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风险社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28,共6页
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遭遇当今风险社会,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却有先见之明,预见到了当今世界风险社会可能面临的种种发展悖谬。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实践的异化加速了风险社会的形成,全球资本关系的资本逻辑是风险社会产生的内在动因,... 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遭遇当今风险社会,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却有先见之明,预见到了当今世界风险社会可能面临的种种发展悖谬。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实践的异化加速了风险社会的形成,全球资本关系的资本逻辑是风险社会产生的内在动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扬弃是跨越风险社会的根本途径。因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贯穿着对当代风险社会之“罪魁祸首”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深入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风险社会”之意涵,既是推动马克思经典文本深入研究的内在需要,又是防范化解“风险社会”语境下重大风险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逻辑 共产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中的“风险治理”意涵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蕴涵着丰富的"风险治理"意涵:物质生产实践为社会有机体的安全、稳健、有序运行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矛盾滋生了实践二重性风险效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演化了风险生成与风险消解这...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蕴涵着丰富的"风险治理"意涵:物质生产实践为社会有机体的安全、稳健、有序运行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矛盾滋生了实践二重性风险效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演化了风险生成与风险消解这一双向互动机制;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提高了自身驾驭风险的本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是跨越风险社会的根本出路等等。其中,"总体性"方法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度批判是贯穿于本文始末的两条主线,也是我们有力、有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 总体性方法 结构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放得活” 又“管得住”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宁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24,共3页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放得活”旨在提升积极性,体现为充分激发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市场自由流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管得住”旨在管得好,体现为规范和引导资本...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放得活”旨在提升积极性,体现为充分激发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市场自由流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管得住”旨在管得好,体现为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升风险预判和化解能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放得活”与“管得住”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机制 政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潇雨 原丽红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2,共6页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研究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可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科技创新...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研究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可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科技创新发达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影响作用更强。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门槛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 新质生产力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机理、制约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汤石雨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0,共4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驱动力。从理论视角看,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会重塑新型生产关系,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为构建农业强国提供制度保障;在现实逻辑中,新质生产力能够从技术、产业及人才等各方面革新农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驱动力。从理论视角看,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会重塑新型生产关系,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为构建农业强国提供制度保障;在现实逻辑中,新质生产力能够从技术、产业及人才等各方面革新农业发展的要素基础,为农业强国建设奠定良好基底。但新质生产力在赋能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社会化服务不完备等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建议:基于创新驱动,为农业强国提供技术保障;以产业协同提供产业支撑,以要素流动夯实人才、技术基底,为推进农业强国蓄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国 农业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具象化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庆宇 李猛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3-66,共4页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具象化传播是新兴技术赋能的必然结果,也是打造大学生党史教育传播新模式的创新途径。它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获得感,又能增强党史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还有助于创新大学生党史教育话语体系。然而,当...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具象化传播是新兴技术赋能的必然结果,也是打造大学生党史教育传播新模式的创新途径。它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获得感,又能增强党史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还有助于创新大学生党史教育话语体系。然而,当前其面临着内容生产技术化与碎片化倾向严重、传播体系化与精细化较为欠缺、主体阐释力与价值引导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基于此,要创新党史教育具象化传播载体,丰富党史教育具象化传播内容供给,加强党史教育具象化传播队伍建设,完善党史教育具象化传播体制机制,以此推动大学生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升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党史教育 具象化传播 现实审视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推进路径
7
作者 汤石雨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指对农村地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等按规定实施综合治理,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挖掘农村空间潜力。农村土地整治可推动高效农田成片、硬化道路相连、灌溉沟渠相通,优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指对农村地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等按规定实施综合治理,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挖掘农村空间潜力。农村土地整治可推动高效农田成片、硬化道路相连、灌溉沟渠相通,优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充分挖掘农村土地持续增产和经营增值潜力,有效激活农村长效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借鉴国外农地综合整治和建设管理的模式与启示,提出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科学规划,合理优化农村全域空间布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土地整治绿色发展;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土地整治激励机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扩大土地整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耦合机理与实践进路
8
作者 肖圆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通过要素、场域、价值、过程与结果耦合,实现双方协同发展。当前二者在衔接过程中面临着生态价值取向偏误影响主体生态意识的树立... 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通过要素、场域、价值、过程与结果耦合,实现双方协同发展。当前二者在衔接过程中面临着生态价值取向偏误影响主体生态意识的树立、生态治理水平欠佳影响责任主体能力的施展、城乡生态资源配置失衡影响环境分配公平的实现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当在以绿色共生理念矫正生态价值取向、以创新体制机制夯实主体生态责任、以优化资源配置化解生态治理成本困境三个层面上精准发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 耦合机理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现象的历史唯物主义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建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元宇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元宇宙”现象,认为:从底层逻辑看,“元宇宙”现象的出现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必然,代表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化和生活方式生产化的发展趋势;从现象构成看,“... “元宇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元宇宙”现象,认为:从底层逻辑看,“元宇宙”现象的出现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必然,代表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化和生活方式生产化的发展趋势;从现象构成看,“元宇宙”现象主要涉及技术、经济、伦理三大类风险隐忧;从未来发展看,“元宇宙”现象是一种社会建构。资本主导下的“元宇宙”即是“物化宇宙”,强化劳动者主导将会走向“自由宇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历史唯物主义 物化宇宙 自由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与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宁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8-21,共4页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是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外在...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是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外在呈现为系统完备、成熟定型,并要随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高度对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整体性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理论下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聚芹 林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7-120,共4页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力量。但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辅导员却面临着角色定位偏差导致缺乏劳育工作主动性、角色运转超负荷导致劳育实效不明显、角色扮演吃力导致劳育底气不足等现实困境,其应有的劳育角色作用...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力量。但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辅导员却面临着角色定位偏差导致缺乏劳育工作主动性、角色运转超负荷导致劳育实效不明显、角色扮演吃力导致劳育底气不足等现实困境,其应有的劳育角色作用得不到发挥。针对这些棘手难题,可以从匡正角色定位、释放角色活力、注重角色强化等方面入手进行解决,以使辅导员能够高效地参与到劳动教育中去,对我国劳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理论 辅导员 劳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劳动到“娱乐劳动”:概念、机理和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建红 朱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用户的娱乐行为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作为劳动产品为数字平台提供价值,这已经是当前数字时代的普遍现象,是异化的数字劳动。但关于这一现象,继续沿用“玩劳动”等旧概念,不仅存在语义边界不清和生成机理不符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析与以... 用户的娱乐行为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作为劳动产品为数字平台提供价值,这已经是当前数字时代的普遍现象,是异化的数字劳动。但关于这一现象,继续沿用“玩劳动”等旧概念,不仅存在语义边界不清和生成机理不符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析与以雇佣为内核的一般数字劳动之间的差异。通过沿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路径,将这一时代化现象再定义为“娱乐劳动”,发现其不仅是平台资本主义下劳动和娱乐的“双重异化”,与一般数字劳动相比,还分别在共识和主权上展现出雇佣-使用-“隐雇佣”和被动-主动-“伪主动”的结构性错位。肇因于这一错位“,娱乐劳动”盘剥背后的资本周转也区别于一般数字劳动,显露出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数字劳动 “娱乐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平台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的历史演进、时代特色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婧 王跃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维度看,新型工业化最初萌芽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构想中,曲折演进于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探索中,成熟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中。从理论维度看,新型工业...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维度看,新型工业化最初萌芽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构想中,曲折演进于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探索中,成熟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中。从理论维度看,新型工业化相较于西方工业化实现了五方面突破创新:价值基础是以人为本而非资本驾驭人本;动力机制是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单线引领;目标理念为区域和产业协同推进而非利润引导的失衡发展;发展模式为并联式协调发展而非串联式单维发展;对外关系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而非内向自利、零和博弈。从现实维度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应在需求侧扩大人民有效需求,在供给侧培育壮大自主创新增长引擎,以“四化同步”畅通国内循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 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政治哲学创新意蕴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伟 李忠鹏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6,共10页
从大历史看,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提升制度治理效能的核心路径。有效的民主能够促进制度治理效能的提升,而治理效能的提升必然需要全过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最新成果,既是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 从大历史看,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提升制度治理效能的核心路径。有效的民主能够促进制度治理效能的提升,而治理效能的提升必然需要全过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最新成果,既是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制度。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体现了政治哲学的创新。习近平用科学的思想进一步论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守正创新;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一步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对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的坚守;用科学的方法论指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政治哲学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泽宇 宁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政治立场、意志品质和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充分体现,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供精神支撑、树立价值标杆、锚定实践方向。新时代新征程上,继承发扬伟...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政治立场、意志品质和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充分体现,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供精神支撑、树立价值标杆、锚定实践方向。新时代新征程上,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需要将其融入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培育中,深化思想理论认知、完善方式方法、活用关键载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体现坚强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 党性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时代意蕴、挑战与发展进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静 李潇雨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促进民营经济深度融入、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不仅是推动民营经济与乡村发展机遇相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乡村发展新形态的必由之路。通过开展农民知识、技能及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激励民营经济以资金投资、技术下乡和兴办乡村民营企业等... 促进民营经济深度融入、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不仅是推动民营经济与乡村发展机遇相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乡村发展新形态的必由之路。通过开展农民知识、技能及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激励民营经济以资金投资、技术下乡和兴办乡村民营企业等形式参与乡村振兴,以实现从乡村共创、村企共赢到村民共富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乡村振兴 时代意蕴 挑战 发展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通知
17
作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4-84,共1页
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强化数字化赋能和实施精准思政,拟定于2024年11月30日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举办第七届“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以文入会。一、论坛议题1.大数据时代思想政... 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强化数字化赋能和实施精准思政,拟定于2024年11月30日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举办第七届“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以文入会。一、论坛议题1.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创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电力大学 学术论坛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大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论坛议题 数字化 实践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主体性分析
18
作者 胡金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政党主体性是指政党具有主导性地位、自主性特质和能动性作用。与工具型中介组织定位的西方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展现出鲜明的政党主体性。从政党地位来说,中国共产党既是缔造国家又是组织社会的主体力量,由此形成了一种以政党为中心的... 政党主体性是指政党具有主导性地位、自主性特质和能动性作用。与工具型中介组织定位的西方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展现出鲜明的政党主体性。从政党地位来说,中国共产党既是缔造国家又是组织社会的主体力量,由此形成了一种以政党为中心的主导性结构。从政党组织来说,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意志和行动上表现出了自觉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和自我革命性等政党自主性特质。从政党能动性来说,中国共产党不仅以政党建设驱动国家建设、引领社会治理,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一种政党动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主体性 政党中心 政党自主 政党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阻碍因素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建春 刘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7-41,共5页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升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意蕴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法治化和治理机制规范化。当前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治理成本居高...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升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意蕴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法治化和治理机制规范化。当前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治理成本居高不下、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共识较为缺乏、社会失范行为剧增等问题。鉴于此,我国政府必须健全社会治理机制,完善社会治理方略,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壮大社会力量;通过机制的完善重构社会认同,寻求利益平衡,凝聚社会共识;构建道德、法律、机制"三位一体"的社会控制系统,规制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内在意蕴 阻碍因素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论纲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洪波 刘玮玮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2,共10页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国民收入再分配提供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的手段;权利公平设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共同富裕...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国民收入再分配提供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的手段;权利公平设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的原则;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规制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的程度。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是普惠、公平和可持续。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高质量发展的普惠、公平和可持续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扩大社会养老保险人口覆盖面、提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增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助于实现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养老保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