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态安全的法律价值与法制体系之初探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珂 王权典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9-75,共7页
作为一种世界性命题,生态安全已确定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其特别关注的是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强调防止国内生态赤字、防治自然灾害的国家职能,在规范类型上侧重于国内政策与国内法范畴;生态安全观的确立,对我国环境资源法制建... 作为一种世界性命题,生态安全已确定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其特别关注的是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强调防止国内生态赤字、防治自然灾害的国家职能,在规范类型上侧重于国内政策与国内法范畴;生态安全观的确立,对我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颇具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生态安全应纳入我国环境资源法的调整范围;我国生态安全法制的建立与完善,既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又要借鉴国外经验并应对可能的挑战,其体系基本构成包括国家生态安全法与国际环境安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法律价值 法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析——结合广东相关立法及实践的述评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权典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由来已久,而其在国家立法层面尚未得到明确支持及合理规制;广东省率先以地方立法(政府规章)形式认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地位,普遍认为这是在尊重历史与承认现实基础上的一项...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由来已久,而其在国家立法层面尚未得到明确支持及合理规制;广东省率先以地方立法(政府规章)形式认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地位,普遍认为这是在尊重历史与承认现实基础上的一项制度创新,但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差异;文章基于对广东立法的认识,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印证,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调整动因、现实基础、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及可完善创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流转 立法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地所有权的法律剖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权典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0-64,共5页
我国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立法构建、主体形式等方面存在着缺陷,农地所有权法律制度变革的要点,是通过立法确立物权意义上的农地集体所有权。
关键词 农地集体所有权 立法构造 主体形式 变革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安全应对加入WTO挑战的法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珂 王权典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国际贸易中的生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我国生态安全状况本不容乐观,面对加入WTO后的新挑战,有关问题将会更加突出。鉴于现有国际与国内两方面的法律机制对生态安全的调控存在诸多缺陷,我们迫切需要设计相应的法律对策,以有效维护我国的... 国际贸易中的生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我国生态安全状况本不容乐观,面对加入WTO后的新挑战,有关问题将会更加突出。鉴于现有国际与国内两方面的法律机制对生态安全的调控存在诸多缺陷,我们迫切需要设计相应的法律对策,以有效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生态安全 法律调控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入世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权典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12,共3页
主要剖析我国政府在企业环境管理方面的现状,并置放于全球化(?)野中,进行国际比较,找出差距,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与WTO市场体制的不适应性。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入世 企业环境管理 现状 宏观调控机制 WTO体制 《环境政策法》 环境标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法律性质与特征——以台湾地区永佃权为参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权典 张建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9-85,共7页
农地承包经营权系我国独创的法律概念,立法传统上无此表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行,并不能平息学界对此概念的争议;文章以台湾永佃权为参照,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表述缘由、本质属性及法律设计的利弊等进行建设性的探讨。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永佃权 本质属性 立法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法律制度与政策机制的建构创新——结合广东省相关实践考量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权典 《政法论丛》 2008年第2期20-25,共6页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实现森林生态价值、发挥森林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主体作用的基本保障。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历经由政策个别调整到立法普遍调整的渐进过程,且部分地方(如广东省)立法及政策试点实践已获得某些示范性经验。然而,相关政...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实现森林生态价值、发挥森林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主体作用的基本保障。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历经由政策个别调整到立法普遍调整的渐进过程,且部分地方(如广东省)立法及政策试点实践已获得某些示范性经验。然而,相关政策法律机制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特别是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投入与利益保障机制需要合理构建,这是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关键。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与立法现状,结合广东省等相关实践考量,重在探索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规范及实施机制的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补偿 法律调整 政策机制 实践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涉农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法律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杜菁 黄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13期33-34,27,共3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涉农企业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意识显得极其薄弱,特别是植物新品种和生物技术成果保护所达到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涉农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涉农企业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意识显得极其薄弱,特别是植物新品种和生物技术成果保护所达到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涉农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上生存发展,必须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必须迅速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形势的要求,赢得更多的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企业 知识产权保护 法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法律性质
9
作者 王权典 张建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1-54,99,共5页
由现行立法与法律实践分析表明 ,农地承包经营合同在本质上应属于一种民事合同 ,且是一种能产生物权关系的债权合同 ;其特有性质决定了法律调整的特殊性 ,该认识对完善相关法律规范设计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合同 法律性质 行政合同 民事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法》 债权关系 物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环保产业应对WTO的法律对策
10
作者 王权典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7-30,共4页
在环境安全意识高涨与科技进步影响广泛的新世纪,国际环保产业发展迅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保产业还比较稚嫩;加入WTO,无疑给我国该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WTO的游戏规则,适应国际化... 在环境安全意识高涨与科技进步影响广泛的新世纪,国际环保产业发展迅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保产业还比较稚嫩;加入WTO,无疑给我国该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WTO的游戏规则,适应国际化新形势,完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制订积极的环境产业政策、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的有关制度与措施、健全环保产业宏观调控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及参与贸易与环境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资源环境权与环保企业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产业 WTO 法律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法律责任
11
作者 邴长策 刘凯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1-192,共2页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负有法定的竞业禁止义务,不得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从而损害公司的合法权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竞业禁止 义务 法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环境法制创新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珂 王权典 吴国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环境法治系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法治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产生深...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环境法治系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法治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 ,环境法制创新的目标领域涉及立法基本原则与调整理念更新、立法体系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中国 生态环境 中国 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创新 法制建设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农地流转创新模式与市场运行保障机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权典 付坚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46-54,共9页
促进农地流转、维护农民地权的政策导向明确,但适应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有序流转需要理性的抉策。农地流转市场培育需要政策扶持,其良性运行需要法制保障。鉴于相关立法设计同农地流转政策目标与现实运行机制之间存在偏差,反而... 促进农地流转、维护农民地权的政策导向明确,但适应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有序流转需要理性的抉策。农地流转市场培育需要政策扶持,其良性运行需要法制保障。鉴于相关立法设计同农地流转政策目标与现实运行机制之间存在偏差,反而制约了农地流转。在深化土地改革的新时期,农地流转具有多样性,其实践创新模式应纳入立法规制的范畴。引导农民自主规范流转土地,施以多元化的积极扶持,重在解除其顾虑及法律障碍。基于实践分析与市场秩序的考量,要在法制层面进行合理协调,既要完善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保障机制,也要创造有利于农地流转的政策环境并予以法律规制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创新模式 市场运行 法制保障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承包制和农地流转的冲突与协调——兼论《土地承包法》流转规范设计的不足及完善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权典 杜金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36-143,共8页
现行农地经营制度是以农户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本体的,承包责任制虽是农地流转不可动摇的体制基础,但其初始设计与农地流转政策目标和现实运行机制之间存在偏差,反而制约了农地流转。基于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践分析,从两者冲突的对应... 现行农地经营制度是以农户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本体的,承包责任制虽是农地流转不可动摇的体制基础,但其初始设计与农地流转政策目标和现实运行机制之间存在偏差,反而制约了农地流转。基于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践分析,从两者冲突的对应性出发,需要在法律制度层面进行合理协调,既要完善家庭承包制,建立完全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机制,也要创造有利于农地流转的政策环境并采取相配套的法律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承包制 农地流转 物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之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权典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22-129,共8页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被界定为禁止开发区域,必然要对其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态补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当结合当前主体功能区划的政策导向,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依据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等理论,为缓解现实矛盾,需积极探索构...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被界定为禁止开发区域,必然要对其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态补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当结合当前主体功能区划的政策导向,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依据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等理论,为缓解现实矛盾,需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的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两种基本途径或机制范畴,合理安排相应的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制度构建的关键在于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立法调整,无论是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还是市场经济手段的生态补偿政策,都需要立法确定其方针原则、实施模式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补偿 主体功能区划 政策导向 融资 政府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审理的集中化研究——以庭审程序为中心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万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庭审是集中审理的关键,集中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开庭审理中得以落实的,审理是否实现了集中化也主要是在开庭审理阶段体现出来。对于我国是否实现了审理的集中化,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我国立法上并没有严格区分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虽然... 庭审是集中审理的关键,集中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开庭审理中得以落实的,审理是否实现了集中化也主要是在开庭审理阶段体现出来。对于我国是否实现了审理的集中化,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我国立法上并没有严格区分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虽然有些案件表现出来的是只经过一次庭审即告终结,但这实际上是建立在多次"非正式开庭"基础上的。而且由于"非正式开庭"喧宾夺主成为法官获取案件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庭本身都不具有实质意义,就更谈不上有集中、连续地开庭审理的可能。有鉴于此,为了实现审理的集中化,就需要对现有的开庭审理程序进行改革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集中审理 庭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水事纠纷的预防调处机制及其完善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权典 冯善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从分析水事纠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的法律机制现状及其缺陷。
关键词 水事纠纷 调处 预防 基本类型 法律机制 阐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安全视角下的我国灾害防治法制建设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权典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当今社会面临的日趋严重且类型众多的灾害,构成了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巨大威胁,为此各国都在致力于发挥法制手段在灾害防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个多灾国家,在减灾法治方面虽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因此进一步加强该... 当今社会面临的日趋严重且类型众多的灾害,构成了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巨大威胁,为此各国都在致力于发挥法制手段在灾害防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个多灾国家,在减灾法治方面虽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因此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的法制建设十分重要。从我国环境安全保障角度及与国际经验的比较来看,完善我国减灾法制建设的基本工作涉及到减灾法制体系的理论研究、立法模式的选择及其充实方向、行政体制的理顺及执法司法功能的强化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安全 灾害防治 法制建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南海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创新路径探索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权典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5-70,共6页
转型期广东南海推行了以"政经分离"为核心的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在考量当前制约南海城乡社区稳定的基本因素后,提出了夯实基层民主法治基础、规范社区多元化治理机制的建议:完善城乡社区组织建设与基层民主法治保障;厘清城... 转型期广东南海推行了以"政经分离"为核心的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在考量当前制约南海城乡社区稳定的基本因素后,提出了夯实基层民主法治基础、规范社区多元化治理机制的建议:完善城乡社区组织建设与基层民主法治保障;厘清城乡社区基本治理主体的地位及其职能;改善城乡社区党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理顺政府职责及其与社区的关系;确保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的保障力。为了消除影响南海城乡社区和谐稳定的痼疾,亟待推进以破解集体成员权保障难题为基点的配套制度改革:实行以经济社(原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成员权时点确权;依法界定享有成员权资格的成员类别及其权益保障范围;深化成员权和资产权相分离的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进"政经分离"后城乡社区治理结构配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改革 城乡统筹 政经分离 社区治理 规范保障 农村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环境法制创新的理论概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权典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26-133,共8页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环境法治系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法制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产生...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环境法治系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法制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 ,环境法制创新的目标领域涉及立法基本原则与调整理念更新、立法体系重构、基本对策及管理机制完善等诸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环境法 创新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西部大开发 生态安全 城镇化 立法体系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