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电磁脉冲晚期成分作用下变压器的等效电感及无功损耗特性
1
作者 王古玥 王泽忠 刘春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728-5741,共14页
考虑高空核电磁脉冲晚期成分(HEMP E3)的动态特性,研究了变压器电感对HEMP E3在电网内所产生地磁感应电流(GIC)的阻碍作用,以及E3 GIC引起的直流偏磁下变压器无功损耗特性。通过场路耦合仿真计算了直流偏磁下特高压变压器的等效电感及... 考虑高空核电磁脉冲晚期成分(HEMP E3)的动态特性,研究了变压器电感对HEMP E3在电网内所产生地磁感应电流(GIC)的阻碍作用,以及E3 GIC引起的直流偏磁下变压器无功损耗特性。通过场路耦合仿真计算了直流偏磁下特高压变压器的等效电感及无功损耗特性,并提出实现快速计算的简化解析方法。基于上述特性建立考虑电感效应的变压器回路动态GIC计算模型,并应用于E3 GIC及其造成的变压器无功损耗的计算。结果表明:变压器的等效电感(包括励磁电感和漏电感)阻碍GIC的快速增长,其数值随直流偏磁程度的增大而迅速下降,该电感效应使GIC滞后于E3的变化且峰值变平缓,忽略此特征则会高估GIC对设备的损害,误判事件的严重性;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在GIC较大时表现出明显的饱和特性,不考虑此特征会高估电力系统响应的灾害性风险,影响核爆期间应对措施的科学性。由于简化解析法不涉及暂态仿真,可以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基础上快速预测E3作用下电网GIC与变压器无功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感应电流 变压器 高空核电磁脉冲晚期成分 动态特性 无功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体力学模型与模型预测控制的地磁暴期间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电压波动平抑优化调度 被引量:2
2
作者 辛文凯 王泽忠 +1 位作者 刘春明 王古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03-4014,共12页
地磁暴期间,电网中的变压器受到地磁感应电流(GIC)影响而导致无功损耗会显著增大,这种不确定的、突发群发的无功扰动会引发电网电压波动。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由于其特殊的电气特性更容易受到地磁暴的侵害,造成电压跌落至不合格区间甚至... 地磁暴期间,电网中的变压器受到地磁感应电流(GIC)影响而导致无功损耗会显著增大,这种不确定的、突发群发的无功扰动会引发电网电压波动。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由于其特殊的电气特性更容易受到地磁暴的侵害,造成电压跌落至不合格区间甚至引发电压崩溃而导致大规模停电。该文以地球三维磁流体力学(MHD)模型预测的地磁扰动(GMD)为基础,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修正MHD模型计算的无功扰动并调整可控主导节点的注入功率进行优化调度,平抑地磁暴期间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电压波动。该文还以华东超高压、特高压电网为算例,仿真对比了特大地磁暴发生期间电网实施优化调度前后的电压波动,并提出了波动率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保证地磁暴期间的电压稳定性和合格率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暴 地磁感应电流 电压波动 磁流体力学 无功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波入侵变电站时的电磁骚扰强度分布研究
3
作者 郎沂凡 程养春 +3 位作者 梁紫颜 高诗睿 李光茂 何宁辉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1-201,共11页
智能传感器是电力设备状态感知和故障预警的重要基础,但变电站的极强的瞬态电磁骚扰会对传感器造成极大冲击,分析雷电波侵入变电站时变电站内的电磁场强度分布能够帮助运行人员找到更合适的传感器安装位置。文中首先以变电站实际电路为... 智能传感器是电力设备状态感知和故障预警的重要基础,但变电站的极强的瞬态电磁骚扰会对传感器造成极大冲击,分析雷电波侵入变电站时变电站内的电磁场强度分布能够帮助运行人员找到更合适的传感器安装位置。文中首先以变电站实际电路为基础,在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微波工作室中建立了一个包含避雷器的110 kV变电站仿真模型,将避雷器等效为非线性电阻,并通过场路协同接口连接到CST软件中,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同。之后通过仿真研究了相邻线路和变压器油箱等金属块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得出传感器在输电线路、变压器高压套管和变压器油箱周围区域等几个典型位置的最大瞬态电磁场强度分布。最后,将结果与IEC 61000-4-9:2016标准中的脉冲磁场抗扰度测试标准进行了对比,为传感器的安装和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骚扰 雷电波 变电站 场路协同 避雷器 CST 电磁兼容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压频率对GIS绝缘子内部气隙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赵琳 顾刘欢 +3 位作者 金涌涛 邵先军 郭广怀 唐志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在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中具有优势,但工频下广泛应用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面临着无法直接在低频输变电设备上应用的问题。为此,以GIS绝缘子内部气隙缺陷为研究对象,首先理论分析了频率对绝缘材料介电常数及电导特性...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在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中具有优势,但工频下广泛应用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面临着无法直接在低频输变电设备上应用的问题。为此,以GIS绝缘子内部气隙缺陷为研究对象,首先理论分析了频率对绝缘材料介电常数及电导特性的影响,其次在经典三电容模型基础上仿真研究了不同频率下绝缘内部气隙局部放电特征的差异,最后采用特高频法开展了20~100 Hz范围内的气隙局部放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降低,环氧树脂材料的介电常数略有增加,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减小,环氧树脂的电导下降,由此引起气隙缺陷部位电场略有上升和电容时间常数的增大,导致相较于工频,低频20 Hz下起始局放电压有所升高,每周期平均脉冲重复率下降20%;同一电压等级下,低频下PRPD图谱形状、幅值分布范围无明显变化,工频下的PRPD图谱经频率归一化后可作为低频下气隙放电的诊断依据。研究结果可为低频输变电设备的局放检测和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交流输电 气隙缺陷 三电容模型 材料电气特性 统计参数 局部放电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电磁波检测的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唐志国 李成榕 +3 位作者 黄兴泉 王伟 程序 李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6-101,共6页
在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天线阵列技术和时间差算法的电力变压器局放定位新方法。研究了电磁波法的定位精度与检测频率的关系,提出1-5GHz的局放定位检测频带;对铁心、线圈模型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探讨... 在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天线阵列技术和时间差算法的电力变压器局放定位新方法。研究了电磁波法的定位精度与检测频率的关系,提出1-5GHz的局放定位检测频带;对铁心、线圈模型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探讨;提出基于4阵元天线阵列检测的方式;设计了基于多样本互相关-移位-叠加-互相关的时延测量算法;最后开发了融合遗传算法的时间差法定位技术,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频带、传感器阵列技术及时延算法有效地解决了铁心对定位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时延的自动测量并将时延测量精度提高到数十皮秒;通过把遗传算法与时间差算法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对单一局放源的定位,实验中定位精度可达数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局部放电 故障定位 传感器阵列 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GIS隔离开关带电操作试验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志兵 陈维江 +9 位作者 王浩 孙岗 张翠霞 刘洪涛 马国明 岳功昌 胡榕 时卫东 孙泽来 张建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6-1444,共9页
为验证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隔离开关带电操作的安全性,在长治、南阳和荆门变电站对所有特高压GIS隔离开关进行了带电操作试验。在前期特高压GIS和复合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 为验证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隔离开关带电操作的安全性,在长治、南阳和荆门变电站对所有特高压GIS隔离开关进行了带电操作试验。在前期特高压GIS和复合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hypi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HGIS)中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实测研究基础上,开展现场典型运行方式下隔离开关带电操作,监测产生的VFTO和暂态壳体电位(transient enclosure voltage,TEV)。试验初步得出了特高压变电站实际VFTO和TEV水平及分布,结果表明:特高压GIS隔离开关的带电操作是安全的,但应注意产生的TEV对二次设备的影响,阻尼电阻能够有效抑制VFTO和TEV。带电操作试验的开展为今后特高压GIS隔离开关的带电操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UHV)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复合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HGIS) 隔离开关 带电操作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 暂态壳体电位(TE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经高阻接地方式下过电压及接地故障选线 被引量:19
7
作者 吕军 陈维江 +2 位作者 齐波 王晓刚 周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28-2734,共7页
针对电容电流<10A的10kV配电网,分析了中性点高阻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和阻值选择,对高阻接地方式的过电压抑制效果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进行了仿真研究。在河北省张家口供电公司实施了中性点高阻接地方式,并开展了人工单相接地试验。仿真... 针对电容电流<10A的10kV配电网,分析了中性点高阻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和阻值选择,对高阻接地方式的过电压抑制效果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进行了仿真研究。在河北省张家口供电公司实施了中性点高阻接地方式,并开展了人工单相接地试验。仿真分析、现场试验以及装置运行情况表明,中性点经1200Ω高阻接地方式下,能够实现有效过电压抑制和单相接地故障过渡电阻<3000Ω情况的准确选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方式 过电压 故障选线 仿真计算 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模拟器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云伟 王泽忠 +2 位作者 卢斌先 张志军 张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为了获得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自建的电磁脉冲模拟器进行了建模和数值仿真,并用三维瞬态电场测量系统和瞬态磁场测量系统实际测量了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磁场。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自建的电磁脉冲模拟器进行了建模和数值仿真,并用三维瞬态电场测量系统和瞬态磁场测量系统实际测量了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磁场。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该电磁脉冲模拟器可产生上升沿为20-30ns的强电磁脉冲,且二者吻合较好。基于建立的模型得到了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磁场的分布规律:电磁脉冲强度由工作区间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随高度的增加,电磁脉冲强度逐渐增大。基于上述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可检验电磁干扰和电磁防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模拟器 时域有限差分法 瞬态电磁场 分布规律 测量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换流站现场干扰信号的测量及实验室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季洪鑫 齐波 +3 位作者 赵林杰 左健 孙夏青 李成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61-3971,共11页
为了研究换流站现场干扰信号的抗干扰措施、提高现场局部放电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对换流站内的干扰信号进行测量。为此,在±800 k V换流站内采用常规脉冲电流法和特高频法分别测量了阀厅内的干扰信号、交流线路下换流变附... 为了研究换流站现场干扰信号的抗干扰措施、提高现场局部放电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对换流站内的干扰信号进行测量。为此,在±800 k V换流站内采用常规脉冲电流法和特高频法分别测量了阀厅内的干扰信号、交流线路下换流变附近的干扰信号以及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间的干扰信号,并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干扰信号进行实验室模拟,以进一步确定换流站内现场干扰信号的类型、来源及特征。测量结果表明:1)检修状态下极Ⅰ低压阀厅内测得的背景噪声主要是一些无线电干扰信号,如GSM制式的手机干扰信号、对讲机干扰信号;2)在交流线路下换流变附近测得的干扰信号主要是周期型的脉冲干扰信号,如高压汞灯产生的干扰信号,该类型的干扰信号散点图在某一固定相位处呈长条状分布;3)当高压线路带有800 k V直流电压时,在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间测得的干扰信号主要由高压直流导线上的电晕放电产生,该放电信号为等幅值的脉冲干扰信号,且随相位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站 干扰信号 局部放电 常规脉冲电流 特高频 抗干扰措施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变电站的稳态电磁骚扰特性预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白锋 齐磊 +1 位作者 崔翔 黄冀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36-1841,共6页
为了开展特高压变电站电磁环境建模方法和预测计算的系统研究工作,基于矩量法,采用CDEGS软件对特高压变电站的工频电磁环境进行了预测研究,着重分析了变电站内线路巡视走廊和保护小室区域以及变电站外距围墙20m处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为了开展特高压变电站电磁环境建模方法和预测计算的系统研究工作,基于矩量法,采用CDEGS软件对特高压变电站的工频电磁环境进行了预测研究,着重分析了变电站内线路巡视走廊和保护小室区域以及变电站外距围墙20m处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计算结果表明:晋东南变电站站、南阳开关站和荆门变电站除站内TA、TV上方连接管母线以及HGIS下方最大工频电场强度超过了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导则规定的10kV/m的职业曝露限值外,其它各项计算结果均低于相应标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变电站 线路走廊 保护小室 电磁骚扰 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地金属网对高压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及感应电压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建飞 周年光 +2 位作者 孔淑琴 彭继文 欧阳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9-202,共4页
为解决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民房由于工频电场而产生感应电压的现象,提出采用接地金属网来减小民房内工频电场强度以及居民房内不良接地导体的感应电压。采用高密度板制做的木盒子模拟居民房,分别在人工气候室内和湖南省内某500 kV和220 kV... 为解决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民房由于工频电场而产生感应电压的现象,提出采用接地金属网来减小民房内工频电场强度以及居民房内不良接地导体的感应电压。采用高密度板制做的木盒子模拟居民房,分别在人工气候室内和湖南省内某500 kV和220 kV交流输电线路下方进行试验,并采用CDEGS电磁计算软件进行计算,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表明,接地金属网可有效减小高压输电线路周围居民房中的工频电场强度和感应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金属网 工频电场强度 感应电压 交流高压输电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特高压变电站时电磁骚扰特性的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齐磊 李泓志 +2 位作者 崔翔 吴燕 白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96-1801,共6页
研究特高压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对于确保特高压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矩量法与Fourier变换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雷击特高压变电站时保护小室区域的瞬态电、磁场分布,以及在双端接地二次电缆上产生的屏蔽... 研究特高压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对于确保特高压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矩量法与Fourier变换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雷击特高压变电站时保护小室区域的瞬态电、磁场分布,以及在双端接地二次电缆上产生的屏蔽层电流和芯线共模干扰电压。预测计算表明:保护小室区域的最大瞬态磁场强度约为2285A/m,建议在保护小室墙体铺设金属屏蔽网以满足特高压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的脉冲磁场抗扰度5级的要求;由于雷电流作用时间极短,再加上电缆沟内多根电缆和并联铜排的分流作用,不会导致二次电缆的烧毁;二次电缆的芯线共模干扰电压<1kV,低于特高压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的浪涌抗扰度4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变电站 二次设备 雷击 电磁骚扰 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棒-板电极起晕电压实验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静岚 符瑜科 +5 位作者 卢铁兵 齐磊 卞星明 朱俊谕 赵国亮 魏晓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0-188,共9页
为了获得复合电压作用下电极的起晕特性,在室内搭建了复合电压下无锈棒-板电极起晕特性实验平台,采用串联的复合加压方式,即一个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另一个电极上施加交流电压,以紫外光子计数的突变作为电晕起始判据,获得了直流和交流... 为了获得复合电压作用下电极的起晕特性,在室内搭建了复合电压下无锈棒-板电极起晕特性实验平台,采用串联的复合加压方式,即一个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另一个电极上施加交流电压,以紫外光子计数的突变作为电晕起始判据,获得了直流和交流复合电压下的电极起晕特性。同时对比了不同直流电压极性、电极加压方式和不同复合电压升压方式下电极起晕电压的特点,探究复合电压下棒电极半径和棒板间隙对电极起晕电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大气条件及电极布置下,由于空间电荷影响,棒电极正直流、板电极交流加压方式下的起晕电压比棒电极交流、板电极正直流加压方式下的起晕电压高;在棒-板气隙间距0~5cm范围内,定直变交复合升压方式下,交直流分量有效值叠加后的起晕电压随着直流分量的增加而升高,定交变直方式下,该值随着交流分量的增加而下降,且交直流分量间互为线性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复合电压作用下电极的电晕机理及起晕电压的准确预测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压 起晕电压 紫外光子计数 加压方式 棒-板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参尺度空间经验小波变换的变压器高频电流局放噪声抑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志国 李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局部放电(PD)是致使变压器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绝缘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针对高频PD信号中复杂的噪声信息,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和峭度优化的改进无参经验小波变换的降噪方法。该方法以经验小波变换(EWT...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局部放电(PD)是致使变压器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绝缘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针对高频PD信号中复杂的噪声信息,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和峭度优化的改进无参经验小波变换的降噪方法。该方法以经验小波变换(EWT)分解为基础,构造高斯核函数平滑频谱生成尺度空间,利用k-means聚类对边界点进行筛选得到频带分界点,然后提取无参尺度空间EWT分解的模式分量的互信息值和峭度值进行合并优化,排除冗余的频谱划分点并对频谱重新分割,利用新的频谱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有价值的分量,在有价值的分量中去除噪声分量并将剩余分量进行通用阈值降噪然后重构信号达到PD信号降噪效果。文中方法不需要人工参与且解决了模态混叠问题,仿真和实验室、现场测试表明,与现有小波变换降噪和基于经验模态分解降噪的方法进行对比,文中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抑制PD信号中的噪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局部放电 经验小波变换 尺度空间 互信息 峭度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压下表面电荷分布对沿面放电发展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鲁杨飞 李庆民 +2 位作者 刘涛 黄旭炜 王忠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059-3070,共12页
为了探究高频电压下表面电荷积聚对气-固绝缘沿面放电发展过程的影响,搭建了沿面放电测试平台与表面电荷测量系统。首先,采用20 kHz和30 kHz高频正弦电压,基于针-板电极结构,实验研究了沿面放电形态的发展与放电特性参数的演化规律。其... 为了探究高频电压下表面电荷积聚对气-固绝缘沿面放电发展过程的影响,搭建了沿面放电测试平台与表面电荷测量系统。首先,采用20 kHz和30 kHz高频正弦电压,基于针-板电极结构,实验研究了沿面放电形态的发展与放电特性参数的演化规律。其次,对放电发展不同阶段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电荷分布进行了测量,得出了表面电荷的时空分布特性。最后,通过扫描电镜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材料表面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变化进行了测试,探究了材料物化缺陷特性对表面电荷积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频下沿面放电呈现极性效应,正半波放电幅值大于负半波,且放电中期正半波峰值处会出现较大幅值的放电,峰值处放电次数在后期明显增加;材料表面积聚负极性电荷,沿面放电导致的物化缺陷加剧了表面电荷的积聚;负极性表面电荷在电压正、负半波对针电极附近电场分布的不同影响,是沿面放电极性效应的主要产生原因。与高频电压相比,工频电压下负极性表面电荷积聚量较少,且沿面放电呈现出不同的极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压 聚酰亚胺 沿面放电 表面电荷 物化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暴影响下特高压交流电网电压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辛文凯 王泽忠 +1 位作者 刘春明 李宇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771-5780,共10页
地磁暴时,地磁感应电流(GIC)流经变压器会产生大量无功损耗,引起电网电压波动。随着我国特高压交流电网规模的扩大,地磁暴给特高压交流电网电压稳定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准确评估地磁暴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该文建立了适用于... 地磁暴时,地磁感应电流(GIC)流经变压器会产生大量无功损耗,引起电网电压波动。随着我国特高压交流电网规模的扩大,地磁暴给特高压交流电网电压稳定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准确评估地磁暴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该文建立了适用于地磁暴期间衍生无功扰动影响电压稳定的分析模型,通过对线路的等效变换,适应于多电压等级电网的多进线节点电压稳定分析。该文将地磁暴造成的无功扰动加入电压稳定分析模型得出地磁暴影响下的PV曲线解析式,并提出电压失稳指标,避免了连续潮流法预测校正过程中步长难以准确选取、计算复杂等问题,便于确定电网遭受地磁暴侵害时的电压稳定薄弱点和负荷裕度,并通过规划的华东特高压交流电网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暴 电压稳定 负荷裕度 评估指标 无功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地磁暴期间超、特高压交流电网主导节点电压设定值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文凯 刘春明 +1 位作者 王泽忠 李宇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84-4290,共7页
当电网遭受地磁暴侵害时,电网中感生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会使变压器铁心偏磁饱和,变压器无功损耗增大,引发整个电网的无功不足与电压波动。超、特高压电网由于其特殊的电气特性更容易受到地磁暴的侵害... 当电网遭受地磁暴侵害时,电网中感生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会使变压器铁心偏磁饱和,变压器无功损耗增大,引发整个电网的无功不足与电压波动。超、特高压电网由于其特殊的电气特性更容易受到地磁暴的侵害,群发性、突发性的无功扰动易使电网电压跌落至不合格区间。针对这种情况,在确定超、特高压电网主导节点电压设定值时,须考虑地磁暴衍生的无功扰动对系统电压的影响。通过分析地磁暴期间电压波动的机理和模拟电网对强地磁暴的响应,该文提出了强地磁暴期间超、特高压电网主导节点电压设定值和电压控制区域校正方法。该研究适用于强地磁暴期间超、特高压电网电压控制,保证在遭受地磁暴侵害情况下各电压等级电网电压仍可保持在合格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暴 地磁感应电流 主导节点 电压校正 电压控制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10kV实体模型的电力变压器局放高频脉冲电流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静岚 叶兆平 +4 位作者 施广宇 刘忠岳 李阳 唐志国 陈炳贵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159,共8页
变压器出厂耐压试验及局部放电检测试验,是有效发现设备内部的局部绝缘缺陷、检查绝缘完整性的重要措施。高频脉冲电流检测法与常规脉冲电流法相比,具有传感器安装方便、检测频带宽、可进行多端测量等优点。文中在110kV变压器三相感应... 变压器出厂耐压试验及局部放电检测试验,是有效发现设备内部的局部绝缘缺陷、检查绝缘完整性的重要措施。高频脉冲电流检测法与常规脉冲电流法相比,具有传感器安装方便、检测频带宽、可进行多端测量等优点。文中在110kV变压器三相感应耐压试验回路基础上,搭建高频局放多端检测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位置的高频脉冲信号传播至变压器不同耦合点处的波形特征,总结了110kV实体变压器各耦合点响应信号在首波极性、幅值、时延、频谱上的表现特征,探究利用这些传播特性实现局部放电电气定位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高频脉冲 多端检测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辐照下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表面充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入云 陈冰莹 +2 位作者 韩其林 陈庚 屠幼萍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地球同步轨道环境下电子辐照会使航天绝缘材料产生电荷积聚,可能引起介质静电放电,而静电放电也会影响电荷积聚情况。本文在电子辐照下对聚酰亚胺薄膜材料进行电位分布和静电放电电流联合测量实验,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恶劣环境中电子辐... 地球同步轨道环境下电子辐照会使航天绝缘材料产生电荷积聚,可能引起介质静电放电,而静电放电也会影响电荷积聚情况。本文在电子辐照下对聚酰亚胺薄膜材料进行电位分布和静电放电电流联合测量实验,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恶劣环境中电子辐照下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表面充放电过程。结果表明:15 keV、0.33 nA/cm^(2)的电子环境下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位呈负极性,电位分布模式包括单峰型、多峰型、火山口型和平顶型,其中单峰型和多峰型分布模式的放电次数最多。短时多次放电会转变电位分布模式,并使转变后的电位分布模式在长时间内保持。电位分布模式会影响放电电流信号的波前时间,而电位水平会影响放电电流信号的半峰值时间,低电位水平下的电流信号半峰值时间比高电位水平下大约高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电子辐照 表面电位分布模式 静电放电电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数据修复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宁辉 吴旭涛 +5 位作者 沙伟燕 李秀广 周秀 田禄 李金鑫 程养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8,共12页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变电站中。但是一些在线监测装置常常出现数据异常或缺失,影响对变压器状态的实时准确判断,因此亟需对在线监测数据中被剔除的“脏数据”和缺失数据进行修复。在总结现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变电站中。但是一些在线监测装置常常出现数据异常或缺失,影响对变压器状态的实时准确判断,因此亟需对在线监测数据中被剔除的“脏数据”和缺失数据进行修复。在总结现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数据修复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要求,提出了由滑动平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多项式拟合3种缺失数据修复算法组成的修复策略;利用现场典型数据,分析了这3种方法的修复效果、最佳参数、优缺点和相互配合方式,实现了对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数据的快速准确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神经网络 数据修复 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