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方案 被引量:100
1
作者 于跃海 张道农 +5 位作者 胡永辉 杨国庆 胡炯 邓志刚 张立培 李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86,共5页
从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出发,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电力自动化设备(系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介绍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相关概念,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给出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时钟的组成及其对时方式,以及适用于主站、子站的不同的时间同步配置... 从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出发,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电力自动化设备(系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介绍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相关概念,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给出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时钟的组成及其对时方式,以及适用于主站、子站的不同的时间同步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时间同步 对时方式 授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统一潮流控制器装置的电力系统动态混合仿真接口算法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皓明 朱浩骏 +4 位作者 严正 戚庆茹 李扬 蔡泽祥 倪以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含UPFC装置的电力系统动态混合仿真接口算法,算法中对UPFC采用动态相量建模,对电力系统网络则采用成熟的机电暂态仿真。仿真中UPFC并联侧采用定交流母线电压控制和定直流电容电压控制,串联侧采用定线路潮流控制。文中推导... 提出了一种新的含UPFC装置的电力系统动态混合仿真接口算法,算法中对UPFC采用动态相量建模,对电力系统网络则采用成熟的机电暂态仿真。仿真中UPFC并联侧采用定交流母线电压控制和定直流电容电压控制,串联侧采用定线路潮流控制。文中推导了UPFC的动态相量模型,讨论了与网络机电暂态模型的接口算法。研究分析和算例仿真表明:使用动态相量建模可精确地仿真UPFC的电磁暂态(EMT)过程,且仿真速度快;文中所提混合仿真方案能保证较快的仿真速度和优良的仿真精度,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且可用于含UPFC等FACTS装置的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的暂态稳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 混合仿真 接口算法 动态相量 统一潮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传输规约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英涛 张道农 +3 位作者 谢晓冬 何江 于跃海 王兆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1-85,共5页
介绍了根据IEEE 1344及IEEE 37.118同步相量标准制定的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传输规约的研究、编写和执行情况,分析了对实时动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的有关需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网络通信的规约架构体系。对规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 介绍了根据IEEE 1344及IEEE 37.118同步相量标准制定的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传输规约的研究、编写和执行情况,分析了对实时动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的有关需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网络通信的规约架构体系。对规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如实时传输和离线传输的通信流程及数据格式等,说明了通信流量及连续性等性能的实现方法。该规约已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监测 相量测量单元(PMU) 传输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输电线路典型设计概况及对我国电网工程设计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日彩 许子智 +5 位作者 齐立忠 李喜来 李晋 张莲瑛 何长华 管顺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3-41,共9页
为汲取国外输电线路设计的先进经验,国家电网公司组团考察了美国的输电线路。重点调研了美国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与我国的异同、美国在输电线路方面的杆塔规划原则及分析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环境保护问题的标准和解决措施... 为汲取国外输电线路设计的先进经验,国家电网公司组团考察了美国的输电线路。重点调研了美国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与我国的异同、美国在输电线路方面的杆塔规划原则及分析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环境保护问题的标准和解决措施等内容,提出了完善我国输电线路设计标准体系、加强统一规划、加大高强钢应用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输电线路 典型设计 电网规划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的编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泽昕 张道农 +3 位作者 张晓莉 王兆家 周济 徐石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1,共4页
介绍了关于广域测量系统系列标准中的《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的编写背景及编写意义,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分析了编写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的迫切性。阐述了该检测规范的框架结构,对规范的主要内容,如功能检验、性能... 介绍了关于广域测量系统系列标准中的《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的编写背景及编写意义,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分析了编写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的迫切性。阐述了该检测规范的框架结构,对规范的主要内容,如功能检验、性能试验、抗电磁干扰试验等,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检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的造价工程师
6
作者 于南 《技术经济》 2005年第8期89-91,共3页
造价工程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和管理。二十一世纪,造价工程师肩上的责任是:不但能从事造价分析、投标策略、合同谈判与索赔处理等事务,而且也能逐步地进入工程保险、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工程设计咨询等领域。
关键词 造价工程师 新时期 专业技术人员 工程设计咨询 二十一世纪 工程技术 工程经济 造价分析 投标策略 索赔处理 合同谈判 工程保险 项目管理 市场营销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实施策略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王英涛 印永华 +3 位作者 蒋宜国 张道农 张文涛 王兆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4-48,共5页
简要阐述了建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对保证我国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子站、主站结构及其技术规范的编写和执行情况,概述了系统子站、主站高级应用功能等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实... 简要阐述了建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对保证我国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子站、主站结构及其技术规范的编写和执行情况,概述了系统子站、主站高级应用功能等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系统 实时 策略研究 现状 安全稳定运行 执行情况 技术规范 应用功能 发展方向 大电网 子站 主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 被引量:38
8
作者 郭日彩 许子智 +4 位作者 李喜来 徐小东 王劲 张强 吴启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4,共9页
介绍了推广和应用输电线路典型设计的目的和主要设计条件,并按照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回路数、气象条件、导线截面、适用地形、铁塔型式和海拔高度等划分了36个模块、486种塔型,对杆塔规划、杆塔结构优化、主要技术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介绍了推广和应用输电线路典型设计的目的和主要设计条件,并按照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回路数、气象条件、导线截面、适用地形、铁塔型式和海拔高度等划分了36个模块、486种塔型,对杆塔规划、杆塔结构优化、主要技术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对输电线路典型设计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介绍了输电线路典型设计下一步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典型设计 电压等级 塔型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变电站主变110kV侧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参数选择 被引量:26
9
作者 吴祎琼 黄宝莹 +1 位作者 燕立 庞亚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2-47,共6页
1000kV变电站主变低压侧的并联电容器组是特高压电网无功调节的重要装置。与超高压电网相比,特高压变电站低压并联电容器组的电压更高、容量更大,其参数选择有其特殊性。文章结合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确定低压电容器组的分组方式及最大... 1000kV变电站主变低压侧的并联电容器组是特高压电网无功调节的重要装置。与超高压电网相比,特高压变电站低压并联电容器组的电压更高、容量更大,其参数选择有其特殊性。文章结合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确定低压电容器组的分组方式及最大分组容量,研究电容器装置的额定参数选择和接线方式,并对电容器装置的合闸涌流进行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kV变电站 主变低压侧并联电容器 分组方式 最大分组容量 额定参数 接线方式 合闸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电磁影响的限值 被引量:56
10
作者 郭剑 曹玉杰 +1 位作者 胡士信 陆家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0,共4页
分析了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电磁影响涉及的主要问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了限制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电磁影响的建议,包括: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和接地故障时的人体安全电压限值、交流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 分析了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电磁影响涉及的主要问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了限制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电磁影响的建议,包括: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和接地故障时的人体安全电压限值、交流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管道安全电压限值、管道阴极保护设备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限值和管道泄漏电流密度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线路 输油输气管道 电磁影响 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爆等级判定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吉亮 陈剑平 +1 位作者 杨静 阙金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203-2208,共6页
将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岩爆等级判定问题。选用洞室围岩最大的切向应力σθ、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抗拉强度σt、岩石弹性能量指数Wet作为岩爆等级判定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判别因子,以工程中实际岩爆情况及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分... 将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岩爆等级判定问题。选用洞室围岩最大的切向应力σθ、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抗拉强度σt、岩石弹性能量指数Wet作为岩爆等级判定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判别因子,以工程中实际岩爆情况及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分析计算,建立岩爆等级判定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运用该分析模型对国内外工程实际岩爆情况进行判定,判别结果与工程实际完全相符。将该模型应用到诸(暨)永(嘉)高速公路括苍山隧道工程的岩爆情况预测中,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表明,岩爆等级判定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判别能力强,误判率低,是解决岩爆等级判定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等级判定 距离判别分析 对比分析 误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郭家屯220kV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钱玉春 袁敬中 +1 位作者 赵琳 任雁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94-97,共4页
介绍了唐山郭家屯220 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着重分析了该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实施方案,指出其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220 kV线路、变压器测控保护一体化;以分散录波方式解决数字化变电站集中录波的难题;在数字化变电站应用程序化控制;简化开... 介绍了唐山郭家屯220 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着重分析了该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实施方案,指出其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220 kV线路、变压器测控保护一体化;以分散录波方式解决数字化变电站集中录波的难题;在数字化变电站应用程序化控制;简化开关内部二次回路;以网络化方式实现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功能;过程层设备实现开关场就地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IEC 61850 测控保护一体化 分散录波 开关场就地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对输油输气管道的感性耦合计算模型 被引量:32
13
作者 齐磊 崔翔 +1 位作者 郭剑 曹玉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21-126,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管道-大地回路传输线模型,获得了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在输油输气管道上产生的感性耦合电压的解析表达式。经过严格推导,提出了管道两端接匹配阻抗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交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管道-大地回路传输线模型,获得了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在输油输气管道上产生的感性耦合电压的解析表达式。经过严格推导,提出了管道两端接匹配阻抗时管道饱和平行长度的概念,即随着管道平行长度的增大,管道感性耦合电压先逐渐增大,然后略有降低,并最终基本趋于稳定。通过仿真计算,拓展了线路与管道斜接近时等效接近距离现有经验公式的适用范围,计算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研究成果可供电力部门和石油管道部门进行管道安全评估或确定管道与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输油输气管道 感性耦合 传输线 饱和平行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融合算法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肖云华 王清 +2 位作者 陈剑平 张鹏 阙金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3,共5页
从数据融合角度出发,把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理论结合,用来解决隧道岩体质量评价问题。首先,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岩体质量评价样本数据进行约简,去除冗余特征形成岩体质量影响因素与岩体质量之间简明扼要的关系数据表达形式,形成新的样... 从数据融合角度出发,把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理论结合,用来解决隧道岩体质量评价问题。首先,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岩体质量评价样本数据进行约简,去除冗余特征形成岩体质量影响因素与岩体质量之间简明扼要的关系数据表达形式,形成新的样本数据,然后应用支持向量机理论,对新样本数据进行学习,建立岩体质量的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粗糙集 支持向量机 岩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被引量:85
15
作者 韩小琪 孙寿广 戚庆茹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9,共4页
在影响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因素中,调峰限制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从调峰角度看,考虑风电特性系数修正后的系统最大调峰裕度就是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限值。为了对电网接纳风电能力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分析了影响调峰的各因素,特别是... 在影响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因素中,调峰限制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从调峰角度看,考虑风电特性系数修正后的系统最大调峰裕度就是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限值。为了对电网接纳风电能力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分析了影响调峰的各因素,特别是考虑了接入风电的特性对调峰的影响,推导出了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计算算式,并将算式应用于计算一个典型系统的风电接纳能力,对影响风电接纳能力的重要边界条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能力大小实际上是经济问题,考虑风电接纳能力不能忽视风电特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峰 风电特性 风电接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出力变化对系统调频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韩小琪 宋璇坤 +1 位作者 李冰寒 戚庆茹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29,共4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的并网,需要研究风电出力波动和系统调频速度的关系,探讨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调频的冲击。通过对张家口地区单个和多个风电场的调度EM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风电出力变化率呈正态分布,随着所统计风电场容量的增加风... 随着大规模风电的并网,需要研究风电出力波动和系统调频速度的关系,探讨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调频的冲击。通过对张家口地区单个和多个风电场的调度EM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风电出力变化率呈正态分布,随着所统计风电场容量的增加风电出力变化率降低的特性,并得到了风电场出力变化率的数值范围,结合甘肃电网的系统调频速度数据,对风电接入率、风电出力变化率和系统调频速度的关系进行定性计算分析,得出了系统调频速度并非限制风电大规模接入制约因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出力变化率 风电接入率 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土坡整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阙金声 陈剑平 +2 位作者 王清 石丙飞 孟庆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5-419,共5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并计算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系数。由于传统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不能找到真正的最危险滑裂面,因此采用瑞典条分确立土坡分析模型,用遗传算法搜索土坡最危险滑动面,...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并计算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系数。由于传统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不能找到真正的最危险滑裂面,因此采用瑞典条分确立土坡分析模型,用遗传算法搜索土坡最危险滑动面,进而求得土坡最小安全系数。该方法模拟了生物遗传进化的过程,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和面积细分法所搜索的最危险滑动面和计算得到的土质边坡安全系数作对比,可得遗传算法在土质边坡稳定分析中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可靠性。遗传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如何寻找土质边坡整体极值的问题。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遗传算法分析土质边坡的稳定性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最小安全系数 土质边坡 整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发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研究设计 被引量:43
18
作者 赵恩婵 张方炜 赵永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6-70,共5页
面对我国能源和水资源紧缺、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等状况,在电厂设计中优化系统设计,合理地利用电厂的烟气余热,提高机组效率,减少煤耗,是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发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利用烟气余热来加热凝结水的... 面对我国能源和水资源紧缺、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等状况,在电厂设计中优化系统设计,合理地利用电厂的烟气余热,提高机组效率,减少煤耗,是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发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利用烟气余热来加热凝结水的系统。研究表明,设置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可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煤耗,增加发电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余热利用 热效率 煤耗 凝结水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特高压变电站1000kV导线的选择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祎琼 黄宝莹 +1 位作者 邱宁 蒋琼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共5页
1000kV配电装置导线是保证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电气技术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特高压导线选型和分裂形式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我国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情况,对100... 1000kV配电装置导线是保证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电气技术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特高压导线选型和分裂形式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我国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情况,对1000kV变电站导线的选型和分裂形式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分裂间距及次档距,使导线在满足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KV变电站 导线选择 截面选择 分裂间距及次档距优化 环境影响 特高压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软岩边坡加固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锚固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金永军 何满潮 +1 位作者 王树仁 刘成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67,共5页
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拉力集中型锚索相比,压力分散型锚索有以下优点:锚固段浆体轴力峰值仅为拉力集中型的1/n(n为承载体的数量)且为受压状态;剪力峰值较小且能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锚固... 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拉力集中型锚索相比,压力分散型锚索有以下优点:锚固段浆体轴力峰值仅为拉力集中型的1/n(n为承载体的数量)且为受压状态;剪力峰值较小且能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锚固长度上;可以提供较大的锚固力。这些特点说明压力分散型锚索更适用于软岩边坡的加固,增加承载体的数量是提高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力、改善其受力状态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边坡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 锚固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