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稳定系数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海波 齐宏伟 +1 位作者 林大超 范丽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166,共5页
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稳定性系数比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优势明显,但是两种常用的强度折减法哪种更适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某工程算例分别采用两种强度折减法进行了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和传统极限平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 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稳定性系数比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优势明显,但是两种常用的强度折减法哪种更适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某工程算例分别采用两种强度折减法进行了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和传统极限平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更适合应用在边坡稳定性系数确定方面。该法的计算结果和传统计算方法极其接近,并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人为指定滑动面的重大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系数 强度折减法 快速拉格朗日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设计安全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苏永强 单仁亮 郭章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1-964,共4页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建筑工程设计特点,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评价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设计的整体安全性,且能提供预防和改进...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建筑工程设计特点,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评价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设计的整体安全性,且能提供预防和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设计 安全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韬 李海南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34-135,共2页
面对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高等院校在教学时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文章分析了华北科技学院“建设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该学院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面对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高等院校在教学时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文章分析了华北科技学院“建设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该学院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考核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监理 教学改革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热力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崔蕾 潘天泉 刘宏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69-170,共2页
文章通过对工程热力学实验课程现状的分析,揭示了传统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并针对如何提高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结构工程课程群建设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齐宏伟 张瑞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139,共3页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群建设应体现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专业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并重的原则。文章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课程群教学框架进行了合理构建,并提出了建立结构整体设计概念的综合设计性课程设计模式。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结构工程课程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秀玲 张立宁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8,共2页
综述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现状及重要意义,界定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阐述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理论依据,构建以生态环境保障度、自然资源支持度、社会经济发展度和健康可持续度为准则层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 综述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现状及重要意义,界定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阐述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理论依据,构建以生态环境保障度、自然资源支持度、社会经济发展度和健康可持续度为准则层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矿区生态健康评价的理论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新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白越 梁雅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9-711,共3页
为了解决因消除偏差而频繁修改施工网络计划的问题,实现工程项目施工多方案的编制及动态进度控制,采用多方案施工网络计划,从而加快施工网络计划的调整速度,保证工程的如期完工。该方法的实质是将施工经验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对可能影响... 为了解决因消除偏差而频繁修改施工网络计划的问题,实现工程项目施工多方案的编制及动态进度控制,采用多方案施工网络计划,从而加快施工网络计划的调整速度,保证工程的如期完工。该方法的实质是将施工经验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对可能影响工期的工程,做出尽可能多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在施工方案的编制阶段为以后的方案调整、动态监控和调整偏差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准备,为动态施工网络计划应用在土建工程中,确保进度、工期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手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 多方案网络计划 流水施工 0-1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洗浴用水水源热泵系统节能分析
8
作者 吴金顺 张维亚 魏鋆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9-102,共4页
以高校洗浴中心的供水、排水作为水源热泵机组的循环水,采用实测与对比方法分析了该热泵系统的节能性.夏季,热泵系统以城市管网供水作为冷凝器冷却水,并把加热后的水送往洗浴中心,节约能源相当于59.15吨标准煤.冬季,以洗浴排水作为热泵... 以高校洗浴中心的供水、排水作为水源热泵机组的循环水,采用实测与对比方法分析了该热泵系统的节能性.夏季,热泵系统以城市管网供水作为冷凝器冷却水,并把加热后的水送往洗浴中心,节约能源相当于59.15吨标准煤.冬季,以洗浴排水作为热泵蒸发器循环水,把回收到的低位热能用于建筑采暖,形成了供冷、供暖及供热水三功能组合,可节约标准煤51.64吨.并且,该水源热泵机组提高了制冷系数与制热系数,节约了高品位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低位热源 节能 制冷 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位移的多模态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 被引量:33
9
作者 林大超 安凤平 +1 位作者 郭章林 张立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51-458,共8页
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与信号分析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相匹配,提出了一种通过多模态支持向量机函数回归分析建模预测滑坡位移的理论方法。以边坡位移历史观测数据为基础,应... 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与信号分析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相匹配,提出了一种通过多模态支持向量机函数回归分析建模预测滑坡位移的理论方法。以边坡位移历史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EMD方法获得滑坡形成过程中位移演化的几个特征时间模态,构成了多模态信息统计学习样本,确定了边坡位移演化的自适应多尺度变化信息。对应于每个经验模态的位移变化信息,引入了多模态SVM建模方法,然后合成不同经验模态下边坡位移的计算结果,得到滑坡位移的预测值。以卧龙寺新滑坡和新滩滑坡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的理论预测结果表明,与采用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结果相比,支持向量机经验模态方法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滑坡 位移 支持向量机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剪试验有效剪切面积动态变化的改进计算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海波 张丽华 +1 位作者 林大超 范丽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目的研究直剪试验过程中随着剪切面的动态变化的改进计算公式,以使剪切实验的结果更加准确.方法在试验工程中,针对直剪仪上下盒相对移动,有效剪切面积逐渐减小这一实际,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力求从理论上探寻直剪试验的准确计算公式.结... 目的研究直剪试验过程中随着剪切面的动态变化的改进计算公式,以使剪切实验的结果更加准确.方法在试验工程中,针对直剪仪上下盒相对移动,有效剪切面积逐渐减小这一实际,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力求从理论上探寻直剪试验的准确计算公式.结果推导出了改进后的理论公式,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取了不同土样并保证试验土样条件完全一致情况下,对改进前后通过试验得到的土体抗剪强度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得到的黏聚力比原方法最大减少了28.3%;内摩擦角比原方法最大减少了26.2%,也就是说改进后的方法更加接近了真实值.结论改进后的计算公式原理清晰,计算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剪试验 有效剪切面积 黏聚力 内摩擦角 改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地表变形对输电铁塔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袁广林 陈建稳 +2 位作者 杨庚宇 刘涛 郭广礼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4-289,共6页
以某塌陷区上典型输电铁塔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动态地表变形(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对输电铁塔结构附加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输电铁塔在从盆地边部到中部的过程中,首先经历正曲率与拉伸作用,经过拐点后,又经历负曲... 以某塌陷区上典型输电铁塔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动态地表变形(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对输电铁塔结构附加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输电铁塔在从盆地边部到中部的过程中,首先经历正曲率与拉伸作用,经过拐点后,又经历负曲率与压缩作用;输电铁塔底部杆件的轴力变化较上部杆件变化幅度大,随着高度增加,其轴力变化值越来越小;下部杆件主要受地表水平变形(拉伸、压缩)的影响,而上部杆件受竖向变形(倾斜)影响较大;输电铁塔支座的最大垂直位移差值出现在盆地中部与边部之间的1/2处,支座最大水平位移差值出现在盆地中部与边部之间的1/4与3/4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地表变形 输电铁塔 内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G-SVM的煤矿瓦斯浓度预测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俊娥 杨晓帆 郭章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4,共5页
为了提高矿井上隅角瓦斯(这里指甲烷)浓度的预测精度,得到瓦斯浓度的一个预测范围,提出一种将模糊信息粒化(FIG)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瓦斯浓度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模糊信息粒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模糊粒化处理,并且给出一个预测范围。... 为了提高矿井上隅角瓦斯(这里指甲烷)浓度的预测精度,得到瓦斯浓度的一个预测范围,提出一种将模糊信息粒化(FIG)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瓦斯浓度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模糊信息粒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模糊粒化处理,并且给出一个预测范围。然后将粒化后的数据作为输入,运用SVM进行回归预测,采用粒子群(PSO)算法选取最佳的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最后根据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判断预测方法的可靠度。试验结果表明:每一个时间段瓦斯浓度的实测值基本都在预测范围内,说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信息粒化(FIG) 支持向量机(SVM) 瓦斯(甲烷)浓度 预测 粒子群(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脆弱性的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贾增科 邱菀华 郭章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5-149,共5页
各类突发事件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展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回顾和分析脆弱性的含义,确定了脆弱性、干扰和暴露的关系,把脆弱性概念引入到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当中,给出了突发事件形成机理... 各类突发事件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展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回顾和分析脆弱性的含义,确定了脆弱性、干扰和暴露的关系,把脆弱性概念引入到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当中,给出了突发事件形成机理。其次构建了基于脆弱性分析的突发事件风险分析框架,并建立了突发事件风险函数。文章的完成将为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脆弱性 风险 机理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SVM模型的煤与瓦斯突出多因素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俊娥 曾凡雷 郭章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26,共6页
为挖掘瓦斯突出风险与煤矿开采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应用支持向量机(SVM)理论从模式判别角度分析瓦斯突出风险与各地质因素组成的特征向量间的判别关系,基于粗糙集(RS)理论对待分析数据进行知识约简,提取核心判别指标,建立基于粗糙集-... 为挖掘瓦斯突出风险与煤矿开采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应用支持向量机(SVM)理论从模式判别角度分析瓦斯突出风险与各地质因素组成的特征向量间的判别关系,基于粗糙集(RS)理论对待分析数据进行知识约简,提取核心判别指标,建立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RS-SVM)的瓦斯突出风险判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RS知识约简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原始数据中的冗余指标进行约简,通过对约简后指标数据进行SVM回归分析,可对煤与瓦斯突出模式进行很好的判别,所建立的瓦斯突出风险判别模型较一般SV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指标约简过程降低SVM运算中的复杂度,提高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粗糙集(RS)理论 支持向量机(SVM) 风险评价 指标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八矿地应力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海波 刘玉丽 +1 位作者 任奋华 苗胜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为使巷道设计、支护计算和稳定性分析更加科学、可靠和经济,了解和研究地应力的大小、方向及其分布规律,提出地应力与巷道支护关系就尤为重要。文中详细介绍了平顶山八矿的地应力计算原理,并根据矿区实测地应力资料,得出了计算区域初始... 为使巷道设计、支护计算和稳定性分析更加科学、可靠和经济,了解和研究地应力的大小、方向及其分布规律,提出地应力与巷道支护关系就尤为重要。文中详细介绍了平顶山八矿的地应力计算原理,并根据矿区实测地应力资料,得出了计算区域初始地应力场相应的应力回归公式,并且分析了矿井地应力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地应力 应力解除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T分析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宣赤 白春华 +1 位作者 林大超 王仲琦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HHT分析方法对于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是一种新的而优越的方法,它具有高度的自适应性和科学高效性,分解出来的IMF分量能够反映信号的本质特征,而且所分析得出的Hilbert能量谱可清楚的表明能量随时频分布的特点。首先通过仿真信号验证HHT分... HHT分析方法对于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是一种新的而优越的方法,它具有高度的自适应性和科学高效性,分解出来的IMF分量能够反映信号的本质特征,而且所分析得出的Hilbert能量谱可清楚的表明能量随时频分布的特点。首先通过仿真信号验证HHT分析方法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合理性,而后再利用HHT分析方法对于2007年Notohanto地震的主震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从数据分析的结果中探究地震的内在特点和规律,从而为减少地震发生后的经济损失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式分解 Notohanto地震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小波包变换在地震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瑞红 林大超 乔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8-364,404,共7页
应用最优小波包变换,采用取决于节点噪声时频特征的相关阈值,对模拟地震波到达的加噪合成信号、SDAES数字声发射仪采集的微震实验信号、NIED观测台站记录的日本2007年能登半岛地震信号进行去噪,并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其他方法进行了去噪效... 应用最优小波包变换,采用取决于节点噪声时频特征的相关阈值,对模拟地震波到达的加噪合成信号、SDAES数字声发射仪采集的微震实验信号、NIED观测台站记录的日本2007年能登半岛地震信号进行去噪,并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其他方法进行了去噪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信号信噪比(SNR)高、失真低,体现出了总体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号 小波包变换 最优基 去噪 相关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压力预报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宣赤 白春华 +1 位作者 林大超 王仲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99-303,共5页
应用支持向量机对小样本预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自适应多模态算法的自适应特性,提出了煤矿顶板压力实时预报的智能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已测的顶板压力数据,利用自适应多模态算法对其进行模态分解得到多个模态函数,并把得到的多个模态... 应用支持向量机对小样本预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自适应多模态算法的自适应特性,提出了煤矿顶板压力实时预报的智能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已测的顶板压力数据,利用自适应多模态算法对其进行模态分解得到多个模态函数,并把得到的多个模态函数进行机理性研究,而后运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回归预测。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能很好地反映顶板压力的自身规律性变化,预报效果良好,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来压 预测预报 支持向量机 多模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建设项目安全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楠 张立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42,共7页
回顾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建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对项目风险因素程度预测。针对该网络当数据量大时,其结构复杂、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引入粗糙集对影响建设项目... 回顾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建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对项目风险因素程度预测。针对该网络当数据量大时,其结构复杂、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引入粗糙集对影响建设项目安全目标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约简,找出最小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集,大大简化网络输入信息的表达空间维数。并结合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快、全局最优的寻优能力强的优点,建立基于粗糙集——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建设项目安全预测系统。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安全预测 风险因素集 粗糙集(RS) 粒子群算法(PSO) 人工神经网络(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潘天泉 蔡万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3-64,共2页
文章根据教育部教学评估的要求,建立以院系督导专家、学生为评价主体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