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捕集转化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真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7,共10页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战略引领下,碳捕集技术正在大力发展,成为推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由于化石燃料存量逐渐减少和价格持续攀升,寻求新型环保绿色燃料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碳捕集耦合可再生能...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战略引领下,碳捕集技术正在大力发展,成为推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由于化石燃料存量逐渐减少和价格持续攀升,寻求新型环保绿色燃料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碳捕集耦合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光伏等,将传统化石能源充分低碳利用并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如合成气、甲烷、甲醇、甲酸等,可以大规模实现低碳减排,减少能源和化工原料缺口,增加经济收益,带动绿色产业强劲增长,符合国家绿色环保战略规划。通过分析碳捕集转化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主流技术路线、主要设备及示范工程发展情况等,指出碳捕集转化一体化技术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方向,并对其工业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合成气 甲烷 甲醇 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15钢TIPTIG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志宝 郭新芳 +5 位作者 姜海峰 蔡文河 杜双明 张学星 董树青 万夫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5,共5页
基于全自动+脉冲送丝全氩弧焊接方法,研究了新型回火马氏体耐热钢G115厚壁管道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经焊后热处理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焊缝晶粒呈现出等轴晶和柱状晶两种不同的形貌,热影响区中粗晶区和细晶区均呈现... 基于全自动+脉冲送丝全氩弧焊接方法,研究了新型回火马氏体耐热钢G115厚壁管道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经焊后热处理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焊缝晶粒呈现出等轴晶和柱状晶两种不同的形貌,热影响区中粗晶区和细晶区均呈现为等轴晶形貌,其晶粒尺寸远小于母材等轴晶的晶粒尺寸,在热影响区未发现液化裂纹。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满足标准技术要求,焊缝常温冲击吸收能量平均达到60 J,高于目前焊条电弧焊焊缝的冲击吸收能量,有效解决了G115钢焊缝韧性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马氏体耐热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全自动脉冲送丝氩弧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与改进小波阈值的矿用电缆局放去噪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曹继元 王彦文 +4 位作者 陈鹏 周暄 朱伟雄 张一赫 王乐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3-2309,共17页
矿用电缆的绝缘状态对矿井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是电缆绝缘状态监测的重要手段。针对矿用电缆局放信号极易淹没于现场白噪声与周期性窄带干扰中,以及降噪方法适应性普遍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元变分模态... 矿用电缆的绝缘状态对矿井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是电缆绝缘状态监测的重要手段。针对矿用电缆局放信号极易淹没于现场白噪声与周期性窄带干扰中,以及降噪方法适应性普遍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与改进小波阈值的局放去噪方法。首先,以最小平均包络熵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实现多元变分模态分解模态数和惩罚因子的自动寻优,从而以分解出最大确定性程度的局放特征信号为目标,准确分解局放含噪信号。其次,计算各本征模态函数的峭度值,区分局放主导分量与噪声主导分量,利用维纳滤波可通过局部方差自适应调节滤波效果的特性,准确提取局放主导分量中的局放特征信号,通过3σ准则归类局放特征信号为粗大误差,反向抑制噪声主导分量中的高斯白噪声与窄带干扰信号,将局放主导分量与噪声主导分量进行重构得到局放重构信号。最后,构建指数衰减型小波阈值函数,该阈值函数在克服硬阈值函数的不连续性与软阈值函数的恒定偏差的基础上,能够快速逼近硬阈值函数,利用新型改进小波阈值算法对局放重构信号进行去噪,得到局放去噪信号。将该方法与常见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仿真局放信号与实测局放信号均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且算法运行效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放去噪 多元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 峭度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电子式电能表计量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鹏 郭鹏程 +1 位作者 李飒 王琨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由于现场运行的电子式电能表数量多,常会发生计量失准等情况,严重影响电力贸易结算的准确性和公平性。虽然电子式电能表安装前会进行误差检定,但是电子式电能表的现场运行情况复杂多变,实验室单一变量对电子式电能表综合性能研究无法完... 由于现场运行的电子式电能表数量多,常会发生计量失准等情况,严重影响电力贸易结算的准确性和公平性。虽然电子式电能表安装前会进行误差检定,但是电子式电能表的现场运行情况复杂多变,实验室单一变量对电子式电能表综合性能研究无法完全满足其现场运行可靠性的评判。现场运行的电子式电能表电能计量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种类较多,需综合评判才能保证电子式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本文以在运行的596万单相电子式电能表为样本库随机选取不同种类样本164只,依托主成分分析方法,查找影响电子式电能表准确计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电子式电能表综合性能评价提供试验数据支撑;对电子式电能表进行基本误差试验,并结合历史基本误差试验数据和四种影响电子式电能表计量性能的因素进行数据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能表 主成分分析 首次检定 基本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抑制海上风电超短期预测偏差引发电压越限的无功调整降损优化决策
5
作者 郑弘奇 江岳文 +1 位作者 邹舒瑾 李哲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2,109,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无功优化模型所得最优决策难以适应实际调度中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偏差引起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海上风电超短期预测偏差的无功调整降损策略。为了评估有功出力预测偏差下有电压越限风险的节点和电压波动范围,基于高... 为了解决传统无功优化模型所得最优决策难以适应实际调度中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偏差引起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海上风电超短期预测偏差的无功调整降损策略。为了评估有功出力预测偏差下有电压越限风险的节点和电压波动范围,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线性化潮流方程获取电压偏差概率密度函数。基于此,结合有功出力预测偏差对电压的影响机理,建立基于某一风险节点规模影响因子下风险节点最大电压偏差缩减相应风电机组无功优化范围的无功调整降损优化模型,提高无功调整降损策略的安全经济性。以某一实际91节点海上风电场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高额的电压越限惩罚费用,同时获得较高的无功调整降损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有功降损 无功优化 电压偏差 超短期预测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光伏组件故障检测模型
6
作者 张文馨 周宇 +1 位作者 王劲松 李忠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340,共8页
针对光伏组件的热斑和蒙尘故障,提出基于YOLOv7的故障检测模型。首先,引入Mosaic与Mixup结合的数据增强方法扩充图像数据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不仅能关注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还能解决长程依赖的问题。实... 针对光伏组件的热斑和蒙尘故障,提出基于YOLOv7的故障检测模型。首先,引入Mosaic与Mixup结合的数据增强方法扩充图像数据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不仅能关注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还能解决长程依赖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7模型在检测光伏组件、蒙尘以及热斑故障时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6.08%、83.92%以及77.19%,与原始模型相比分别提升3.66个百分点、1.90个百分点以及2.27个百分点;mAP值由82.48%提升至83.05%;模型精度提高,鲁棒性增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受热面结焦分析及防治措施
7
作者 于兴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2,共5页
以某燃煤电厂常用煤种为研究对象,对锅炉受热面结焦机理、结焦过程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纳源煤、暖水煤、九洲煤的Fe_(2)O_(3)、MgO、CaO等含量偏高,易生成低熔点、低黏度的含铁硅酸盐、富钙硅铝酸盐等共熔体或熔融颗粒,加剧... 以某燃煤电厂常用煤种为研究对象,对锅炉受热面结焦机理、结焦过程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纳源煤、暖水煤、九洲煤的Fe_(2)O_(3)、MgO、CaO等含量偏高,易生成低熔点、低黏度的含铁硅酸盐、富钙硅铝酸盐等共熔体或熔融颗粒,加剧屏式过热器底部的结渣;通过优化调整一次风压、二次风量、磨煤机组合、吹灰等运行方式,适当降低火焰中心高度和屏底端温度来减轻受热面结渣倾向;通过分析常用煤种掺烧比例与锅炉负荷的关系,得出纳源煤、暖水煤、九洲煤不掺烧伊泰煤的极限负荷分别为360 MW、340 MW、380 MW,掺烧的极限负荷分别是580 MW、570 MW、570 MW。研究为电厂实际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结焦 熔融 掺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2215和HR3C异种钢焊接接头长期服役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8
作者 吝江 张永辉 +6 位作者 王晓春 马志宝 曲桂阳 高静 王庆峰 周浩 图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5-224,共10页
目的对比国内外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奥氏体耐热钢及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服役状况差异及可靠性。方法通过室温拉伸测试、冲击测试以及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620℃下服役4000 h的再热器蒸汽管的母材HR3C、SP2215以及这2种钢焊接接头... 目的对比国内外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奥氏体耐热钢及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服役状况差异及可靠性。方法通过室温拉伸测试、冲击测试以及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620℃下服役4000 h的再热器蒸汽管的母材HR3C、SP2215以及这2种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精确表征和测试。结果服役后,母材SP2215、HR3C以及焊接接头均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塑性和韧性较低。与焊接接头相比,母材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均更高,且SP2215的强度性能优于HR3C的。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母材和接头的断口形貌都呈现出明显的冰糖状,是典型的沿晶断裂模式。结论母材SP2215由奥氏体基体组成,晶界处富Cr碳化物M_(23)C_(6)已形成链状结构,HR3C也由奥氏体基体组成,晶界处发生Cr元素聚集,焊缝金属也为典型的奥氏体组织,晶界处有M_(23)C_(6)和G相析出。母材SP2215和HR3C的晶粒内部均有富Nb相析出,焊缝处的晶粒内部则有富Nb相和γʹ相析出。晶界的析出相对母材及接头的塑性和韧性都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晶粒内部的析出相使母材及接头在服役后仍保持着较高的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奥氏体耐热钢 焊接接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电联产经济性评价模型与应用分析
9
作者 张攀 林显超 +2 位作者 刘岩 杜未 洪大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316,283,共7页
在新型能源系统下,以全局范围节煤降碳为目标,与传统意义上局部系统节能的概念有本质区别,需要统筹更大范围的能源系统。综合考虑配合新能源调峰、供热和发电的特性和储能系统,提出了新型热电联产经济性评价模型。不单以经济性小指标(... 在新型能源系统下,以全局范围节煤降碳为目标,与传统意义上局部系统节能的概念有本质区别,需要统筹更大范围的能源系统。综合考虑配合新能源调峰、供热和发电的特性和储能系统,提出了新型热电联产经济性评价模型。不单以经济性小指标(如供电煤耗、供热单耗等)做为经济性评价标准,以碳排放量来做为系统综合能耗的评价标准,能更好地指导热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实现热力系统的优化运行。不以某一特定工况点下的经济性做为评价的标准,放在整个时域内,用累积的经济性指标来评价系统运行方式的合理性,统筹了供热、调峰和经济运行三者间的关系,可最大实现热力系统的经济价值。应用模型对实际的热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在调峰模式下,相比常规热电模式,充分利用热力管网延迟特性、热负荷可波动性、系统配储,热电的整体经济性可以提升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系统 热电系统 评价模型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与高碱煤协同燃烧中碱金属与重金属竞争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耀德 杨冬 +2 位作者 周熙宏 董乐 王思洋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9-355,364,共8页
在CFB锅炉燃烧温度下研究了低品质燃料(高碱煤)与生物质燃料(污泥)协同燃烧中重金属元素Pb、Ni和As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燃烧温度对重金属元素热力学平衡分布起到重要的作用,温度越高,Pb、Ni和As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越高;当温度超过1 30... 在CFB锅炉燃烧温度下研究了低品质燃料(高碱煤)与生物质燃料(污泥)协同燃烧中重金属元素Pb、Ni和As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燃烧温度对重金属元素热力学平衡分布起到重要的作用,温度越高,Pb、Ni和As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越高;当温度超过1 300℃时,Pb将全部以单质形态迁移至气相中,在CFB锅炉燃烧温度区间里大部分以PbCl2(g)、少量以PbCl的形态固集于飞灰颗粒上;当温度高于1 800℃时,系统中主要成分为Ni(g);在整个燃烧温度区间,As以单质的形态存在于系统中,其摩尔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碱金属Na主要竞争燃料中的Cl和O元素,实现重金属化合物形态的转化;与Na相比,K的竞争是微弱的,在700℃时K竞争Ni化合物中的CrO4^2-,导致NiO摩尔分数下降,而在850℃时,K与Ni竞争系统中的O元素,这与700℃的反应过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重金属 碱金属 竞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友好型“无火电”能源大基地构建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瑊 米增强 +2 位作者 张勋奎 王劲松 栾福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6-1718,共13页
电力系统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路径。伴随着新能源的高比例入网,能源大基地的建设随之提速。在新能源大基地的建设理念下,该文从电源侧的角度挖掘新能源系统的主动支撑... 电力系统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路径。伴随着新能源的高比例入网,能源大基地的建设随之提速。在新能源大基地的建设理念下,该文从电源侧的角度挖掘新能源系统的主动支撑能力,结合多种储能形式,以火电厂的发电量指标、调峰、一次调频、惯量响应能力等作为特征目标,以内蒙某地区火电及新能源数据为例,研究满足特征目标的能源大基地构建方法,并展望在能源大基地建设的趋势下,“无火电”能源大基地在新型电力系统向安全、经济、绿色协同运行转型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惯量响应 一次调频 储能 功率–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四角切圆锅炉烟温偏差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安合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5,68,共6页
针对四角切圆锅炉存在的烟温、汽温偏差进行了炉膛内不同位置温度测量及烟气流动方向的监测。结果表明:炉膛上部空间残余旋转形成沿屏区宽度方向烟气流量和流动方向的不同导致分隔屏等受热面的吸热量不同,从而引起汽温偏差,这是烟温、... 针对四角切圆锅炉存在的烟温、汽温偏差进行了炉膛内不同位置温度测量及烟气流动方向的监测。结果表明:炉膛上部空间残余旋转形成沿屏区宽度方向烟气流量和流动方向的不同导致分隔屏等受热面的吸热量不同,从而引起汽温偏差,这是烟温、汽温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对比了1号、2号锅炉在燃烧器设计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汽温偏差的差异,建议燃用烟煤等四角切圆锅炉可采用小角度的二次风同心反切设计和分离式燃尽风的反切设计,可有效降低烟温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锅炉 烟温偏差 残余旋转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与LSTM算法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胥佳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23-228,共6页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率偏高,而人工参与故障诊断工作量大、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与LSTM算法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实验台采集振动故障原始数据,统一进行EEMD数据预处理,利用云模型进行故障特征数据提取,输入LSTM神经...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率偏高,而人工参与故障诊断工作量大、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与LSTM算法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实验台采集振动故障原始数据,统一进行EEMD数据预处理,利用云模型进行故障特征数据提取,输入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故障诊断。通过云模型和能量法进行特征提取,分别输入支持向量机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诊断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云模型与LSTM算法的故障诊断准确率最高,达到98.75%,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应用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LSTM算法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对冲锅炉燃烧器烧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安合 刘彦鹏 +3 位作者 郭秋实 朱宪然 赵计平 任福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研究托克托发电公司四期锅炉燃烧器烧损的原因,对比了同类型机组的燃烧器设计参数,并开展了热态辐射温度试验,得出了燃烧器烧损的主要原因为一次风刚性不足,并提出了解决燃烧器烧损问题的改进设计方法和燃烧调整方案。该试验研究结果... 为研究托克托发电公司四期锅炉燃烧器烧损的原因,对比了同类型机组的燃烧器设计参数,并开展了热态辐射温度试验,得出了燃烧器烧损的主要原因为一次风刚性不足,并提出了解决燃烧器烧损问题的改进设计方法和燃烧调整方案。该试验研究结果可以为锅炉燃烧器的设计、改造以及燃烧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对冲锅炉 燃烧器 烧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芯海缆接地环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玉新 王劲松 +1 位作者 朱永利 李岩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单芯海缆在生产、施工方面相对于三芯海缆更具优势,但是其接地环流异常引起的海缆故障频繁发生。单芯海缆接地环流运行机理及检测策略有待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阻抗矩阵的单芯海缆数学模型,揭示了铠装电阻率、铠装层相对磁导率、接地电... 单芯海缆在生产、施工方面相对于三芯海缆更具优势,但是其接地环流异常引起的海缆故障频繁发生。单芯海缆接地环流运行机理及检测策略有待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阻抗矩阵的单芯海缆数学模型,揭示了铠装电阻率、铠装层相对磁导率、接地电阻、短路电阻等因素对阻抗矩阵内参数和接地环流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海缆接地环流分配不均的机理,为海缆的运行状态评估及检修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芯海缆 接地环流 阻抗矩阵 PSCA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GPR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被引量:25
16
作者 何冰琛 杨薛明 +3 位作者 王劲松 朱旭 胡宗杰 刘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4-491,共8页
从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容量曲线中提取出一个与电池寿命高度相关健康因子(HI)。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影响电池寿命的多维因素进行分析和降维,结合高斯过程回归(GPR)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个基于PCA-GPR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 从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容量曲线中提取出一个与电池寿命高度相关健康因子(HI)。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影响电池寿命的多维因素进行分析和降维,结合高斯过程回归(GPR)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个基于PCA-GPR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最后进行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并与PCA-BP神经网络、PCA-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该文提出的HI及预测模型可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精度,其中通过贝叶斯优化器优化后的PCA-GP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剩余使用寿命 健康因子 主成分分析 高斯回归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水磷酸盐多参数协同自动加药控制系统的构置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任治民 朱志平 +4 位作者 金绪良 李永立 王应高 赵强 乔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0-184,共5页
随着火电厂对汽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调节加药的方式逐渐被自动加药所替代。目前自动加药系统多采用基于单一参数的PID控制,受限于炉水磷酸根监测、加药控制的时滞性,在机组调峰及变负荷运行时不能对磷酸根浓度进行精确调节。针对... 随着火电厂对汽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调节加药的方式逐渐被自动加药所替代。目前自动加药系统多采用基于单一参数的PID控制,受限于炉水磷酸根监测、加药控制的时滞性,在机组调峰及变负荷运行时不能对磷酸根浓度进行精确调节。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炉水磷酸盐多参数协同加药控制方案,其要点是引入炉水的磷酸根含量、p H值、电导率和给水流量4个控制参数,并将炉水p H值、炉水电导率值计算结果与在线监测的炉水磷酸根浓度相互校正,同时结合锅炉给水流量变化情况,采用智能PID控制技术调整磷酸盐加药量。内蒙古某电厂采用该方案对原加药系统进行了改造,实践结果表明,炉水磷酸盐多参数协同自动加药控制系统运行后,炉水磷酸根含量得到稳定控制,p H值为9.40~9.50,电导率为9.5~10.5μS/cm,炉水水质合格率大大提高,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炉水处理 炉水pH值 自动加药 多参数控制 智能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频振荡建模分析与抑制策略综述 被引量:19
18
作者 满九方 谢小荣 +2 位作者 陈垒 姚谦 李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08-3321,共14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自身的经济性优势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外送和跨区输电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国内外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发生了多起高频振荡事件,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制约可再生能...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自身的经济性优势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外送和跨区输电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国内外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发生了多起高频振荡事件,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制约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为深入研究并解决该新型电力系统高频振荡问题,该文首先归纳了国内外实际发生的部分典型高频振荡事件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从振荡稳定分析、阻抗建模和抑制策略等三方面入手,总结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频振荡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高频振荡问题,给出当前研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高频振荡 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在线监测在锅炉燃烧优化与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燕明 赵天亮 +7 位作者 王建东 唐勇 朱宪然 张艳宾 王勇 张强 马文韬 杨磊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解决电站锅炉在汽温偏差燃烧调整中兼顾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问题,在锅炉尾部烟道增加基于先进多点取样装置的CO及NO_(x)在线监测设备,并以此探索锅炉燃烧过程中多目标协同优化的效果。调整结果表明:多点取样装置能精确显示烟气中CO和NO_... 为解决电站锅炉在汽温偏差燃烧调整中兼顾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问题,在锅炉尾部烟道增加基于先进多点取样装置的CO及NO_(x)在线监测设备,并以此探索锅炉燃烧过程中多目标协同优化的效果。调整结果表明:多点取样装置能精确显示烟气中CO和NO_(x)浓度分布,实现了减小汽温偏差的同时为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可靠依据,为以后锅炉节能减排和安全运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燃烧调整 CO在线 多点取样 锅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高压缸小容积流量工况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军戌 张浩峰 +3 位作者 胥建群 周丽丽 邢天阳 王寒雨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256,260,共5页
建立了某汽轮机高压缸的两级叶栅通道的数值模型,并且通过减小背压降低流量以达到模拟高压缸小流量工况的目的。对不同流量工况进行流场分析可以得到,小流量工况下高压缸的动叶顶部间隙处由于速度分布和间隙流的影响最易形成涡流,其随... 建立了某汽轮机高压缸的两级叶栅通道的数值模型,并且通过减小背压降低流量以达到模拟高压缸小流量工况的目的。对不同流量工况进行流场分析可以得到,小流量工况下高压缸的动叶顶部间隙处由于速度分布和间隙流的影响最易形成涡流,其随流量的减小,逐渐向流道底部发展。并且容积流量的减少会导致负攻角的产生,导致级内的分离流动。在小流量下分离流动存在于整个叶高通道,阻塞主流。通过分析级的焓降变化可以得出,当级的流量为设计流量的50%时即将进入鼓风工况前的过渡工况,这与一些文献中所推导的结论一致。同时鼓风工况会使得级内的温度场发生较大的变化,在20%设计流量下,排汽温度比设计工况提高了30K,危害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高压缸 小容积流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