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透率光伏并网对系统暂态频率稳定性影响的量化评估 被引量:9
1
作者 颜湘武 梁白雪 +1 位作者 贾焦心 王晨光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32-1240,共9页
文章从光伏机组暂态特性和并网保护策略两个角度,研究光伏机组自身运行特性、保护控制特性、故障穿越特性对暂态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二元表判据划分频段并给予权重系数的思路,考虑光伏机组暂态特性,结合系统频率安全运行要求和光伏... 文章从光伏机组暂态特性和并网保护策略两个角度,研究光伏机组自身运行特性、保护控制特性、故障穿越特性对暂态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二元表判据划分频段并给予权重系数的思路,考虑光伏机组暂态特性,结合系统频率安全运行要求和光伏机组保护措施,细化了各频段的权重系数,构建了计及扰动瞬间频率偏移量的频率稳定裕度指标。在仿真软件中,搭建配有储能装置和不同并网保护策略的光伏电站模型,以及基于IEEE39节点系统的含不同光伏占比电网模型。仿真分析不同程度负荷扰动下系统暂态频率稳定性。结果表明,改进频率稳定裕度指标提高了高渗透率光伏并网系统频率量化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并网保护 储能装置 暂态频率稳定 稳定裕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机组虚拟惯量控制下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颜湘武 张世峥 贾焦心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9,共9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机组的接入和大量火电机组退出,导致电网系统的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下降,降低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文章首先考虑光伏机组的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建立了计及新能源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机组的接入和大量火电机组退出,导致电网系统的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下降,降低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文章首先考虑光伏机组的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建立了计及新能源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其次,引入最大频率偏差、稳态频率偏差、最大频率变化率(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幅值3个指标,对不同新能源渗透率场景下的频率特性进行量化评估。最后,基于DigSILIENT/PowerFac-tory15.1搭建含光伏机组的3机9节点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尽管RoCoF幅值指标在不同渗透率场景下的数值均大于全同步机系统,但在惯性时间常数较大时,高渗透率场景下的最大频率偏差指标优于全同步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惯量支撑 一次调频 频率稳定性 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光伏消纳的“大机小网”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 被引量:8
3
作者 莫若慧 余加喜 +2 位作者 贾浩 范亚洲 余洋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5-371,共7页
文章提出了考虑需求响应和海蓄机组的"大机小网"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光伏并网的消纳问题。该方法在日前调度阶段利用火电运行成本、光伏未消纳量和负荷补偿成本建立综合目标函数,并考虑需求侧响应相关约束,... 文章提出了考虑需求响应和海蓄机组的"大机小网"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光伏并网的消纳问题。该方法在日前调度阶段利用火电运行成本、光伏未消纳量和负荷补偿成本建立综合目标函数,并考虑需求侧响应相关约束,得到经济性最优的日前调度值;在日内调度阶段引入随机模型预测控制,通过海蓄机组平衡光伏波动剧烈场景下的日前预测误差。通过算例分析,该方案减小了弃光量,完成了"大机小网"下的经济优化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机小网 并网光伏 需求响应 海蓄机组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大机小网”下火电-光伏-抽水蓄能优化调度 被引量:2
4
作者 莫若慧 余加喜 +2 位作者 贾浩 徐清 余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1-205,共5页
光伏大规模接入加剧了"大机小网"电网的结构性问题,导致传统单断面优化调度难以实现最优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多时间尺度火电-光伏-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即对于日前优化调度,在系统运行成本中... 光伏大规模接入加剧了"大机小网"电网的结构性问题,导致传统单断面优化调度难以实现最优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多时间尺度火电-光伏-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即对于日前优化调度,在系统运行成本中引入了光伏未消纳量和火电污染物排放量形成多目标函数;对于日内滚动优化,以跟踪日前计划值为目标,考虑了光伏出力极限场景调节能力约束与抽水蓄能机组启停速率约束,并采用自适应调节预测时域与控制时域的MPC方法改进了传统MPC。海南省某区域电网的实际运行验证了该综合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机小网 抽水蓄能 模型预测控制 多时间尺度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高占比系统中储能辅助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铁成 闫鹏 +3 位作者 胡雪凯 梁白雪 曾四鸣 杨少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2-291,共10页
该文采用超级电容储能辅助光伏机组进行调频,提出一种适用于功率波动、故障扰动引起频率变化场景的储能调频控制策略。该策略在频率处于调频死区或光伏机组处于故障阶段下,光伏机组不参与系统调频;频率偏移量超过调频死区或故障清除后... 该文采用超级电容储能辅助光伏机组进行调频,提出一种适用于功率波动、故障扰动引起频率变化场景的储能调频控制策略。该策略在频率处于调频死区或光伏机组处于故障阶段下,光伏机组不参与系统调频;频率偏移量超过调频死区或故障清除后的恢复阶段,储能系统辅助光伏机组向电网提供一次调频功率或惯量支撑功率。经验证,该策略全面增强高占比光伏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装置 低电压穿越 频率调节 光伏机组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与功率限值整定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波 高远 +2 位作者 王磊 李铁成 胡雪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2-539,共8页
为在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最大化,提出一种以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为目标的容配比与变功率限值整定方法,分析容配比和变功率限值对光伏逆变器可靠性以及系统发电量的影响规律,建立考虑功率器件寿命的光伏发... 为在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最大化,提出一种以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为目标的容配比与变功率限值整定方法,分析容配比和变功率限值对光伏逆变器可靠性以及系统发电量的影响规律,建立考虑功率器件寿命的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与功率限值参数优化整定模型,并利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不同纬度地区的算例分析结果验证所提整定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启发式算法 可靠性 容配比 功率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无功输出能力的光伏逆变器IGBT可靠性分析
7
作者 张波 高远 +2 位作者 李铁成 胡雪凯 王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6-302,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可靠性评估方法,根据光伏电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定量分析光伏逆变器IGBT可靠性。该方法利用LightGBM机器学习模型刻画IGBT工况和IGBT结温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可靠性评估方法,根据光伏电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定量分析光伏逆变器IGBT可靠性。该方法利用LightGBM机器学习模型刻画IGBT工况和IGBT结温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有效解决了IGBT可靠性评估中IGBT结温计算耗时长、依赖模型参数的问题。最后,基于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对参与配电网无功调控的光伏逆变器IGBT可靠性进行量化评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配电网 光伏逆变器 可靠性分析 LightGBM模型 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RoCoF的同步逆变器预同步控制及参数设计
8
作者 颜湘武 马宏斌 +1 位作者 王晨光 张世峥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7-1104,共8页
同步逆变器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后,提高了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支撑作用,但在并离网双模式动态调节过程中,同步逆变器可能产生过大的频率偏差及频率变化率,文章提出一种计及RoCoF的同步逆变器预同步控制及参数设计方法。首先,以虚拟功率预... 同步逆变器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后,提高了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支撑作用,但在并离网双模式动态调节过程中,同步逆变器可能产生过大的频率偏差及频率变化率,文章提出一种计及RoCoF的同步逆变器预同步控制及参数设计方法。首先,以虚拟功率预同步控制结构为例,分析其实现相位预同步的工作原理及方法,建立预同步控制的小信号模型;其次,借鉴IEEEStandard 154号电网同步过程标准,实现预同步控制参数的设计;最后,通过搭建仿真平台,验证预同步控制及设计参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的预同步控制方案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同步逆变器的预同步并网过程,并且设计参数满足频率偏差及频率变化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逆变器 预同步控制 虚拟功率 小信号模型 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相对增益的逆变器耦合评价与解耦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雪原 颜湘武 +2 位作者 张波 李佳佳 吕志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117,共8页
针对逆变器的功率耦合现象,理论分析逆变器功率耦合的根本原因,将控制论中的动态相对增益法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提出一种全频域内量化评价逆变器功率耦合程度的方法,实现控制量参数和被控量参数的正确配对。基于对角形矩阵的功率解... 针对逆变器的功率耦合现象,理论分析逆变器功率耦合的根本原因,将控制论中的动态相对增益法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提出一种全频域内量化评价逆变器功率耦合程度的方法,实现控制量参数和被控量参数的正确配对。基于对角形矩阵的功率解耦控制方法,改进传统的下垂控制策略,配合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及前馈解耦,实现了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最后,具体算例验证了基于动态相对增益的功率耦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仿真验证了基于对角形矩阵的功率解耦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逆变器 相对增益 解耦控制 对角形矩阵 参数配对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