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的长效化设计策略
1
作者 黄慕齐 蔡铮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2,共7页
随着药物设计和制剂技术的进步,长效药物的开发已成为精准医疗与慢病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此类药物通过延长体内有效浓度的维持时间,减少用药频率达到改善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目的。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及核酸药物在实现长效化方... 随着药物设计和制剂技术的进步,长效药物的开发已成为精准医疗与慢病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此类药物通过延长体内有效浓度的维持时间,减少用药频率达到改善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目的。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及核酸药物在实现长效化方面各有难点,特别是后两者因其结构的复杂性,存在更多挑战。本文将对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及核酸药物的长效化设计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药物 药物设计 小分子药物 单克隆抗体 核酸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华兰 洪畅泽 +1 位作者 蒋秀华 陈金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9-1645,共7页
目的探讨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149例来自于一个评估ACLF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根据入院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n=97)与死亡组(n=52)。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149例来自于一个评估ACLF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根据入院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n=97)与死亡组(n=52)。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以及入院后24 h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器官衰竭情况并检测尿液及血液中LFABP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资料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评估尿L-FABP与肝衰竭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CLIF-OFs、MELD评分和尿L-FABP对于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通过Kaplan-Meier分析尿L-FABP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患者短期死亡情况;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ACLF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血清TBil、INR、CLIF-OFs、MELD评分和尿L-FABP水平;脑衰竭、肝衰竭、凝血衰竭、肾脏衰竭、呼吸衰竭的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L-FABP与血清TBil呈显著正相关(r=0.225,P=0.006)。尿L-FABP水平预测28天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95%CI:0.729~0.865,P<0.001),截断值为4.779µg/dL(敏感度为73.08%,特异度为73.91%,约登指数为0.4699)。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相比于尿L-FABP低水平组(尿L-FABP≤4.779µg/dL),尿L-FABP高水平组(尿L-FABP>4.779µg/dL)28天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现,血清TBil(HR=1.003,95%CI:1.001~1.004)、CLIF-OFs(HR=2.283,95%CI:1.814~2.873)和高尿L-FABP水平(HR=4.568,95%CI:2.424~8.608)为ACLF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高尿L-FABP水平可作为ACLF短期预后的临床预测指标,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系统治疗对不可切肝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文利 杜阳峰 +9 位作者 袁国盛 臧梦雅 朱培琳 李榕 陈泳如 苏开妍 李祺 胡晓云 庞桦进 陈锦章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探索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基础的不同方案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 目的:探索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基础的不同方案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基于TACE治疗的555例uHCC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n=317)、TACE+TKIs组(n=66)、TACE+ICIs组(n=33)、TACE+TKIs+ICIs组(n=139)。在亚组分析中,根据不同的联合时间将TACE+TKIs+ICIs组分为“TACE前”和“TACE后”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OS的预后因素。结果:TACE+TKIs+ICIs组获得最长的OS(21.9个月,95%CI:17.2~26.6,P=0.030)和PFS(8.3个月,95%CI:7.3~9.3,P=0.004)。在亚组分析中,“TACE后”组比“TACE前”组获得更长的OS(26.8个月vs.19.2个月,P=0.011)。TACE组、TACE+TKIs组、TACE+ICIs组、TACE+TKIs+ICIs组的ORR分别为32.8%、41.1%、42.4%、52.5%(P=0.001),DCR分别为59.6%、71.2%、69.7%、82.7%(P<0.001)。不良反应事件与既往研究相似。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数量、肝外转移及治疗方案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TKIs或ICIs可以提高TACE治疗uHCC患者的OS和PFS,TKIs+ICIs联合TACE生存获益更佳。首次TACE术后3个月内联合“TKIs+ICIs”治疗方案的总生存期获益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HBV母婴传播:热点与难点
4
作者 尹雪如 洪睿轩 +1 位作者 刘志华 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141-2144,共4页
慢性HBV感染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感染人群超过7000万,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政府及社会各界正在加速推进“2030年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众健康的威胁”的宏伟目标。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做好HBV... 慢性HBV感染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感染人群超过7000万,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政府及社会各界正在加速推进“2030年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众健康的威胁”的宏伟目标。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做好HBV母婴阻断是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关键一环。目前在该领域存在一些热点与难点问题亟需解决,包括妊娠期采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妊娠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无免疫球蛋白策略的有效性和HBV经生殖细胞传播的风险等,解决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推进HBV母婴阻断工作,加快我国实现2030年目标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