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分析省级层面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开展了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构建了考虑技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效益的主观权重进行确定,考...为全面深入分析省级层面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开展了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构建了考虑技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效益的主观权重进行确定,考虑到指标体系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基于直觉模糊数概念确定客观权重,通过合作博弈理论确定综合权重;最后,引入垂面距离的概念对传统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方法进行改进,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通过应用所提评价体系对不同省份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体系在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综合效益及多维度效益评价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及可行性。展开更多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时,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交易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边际成本进行精细化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参与市场的最优调度策略...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时,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交易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边际成本进行精细化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参与市场的最优调度策略。首先,分析了外部现货市场环境下市场价格不确定性典型场景处理方法,并研究了综合能源系统内部多种源荷可调资源及运行成本结构;其次,建立了在电力市场价格不确定性条件下考虑系统边际成本交易优化模型,并提出沙猫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可以降低IES的运行成本,还能增强其对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为综合能源系统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运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实现能源系统参与市场调度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双重优化。展开更多
随着我国电力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构建多源互补系统形成新能源基地,共同参与电能量现货市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新能源基地参与现货市场过程中,面临新能源出力与现货电价波动的双重不确定性,导致其收益稳定性下降。为此,首先...随着我国电力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构建多源互补系统形成新能源基地,共同参与电能量现货市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新能源基地参与现货市场过程中,面临新能源出力与现货电价波动的双重不确定性,导致其收益稳定性下降。为此,首先围绕包含“风-光-火-蓄”的新能源基地参与现货市场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其次,构建确定性场景下多源互补系统运行优化模型,并分别采用置信间隙决策理论(confidence gap decision theory,CGDT)与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 value at risk,CVaR)处理新能源出力、现货电价的不确定性,进而将确定性模型转化为CGDT-CVaR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的鲁棒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并针对置信水平、显著性水平开展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CGDT-CVaR模型能够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因素的消极影响,提高新能源基地运行计划的鲁棒性与经济性,通过调整显著度水平与置信水平可以调节模型的风险倾向,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为全面深入分析省级层面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开展了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构建了考虑技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效益的主观权重进行确定,考虑到指标体系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基于直觉模糊数概念确定客观权重,通过合作博弈理论确定综合权重;最后,引入垂面距离的概念对传统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方法进行改进,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通过应用所提评价体系对不同省份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体系在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综合效益及多维度效益评价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及可行性。
文摘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时,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交易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边际成本进行精细化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参与市场的最优调度策略。首先,分析了外部现货市场环境下市场价格不确定性典型场景处理方法,并研究了综合能源系统内部多种源荷可调资源及运行成本结构;其次,建立了在电力市场价格不确定性条件下考虑系统边际成本交易优化模型,并提出沙猫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可以降低IES的运行成本,还能增强其对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为综合能源系统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运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实现能源系统参与市场调度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双重优化。
文摘随着我国电力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构建多源互补系统形成新能源基地,共同参与电能量现货市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新能源基地参与现货市场过程中,面临新能源出力与现货电价波动的双重不确定性,导致其收益稳定性下降。为此,首先围绕包含“风-光-火-蓄”的新能源基地参与现货市场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其次,构建确定性场景下多源互补系统运行优化模型,并分别采用置信间隙决策理论(confidence gap decision theory,CGDT)与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 value at risk,CVaR)处理新能源出力、现货电价的不确定性,进而将确定性模型转化为CGDT-CVaR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的鲁棒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并针对置信水平、显著性水平开展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CGDT-CVaR模型能够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因素的消极影响,提高新能源基地运行计划的鲁棒性与经济性,通过调整显著度水平与置信水平可以调节模型的风险倾向,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