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气泡气浮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松涛 吴添珑 +3 位作者 杨静雯 陈传敏 贾文波 曹悦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2-167,共6页
采用矿物油制备初始pH=7.9、油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模拟含油废水,通过微纳米气泡强化气浮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系统研究了微纳米气泡制备条件及含油废水pH、含盐量对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微纳米气泡性质与气浮除油效果的相关性。结... 采用矿物油制备初始pH=7.9、油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模拟含油废水,通过微纳米气泡强化气浮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系统研究了微纳米气泡制备条件及含油废水pH、含盐量对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微纳米气泡性质与气浮除油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300 mL/min、溶气压力0.6 MPa条件下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除油率可达90.8%;废水pH对气浮效果有重要影响,其通过改变微纳米气泡的Zeta电位影响气泡的聚并以及与油滴的附着行为,进而影响气浮效果,在酸性条件下气浮除油效果较好,除油率最高可达94.15%;溶液中的盐离子会通过对气泡表面电荷的屏蔽作用改变其双电层结构,影响气泡稳定性并最终影响气浮效果,随着溶液中氯化钠投加量的增加,除油效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000 mg/L时达到最佳除油效果,此时油去除率为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含油废水 气浮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融合策略在食用油真实性鉴别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艳坤 张伟 刘彦伶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9,共10页
对基于光谱、质谱、色谱等检测技术的数据融合策略及其在食用油真实性鉴别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广泛应用于食用油真实性鉴别的检测技术包括光谱、色谱、质谱、电子传感器等。然而,单一检测技术往往只关注某一特定的数... 对基于光谱、质谱、色谱等检测技术的数据融合策略及其在食用油真实性鉴别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广泛应用于食用油真实性鉴别的检测技术包括光谱、色谱、质谱、电子传感器等。然而,单一检测技术往往只关注某一特定的数据或指标,当食用油所含成分较复杂时,无法充分消除叠加效应、基线漂移、噪声等问题。数据融合策略分为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三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综合不同检测技术获取的数据,提取更丰富的数据特征信息,从而提高食用油真实性的鉴别效果。不同的新型检测技术之间,或将其与传统光谱、质谱、色谱等检测技术之间进行数据融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食用油掺伪鉴别、品种分类和产地溯源,未来可就改进现有分析方法、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开发新型融合算法、引入云计算提高食用油鉴别实时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数据融合策略在食用油真实性鉴别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食用油 真实性鉴别 检测技术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ZnO-TiO_(2)及其可见光催化脱硝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淑勤 李晓雪 李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9-597,共9页
通过对比水热溶胶凝胶法与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TiO_(2)的光催化性能,最终采用耗时较短且结晶度更好的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复合比例的ZnO-TiO_(2)材料。ZnO-TiO_(2)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尺寸较TiO_(2)材料均有... 通过对比水热溶胶凝胶法与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TiO_(2)的光催化性能,最终采用耗时较短且结晶度更好的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复合比例的ZnO-TiO_(2)材料。ZnO-TiO_(2)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尺寸较TiO_(2)材料均有明显增大,表面酸性更强,能带结构有利于电子空穴的高效分离,催化还原活性与选择性更强。经光催化脱硝实验优化出ZnO与TiO_(2)最佳复合比为0.2,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6.83 mg/m^(3)的NO_(x),在65 W节能灯照射的光源条件下,可见光催化脱除效率高达85%,NO_(x)质量浓度提高至13.67 mg/m^(3),在通入氨氮比为1:1的NH_(3)后,脱硝效率高达96%,比纯TiO_(2)的提高43%,质量浓度适用范围较前期研究拓宽近六倍。机理分析认为,整个反应可分成吸附与光催化两个部分,其中,吸附是该反应的速控步骤,NO在吸附氧的作用下被氧化为NO_(2),光生电子能够将NO_(2)进一步还原为N_(2),通入NH_(3)后,NH_(3)与光生电子共同作用,NO_(x)脱除效率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TiO_(2) 脱硝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GO的制备及其室温可见光催化脱硝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淑勤 李晓雪 武金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07-1315,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不同氧化石墨烯(GO)复合比例的TiO_(2)/GO催化剂,并进行了SEM、TEM、XRD、UV-vis、XPS、拉曼光谱、光电流表征分析测试。结果显示,TiO_(2)与TiO_(2)/GO晶型都是锐钛矿型,GO在与钛酸丁酯水热反应制备TiO_(2)/GO时部分被...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不同氧化石墨烯(GO)复合比例的TiO_(2)/GO催化剂,并进行了SEM、TEM、XRD、UV-vis、XPS、拉曼光谱、光电流表征分析测试。结果显示,TiO_(2)与TiO_(2)/GO晶型都是锐钛矿型,GO在与钛酸丁酯水热反应制备TiO_(2)/GO时部分被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性质更接近于石墨烯,有利于光电子转移。复合材料TiO_(2)/GO晶粒尺寸减小,吸附氧/晶格氧的比例增高,利于NO的氧化,禁带宽度缩小,吸收可见光能力更强,光电子响应能力得到提高。可见光下评价了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脱硝性能。GO的复合比例为1.5%时所得催化剂光催化脱硝性能最好。在氨氮比为1∶1时,脱硝效率为88.6%,与水热自制TiO_(2)相比提高了30%,比商用V-Ti-W催化剂的效率提高了40%,且复合材料的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商用V-Ti-W催化剂。机理分析也表明,NO的氧化速率对光催化脱硝反应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且氨气的存在可以加快对NO_(2)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锐钛矿TiO_(2) 氧化石墨 脱硝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S Virtual.Lab调相机机房噪声仿真分析
5
作者 陈传敏 杜鹏宇 +1 位作者 郭兆枫 刘松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6-220,共5页
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以其输送距离长、送电容量大、传输稳定性优良、可以灵活控制等各种优势在电力传输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调相机作为直流输变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电网功率因数,维持电网电压水平。目前,调相机本... 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以其输送距离长、送电容量大、传输稳定性优良、可以灵活控制等各种优势在电力传输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调相机作为直流输变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电网功率因数,维持电网电压水平。目前,调相机本体的噪声问题影响着电网工人、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对周边声环境造成污染,已经成为直流电网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调相机机房内外声场的分布对于噪声控制意义重大。根据声场有限元方法,在LMS Virtual.Lab中建立调相机机房声场仿真模型,并计算得到换流站调相机机房声场分布。之后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并对模型进行优化改良,研究成果可以对调相机机房的后续降噪措施提供相应理论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场仿真 调相机 LMS Virtual.Lab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