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勘探和资源评价系统在元宝山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雷怀玉 王权 刘建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
石油勘探和资源评价系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算法先进、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等特点。该技术在赤峰盆地元宝山凹陷白垩系地层勘探中的应用,与凹陷、圈闭评价结果相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起到了区带评价承上起下的作用,为本区油气勘... 石油勘探和资源评价系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算法先进、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等特点。该技术在赤峰盆地元宝山凹陷白垩系地层勘探中的应用,与凹陷、圈闭评价结果相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起到了区带评价承上起下的作用,为本区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勘探 资源评价 元宝山 凹陷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加速研究开发煤层甲烷气
2
作者 谢恭俭 贺淑萍 《石油科技论坛》 1998年第4期23-25,共3页
煤层甲烷,俗称煤矿瓦斯,又叫煤层气(煤层吸附气)。它呈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基的内表面。煤层到处都有,并不都具有煤层气,但在一定的赋存条件下,煤层甲烷就能富集起来。
关键词 煤层甲烷 研究开发 资源量 勘探开发 煤层气 煤层渗透率 天然气 煤层甲烷气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生界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瑞财 高伟中 +2 位作者 杨彩虹 杜岚 苏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生界发育有煤系生油岩,其丰度指标与邻区已出油的的库车坳陷、吐哈、焉耆盆地有良好可比性。碳质泥岩和煤岩中有丰富-较丰富的基质镜质体、树脂体等富氢生烃组分发育。推测侏罗系还有一定范围的开阔水体有机相...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生界发育有煤系生油岩,其丰度指标与邻区已出油的的库车坳陷、吐哈、焉耆盆地有良好可比性。碳质泥岩和煤岩中有丰富-较丰富的基质镜质体、树脂体等富氢生烃组分发育。推测侏罗系还有一定范围的开阔水体有机相存在,具备良好的生烃基础。凹陷热演化与吐哈盆地台参 1井十分相似,预计在 4 000 m以下烃源岩已大量成熟,钻井揭示凹陷内中生界有过大规模的油气运移过程,碳同位素分析表明这些油气来自于中生界三叠、侏罗系煤系地层。另外,凹陷的构造格局与吐鲁番、库车坳陷具相似处,且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各成藏要素在时间上具良好匹配关系;在空间上,英东深洼槽区周边的构造高带是下步勘探的最有利和最现实的区域。但由于中生界的厚度较小,凹陷的油气勘探也具一定的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生界 油气勘探 英吉苏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丘雾迷山组油藏目前开采方式调整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赫恩杰 许爱云 陆蕙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50,共4页
华北油田任丘雾迷山组油藏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裂缝性潜山油藏,经过21年的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1994年以来,该油藏实行了全面停注降压开采,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由于该油藏目前压降已接近允许的压降界限值,需要对下一步开... 华北油田任丘雾迷山组油藏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裂缝性潜山油藏,经过21年的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1994年以来,该油藏实行了全面停注降压开采,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由于该油藏目前压降已接近允许的压降界限值,需要对下一步开采方式进行调整。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油藏8种继续降压而产液量不同方案和4种恢复注水保持不同压力水平方案、6种周期注水方案的开采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和预测、对比。根据模拟结果认为,在油藏压降未达到极限压降值之前,继续降压开采仍可发挥油藏弹性能量,但提液或降液开采都会使开发效果变差;在压降达到极限压降值时,应补充注水保持较低压力水平开采,压力水平越低效果越好,但同样不宜提液或降液开采;对于综合含水已达87.9%的该油藏而言,周期注水方式开采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开采 数值模拟 开采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13-22单元CO_2驱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振泉 李相远 +2 位作者 袁明琦 黄代国 张国刚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对胜利油田商 1 3 2 2单元进行的CO2 驱室内实验研究 ,确定了商 1 3 2 2单元的最小混相压力、原油与CO2体系的基本物性、CO2 对原油的膨胀降粘效果以及现场进行驱替时的合理注入方式。提出了胜利油田CO2 驱室内研究的一般思路 ,对... 通过对胜利油田商 1 3 2 2单元进行的CO2 驱室内实验研究 ,确定了商 1 3 2 2单元的最小混相压力、原油与CO2体系的基本物性、CO2 对原油的膨胀降粘效果以及现场进行驱替时的合理注入方式。提出了胜利油田CO2 驱室内研究的一般思路 ,对胜利油田利用CO2 驱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驱油效率 二氧经碳 混相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努格达构造复杂油气藏描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力民 杜金虎 +1 位作者 郎晓玲 芦天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34,共4页
识别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及裂缝油气藏等多种复杂油气藏类型,对老油区继续勘探意义重大。以RM油藏描述系统为核心,结合IESX、ELANPLUS以及神经网络等新技术,对二连盆地洪浩尔舒特凹陷努格达构造的构造、储集层及... 识别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及裂缝油气藏等多种复杂油气藏类型,对老油区继续勘探意义重大。以RM油藏描述系统为核心,结合IESX、ELANPLUS以及神经网络等新技术,对二连盆地洪浩尔舒特凹陷努格达构造的构造、储集层及油藏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区主要勘探目的层阿尔善组为扇三角洲沉积,区内发育了河口坝和分流河道微相,物源主要来自东南的大兴安岭隆起。储集层岩性为含凝灰质、云质长石岩屑中细砂岩和含砾砂岩,孔隙式胶结,以次生孔隙为主,为典型中低孔特低渗型储集层。受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影响,分布有地层岩性构造、构造和地层岩性3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油藏弹性能量弱,产液量低,需经压裂改造后才具商业性产能。应用波阻抗反演方法,准确预测了H107井地层岩性油藏的分布范围,为油藏评价和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经过油藏描述预测认为,H108井西构造为有利的含油带,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图3表1参2(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油气藏描述 地质构造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浩尔舒特断陷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蟒蛟 徐树宝 素云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37,共5页
通过对勘探程度的供浩尔舒特断陷的区域地质特征、地震地质学、层序地震学和单井相分析的精细研究,利用二连盆地勘探程度较高的7个断陷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推测了该断陷不同时期的沉积分布模式和沉积相带。该断陷在阿尔善组沉积时期... 通过对勘探程度的供浩尔舒特断陷的区域地质特征、地震地质学、层序地震学和单井相分析的精细研究,利用二连盆地勘探程度较高的7个断陷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推测了该断陷不同时期的沉积分布模式和沉积相带。该断陷在阿尔善组沉积时期为裂谷发育初期,形成了半地剪断陷,以滨浅湖相沉积为主;腾一段沉积时期为裂谷发育期,裂陷作用加强,盆地有统一的沉积中心,以较深湖相沉积为主;腾二段沉积时期为裂谷萎缩期,断裂作用起于平静,断陷进入广盆发育阶段,以滨浅湖相沉积为主,至腾二段沉积末期,湖盆沉积结束。根据该断陷沉积发育类型,认为基本上可与二连盆地的额仁淖尔、乌里亚斯太和巴音都兰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沉积特征 断陷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赵县背斜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大听 张淑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1-166,共6页
赵县青斜是冀中地区新近发现的含油构造,其构植面积70km2,探明原油地质储量1300×104t。在滚动勘探开发研究过程中,应用油藏综合描述技术,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砂体预测及成藏条件研究,分析了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 赵县青斜是冀中地区新近发现的含油构造,其构植面积70km2,探明原油地质储量1300×104t。在滚动勘探开发研究过程中,应用油藏综合描述技术,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砂体预测及成藏条件研究,分析了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指出了赵县背斜发育有构造油藏、岩性-构造油藏、构造-岩性油藏3种类型,并建立了成藏模式。该成果对于复杂断块油气藏的滚动勘探开发、对于赵县背斜的进一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类型 成藏模式 流动勘探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火山岩体岩相解释及储集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余家仁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29,共6页
本文利用二连盆地阿北安山岩油藏55口井的测井、录井、岩心资料,进行隐伏火山岩体的岩相解释,研究火山岩岩相与油气富集的关系。阿北安山岩体分为3个相区。其中,熔岩台地相区发育角砾状安山岩,是物性好的储集岩发育区;熔岩台地... 本文利用二连盆地阿北安山岩油藏55口井的测井、录井、岩心资料,进行隐伏火山岩体的岩相解释,研究火山岩岩相与油气富集的关系。阿北安山岩体分为3个相区。其中,熔岩台地相区发育角砾状安山岩,是物性好的储集岩发育区;熔岩台地边缘相区和火山-沉积相区岩性组合为熔岩流层夹凝灰岩或泥岩,储集岩物性差。前一相区日产油量大于10t的油井占该区总井数的63.9%,后二相区则仅占25%~33%,表明火山岩岩相对油气富集高产有明显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油气藏 岩相 储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井网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方法 应用油藏工程评价和经济评价方法 ,研究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合理井网密度和油水井井数比。目的 正确评价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目前井网的适应性 ,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结果 在目前油价下 ,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共有 18~ 32口井加... 方法 应用油藏工程评价和经济评价方法 ,研究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合理井网密度和油水井井数比。目的 正确评价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目前井网的适应性 ,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结果 在目前油价下 ,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共有 18~ 32口井加密的可能 ,当油价上升后 ,可加密的井数增加 ;各断块合理的油水井井数比为 2∶1左右 ,个别断块接近 3∶1;针对井网的实际情况 ,对井网部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论 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经过多年的开发调整 ,大部分断块的基础井网基本完善 ,仅有少数几个断块的井网适应性差 ,可作局部加密调整 ,但调整余地小 ;注采井数比与合理注采井数比有一定差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砂岩油藏 井网密度 注水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拗陷塌陷背斜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洲 邹伟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2期98-107,共10页
冀中拗陷塌陷背斜是一种复杂的含油气构造,它包括了以纵弯褶皱为特点的挤压型;以横弯褶皱为特点的拉张型;以大型滑动构造形成的滑动型、逆牵引型和披覆型五大类。断裂构造在剖面上出现两种组合,在平面上构成多字形、反S形和羽状三... 冀中拗陷塌陷背斜是一种复杂的含油气构造,它包括了以纵弯褶皱为特点的挤压型;以横弯褶皱为特点的拉张型;以大型滑动构造形成的滑动型、逆牵引型和披覆型五大类。断裂构造在剖面上出现两种组合,在平面上构成多字形、反S形和羽状三种断裂系统。塌陷背斜除了具有油气富集的一般规律外,还具有:①当油气沿断层以纵向运移为主时断层上下油气贫富相均,当油气以横向运移为主时油气在背斜的顶部富集;②主要油气运移期之前形成的塌陷背斜最有利于油气富集;③晚期活动的塌褶背斜顶部较核部富集;④沿油气运移早期停止活动的断层油气比较富集;⑤油气沿断层在剖面上呈牙刷状、平面上呈条状富集。塌陷背斜的勘探方法主要有综合评价法,油藏军期预测法以及三维地震加斜井的勘操方法。这些方法已在冀中拗陷取得了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背斜 塌陷构造 油气勘探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饶阳凹陷深部碎屑岩储层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家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文根据饶阳凹陷大于4000m 深井钻探资料、测井资料及岩心实验室研究,从岩心入手综合分析本区深部碎屑岩储层,其层位属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岩性为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及溶孔为主。沉积环境控制着储层分布,由于成岩... 本文根据饶阳凹陷大于4000m 深井钻探资料、测井资料及岩心实验室研究,从岩心入手综合分析本区深部碎屑岩储层,其层位属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岩性为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及溶孔为主。沉积环境控制着储层分布,由于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通常深部储层不甚发育,但因有时条件适合,溶蚀作用强烈,次生溶孔发育,可以存在相对较好的储集层。研究埋深与成岩阶段划分,找出成岩后生中期的第一、二迅速转化带,次生孔隙异常发育,是寻找深部储层的指向。伊/蒙混层中的蒙皂石层百分比、石英长石次生加大现象标志着有酸性介质环境,有利于溶蚀作用产生,借以预测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带,寻找深部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碎屑岩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南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官忠 赵小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95-98,共4页
运用毗邻的开发早期的系统油基泥浆取芯井与注水开发中后期的密闭取芯井的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岩性岩相特征、特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并通过对比分析,着重研究了油藏注水开发后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引起变化的主... 运用毗邻的开发早期的系统油基泥浆取芯井与注水开发中后期的密闭取芯井的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岩性岩相特征、特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并通过对比分析,着重研究了油藏注水开发后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引起变化的主要机理,及孔隙变化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注水开发 中后期 孔隙结构 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洪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2-62,共11页
为搞清蒙古林油田砾岩的含油性,本文对下白垩统阿尔善组砂砾岩进行岩石学研究。通过岩石铸体薄片、岩心观察、扫描电镜、x衍射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初步认识到有两种成因的砾岩:河流冲积成因砾岩和岩流火山角砾岩,组构复杂,有粗、细两种... 为搞清蒙古林油田砾岩的含油性,本文对下白垩统阿尔善组砂砾岩进行岩石学研究。通过岩石铸体薄片、岩心观察、扫描电镜、x衍射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初步认识到有两种成因的砾岩:河流冲积成因砾岩和岩流火山角砾岩,组构复杂,有粗、细两种杂基,四种颗粒支撑类型。砾岩在平面上有自北往南展布趋势。根据在镜下识别孔隙标志,把孔隙分为原生、次生两大类12种,储集孔隙以次生溶孔为主。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砾岩的成岩后生变化及其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砾岩 油藏 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固凹陷西部大兴砾岩体油气藏形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舒亭 王锋 黄海华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1-33,57,共4页
大兴砾岩体位于廊固凹陷西部,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本区具潜力的勘探目标,通过岩石录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建立了砾岩体剖面识别模式,并划分出两种不同的砾岩体油藏类型,揭示了本区砾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研... 大兴砾岩体位于廊固凹陷西部,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本区具潜力的勘探目标,通过岩石录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建立了砾岩体剖面识别模式,并划分出两种不同的砾岩体油藏类型,揭示了本区砾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大头断层下降盘砾岩油气藏有着比较好的盖层和油源条件,本区存在两种不同的砾岩油气藏类型可供勘探,并将油藏描述技术成功地运用于砾岩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形成 砾岩体 地震勘探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布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谢俊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40-42,共3页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指导油田中后期调整挖潜的有效方法.利用测井资料结合生产井的含水率和注水井的吸水情况,可确定中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进一步描述中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在剩余油饱和...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指导油田中后期调整挖潜的有效方法.利用测井资料结合生产井的含水率和注水井的吸水情况,可确定中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进一步描述中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在剩余油饱和度高的地区打补充调整井,不但可以增加采油量,而且可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油田生产实际应用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饱和度 分布 计算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南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永胜 张淑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20,共4页
方法 以阿南油田为例 ,从钻井、地质、地震、测井、开发动态资料入手 ,以小层为单元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重点剖析了阿 31断块剩余油潜力分布 ,并提出扩边挖潜区块。目的 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供参考 ,并为阿南油田的稳产提供地质依... 方法 以阿南油田为例 ,从钻井、地质、地震、测井、开发动态资料入手 ,以小层为单元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重点剖析了阿 31断块剩余油潜力分布 ,并提出扩边挖潜区块。目的 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供参考 ,并为阿南油田的稳产提供地质依据。结果 指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预测了剩余油分布富集区 ,实现了油田的稳产。结论 低渗透油藏开发时应注意注采系统的匹配、井网的适应性 ;多套井网开发区应以各种调整措施 (如压裂、酸化 )为主 ,提高油井产量 ;单套井网开发区应开展难采储量开发方式的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开发特征 剩余油分布 预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吉32块稠油热采特征及后续开采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玉社 李明 邓维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26,共6页
方法根据吉32试验区的地质条件,结合生产实际,应用干扰剔除法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蒸汽吞吐开采特征研究,提出了后续开采方式。目的研究生产特征、优选合理的技术参数,为该区稠油大规模开发提供依据。结果采用70m井距正方形井... 方法根据吉32试验区的地质条件,结合生产实际,应用干扰剔除法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蒸汽吞吐开采特征研究,提出了后续开采方式。目的研究生产特征、优选合理的技术参数,为该区稠油大规模开发提供依据。结果采用70m井距正方形井网蒸汽吞吐方式生产四个周期后,蒸汽吞吐生产阶段基本结束;蒸汽吞吐效果集中在前两个周期,该阶段产量递减快、无稳定生产期;注汽井间干扰频繁,使回采水率高,并且含水曲线呈锯齿状;注汽强度、注汽速度均较低;注汽压力随周期增加而降低。结论选择合理的油层厚度,既能保证热采的地质基础,又能减小层间差异;优选合理的注汽参数,可保证蒸汽质量,充分利用注入热能,扩大波及体积;井间干扰对提高蒸汽吞吐效果有利,但应避免汽窜;该区后续开采方式不适合蒸汽驱,应先补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热采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稠油油藏储层特征及影响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明 居维青 赵志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3-36,41,共5页
方法利用油田钻井、取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蒙古林砾岩稠油油藏储层宏观、微观特征及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目的改善复杂砾岩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采收率。结果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岩石类型多.支撑类型复杂.... 方法利用油田钻井、取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蒙古林砾岩稠油油藏储层宏观、微观特征及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目的改善复杂砾岩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采收率。结果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岩石类型多.支撑类型复杂.储层厚度变化大.原始含水饱和度高.隔夹层分布不稳定;储集空间以次生粒(砾)间溶孔为主,喉道半径小,孔喉分选差,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较高:影响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是原油粘度,油水粘度比.油柱高度,无效孔隙所占比例.储层支撑类型及隔层。结论蒙古、砾岩稠油油藏岩性复杂。储层物性较差,属中孔、中低渗且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粗杂基支撑类型的储层产量高,混合-多级砾石支撑的储层产量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稠油油藏 储层特征 开发效果 盆地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研究储层裂缝分布规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振彬 王秉刚 《地球物理测井》 CSCD 1991年第6期371-377,共7页
本文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裂缝识别DCA资料,采用多井统计方法,解释了两种不同岩性(安山岩和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裂缝分布规律。本文提供的实例表明应用地层倾角测井DCA资料可解释清楚油气藏中裂缝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规律,能可靠地反映地... 本文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裂缝识别DCA资料,采用多井统计方法,解释了两种不同岩性(安山岩和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裂缝分布规律。本文提供的实例表明应用地层倾角测井DCA资料可解释清楚油气藏中裂缝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规律,能可靠地反映地层裂缝分布方位,找出高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 油气藏 地层倾角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