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6μm微管内部阻力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志刚
张荣光
+1 位作者
梁世强
贺建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分别以蒸馏水、四氯化碳为工质,流过内径19.6!m光滑石英管,分别采用"单管法"和"双管法"测量微管进出口压力、温度和流量,实验得到了雷诺数(Re数)在9.6~530之间的微管内部流动阻力,并与经典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实验...
分别以蒸馏水、四氯化碳为工质,流过内径19.6!m光滑石英管,分别采用"单管法"和"双管法"测量微管进出口压力、温度和流量,实验得到了雷诺数(Re数)在9.6~530之间的微管内部流动阻力,并与经典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粘性耗散效应降低了摩擦系数,降低了约13.7%;进出口压力降、入口效应与双电层效应(electrical double layer,EDL效应)则增加微管内部摩擦系数,在Re数相同时,其中,进出口压力降与入口效应大约增加了16.12%摩擦系数,EDL效应增加了约6.84%摩擦系数。忽略3种微尺度效应,19.6!m管流动摩擦系数与Hagen Poiseuille理论值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石英管
摩擦系数
粘性耗散
入口效应
双电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μm微管内部阻力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志刚
张荣光
梁世强
贺建坤
机构
山东省科
学院
能源
研究所
华北科技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系
中国科
学院
工程
热物理研究所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6062)
文摘
分别以蒸馏水、四氯化碳为工质,流过内径19.6!m光滑石英管,分别采用"单管法"和"双管法"测量微管进出口压力、温度和流量,实验得到了雷诺数(Re数)在9.6~530之间的微管内部流动阻力,并与经典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粘性耗散效应降低了摩擦系数,降低了约13.7%;进出口压力降、入口效应与双电层效应(electrical double layer,EDL效应)则增加微管内部摩擦系数,在Re数相同时,其中,进出口压力降与入口效应大约增加了16.12%摩擦系数,EDL效应增加了约6.84%摩擦系数。忽略3种微尺度效应,19.6!m管流动摩擦系数与Hagen Poiseuille理论值几乎一致。
关键词
微石英管
摩擦系数
粘性耗散
入口效应
双电层效应
Keywords
quartz glass micrtoube
friction factor
viscous dissipation
entrance effect
EDL effect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6μm微管内部阻力特征
刘志刚
张荣光
梁世强
贺建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