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变化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颖慧 郭前进 +3 位作者 闫雨龙 胡冬梅 邓萌杰 彭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4-511,共8页
采集晋城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样品,测定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BTEX)的质量浓度,探讨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日变化特征,运用特征比值法分析BTEX来源,计算BTEX的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讨论其环境影响。结果表... 采集晋城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样品,测定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BTEX)的质量浓度,探讨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日变化特征,运用特征比值法分析BTEX来源,计算BTEX的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讨论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晋城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中BTEX质量浓度分别为10.52μg·m^(−3)和23.60μg·m^(−3),冬季和夏季环境空气中质量浓度较高的BTEX化合物为苯和甲苯;两个季节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08:00—10:00时段,谷值出现时段存在差异,日变化受机动车排放、光化学反应和边界层影响。夏季X/E值为2.41,冬季X/E值为3.02,夏季受区域传输影响较冬季大,受本地排放影响较冬季小。夏季B/T值为0.95,冬季B/T值为1.46,表明夏季晋城市BTEX主要排放源为机动车源和燃煤源,冬季BTEX主要来自于本地排放的燃煤源;夏季和冬季观测期间,间,对-二甲苯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47.51μg·m^(−3)和33.26μg·m^(−3),甲苯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5.48μg·m^(−3)和27.89μg·m^(−3),间,对-二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别为0.34μg·m^(−3)和0.24μg·m^(−3),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别为0.24μg·m^(−3)和0.43μg·m^(−3),甲苯和间,对-二甲苯为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较高的BTEX物种。因此,夏季控制机动车排放和燃煤排放,冬季控制本地燃煤排放,特别是控制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排放是降低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浓度、改善臭氧污染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 BTEX 比值分析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及其时间稳定性剖面分布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紫恬 王盛萍 +4 位作者 袁亚男 王旭 牛勇 张志强 朱金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1-499,共9页
了解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对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SM)及其时间稳定性的影响,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华北土石山区北京八达岭林场内分别选取阴、阳坡的高、中、低3个密度等级油松样地,观... 了解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对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SM)及其时间稳定性的影响,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华北土石山区北京八达岭林场内分别选取阴、阳坡的高、中、低3个密度等级油松样地,观测0~60 cm土壤深度SM,统计分析不同林分密度对剖面SM的影响,并采用平均相对偏差(MRD)、标准差(STD)和时间稳定性指数(ITS)等指标分析SM的时间稳定性。结果表明:(1)当水分环境条件较好时(如阴坡)密度对SM没有显著影响,只在水分条件较差情况下(如阳坡或平水年)不同密度间SM差异才有一定体现;(2)从SM剖面分布看,密度越高表层(0~20 cm)SM越低;而阴坡次表层(>20~40 cm)和深层(>40~60cm)则SM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大,表明阴坡油松植被密度的增大并没有引起显著的土壤干旱;(3)高密度STD值更低,SM较为稳定,且该现象在阳坡更明显。总体来看,随着SM增大,阴坡和阳坡ITS不同程度增大,但阳坡较阴坡ITS分布更为分散,ITS均值较大,而阴坡ITS分布更为集中,均值相对较小,进一步证实阴坡密度增大并没有引起显著的土壤干旱。因此,该地区种植密度对阳坡SM及其稳定性影响更明显,阳坡宜采用低密度林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时间稳定性 种植密度 土石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