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立平
李祖兵
+3 位作者
付亮亮
潘秀英
郭宁
王猛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文中基于岩心、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及区域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75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及少量的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局部可见含砾砂岩;储层...
文中基于岩心、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及区域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75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及少量的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局部可见含砾砂岩;储层主要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特征,部分为低孔低渗;储集空间为各类溶蚀孔隙、溶蚀缝和少量的原生孔隙,但溶蚀孔隙占比超过90%;不同岩相及沉积相中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其中含砾粗砂岩的物性较其他岩性好,河道沉积微相中的储层较心滩微相及泛滥平原好;压实作用使得最初沉积时的孔隙度平均减小了22.36百分点,胶结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度平均丧失了22.50百分点,溶蚀作用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增加了15.80百分点;构造作用使得盒8段地层遭受多次不均匀抬升,形成了多条穿越盒8段的断层,地下流体沿着断层流动并与岩石发生各种溶蚀作用,进而扩大了储集空间,增强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盒8段
苏75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烷基甜菜碱类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化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勇斌
王文栋
+3 位作者
陈健
沈家训
刘艺
孙霜青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3-589,共7页
以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甜菜碱为研究对象,采用粗粒度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不同结构的烷基甜菜碱模型,考察其联结基团和疏水尾链对溶液体系中自聚体的溶液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自聚体胶束的弯曲角分布、相对形状各异性以及径向分布函数等参...
以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甜菜碱为研究对象,采用粗粒度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不同结构的烷基甜菜碱模型,考察其联结基团和疏水尾链对溶液体系中自聚体的溶液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自聚体胶束的弯曲角分布、相对形状各异性以及径向分布函数等参数,探究了球形、棒状、分支状胶束的形状转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在联结基团的作用下,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发生弯曲,小胶束交联融合形成棒状—分支状胶束转变;疏水尾链长度增加会导致胶束体积变化从而降低分子间相互作用,小胶束易融合形成球形—棒状胶束的形状转变。文章为相似体系下的理论探索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思维角度,对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烷基甜菜碱
分子模拟
胶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立平
李祖兵
付亮亮
潘秀英
郭宁
王猛
机构
中国
石油
华北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苏里格勘探开发分公司
复杂油气田
勘探
开发
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科技大学)
出处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基金
中石油创新基金项目“深部优质火山岩储层成因机理研究”(2013D-5006-0104)
重庆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盆缘山区页岩气赋存特征及页岩气资源评价”(cstc2016zdcy-zd90001)
中石油华北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苏里格勘探开发分公司与重庆科技大学校企合作项目“苏75区块储层精细描述研究”(HBSYT-SLG-2022-JS-122)。
文摘
文中基于岩心、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及区域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75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及少量的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局部可见含砾砂岩;储层主要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特征,部分为低孔低渗;储集空间为各类溶蚀孔隙、溶蚀缝和少量的原生孔隙,但溶蚀孔隙占比超过90%;不同岩相及沉积相中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其中含砾粗砂岩的物性较其他岩性好,河道沉积微相中的储层较心滩微相及泛滥平原好;压实作用使得最初沉积时的孔隙度平均减小了22.36百分点,胶结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度平均丧失了22.50百分点,溶蚀作用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增加了15.80百分点;构造作用使得盒8段地层遭受多次不均匀抬升,形成了多条穿越盒8段的断层,地下流体沿着断层流动并与岩石发生各种溶蚀作用,进而扩大了储集空间,增强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盒8段
苏75区块
Keyword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He 8 Member,Block Su75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烷基甜菜碱类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化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勇斌
王文栋
陈健
沈家训
刘艺
孙霜青
机构
华北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苏里格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
石油
大学(华东)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3-58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4331)
中石油创新基金(2018D-5007-0213)
华北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苏里格勘探开发公司项目(HBSY-slg-2019-JS-70)。
文摘
以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甜菜碱为研究对象,采用粗粒度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不同结构的烷基甜菜碱模型,考察其联结基团和疏水尾链对溶液体系中自聚体的溶液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自聚体胶束的弯曲角分布、相对形状各异性以及径向分布函数等参数,探究了球形、棒状、分支状胶束的形状转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在联结基团的作用下,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发生弯曲,小胶束交联融合形成棒状—分支状胶束转变;疏水尾链长度增加会导致胶束体积变化从而降低分子间相互作用,小胶束易融合形成球形—棒状胶束的形状转变。文章为相似体系下的理论探索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思维角度,对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烷基甜菜碱
分子模拟
胶束化
Keywords
zwitterionic surfactant
alkyl betaine
molecular simulation
micellization
分类号
TQ42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苏75区块中部盒8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赵立平
李祖兵
付亮亮
潘秀英
郭宁
王猛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烷基甜菜碱类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化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
李勇斌
王文栋
陈健
沈家训
刘艺
孙霜青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