提高小动物内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内科学 合理增负 实验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兽医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夏琼 孙永学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期165-167,共3页
双一流建设中,兽医作为学校重点优势学科应培养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实行本科、硕士、博士三段式培养模式,在课程衔接和实践训练上缺少连贯性。尽管当前已有的硕博连读或直博模式已是对传统模式的创新,但在当下社会对... 双一流建设中,兽医作为学校重点优势学科应培养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实行本科、硕士、博士三段式培养模式,在课程衔接和实践训练上缺少连贯性。尽管当前已有的硕博连读或直博模式已是对传统模式的创新,但在当下社会对人才成效和培养周期更高的期待下,尝试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是对硕博连读模式的创新和延伸。从人才培养现状、现实困境、目标设定、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梳理,提出适合本学科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学 本硕博一体化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禽流感流行趋势和疫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涛 张家豪 +1 位作者 廖明 亓文宝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禽流感病毒(AIV)作为一种传染性强、突变率高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给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的隐患和损失,更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多年来,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诸如扑杀、强制免疫、封锁疫区等一系列传统和新型的策略来防止AIV在家禽中传... 禽流感病毒(AIV)作为一种传染性强、突变率高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给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的隐患和损失,更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多年来,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诸如扑杀、强制免疫、封锁疫区等一系列传统和新型的策略来防止AIV在家禽中传播,但是AIV在国内仍然散发流行。目前,疫苗接种仍然是防控禽流感的最有效方法,禽流感灭活疫苗已获准在养禽业中大规模生产使用,而其他新型疫苗也正在研发中。文章阐述了禽流感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通用疫苗的研发策略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疫苗的优缺点,为禽流感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家禽 免疫 防控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鹅源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昭平 杨惠湖 +6 位作者 李雨泽 黄剑标 林俊杰 王一侨 罗浩健 梅堃 黄淑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1,共11页
为了解当前流行的鹅源呼肠孤病毒(Goose reovirus,GRV)的分子特征及血清学相关性,研究将RT-PCR检测GRV阳性的病鹅肝脏组织悬液接种鹅胚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测序获取病原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分析,并将分离病原接种ST、LMH... 为了解当前流行的鹅源呼肠孤病毒(Goose reovirus,GRV)的分子特征及血清学相关性,研究将RT-PCR检测GRV阳性的病鹅肝脏组织悬液接种鹅胚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测序获取病原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分析,并将分离病原接种ST、LMH和Vero细胞,探究其在不同细胞上的生长特性,通过交叉中和试验确定病原与其他水禽源呼肠孤病毒间的血清学相关性。结果显示:从病鹅肝脏组织中分离到2株GRV,命名为GD208和GD225,两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较低;GD208株与参考株GRV-GD2020遗传距离较近,核苷酸相似性为99.1%~99.6%;GD225株与2018年之后报道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XT18、DE150、QR等毒株遗传距离较近,核苷酸相似性为95.3%~98.9%;GD208株和GD225株在LMH细胞中增殖效果较好,TCID50分别为10-3.7/0.1 mL和10-5.0/0.1 mL;GD208株仅能被同源血清及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阳性血清中和,GD225株可被同源血清、NDRV、MDRV和GD208株阳性血清中和。结果表明,试验分离到两株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的GRV,其分子特征和抗原相关性与其他禽源呼肠孤病毒存在一定差异,该结果可为GRV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呼肠孤病毒 遗传进化 细胞培养特性 交叉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VIM基因的LMH细胞系构建及对GAstV增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铮 向勇 +7 位作者 孙敏华 冯赛祥 廖明 黄瑜 万春和 刘荣昌 傅光华 罗开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0,共9页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VIM)基因的鸡肝癌(Leghorn male hepatoma,LMH)细胞系以提高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增殖效率。【方法】从鹅源细胞中通过PCR扩增VIM基因,结合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其连接至慢病毒基因...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VIM)基因的鸡肝癌(Leghorn male hepatoma,LMH)细胞系以提高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增殖效率。【方法】从鹅源细胞中通过PCR扩增VIM基因,结合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其连接至慢病毒基因过表达系统载体pLV-sfGFP(2A)Puro,获得重组慢病毒质粒pLV-sfGFP(2A)Puro-VIM-Flag(pLV-VIM);利用293T细胞包装重组慢病毒颗粒,随后感染LMH细胞,并利用嘌呤霉素进行筛选以获得目标细胞;通过Western blot、RT-q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TCID50测定等方法评估VIM对GAstV增殖效率的影响;最后通过抗体阻断试验分析细胞表面VIM对GAstV侵入的影响。【结果】经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载体pLV-VIM;经筛选后获得了过表达VIM基因的LMH细胞系(LMHVIM)及其对照组细胞系(LMH-NC)。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MH-VIM细胞中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MH-NC。接种病毒后发现,过表达VIM显著上调LMH-VIM细胞中GAstV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上清液中的病毒滴度。抗体阻断试验表明,细胞表面VIM可促进GAstV侵入细胞。【结论】本研究为提高GAstV在体外细胞培养的增殖滴度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对GAstV感染引起的雏鹅痛风疾病的疫苗研发、生产和该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蛋白基因 鸡肝癌细胞系 基因过表达 鹅星状病毒 增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霉素对大肠杆菌性羔羊腹泻的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玠文 郝锦臻 +5 位作者 张乐怡 沈凌燕 曾紫茹 李子杰 沈祥广 孙永学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6,共8页
为评估羊源大肠杆菌对金霉素的敏感性及金霉素预混剂对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从广东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采集羔羊腹泻粪便样本,分离大肠杆菌并进行金霉素与土霉素的敏感性试验。同时,通过建立羔羊人工感染产肠... 为评估羊源大肠杆菌对金霉素的敏感性及金霉素预混剂对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从广东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采集羔羊腹泻粪便样本,分离大肠杆菌并进行金霉素与土霉素的敏感性试验。同时,通过建立羔羊人工感染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99腹泻模型,将60只羔羊随机分为6组: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对照药物组(土霉素片,25 mg/kg BW)及受试药物(金霉素预混剂)低(12.5 mg/kg BW)、中(25 mg/kg BW)、高(50 mg/kg BW)剂量组,以临床症状、粪便性状评分、有效率及治愈率为指标,评价金霉素预混剂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①从广东、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羊养殖场分离得到124株羔羊腹泻型大肠杆菌,三地分离株对金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主要集中在4~16μg/mL之间,广东与内蒙古分离株对土霉素的MIC值主要集中在8~64μg/mL之间,河北分离株对土霉素的MIC值主要分布在32~128μg/mL之间。广东、河北、内蒙古等羊养殖场羔羊临床腹泻大肠杆菌对金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7.1%、39.5%、37.5%,对土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4.3%、42.1%、25.0%。②药效试验表明,受试药物中、高剂量组及对照药物组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的有效率亦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此外,各给药组的料肉比和平均增重均显著优于感染对照组(P<0.05),且给药14 d后肠道黏膜组织恢复良好。综上表明,金霉素预混剂以25 mg/kg BW(以金霉素计)每日1次连续给药5 d,对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预混剂 羔羊 腹泻 大肠杆菌人工感染 MIC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慧群 赵美 +2 位作者 曾国辉 苏仁伟 邓衔柏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1-421,共11页
[目的]对广东地区某规模化林麝养殖场易导致成年林麝肺炎等疾病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分析,为有效防控由肺炎克雷伯菌引发的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广东某林麝场成年林麝粪便共81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 [目的]对广东地区某规模化林麝养殖场易导致成年林麝肺炎等疾病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分析,为有效防控由肺炎克雷伯菌引发的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广东某林麝场成年林麝粪便共81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分析和PCR扩增16S rRNA和溶血酵素基因的方法分离纯化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PCR扩增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等方法研究分离菌株特性。[结果]分离菌在麦康凯平板上形成粉红色、光滑、湿润的单菌落;革兰染色镜检显示,菌体呈红色的短杆状,可判断为革兰阴性杆菌。通过生化试验选取与肺炎克雷伯菌生化特性一致的菌株进行PCR扩增。16S rRNA基因PCR扩增结果显示,获得大小约为1 542 bp的条带。共33株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肺炎克雷伯菌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8%,且特异性基因khe检测为阳性,即本研究从81份样品中成功分离鉴定出33株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中优势血清型是K5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检测的12种耐药基因中,bla_(SHV)和oqxA基因检出率均为96.97%;aac(6′)-Ⅰb-cr、rmtB、tetA、tetM、sul1、sul2、oqxB和floR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7.58%、51.52%、78.79%、84.85%、72.73%、66.67%、87.88%和51.52%;未检测出bla_(KPC)和bla_(NDM)基因。检测的9种毒力基因中,wabG、uge、mrkD、entB和ureA基因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0.91%、96.97%、96.97%、100%和100%;aerobactin和allS基因检出率较低,分别为6.06%和18.18%;未检出ybtA基因。[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出33株林麝源肺炎克雷伯菌,优势血清型是K57,存在多重耐药情况,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本研究结果可为林麝源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疾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的起源、传播及遗传演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艳虹 吴梓琦 +3 位作者 刘谕儒 罗均 郭霄峰 罗永文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13-2625,共13页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也称丽沙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第10次报告的最新分类,狂犬病病毒属目前被分为17个种。其中,血清I型狂犬病病毒(r...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也称丽沙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第10次报告的最新分类,狂犬病病毒属目前被分为17个种。其中,血清I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是狂犬病病毒属的成员之一,是最常见的狂犬病病原体。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被测定,这有助于人们在分子水平更深入地理解该病毒的流行情况和自然演化过程。本文对狂犬病病毒的分布、传播规律、起源及系统进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追溯狂犬病病毒的起源,掌握其传播及遗传演化规律,制定科学的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属 狂犬病病毒 进化 起源 遗传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基因的RT-LAMP技术检测PEDV、TGEV、PDCoV三种猪腹泻冠状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可辉 陈志飞 +6 位作者 俞婷 王志林 王修武 郭智轩 李松倍 魏文康 贺东生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9,共10页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3种猪冠状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公布的PEDV、TGEV、PDCoV的N基因保守序...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3种猪冠状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公布的PEDV、TGEV、PDCoV的N基因保守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了3套LAMP检测引物,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临床样品检测,分别建立了3种快捷、敏感的猪冠状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EDV、TGEV、PDCoV 3种冠状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分别为65℃、63℃、63℃,3种检测方法均可在45 min左右完成恒温扩增,扩增出特异性阶梯状条带,且不依赖于PCR仪等昂贵设备,仅需普通恒温装置即可反应。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PEDV、TGEV、PDCoV分别可以达到的检测下限为20、23、10拷贝/μL,敏感性较好;所建立的3种检测方法分别只检测出PEDV、TGEV、PDCoV,且与常见的猪源性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用所建立的3种RT-LAMP检测方法对45份猪腹泻病料进行检测,PEDV、TGEV、PDCoV阳性率分别为33.33%(15/45)、22.22%(10/45)、13.33%(6/45),均比常规RT-PCR检测阳性率高。与常规RT-PCR相比较,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且检测设备门槛低,更适用于基层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丰才 吴绍强 +1 位作者 李明伟 朱兴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49,共4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表达谱 20世纪90年代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 医学 后基因时代 1989年 基因组测序 基因表达及 研究重点 平行检测 国际专利 功能分析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rns)结构蛋白鼠源单个B细胞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20
作者 黄禹丰 吴睿智 +9 位作者 徐璐 邹兴启 车斯琪 李芳韬 夏应菊 赵俊杰 赵启祖 刘业兵 贾伟新 朱元源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7,共10页
研制猪瘟病毒(CSFV)E^(rns)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对研究E^(rns)抗原结构和建立CSFV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利用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制备系列单抗,用CSFV E^(rns)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分选特异性结合E^(... 研制猪瘟病毒(CSFV)E^(rns)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对研究E^(rns)抗原结构和建立CSFV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利用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制备系列单抗,用CSFV E^(rns)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分选特异性结合E^(rns)蛋白的单个B细胞,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IgG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分别构建IgG抗体重链和轻链完整基因重组质粒,然后将重链和轻链重组质粒共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进行单抗表达、纯化,并对单抗进行蛋白免疫印记(WB)、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流式分选结果显示,本试验分选得到48个特异性结合E^(rns)蛋白的单个B细胞。PCR扩增结果显示,从48个B细胞中扩增得到16对配对的IgG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WB、间接ELISA和IFA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制备得到13株能与CSFV发生反应的E^(rns)单抗,其中1株(E0M11)仅与CSFV疫苗毒株(HCLV株、Thiverval株)反应,不与CSFV流行毒株(IVDC-HeB-01、IVDC-HuB-06)和牛流行性腹泻病毒(BVDV)反应。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了快速筛选CSFV单抗的技术平台,制备的单抗有望用于CSFV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CSFV) 单克隆抗体 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 E^(rn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