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全社会学的内涵及其体系深化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颜烨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共6页
-
基金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HB12SH03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2-066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3142013104)
-
文摘
为进一步界定和构建安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在提出"人的安全"内在三维(生命-心理-权利)和外在三维(事/物-环境-系统)的基础上,围绕安全-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学"行动-结构"的核心命题,通过推理演绎法,深入探索安全行动-安全理性-安全结构-安全系统的社会学分析逻辑链条。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社会学即是研究人的安全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因素、社会过程、社会功能及其本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交叉学科;其体系包含学科基础、安全社会化及其社会变迁、影响安全的社会因素和要素、安全系统和安全秩序等内容,进一步理清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和科学系统性。
-
关键词
安全社会学
基本内涵
学科体系
人的安全
安全行动
安全理性
安全结构
安全系统
交叉学科
-
Keywords
sociology of safety and security
main connotation
discipline system
man's safety
safety agency
safety rationality
safety structure
safety system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
分类号
X9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评价:正值中级水平阶段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颜烨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9-35,80,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NCET-12-0663)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重大课题项目资助(2015060102)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3142015026
3142014008)
-
文摘
为科学评价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和所处的阶段,拟采用社会系统原理和现代化理论,将其分解为安全生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大子系统的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量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目前正处于中级水平的重要转折时期,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安全生产现代化要实现高级水平,尚需较长时期,需要进行结构性安全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力多措并举。
-
关键词
安全生产
现代化
指标体系
结构性安全治理
-
Keywords
work safety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city
index system
structural goverenace for safety
-
分类号
X915.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内涵特征与发展要求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颜烨
左广兵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
-
出处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123,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应急社会学课程和材料体系建设研究”(2021070027)。
-
文摘
不同于西方应急管理,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必然具有中国历史性和当代国情性元素。其内涵要素包括管理对象、管理主体、环节任务、原则理念、战略目标;其基本特征在于鲜明的时代性、本质的人民性、文化的民族性、高度的政治性、科学的系统性。考察其变革趋势,亟需从内在的思想知识体系、法治制度体系、处置行动体系、科研教育基础、民族文化心理、国际共同命运环境等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体系。
-
关键词
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
应急管理
中国式现代化
-
Keywords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
分类号
D630.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社区应急的制度-结构因素与韧性能力建设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颜烨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
基金
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应急社会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研究”(2021070027)
河北省高校教改项目“基于安全应急专业教育的宏观布局与微观改革研究”(2018GJJG480)。
-
文摘
突发公共事件以社区为本的应急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根本上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应急能力的韧性社区,但是影响社区应急方式及其功能效应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制度—结构):社区外部的政体结构和制度文化因素;社区内部结构因素及其应急功能的差异。有效应对突发灾难,关键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社区营造等方式,将客观因素转化为应急动力,从而基于社会系统(要素)、应急管理环节(过程)理论等,构建科学合理的韧性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体系,包括有效的应急运行机制建设。
-
关键词
社区为本
韧性社区
应急能力
制度-结构
要素-过程
社会系统论
-
分类号
D63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