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储层条件下平衡湿度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郭淑敏
段小群
徐成法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根据水与饱和硫酸钾溶液、粒度、时间等对平衡湿度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平衡湿度影响的原因,并在大量煤样测试研究基础上,修改完善了平衡湿度测定方法的技术参数,确定了实验的合理条件,为等温吸附实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保证,提出了相...
根据水与饱和硫酸钾溶液、粒度、时间等对平衡湿度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平衡湿度影响的原因,并在大量煤样测试研究基础上,修改完善了平衡湿度测定方法的技术参数,确定了实验的合理条件,为等温吸附实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保证,提出了相应的试验参数及误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
等温吸附
平衡湿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藏产能动态预测方法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邱先强
任广磊
+2 位作者
李治平
卢菊红
刘银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7,116,共5页
煤层气体在开发阶段经历了解吸—扩散—渗流的复杂过程,会引起孔隙结构的变化,对产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研究煤层气藏的物质平衡时,需要考虑自调节效应对孔隙变化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推导了煤层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结合气、水产能方...
煤层气体在开发阶段经历了解吸—扩散—渗流的复杂过程,会引起孔隙结构的变化,对产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研究煤层气藏的物质平衡时,需要考虑自调节效应对孔隙变化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推导了煤层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结合气、水产能方程以及相渗曲线,并且考虑偏差因子随压力的变化,对煤层气藏产能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通过与实际生产数据历史拟合,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煤层气井生产中后期不同敏感性条件下储层压力与时间成指数对应关系及其对气井生产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调节效应好、渗透率高、朗氏压力高和煤层厚度大的煤层气藏产能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物质平衡
自调节效应
动态预测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共面裂缝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银山
李治平
+2 位作者
赖枫鹏
马洪泽
任广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1,共6页
考虑到实际压裂水平井得到的裂缝左右两翼并不完全在同一个平面上,为使产能方程预测结果能更切合实际的产量,重点研究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左右两翼与水平井筒形成不同夹角时的产能方程。根据点源累加求和的思想将裂缝的左右翼分成n等份,...
考虑到实际压裂水平井得到的裂缝左右两翼并不完全在同一个平面上,为使产能方程预测结果能更切合实际的产量,重点研究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左右两翼与水平井筒形成不同夹角时的产能方程。根据点源累加求和的思想将裂缝的左右翼分成n等份,求出地层中任意点的压降模型,进而推导出裂缝左右两翼与水平井筒成不同夹角时的产能方程,并利用该产能方程分析了左右两翼形成的不同角度组合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与水平井筒所形成的夹角越小,其压裂增产效果越差;当裂缝左右两翼都垂直或接近于垂直于水平井筒时,其压裂增产效果最好。因此,建议在气藏水平井压裂过程中,应在工艺许可范围内尽量压出与水平井筒垂直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水平井
压裂裂缝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留油田流动单元识别及随机模拟——以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唐民安
潘纪顺
+2 位作者
熊运斌
孙宝玲
郭耀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流动单元的随机模拟是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手段.以文留油田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提出了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流动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步骤.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地层系数、有效储集系数及流动指数等6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
流动单元的随机模拟是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手段.以文留油田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提出了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流动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步骤.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地层系数、有效储集系数及流动指数等6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储层划分为E、G、P 3类流动单元,并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三维定量模型.认为:E类流动单元动用较好,其剩余油分布主要因断层遮挡所致;G类流动单元由于层间或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P类流动单元由于渗流能力差,且储量丰度低,动用难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藏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随机模拟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南延长组长3段致密储层特征及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
4
5
作者
马义权
陆永潮
+5 位作者
刘树平
胡海燕
陈林
胡小辉
饶丹
王泽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13-3024,共12页
通过岩石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以及X线衍射等分析,研究鄂南旬邑地区延长组长3段对油气富集有利的相对高效储层的发育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3段经历了中等强度的压实作用,大量的云母和塑性岩屑的存在...
通过岩石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以及X线衍射等分析,研究鄂南旬邑地区延长组长3段对油气富集有利的相对高效储层的发育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3段经历了中等强度的压实作用,大量的云母和塑性岩屑的存在以及方解石连晶式胶结导致了储层的致密化;绿泥石薄膜的发育有效地阻止了石英等碎屑颗粒的次生加大,并增强了颗粒的抗压实能力,保护了原生孔隙和喉道,自生高岭石发育的晶间孔对储层物性具有一定的改善,自生伊利石的发育对储层发育没有影响;近地表暴露时期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是长石被溶蚀产生大量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较少的云母、塑性岩屑(其质量分数小于25%)和方解石(其质量分数小于6%)和相对较多的自生绿泥石以及古地貌斜坡带大气淡水淋滤的叠合是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旬邑地区
延长组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相对优质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储层条件下平衡湿度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郭淑敏
段小群
徐成法
机构
中石化
华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文摘
根据水与饱和硫酸钾溶液、粒度、时间等对平衡湿度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平衡湿度影响的原因,并在大量煤样测试研究基础上,修改完善了平衡湿度测定方法的技术参数,确定了实验的合理条件,为等温吸附实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保证,提出了相应的试验参数及误差范围.
关键词
煤样
等温吸附
平衡湿度
测定
Keywords
coal
isothermal adsorption
balance moisture
determination method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藏产能动态预测方法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邱先强
任广磊
李治平
卢菊红
刘银山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7,116,共5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2009CB21960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煤层气藏储渗空间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2011ZX05038-001-01)
文摘
煤层气体在开发阶段经历了解吸—扩散—渗流的复杂过程,会引起孔隙结构的变化,对产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研究煤层气藏的物质平衡时,需要考虑自调节效应对孔隙变化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推导了煤层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结合气、水产能方程以及相渗曲线,并且考虑偏差因子随压力的变化,对煤层气藏产能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通过与实际生产数据历史拟合,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煤层气井生产中后期不同敏感性条件下储层压力与时间成指数对应关系及其对气井生产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调节效应好、渗透率高、朗氏压力高和煤层厚度大的煤层气藏产能相对较高。
关键词
煤层气
物质平衡
自调节效应
动态预测
参数敏感性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material balance
self-regulating effect
dynamic prediction
parameter sensitivity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共面裂缝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银山
李治平
赖枫鹏
马洪泽
任广磊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石化
华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1,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碎屑岩储层水平井压裂产能预测及压裂效果评价数据支持系统研究"(编号:2011ZX05002-005-008HZ)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考虑到实际压裂水平井得到的裂缝左右两翼并不完全在同一个平面上,为使产能方程预测结果能更切合实际的产量,重点研究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左右两翼与水平井筒形成不同夹角时的产能方程。根据点源累加求和的思想将裂缝的左右翼分成n等份,求出地层中任意点的压降模型,进而推导出裂缝左右两翼与水平井筒成不同夹角时的产能方程,并利用该产能方程分析了左右两翼形成的不同角度组合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与水平井筒所形成的夹角越小,其压裂增产效果越差;当裂缝左右两翼都垂直或接近于垂直于水平井筒时,其压裂增产效果最好。因此,建议在气藏水平井压裂过程中,应在工艺许可范围内尽量压出与水平井筒垂直的裂缝。
关键词
气藏
水平井
压裂裂缝
生产能力
Keywords
gas reservoir
horizontal well
fracture azimuth
productivity
分类号
TE3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留油田流动单元识别及随机模拟——以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唐民安
潘纪顺
熊运斌
孙宝玲
郭耀华
机构
华北
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原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地质系
华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编号:P06078)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基金(编号:HN-GCC-0601127)
文摘
流动单元的随机模拟是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手段.以文留油田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提出了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流动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步骤.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地层系数、有效储集系数及流动指数等6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储层划分为E、G、P 3类流动单元,并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三维定量模型.认为:E类流动单元动用较好,其剩余油分布主要因断层遮挡所致;G类流动单元由于层间或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P类流动单元由于渗流能力差,且储量丰度低,动用难度大.
关键词
断块油藏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随机模拟
剩余油分布
Keywords
faulted-block reservoir
flow unit
cluster analysis
stochastic simulation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南延长组长3段致密储层特征及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
4
5
作者
马义权
陆永潮
刘树平
胡海燕
陈林
胡小辉
饶丹
王泽勇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13-3024,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SQ2013CB021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2045
41202086)~~
文摘
通过岩石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以及X线衍射等分析,研究鄂南旬邑地区延长组长3段对油气富集有利的相对高效储层的发育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3段经历了中等强度的压实作用,大量的云母和塑性岩屑的存在以及方解石连晶式胶结导致了储层的致密化;绿泥石薄膜的发育有效地阻止了石英等碎屑颗粒的次生加大,并增强了颗粒的抗压实能力,保护了原生孔隙和喉道,自生高岭石发育的晶间孔对储层物性具有一定的改善,自生伊利石的发育对储层发育没有影响;近地表暴露时期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是长石被溶蚀产生大量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较少的云母、塑性岩屑(其质量分数小于25%)和方解石(其质量分数小于6%)和相对较多的自生绿泥石以及古地貌斜坡带大气淡水淋滤的叠合是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旬邑地区
延长组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相对优质储层
Keywords
Ordos Basin
Xunyi area
Yanchang formation
diagenesi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relative high-quality reservoir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储层条件下平衡湿度测定方法研究
郭淑敏
段小群
徐成法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层气藏产能动态预测方法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邱先强
任广磊
李治平
卢菊红
刘银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共面裂缝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刘银山
李治平
赖枫鹏
马洪泽
任广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留油田流动单元识别及随机模拟——以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
唐民安
潘纪顺
熊运斌
孙宝玲
郭耀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鄂南延长组长3段致密储层特征及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马义权
陆永潮
刘树平
胡海燕
陈林
胡小辉
饶丹
王泽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