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258例体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状及年龄分布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学伟 赵学英 +2 位作者 陈雪 刘利 赵海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120-123,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段体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其感染亚型分布情况,探讨有针对性的HPV防治策略。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科门诊采集的成年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共计7258例,应用导流杂...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段体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其感染亚型分布情况,探讨有针对性的HPV防治策略。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科门诊采集的成年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共计7258例,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高危型HPV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结合年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58例标本中,高危型HPV阳性标本1295例,阳性率为17.8%;〉5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22.7%),其次为≤30岁(18.7%)、〉40~50岁(16.9%)、〉30~40岁(16.0%),各年龄段高危型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3.99,P〈0.01)。多重亚型感染率在〉50岁年龄段最高(30.0%),〉30~40岁年龄段最低(23.4%),各年龄段多重亚型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5.46,P〈0.01)。结论体检女性的年龄与HPV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具有一定关系,HPV筛查及宫颈癌防治策略中应考虑到年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女性 基因型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血栓抽吸联合硝普钠预防无复流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玉君 马潇潇 +6 位作者 董秋立 刘少云 王东颖 张海涛 孔立茶 王忠明 胡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7期488-493,共6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硝普钠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作用。方法连续人选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初始血管造影TIMI血流≤2级...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硝普钠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作用。方法连续人选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初始血管造影TIMI血流≤2级,行血栓抽吸之后,随机分配到A组(经血栓抽吸导管先注射固定剂量100ug硝普钠,然后注射替罗非班10I-Lg/kg)和B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10ug/kg)。主要终点为术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心肌呈色分级(MBG)、完全sT段回落率(sTR)。二级终点包括TIMI血流分级、CK—MB峰值、6个月随访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靶血管重建、再次心梗、死亡)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累计人选病例121例,A组60例,B组61例。两组之间的基本临床情况和血管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A组与B组比较:①术后cTFC水平明显低(22~6比28~7,P=-O.01);②STR明显高(75.0%比55.7%,P=O.04);③MBG2~3级比例较高(70.O%比52.6%,P=-O.03);④CK—MB峰值明显低(169±55比208±49,P=0.01);⑤随访6个月LVEF水平明显高(62±4比54±5,P〈0.0001)。胸痛到PCI时间、入门至PCI时间、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硝普钠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A组6个月的MACE事件发病率显示出降低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结论在直接PCI术中经血栓抽吸导管预防性注射硝普钠.不仅改善心肌水平灌注而且减少心梗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硝普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边英新 樊青曼 +2 位作者 赵庆茹 乐婷 杨海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6期97-100,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TNF-a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华北石油总医院住院的1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人院的12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检测所有孕妇的血清T...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TNF-a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华北石油总医院住院的1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人院的12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检测所有孕妇的血清TNF-a和循环EPC数量。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培养获得EPC,并对其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进行检测。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TNF-a水平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t=2.53,P〈0.01),而循环EPC数量则较正常孕妇显著降低(t=1.73,P〈0.05),并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TNF-a水平与循环EPC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73,P〈O.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循环EPC的体外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与正常孕妇比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调(均P〈0.05)。并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循环EPC的体外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均与其血清TNF-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与血管内皮受损和炎性反应所导致的循环EPC数量和功能的下调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高血压 内皮祖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8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雪 张建洁 +2 位作者 袁琳 王婧娜 马冬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773-776,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 IL-8)+781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卵巢癌患者为病例组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 IL-8+781基因多态性。结果携带基因型TT发生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 IL-8)+781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卵巢癌患者为病例组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 IL-8+781基因多态性。结果携带基因型TT发生卵巢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携带基因型CC(OR=3.385,95%CI:1.361~8.418; P=0.009),携带等位基因T发生卵巢癌风险显著高于等位基因C( OR=1.704,95% CI:1.122~2.590;P=0.013)。结论 IL-8+781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卵巢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白细胞介素8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87名野外作业女工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学伟 聂颖 +2 位作者 赵学英 闫利红 陈小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3期86-89,共4页
目的调查野外作业女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科进行体检的1587名野外作业女工进行高危型HPV型别检测,并通过问卷调查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调查野外作业女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科进行体检的1587名野外作业女工进行高危型HPV型别检测,并通过问卷调查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87份,收回有效问卷1552例,有效回收率为97.8%。共检出高危型HPV阳性264例,阳性检出率为17.01%。感染类型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优势型别依次为是52、16、58、33、18型。年龄≤30岁、性伴侣数目≥2、半年内曾患有生殖系统炎症是高危型HP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2.651、3.127、3.825,P<0.05),性生活不使用避孕套、共用盥洗设施是高危型HPV感染的次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野外作业女工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改善作业工区的卫生条件和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对减少女工高危型HPV的感染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人乳头瘤病毒 野外作业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莉莉 朱振龙 郝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A)三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手术切除子宫并经病理证实的EA存档标本40例(EA组),经诊刮或宫腔镜检查病理... 目的:研究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A)三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手术切除子宫并经病理证实的EA存档标本40例(EA组),经诊刮或宫腔镜检查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AHE组),同时选取同期因子宫脱垂或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20例作为对照(CON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中Survivin表达情况的差异。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EA组的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90%,显著高于CON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A组中,组织分级为G1、G2、G3级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85.0%、90.9%、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分期为I期、Ⅱ期、Ⅲ期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62.1%、85.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深度〈1/2及≥1/2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88.5%、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为100.0%、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脉管浸润及无脉管浸润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100.0%、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正常子宫内膜,EA组织中Survivin表达显著增多。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与EA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相关,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脉管浸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SURVIVIN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分级 手术-病理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