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FPGA的线阵探测器非均匀校正的实现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高文清
徐世伟
刘严严
丁艳艳
-
机构
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光电技术应用》
2012年第3期77-81,共5页
-
基金
国家部委基金(9140C150105100C1502)
-
文摘
充分利用了FPGA的硬件资源,提出一种采用电路逻辑设计的FPGA来实现两点校正;利用FPGA中的浮点加法器、浮点除法器、浮点乘法器,以及内部RAM、ROM存储器,可以实时计算校正系数,然后对线阵红外探测器进行非均匀性校正,保证了校正精度。同时,充分利用FPGA并行处理能力强的特点,使系数、图像数据的读取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
-
关键词
线阵探测器
非均匀校正
两点校正
现场可编程门阵形列(FPGA)
-
Keywords
linear array detector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two-point correction
FPGA
-
分类号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学教育观念的转型与重塑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杜丽萍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X期7-8,共2页
-
基金
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模式转型研究"(GJXH2015-141)
华北科技学院教研基金课题<大学人文通识课程"微学习"模式研究>(HKJY201426)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以"大学语文"为核心的文学类课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采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当前的文学教育,打破既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理念,树立崭新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打造文学精品课程,师生共建文学信息分享平台,成为转型期文学教育工作者的有益尝试。
-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文学
教育观念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I0-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影子经典——白薇创作略谈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钱晓宇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7-74,共8页
-
文摘
在现代文学的阳光经典阵营中,当那些当之无愧的民国经典作家一字排开,占据了文坛乃至当世文学评论大部分阵地之际,补插入那些同样优秀却被忽视的影子经典,既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影子经典的队伍其实是惊人的,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能碰上。有些影子经典作家们的生活体验与其作品精彩度不见得比任何一位已获得足够阐释和曝光的民国经典作家逊色。民国时期的一位女性剧作家白薇正是这样一位影子般的经典作家。细读其文本,不但能借助其文学创作一窥民国生活风貌,还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作家极具悲情的创作特色,从而实现对文学经典概念的再认识。
-
关键词
影子经典
白薇
民国生态
悲情
-
Keywords
shadowcanon, life style of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athos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基于GIS技术的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创建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杜丽萍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3-96,共4页
-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度项目"河北省戏曲数字地图创建研究"(HB14YS012)
-
文摘
基于当前高度发展的数字地图技术(GIS)建立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是利用现代化技术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的重要手段。在已有的中国地方戏曲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最小地理信息单元,合理、准确、严密地表达时空关系,设计数据层次结构体系,可以实现中国戏曲数字地图在学术研究、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的价值。
-
关键词
GIS技术
中国戏曲
数字地图
资源库
-
Keywords
GIS technology
Chinese opera
digital map
repository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当代外国文学教学范式对语文教材选文的启示
- 5
-
-
作者
杨丽君
吴海娟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Z期51-53,共3页
-
文摘
教育部在1949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在如何建立新的教育体制的问题上提出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之后教育部参照苏联教学模式在1950年进行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在1951年改革旧学制、建立新学制。经过课程改革和院系调整,综合性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设立了苏联文学、近代西洋文学名著选等课程;
-
关键词
选文
五十年代
教学范式
教学大纲
文学教育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数据挖掘在煤矿企业人事考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6
-
-
作者
潘武敏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1-262,共2页
-
文摘
文章对煤矿企业人事考评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基于RBF径向基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建立"德能勤绩"员工考评数据库,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了员工考评细分,为企业的决策与战略发展提供参考。在实际运行中,这套系统工作稳定,数据准确,其价值不可忽视。
-
关键词
煤矿企业
数据挖掘
考评管理信息系统
-
Keywords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data mining
the apprais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清末民初时调(小曲)曲词的传承与变异
- 7
-
-
作者
李秋菊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5期16-21,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时调研究”(09YJC751028)
-
文摘
清末民初时调(小曲)曲词既与清末之前某些曲词之间具有承传关联,又在广泛的传唱过程中衍变出多种变体。传承性是时调曲词的一大特征,是其具有长久旺盛生命力的一大表现。变异性是时调曲词的另一特征,是其永葆生机的一大法宝。导致时调曲词产生变异的原因主要有传唱时空的改变、不同演唱者的诠释、社会风气的变换、音乐中的"改调"手法等。任何一种时调皆是传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体,清末民初时调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的传衍过程中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时调曲词
传承
变异
改调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唱春调〕:清末民初的龙头曲调
- 8
-
-
作者
李秋菊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音乐时空》
2015年第20期15-18,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时调研究"
项目编号:09YJC751028
-
文摘
〔唱春调〕是清末民初最为盛行的民间曲调之一,不论其曲词形式,还是其曲词内容,皆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就曲词形式而言,〔唱春调〕曲词有"十二月花名体"、"四季体"、"五更体"、"十叹体"、"叹十声体"、"十字体"等多种体式。就曲词内容而言,〔唱春调〕几乎可谓无情不入,无景不入,无事不入。
-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时调
唱春调
十二月花名
十叹调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鬼眼看鬼”——论李贺“鬼诗”的抒情视角
- 9
-
-
作者
吉新宏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4期104-106,共3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华北科技学院科技基金项目:"李贺诗学研究"
项目编号:2011A012
-
文摘
李贺"鬼诗"有独特的抒情视角,即"鬼眼看鬼"。"人眼"看鬼,人觉可怖;"鬼眼"看鬼,鬼显可亲。在李贺的"鬼诗"中,人有死气,鬼有活气;人为客,鬼为主;人觉寒,鬼觉暖;人有恨,鬼有情,死神在李贺笔下变得可爱可亲。李贺的"鬼眼看鬼"与他的悲惨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苟活的现实世界根本不属于他,只有在诗中的"鬼世界"才能为绝望的心灵找到一个温暖的家。而这,正是李贺诗心之隐秘处。
-
关键词
李贺
鬼诗
抒情视角
鬼世界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QQ名的语言学探析
- 10
-
-
作者
李莎莎
吴海娟
-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10期99-102,共4页
-
基金
华北科技学院教研项目"对外汉语专业语言类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之一
编号为[HKJYZD201239]
-
文摘
QQ名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与现实的符号虽有一致性,却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性。QQ名没有很强的社会约束性,任何人都可以不受语法规则的限制而随意命名,因而产生了网络语言的不规范现象。本文从语音、语义、语法方面分析研究QQ名的符号特征和语言特点,以期使网络语言进一步规范化。
-
关键词
QQ名
符号
网络语言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