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属植物种在广州自然条件下的光周期反应和分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国昌 卢永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18,共7页
试验于1986年,在广州(23°08'N,海拔8.8m)华南农业大学农场自然条件下进行,主要结果如下:1.稻属植物20个种的光周期反应,可分为:钝感型、敏感型和极敏感型。亚洲稻(栽培种“白壳金风”)和非洲稻属于敏... 试验于1986年,在广州(23°08'N,海拔8.8m)华南农业大学农场自然条件下进行,主要结果如下:1.稻属植物20个种的光周期反应,可分为:钝感型、敏感型和极敏感型。亚洲稻(栽培种“白壳金风”)和非洲稻属于敏感型。2.依光周期反应、谷粒长、谷粒长/宽和护颖长度,稻属20个种可分成4个系,即栽培稻系(seriessativae)、小粒野稻系(seriesminutae)、长粒野稻系(serieslongigrana)和长护颖野稻系(serieslongiglum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稻 光周期反应 稻属植物 分系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蔡善信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用8种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分别与4个恢复系配制36个杂交组合进行裂区试验,在相同核背景下比较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种一代单株产量和农艺性状多数表现负效应,但细胞质间存在极显... 用8种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分别与4个恢复系配制36个杂交组合进行裂区试验,在相同核背景下比较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种一代单株产量和农艺性状多数表现负效应,但细胞质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本研究发现,栽培籼稻的细胞质效应优于普通野稻,选育优良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重点应在栽培籼稻中筛选。恢复系对不育细胞质效应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核质互作对所研究的性状有极显著的作用。选育配合力强的恢复系仍然是培育优良杂交组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效应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普遍野稻种的引种研究初报
3
作者 王国昌 卢永根 王润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3-20,共8页
对引种国外普遍野稻的32个系统的特征特性在广州自然条件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的性状有较大的差异,但以株型匍匐、穗型直散、谷粒细长、剑叶长窄、中长花药、长芒、色紫、感光性强等的类型居多;在出穗期、株高和感光性方面... 对引种国外普遍野稻的32个系统的特征特性在广州自然条件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的性状有较大的差异,但以株型匍匐、穗型直散、谷粒细长、剑叶长窄、中长花药、长芒、色紫、感光性强等的类型居多;在出穗期、株高和感光性方面,多年生型>中间型>一年生型,反映出普通野稻从多年生向一年生进化的趋势。芒长则相反,一年生型>中间型>多年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引种 性状演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矮秆杂种以矮秆品种复交F_1的半矮秆、产量及外观品质性状的育种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顾信媛 黄超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85-92,共8页
8个水稻高矮秆杂种以矮秆品种复交组合F_1高矮秆呈1:1分离。控制株高和抽穗日数两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在矮秆群体中选择半矮秆个体可得到穗数较多、稻穗较大、粒数多的高产个体。单株穗重与有效穗数、主穗粒数;穗粒数与穗长呈极显著正... 8个水稻高矮秆杂种以矮秆品种复交组合F_1高矮秆呈1:1分离。控制株高和抽穗日数两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在矮秆群体中选择半矮秆个体可得到穗数较多、稻穗较大、粒数多的高产个体。单株穗重与有效穗数、主穗粒数;穗粒数与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谷米粒长/宽比与垩白率基本上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复交组合 半矮秆 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超武 李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7,共3页
通径分析表明,在育种工作中选择前期(前5天)灌浆速度快,中、后期(第6天以后)灌浆速度缓慢的植株,其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从广义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分析,性状广义遗传力高而遗传进度小。选择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植株,须在较高世代进行,或在较高... 通径分析表明,在育种工作中选择前期(前5天)灌浆速度快,中、后期(第6天以后)灌浆速度缓慢的植株,其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从广义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分析,性状广义遗传力高而遗传进度小。选择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植株,须在较高世代进行,或在较高世代进行直接选择亦较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 直链淀粉含量 品种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籼夜公和野败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蔡善信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由夜公和野败的两个异质同核不育系分别与两个恢复系杂交,配制8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核背景下比较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夜公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优于野败,是一个... 由夜公和野败的两个异质同核不育系分别与两个恢复系杂交,配制8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核背景下比较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夜公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优于野败,是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雄性不育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杂交水稻 产量 三系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善信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1-85,共5页
用夜公(Y)、饶平野生稻(CW)、野败(WA)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的6964A、二九矮4A和珍汕97A分别与恢复系T45配制9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细胞核背景下比较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杂种一代)的影响。结果表... 用夜公(Y)、饶平野生稻(CW)、野败(WA)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的6964A、二九矮4A和珍汕97A分别与恢复系T45配制9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细胞核背景下比较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杂种一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单株有效穗、穗长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夜公和饶平野生稻两种细胞质明显地优于野败,但受不育系及核质互作所制约。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对单株产量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因此,在选育优良细胞质的同时,必须选育分蘖强、穗数多、可恢性好的大穗不育系,才较易配制强优组合。本文还讨论了夜公和饶平野生稻细胞质的利用以及不育系的可恢性问题,指出同质异核不育系的可恢性可能有本质差异,是水稻三系育种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细胞质 杂种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杂交种子贮藏期对始穗期和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蔡善信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4期1-4,共4页
用6个组合的水稻杂交种子分别贮藏4、8、16、20个月后播植观察,结果表明,水稻杂交种子贮藏期的长短,对植后的始穗期没有显著的影响,对平均单科产量、有效穗和科高有显著的负作用,随贮藏期的延长,多数组合与产量有关的主要农艺性状有不... 用6个组合的水稻杂交种子分别贮藏4、8、16、20个月后播植观察,结果表明,水稻杂交种子贮藏期的长短,对植后的始穗期没有显著的影响,对平均单科产量、有效穗和科高有显著的负作用,随贮藏期的延长,多数组合与产量有关的主要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贮藏期 始穗期 杂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