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十年回首──“节能的理论和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写在华北电力大学校庆日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之平 《现代电力》 1998年第4期19-27,共9页
四十年回首──“节能的理论和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写在华北电力大学校庆日宋之平[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动能工程系]我校“节能的理论和技术”这一学术方向脱胎于《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三门课程的教学,合... 四十年回首──“节能的理论和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写在华北电力大学校庆日宋之平[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动能工程系]我校“节能的理论和技术”这一学术方向脱胎于《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三门课程的教学,合称“热工理论”。我校这一学科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技术 教学 科研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建筑屋顶光伏/光热和生物质耦合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研究
2
作者 张时聪 李涵钰 +3 位作者 刘志坚 吴迪 杨芯岩 何江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3,共11页
基于对农村能源特性分析,充分挖掘屋顶光伏/光热供能潜能,与生物质协同,提出一种基于光伏-生物质协同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结果表明,屋顶光伏可供给系统75.36%的电能,屋顶太阳能集热器可供给系统57.14%的热负荷,其余负荷由生物质能提供... 基于对农村能源特性分析,充分挖掘屋顶光伏/光热供能潜能,与生物质协同,提出一种基于光伏-生物质协同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结果表明,屋顶光伏可供给系统75.36%的电能,屋顶太阳能集热器可供给系统57.14%的热负荷,其余负荷由生物质能提供,屋顶能够供给系统大量可再生能源。屋顶光伏/光热-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系统成本为158.61万元,传统电网供能系统成本为326.77万元。与传统电网供能系统相比,农村建筑屋顶光伏/光热-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系统更经济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太阳能 生物质能 农村地区 屋顶光伏 光伏-生物质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氨对乙烯氧化过程中多环芳烃生成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
作者 廉钰坤 王春波 洪迪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1-468,I0005,共9页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储能载体,氨与碳氢燃料掺混燃烧可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CO_(2))减排。该文以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重要前驱体乙烯为对象,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掺氨对乙烯氧化过程中PAH生成的影响...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储能载体,氨与碳氢燃料掺混燃烧可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CO_(2))减排。该文以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重要前驱体乙烯为对象,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掺氨对乙烯氧化过程中PAH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AH的生成呈阶段特征,包括PAH的形成、生长和聚集成核过程。掺氨基本不影响PAH前驱体(C_(1)-C_(5)碳氢化合物)的生成和消耗,因此对PAH形成阶段的影响较小。掺氨导致含氮PAH分子的分解反应增强,进而抑制了PAH的生长,但掺氨基本不影响PAH的芳环结构分布。掺氨引入的N原子导致PAH分子间通过二维边界相互连接聚合的次数减少,但通过三维堆积产生的平行层结构增加,从而降低了PAH的稳定性。可知,掺氨抑制PAH生长的原因是PAH生长速度减慢以及PAH聚合的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乙烯氧化 反应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式风力机若干特征动力学问题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友良 曹淑刚 万声权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86,共22页
总结浮式风力机类型及其对应的特征动力学问题,针对浮式风力机气动荷载、水动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构动力学、控制动力学典型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气动—水动—结构—伺服耦合分析的难点,重点分析了二阶波浪力、畸形波等非线性波浪荷载... 总结浮式风力机类型及其对应的特征动力学问题,针对浮式风力机气动荷载、水动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构动力学、控制动力学典型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气动—水动—结构—伺服耦合分析的难点,重点分析了二阶波浪力、畸形波等非线性波浪荷载、流荷载及涡激运动对浮式风力机特征动力响应的影响。阐述了浮式风力机动力学研究的试验方法、数值仿真方法、样机测试方法,并对模型试验技术的相似理论、气动模型的实现和难点以及数值仿真的频域方法、时域方法和分析工具进行了归纳对比。研究表明:浮式风力机多场、多体耦合动力分析机理及相关技术仍不成熟,气动荷载、高阶非线性波浪荷载耦合模型的建立是动力学问题研究的重点,数值仿真及模型试验是浮式风力机动力响应研究的主要方法,样机测试技术的积累将促进设计标准的完善及浮式风电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力机 耦合模型 非线性荷载 气动荷载 水动荷载 二阶波浪力 畸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动力循环耦合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善让 徐志明 +5 位作者 王恭 卢洪波 王升龙 陈立军 李菁华 李春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1-66,共6页
文中提出一种电站汽轮机凝汽器新型间接空冷系统,它通过特制的双相变换热器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及与其并联的逆制冷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串接耦合,以使系统能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分别利用正、逆制冷循环的相互切换和制冷设备运行参数的调... 文中提出一种电站汽轮机凝汽器新型间接空冷系统,它通过特制的双相变换热器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及与其并联的逆制冷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串接耦合,以使系统能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分别利用正、逆制冷循环的相互切换和制冷设备运行参数的调整将蒸汽动力循环的平均放热温度降低到和水冷系统的相近或更低,从而使该系统既节水又低耗:而且还可增强空冷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高环境温度时段能满发,低环境温度时段无冻害。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预测了系统的主要效果,进行了粗略的经济、社会效益估计,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分析得出结论:新空冷系统的原理可信,技术可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冷却系统 蒸汽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 逆序制冷循环 复合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气-储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优化研究
6
作者 许小刚 嵇晓鹏 +3 位作者 周楠楠 王同 孟祥朋 王惠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72,共13页
针对北京某大型商场构建的光-气-储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展开研究,提出全生命周期优化方法,以全生命周期最小环境影响为目标函数,优化设备变工况运行下的容量配置。基于电跟随、热跟随两种运行策略,考虑多余的热、电产品是否计入环境收益... 针对北京某大型商场构建的光-气-储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展开研究,提出全生命周期优化方法,以全生命周期最小环境影响为目标函数,优化设备变工况运行下的容量配置。基于电跟随、热跟随两种运行策略,考虑多余的热、电产品是否计入环境收益构建4种场景;计算分析4种场景下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并研究全球变暖、酸雨和人体呼吸系统3种环境影响因素对全生命周期环境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电跟随运行策略在考虑剩余产品的环境收益方面优于热跟随策略,电跟随策略的效益案例对全生命周期环境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 太阳能 生命周期评估 能源消耗 污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及改进主客观评价
7
作者 韩中合 赵昕 +1 位作者 杨世明 李睿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616,共11页
以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开展能源系统的优化策略分析工作,然后针对能效、经济、环境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最后引入犹豫评价,建立并应用改进最优最劣法(HBWM)-熵权法的主客观权重评价体系,得到最优系统配置和运行规划。结果表... 以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开展能源系统的优化策略分析工作,然后针对能效、经济、环境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最后引入犹豫评价,建立并应用改进最优最劣法(HBWM)-熵权法的主客观权重评价体系,得到最优系统配置和运行规划。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策略有效解决了多能协同问题;相较于传统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系统减少14.9%化石燃料消耗、8.9%年投资成本、4.7%度能成本、14.9%碳排放量和18.1%用水消耗,在能源、经济、环保3个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优化 犹豫评价 主客观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储能协同优化与运行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高明非 韩中合 +2 位作者 赵斌 李鹏 吴迪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216,共12页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元异质能源的运行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能源协同供应的多储能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方法。首先,结合综合能源系统的架构特征和系统的运行需求,建立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储能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模型。然后,综合考...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元异质能源的运行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能源协同供应的多储能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方法。首先,结合综合能源系统的架构特征和系统的运行需求,建立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储能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模型。然后,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能效3个目标,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优化系统运行参数。最后,以国内某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探究了不同储能策略对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协同优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多储能系统协同优化策略,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经济性、环保性和能源效率。所提策略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多储能系统协同优化和多能源协同供应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能互补 多类型储能 多目标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光火储”一体化发电系统调峰性能研究
9
作者 田松峰 徐琛 +3 位作者 张倩 姚静 刘旭 翟启超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0,共12页
为建设大容量灵活性调节电源,并解决燃煤机组冬季调峰供暖两难兼顾的问题,在传统火电(CFPP)基础上,利用太阳能和熔盐储热提出了6种兼顾冬季供暖的新型“光火储”一体化发电系统。通过EBSLION软件对该系统进行建模,从储热负荷和用电负荷... 为建设大容量灵活性调节电源,并解决燃煤机组冬季调峰供暖两难兼顾的问题,在传统火电(CFPP)基础上,利用太阳能和熔盐储热提出了6种兼顾冬季供暖的新型“光火储”一体化发电系统。通过EBSLION软件对该系统进行建模,从储热负荷和用电负荷2个角度对各方案的热力性能、调峰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抽汽+电加热”储热方案显著提升了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在各方案中,方案W1展现出最大的调峰深度为92.71%;而方案W6则表现出最低综合度电煤耗仅为178.15 g/(k W·h),日节约标准煤量可达182 t;此外,方案W2最高循环热效率达到55.2%;用“光煤”共储的方案充分提升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系统备用容量,“抽汽储热”后驱动“小透平”辅助S-CO_(2)系统后供暖,实现了冬季调峰供暖的双重目标。此类系统不仅拓宽了燃煤机组调峰能力,保障了民生供暖,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度电煤耗,并提升S-CO_(2)系统备用容量及发电小时数,为大容量灵活性调节电源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煤互补发电 熔盐储热 调峰深度 调峰容量 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协调下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利改 袁小雪 +3 位作者 曹紫霖 高晓霞 沈仁东 赵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5,共9页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一种配套技术。因此,针对负荷密集区冷热电负荷供需矛盾问题,提出储能协调下的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并构建数学模型。其次,确立考虑系统经济、能耗、环境...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一种配套技术。因此,针对负荷密集区冷热电负荷供需矛盾问题,提出储能协调下的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并构建数学模型。其次,确立考虑系统经济、能耗、环境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优化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建立由住宅、办公、酒店、商场四类建筑组成的负荷密集区建筑模型,分别对四类建筑全年的逐时冷热电负荷进行模拟。最后,对比分析四类建筑分别单独设置供能系统和考虑四类建筑负荷耦合互补设置一套供能系统时的系统容量配置优化以及在相关政策影响下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储能系统,考虑四类建筑负荷耦合互补设置一套供能系统时的系统性能优于四类建筑分别单独设置供能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 江水源热泵 光伏 储能系统 能耗模拟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氢-燃气轮机一体化氢电耦合系统容量配置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永毅 王子晗 +4 位作者 张磊 雷彤彤 梁颖琦 张国强 许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9-501,I0008,共14页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给电网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下的弃风弃光问题凸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氢”双向耦合的风-光-氢-燃气轮机一体化氢电耦合系统,使用数据驱动方法建立掺氢燃气轮机联合循环部分工况模型...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给电网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下的弃风弃光问题凸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氢”双向耦合的风-光-氢-燃气轮机一体化氢电耦合系统,使用数据驱动方法建立掺氢燃气轮机联合循环部分工况模型,并融合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板和电解槽的机理模型建立系统全工况模型,构建系统运行调控策略,并建立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获得了典型环境参数和负荷需求下以年利润最大、CO_(2)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CO_(2)排放量可降低至396 g/(kW·h),缺电率最低为0.0045,弃电率最低为0.0105;相比于光伏,提高风电装机容量更有利于降低CO_(2)排放,在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2.89 MW时,CO_(2)排放量达到最低的94.83万t/年;追求低CO_(2)排放将导致经济效益恶化,而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则不利于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效益最高的配置方案年利润为3586万元,功率供应缺失率达到0.1049。提出的风-光-氢-燃气轮机一体化系统,可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降低CO_(2)排放,提高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电耦合 氢储能 掺氢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容量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SO算法的风光氢燃气轮机互补系统优化研究
12
作者 王亚平 王雨田 +2 位作者 李永毅 王子晗 张磊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为满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电网调节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解决荷源不平衡问题,针对风光氢燃气轮机互补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考虑启停和掺氢燃烧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数据驱动模型和光伏、风机与电解槽理论模型,提出了... 为满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电网调节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解决荷源不平衡问题,针对风光氢燃气轮机互补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考虑启停和掺氢燃烧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数据驱动模型和光伏、风机与电解槽理论模型,提出了互补系统能量分配策略,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PSO)算法建立了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以平准化度电成本A、荷源偏差和年碳排放量为优化目标,对互补系统进行了容量配置优化。结果表明,在选取气象数据和负荷数据下,系统配备风机85.28 MW、光伏108.69 MW、电解槽78.02 MW、储氢罐139302 m^(3)时,全年运行最高可实现碳减排6%,荷源偏差仅0.02%,验证了由电解槽-燃气轮组成的系统架构能够有效解决电网荷源偏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氢燃气轮机 氢电转化 可再生能源消纳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热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分析
13
作者 刘旭 史志杰 +1 位作者 刘健 张倩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3-570,共8页
为解决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末级膨胀机排气余热浪费问题并提高系统效率,提出一种耦合热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选用某120 MW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THERMOFLEX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新型耦合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火用... 为解决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末级膨胀机排气余热浪费问题并提高系统效率,提出一种耦合热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选用某120 MW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THERMOFLEX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新型耦合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随后研究了环境温度和导热油初温对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末级膨胀机排气余热,同时为热用户提供热水;与原系统相比,耦合系统的能量效率提高了3.75个百分点,[火用]效率提高了2.38个百分点;[火用]损失明显较大的部件是油气换热器1和油气换热器2;低环境温度及低导热油初温有利于系统储能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热泵系统 能量效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燃煤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构型分析
14
作者 陈珣 陈正器 +3 位作者 周科 盛锴 朱光明 刘明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1,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燃煤机组需要承担更多调峰任务。为提升燃煤机组运行灵活性,以某100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Ebsilon软件,提出了熔盐耦合的6种储热构型和4种释热构型,对不同储热、释热耦合构型的热经济性指标进行对...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燃煤机组需要承担更多调峰任务。为提升燃煤机组运行灵活性,以某100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Ebsilon软件,提出了熔盐耦合的6种储热构型和4种释热构型,对不同储热、释热耦合构型的热经济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储热阶段系统调峰能力与换热蒸汽压力损失正相关,释热阶段加热除氧器出口给水的热经济性最佳;电加热熔盐储热的热效率和㶲效率最高,构型D-a调峰能力最强,调峰深度可达23.61%,但其煤耗率和㶲损也最大;构型F-d具有最佳热经济性,调峰深度、热效率、㶲效率和煤耗率分别为23.42%、39.61%、38.40%和310.2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熔盐储热 热经济性 调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防涡圈的离心风机蜗壳内空气动力学特征和降噪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春曦 雷泳 +1 位作者 王松岭 叶学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17-121,共5页
以G4-73No.8D型离心式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技术对风机蜗壳内的空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旋涡的产生和演化过程以及旋涡噪声产生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加装圆筒形和圆锥筒形2种防涡圈。加... 以G4-73No.8D型离心式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技术对风机蜗壳内的空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旋涡的产生和演化过程以及旋涡噪声产生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加装圆筒形和圆锥筒形2种防涡圈。加装防涡圈后的模拟结果显示,风机蜗壳内空气动力学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大尺度旋涡得以有效破碎。加装防涡圈后的噪声和频谱实验表明,风机的A声级和频谱噪声均有所下降,2种防涡圈对降低风机旋涡噪声是有效的;而且,在大尺度旋涡破碎和噪声降低方面,圆锥筒形均优于圆筒形防涡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离心风机 防涡圈 空气动力学特征 数值模拟 旋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松岭 论立勇 +1 位作者 谢英柏 范忠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6-148,共3页
随着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能源系统在能源、环境及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以分散化、小型化、高供电可靠性、高环保水平和能源利用率为特征的第二代能源系统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作为... 随着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能源系统在能源、环境及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以分散化、小型化、高供电可靠性、高环保水平和能源利用率为特征的第二代能源系统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作为第二代能源系统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和当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以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工业燃气轮机、各种燃料电池及其混合系统等设备为主体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组成、流程、效率和环保水平等特点,分析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当前的能源形式下的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供气 系统 天然气 燃料电池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柔性负荷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霄珣 刘占田 +3 位作者 薛劲飞 胡明 韩中合 吴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38,共10页
为提高源荷匹配度,平抑负荷波动,该文提出计及需求响应负荷和地源热泵出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柔性负荷与地源热泵在调度顺序不同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影响。首先,以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 为提高源荷匹配度,平抑负荷波动,该文提出计及需求响应负荷和地源热泵出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柔性负荷与地源热泵在调度顺序不同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影响。首先,以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优化各设备的出力。其次,在考虑新能源机组出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利用地源热泵装置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改善能源互补能力并使其作为一种可调度资源参与系统的调度。最后,在需求侧将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可削减负荷作为可调度资源参与调度,平滑负荷曲线。通过算例分析可得:不考虑可调度资源出力顺序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以及源荷匹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优化 综合能源系统 数学模型 地源热泵 柔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热解的热重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威岗 韦杰 董长青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5期23-26,共4页
试验研究了木质纤维素的热解特性,并对其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分为3个阶段:水分的析出、挥发分的析出以及固定炭的生成。纤维素热解是一级反应过程,根据积分法中的Coats和Redfern法对试验数据处... 试验研究了木质纤维素的热解特性,并对其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分为3个阶段:水分的析出、挥发分的析出以及固定炭的生成。纤维素热解是一级反应过程,根据积分法中的Coats和Redfern法对试验数据处理可得到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频率因子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分析在水电能源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缪益平 纪昌明 +1 位作者 李崇浩 王丽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4-18,共5页
水电能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存在着频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根据热力学熵的基本概念及熵概念泛化的基本特性,提出了水电能源系统熵的定义,并进行了系统电站熵变分析;结合水电能源系统电站的特点,提出了径流调节过程中... 水电能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存在着频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根据热力学熵的基本概念及熵概念泛化的基本特性,提出了水电能源系统熵的定义,并进行了系统电站熵变分析;结合水电能源系统电站的特点,提出了径流调节过程中基于决策出流量的水头、水量潜在熵增计算表达式;建立了系统电站发电量优化规划即熵增最小目标方程,应用凸规划原理及凸函数性质论证了目标方程存在最优解;最后提出了水电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模型,实例验证该模型符合实际规划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增 水电能源系统 优化规划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能量系统在我国未来20年能源发展战略中的机遇、方式和地位 被引量:5
20
作者 毕庆生 宋之平 杨勇平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发,介绍了我国能源发展中依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通过对分布式能量系统组成、特点的研究,指出了分布式能量系统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机遇、方式和地位。认识到分布式能量系统将在我国未来20年能源发展战略中的... 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发,介绍了我国能源发展中依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通过对分布式能量系统组成、特点的研究,指出了分布式能量系统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机遇、方式和地位。认识到分布式能量系统将在我国未来20年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发展以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量系统 能源发展战略 矛盾和问题 机遇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