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光热电站接入的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苏志军 夏世威 +3 位作者 李庚银 孙冠群 蔡德福 张良一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8-236,共9页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可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转动惯量及阻尼支撑,但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光热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问题,首先基于容量加权法建立了光热电站等值模型,然后根据光热电...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可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转动惯量及阻尼支撑,但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光热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问题,首先基于容量加权法建立了光热电站等值模型,然后根据光热电站的低惯量特性,利用扩展等面积法则(extendede qual-area criterion,EEAC)分析了惯量降低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光热电站等容量替代火电机组会导致系统惯量降低,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减弱。最后基于某区域电网,仿真分析了光热规模化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新能源电力系统 扩展等面积法则 暂态功角稳定性 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送出系统多场景仿真模型准确度评价
2
作者 祝怡阳 刘逸凡 +2 位作者 王晗玥 许建中 赵成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4,共8页
新能源送出系统的灵活异构对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仍未建立针对新能源送出系统仿真模型的适应性准则和准确度评价体系。构建一种基于类比迁移的新能源送出系统多场景仿真模型评价体系,对特征电气量曲线进行时间窗口划分与... 新能源送出系统的灵活异构对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仍未建立针对新能源送出系统仿真模型的适应性准则和准确度评价体系。构建一种基于类比迁移的新能源送出系统多场景仿真模型评价体系,对特征电气量曲线进行时间窗口划分与特征点集选取,进而确定多场景下的模型评价指标;在PSCAD/EMTDC中,以风电场送出系统为例,搭建3类风电场模型展开仿真测试,验证评价指标,并结合置信区间量化误差阈值;将评价指标及误差阈值等推广应用到工程实际。所提评价体系通过类比迁移实现了多场景的仿真模型准确度评价,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准确度评价指标和误差阈值更加全面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等值 新能源送出系统 准确度评价 仿真建模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暂时过电压机理和精确计算方法
3
作者 吴辰灏 娄云天 +3 位作者 刘昕宇 汤波 辛焕海 马骏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6,120,共8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配电系统可能导致系统在故障恢复期间出现工频暂时过电压问题,然而现有研究难以评估阻感比较大的配电系统的暂时过电压风险。为此,通过研究低电压穿越期间和故障清除后的新能源非线性输出特性,分析线路阻感比和新能源...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配电系统可能导致系统在故障恢复期间出现工频暂时过电压问题,然而现有研究难以评估阻感比较大的配电系统的暂时过电压风险。为此,通过研究低电压穿越期间和故障清除后的新能源非线性输出特性,分析线路阻感比和新能源输出有功电流对并网点电压的作用机制,揭示配电系统的暂时过电压机理,得到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暂时过电压达到最大值的条件,并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有功电流和节点电压相位非线性影响的基于迭代计算的配电系统暂时过电压精确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评估配电系统的暂时过电压风险,且配电系统中的有功电流会加剧暂时过电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多馈入系统 配电系统 暂时过电压 机理分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新能源-储能规划配置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宇翔 陈艳波 +3 位作者 田昊欣 李嘉祺 鲍玉涛 李春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13-4723,I0019,共12页
“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使得轨道交通系统向着高效能、高弹性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轨道交通系统自身具有丰富的资源,通过在其路域铺设新能源,并根据需要配置储能,构建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可实现系统的资产能源化,助力系统向... “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使得轨道交通系统向着高效能、高弹性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轨道交通系统自身具有丰富的资源,通过在其路域铺设新能源,并根据需要配置储能,构建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可实现系统的资产能源化,助力系统向绿色化方向演进。但随机性轨道交通负荷与随机性新能源出力相交织,使得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的规划配置面临难题。为此,该文构建了轨道交通路域风力、光伏以及牵引负荷的不确定集合,从而考虑了供需双向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以年均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并针对牵引变压器等自洽能源系统的组分进行分析,形成系统内各组分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从而构建了适应轨道交通运行需求的新能源-储能规划配置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特点,采用改进列和约束生成(improved 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IC&CG)算法予以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使得系统的自洽率满足设定要求,并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成本,对推进轨道交通绿色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系统 自洽能源系统 两阶段鲁棒优化 IC&CG算法 自洽率 碳排放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PC的含电动汽车综合能源系统分层优化调度
5
作者 马苗苗 龙紫娟 +1 位作者 任智伟 成永强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6-1128,共13页
要:针对含电动汽车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需要考虑可再生能源和需求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的分层实时优化调度策略(hierarchical... 要:针对含电动汽车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需要考虑可再生能源和需求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的分层实时优化调度策略(hierarchical real-time optimization strategy,HRTO),将整个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分为日前滚动优化,实时滚动优化和跟踪控制三个子问题。建立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日前优化策略,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确保启动的运行单元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实时优化层优化整个IES的最优稳态操作点,设计跟踪模型预测控制器,跟踪上层传递的最优参考值。同时该策略通过引入电动汽车参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储能特性和灵活性,实现了电动汽车和各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HRTO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和建筑物温度设定点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关键键词词:综合能源系统 分层实时优化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电动汽车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低碳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源-荷互动优化调度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云鸷 刘吉臻 胡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8,共15页
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灵活、低碳运行,提出一种计及低碳响应的源-荷互动优化调度策略,并在日前、日内等多时间尺度上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结构和多能互补关系,建立包含需求响应负荷和储能设备的混合能源集线器模型... 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灵活、低碳运行,提出一种计及低碳响应的源-荷互动优化调度策略,并在日前、日内等多时间尺度上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结构和多能互补关系,建立包含需求响应负荷和储能设备的混合能源集线器模型;其次,制定面向约时、实时响应负荷的需求响应策略,通过源、荷两侧共享调度信息,实现基于低碳响应的源-荷互动;引入碳排放均摊成本,以经济性、碳排放、用户舒适度为优化目标进行日前优化调度,并基于日前计划开展日内滚动和日内实时调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充分挖掘源、荷两侧资源的调度潜力,缓解新能源消纳问题,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低碳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需求响应 低碳排放 优化调度 源-荷互动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柔直配电网的新型限流直流断路器
7
作者 戴志辉 史琛 李毅然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9,共9页
针对柔直配电网故障清除难度大且故障清除设备难以保障健全区域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短路原理的阻感式限流直流断路器。所提断路器包含通流支路、限流模块及主断开关这3类子模块,故障后利用限流模块内晶闸管与自充电电容配... 针对柔直配电网故障清除难度大且故障清除设备难以保障健全区域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短路原理的阻感式限流直流断路器。所提断路器包含通流支路、限流模块及主断开关这3类子模块,故障后利用限流模块内晶闸管与自充电电容配合,实现故障电流快速转移与有效抑制;通过主断开关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耗散故障能量,完成故障清除。在PSCAD/EMTDC中搭建柔直配电网仿真模型,对所提直流断路器的性能进行验证,并与现有典型直流断路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断路器限流响应速度快、避雷器耗能低且具备多类型故障清除能力;同时,基于主动短路式拓扑,限流模块与主断开关仅需单向导通能力,有效减少了断路器中电力电子器件数量,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配电网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双向分断 故障限流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佳 董礼 葛铭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1-596,共6页
通过改进传统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约束条件,并引入可选路径预缩减和动态生成电缆不交叉约束,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海上风电场的集电系统路径规划方法。案例测试显示,优化后的风电场集电线路成本降低7.27%,改进后的模型可大幅减小存储空... 通过改进传统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约束条件,并引入可选路径预缩减和动态生成电缆不交叉约束,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海上风电场的集电系统路径规划方法。案例测试显示,优化后的风电场集电线路成本降低7.27%,改进后的模型可大幅减小存储空间需求和求解时间,计算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拓扑优化 混合整数线性模型 电缆敷设 路径规划 数学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并网远海风电场集电系统过电压分析及抑制
9
作者 程文静 丁汝安 卢铁兵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6,共11页
目前关于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内部过电压的相关研究,多针对基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并网的海上风电场,缺乏对经过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的远海风电场的关注。为此,文中建立集电系统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分析集电系统内部并网、甩负... 目前关于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内部过电压的相关研究,多针对基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并网的海上风电场,缺乏对经过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的远海风电场的关注。为此,文中建立集电系统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分析集电系统内部并网、甩负荷和三相接地短路故障3种典型工况下的集电系统过电压特征。研究发现,汇流母线处及其紧邻馈线端口处三相接地短路故障引起的集电系统过电压现象最严重,该过电压不仅对机端变压器和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还会导致所有风电机组脱网。因此,文中提出在关键节点配置避雷器并改进故障期间海上换流站控制策略的抑制方案,该方案可显著降低暂态过电压的幅值。实施该方案后,过电压的影响被控制在故障所在风电场内部,同时可避免风电机组的大规模脱网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场 柔性直流输电并网 集电系统 过电压 抑制策略 三相接地短路故障 甩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光氢储耦合系统优化调度
10
作者 刘越溢 李虹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4,118,共11页
风光-氢-储耦合一体化系统是提高新能源消纳和促进氢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风光氢负荷的高随机性和系统模型求解速度慢的问题给系统优化调度带来了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 control,MPC)-粒子群(part... 风光-氢-储耦合一体化系统是提高新能源消纳和促进氢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风光氢负荷的高随机性和系统模型求解速度慢的问题给系统优化调度带来了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 control,MPC)-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首先,为更精准地剖析风光负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技术,并采用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与K-medoids聚类方法结合,得到风光负荷的不确定性以及系统运行场景;而后,构建风光-氢-储耦合系统模型和基于鲁棒MPC-PSO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继而,采用鲁棒MPC和PSO算法结合,实现系统运行滚动优化的快速解耦求解;最后,建立风光-氢-储耦合系统仿真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升了制氢的经济性和风光消纳率,与单一鲁棒MPC相比所提方法提高了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多时间尺度 变分模态分解 动态时间规整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电压选取的广域测量系统数据质量提升策略
11
作者 廖梦竹 徐飞阳 +3 位作者 李娜 王志华 刘灏 刘勇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1,共11页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为电网运行监测提供了精准数据,然而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问题愈发显著。某工程现场PMU上送主站数据出现功率振荡异常现象,分析发现直接原因是母线电压选取错误,工程现...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为电网运行监测提供了精准数据,然而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问题愈发显著。某工程现场PMU上送主站数据出现功率振荡异常现象,分析发现直接原因是母线电压选取错误,工程现场复杂的电网配置使得电压选取面临挑战。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各电压选取方案的决策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综合考虑方案的优劣及适应性,最终推荐在特定场景下使用电压切换装置选取母线电压。该装置通过接入一次设备的刀闸,从而自动选择最佳电压源以保障母线电压随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同步切换,保障了PMU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而提升了PMU数据质量。研究结果为涉及母线电压选取的实际应用场景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结合当地电网运行状况,为提升数据质量和优化电网监控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数据质量 母线电压选取 电压切换装置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回路反馈的光纤干涉式GIS局部放电超声传感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荣 李松原 +7 位作者 贺春 刘广振 张黎明 唐庆华 李楠 何金 王小朋 张小龙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5,112,共8页
光纤干涉式GIS局部放电超声传感系统受到环境干扰,会导致超声检测灵敏度降低。基于单回路反馈的传感系统能够抑制振动干扰,但长时间工作仍会出现工作点漂移。文中首先分析了单回路反馈传感系统工作点漂移的原因,指出了压电陶瓷迟滞效应... 光纤干涉式GIS局部放电超声传感系统受到环境干扰,会导致超声检测灵敏度降低。基于单回路反馈的传感系统能够抑制振动干扰,但长时间工作仍会出现工作点漂移。文中首先分析了单回路反馈传感系统工作点漂移的原因,指出了压电陶瓷迟滞效应的影响;其次,搭建了基于双回路反馈的光纤干涉式GIS局部放电超声传感系统,引入了二次反馈回路以补偿一次反馈回路累积的低频相位调制误差;再次,通过振动干扰下的超声检测试验和GIS局部放电检测试验,证明了双回路反馈传感系统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超声检测灵敏度;最后,搭建了真型126 kV GIS局部放电检测试验平台,利用双回路反馈传感系统成功检测到了金属颗粒引发的局部放电和跳动声信号,检测到的最小视在放电量为5.2 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局部放电 光纤超声传感 反馈控制 迟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微柱簇阵列微通道流动沸腾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曲玖哲 杨鹏 +4 位作者 杨绪飞 张伟 宇波 孙东亮 王晓东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40-2851,共12页
为实现硅基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强化,分别设计并加工了具有并联微通道、稀疏微柱簇和致密微柱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以丙酮为工质开展热通量200~650 kW·m^(-2)的流动沸腾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并联微通道,稀疏微柱簇和致密微柱簇微... 为实现硅基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强化,分别设计并加工了具有并联微通道、稀疏微柱簇和致密微柱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以丙酮为工质开展热通量200~650 kW·m^(-2)的流动沸腾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并联微通道,稀疏微柱簇和致密微柱簇微通道具有更强的两相换热性能;在质量流速43 kg·m^(-2)·s^(-1)的条件下,稀疏微柱簇微通道与致密微柱簇微通道的平均传热系数分别可达到18.6和17.8 kW·m^(-2)·K^(-1),稀疏微柱簇微通道PEC最大可达到1.49。微柱簇阵列随热通量的增加呈现出三种不同流型,可视化研究表明,稀疏微柱簇内产生的汽相更倾向发生微柱簇绕流,而致密微柱簇内产生的汽相更倾向包裹住微柱簇,这使得前者表现出更强的两相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微柱簇阵列 相变 气液两相流 强化换热 气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交流系统下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稳定运行极限及提升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薇 郭春义 +2 位作者 张舒文 彭茂兰 冯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5,共7页
弱交流系统下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柔直系统的稳定运行范围影响着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建立了弱交流系统下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与状态空间模型,综合考虑了系统稳态运行约束和小信号稳定性约束,提出了系统稳定运行区域的计... 弱交流系统下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柔直系统的稳定运行范围影响着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建立了弱交流系统下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与状态空间模型,综合考虑了系统稳态运行约束和小信号稳定性约束,提出了系统稳定运行区域的计算方法,定量评估了不同送端交流系统短路容量和光伏出力下系统稳态约束范围与小信号稳定性约束边界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送端交流系统短路容量的降低与光伏出力的增大,小信号稳定性约束在稳态约束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区域。通过特征值分析和参与因子分析,研究了影响弱交流系统下小信号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附加频率阻尼控制策略,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系统稳定运行范围。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弱交流系统下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交流系统 光伏 柔直系统 稳定运行极限 附加频率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风火协同调频策略研究
15
作者 陈旭 綦晓 +2 位作者 杜鸣 蒋文珂 张文广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8,共10页
随着风电在电力系统渗透率的逐渐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下降,调频资源不足,频率响应裕度逐渐趋于临界值,频率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针对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从调控机理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风电虚拟惯量控制的风火... 随着风电在电力系统渗透率的逐渐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下降,调频资源不足,频率响应裕度逐渐趋于临界值,频率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针对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从调控机理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风电虚拟惯量控制的风火协同调频模型,利用风机转子动能快速响应频率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惯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风火协同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器,提升电力系统对不确定风电功率及负荷扰动的抗扰能力,并通过设计串级扩张状态观测器,解决现有自抗扰控制方法在高频噪声抑制与快速响应性能之间的矛盾,避免频率测量噪声对风电和火电机组造成过度调控,提高风火协同调控品质;最后,采用遗传粒子群算法对所提出的负荷频率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常规自抗扰控制及其他传统控制方法的调频策略而言,所提出的基于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风火协同调频策略可有效提升频率响应特性,避免测量噪声对系统频率响应幅值、控制器动作幅值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协同 电力系统调频 自抗扰控制 串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协同的热电联产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16
作者 李杰 胡勇 +4 位作者 张语珊 邓丹 梁璐 曾德良 刘吉臻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热电厂传统供热方式能源利用效率低,为深度挖掘热电联产机组节能潜力,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热负荷侧和热源侧的热电联产机组源荷协同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在负荷侧考虑气象扰动建立了修正的室外温度-热负荷预测模型,热源侧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 热电厂传统供热方式能源利用效率低,为深度挖掘热电联产机组节能潜力,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热负荷侧和热源侧的热电联产机组源荷协同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在负荷侧考虑气象扰动建立了修正的室外温度-热负荷预测模型,热源侧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能效变工况模型;以全部供热机组发电煤耗率最低为目标构建源-荷协同的多机组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在由6台热电联产机组和2组加热器组成的热网供热场景开展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热负荷预测值的源荷协同热电联产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供热期内机组总煤耗量,相比传统分配方法,典型尖峰供暖期1天内热电厂煤耗量可以减少214.56 t。所提负荷优化分配方法有助于提高热电厂运行经济性,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热负荷预测 源荷协同 黏菌算法 负荷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故障期间VSG电压源特性控制策略下的短路电流解析计算
17
作者 王彤 何淑威 +5 位作者 魏玉文 郑煜超 王增平 徐潜 杨国生 王聪博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1-209,224,共10页
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故障暂态特性对提升继电保护在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在故障期间保持VSG电压源特性的优化控制策略,并解析推导了不对称故障期间VSG短路全电流解析表达式。... 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故障暂态特性对提升继电保护在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在故障期间保持VSG电压源特性的优化控制策略,并解析推导了不对称故障期间VSG短路全电流解析表达式。分析了不对称故障期间VSG的故障暂态特性,建立了功角稳定和幅值切换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故障期间VSG的电压源特性。针对不对称故障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正负双序电压电流双闭环的VSG控制,实现输出短路电流三相平衡、有功功率波动抑制等多目标协同控制。在此基础上,考虑VSG低电压穿越过程中虚拟阻抗控制以及正负双序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暂态响应特性,建立了虚拟内电势与输出正负序短路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推导出不对称故障期间基于VSG电压源特性多目标协同控制的短路全电流解析表达式。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VSG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不对称故障 低电压穿越 多目标协同控制 短路电流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注意网络的磨煤机故障预警
18
作者 牛玉广 徐健 +1 位作者 杜鸣 姚珺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9-1526,共8页
为提升磨煤机故障预警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注意网络的故障预警方法。通过最大信息系数与Top-K最近邻方法自适应求取邻接矩阵,将原始列表数据重构为时序图数据。随后,依次使用图注意力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分别... 为提升磨煤机故障预警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注意网络的故障预警方法。通过最大信息系数与Top-K最近邻方法自适应求取邻接矩阵,将原始列表数据重构为时序图数据。随后,依次使用图注意力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分别提取图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并对下一时刻数据进行预测。在离线阶段,经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计算总体预警阈值与各分量阈值。在在线阶段,当预测残差总量越限时发出预警信号,同时绘制各分量的越限分数热力图。结果表明:以某热电机组中速磨煤机运行数据为例,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预警设备潜在异常,并对预警原因进行有效解释,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煤机 故障预警 深度学习 图注意力网络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改性聚脲复合电杆防护层耐盐雾性研究
19
作者 刘贺晨 肖斯瑶 +2 位作者 张铭嘉 吴鹏 韦斯贶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2,共11页
对复合电杆的聚脲防护涂层作耐盐碱性改性能够提高复合电杆在盐碱重污秽地区的运行可靠性。本文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蒙脱土进行表面处理,分析不同含量蒙脱土改性聚脲树脂对于电杆复合材料的盐雾防护效果。结果表明:盐雾老化28 d后,质... 对复合电杆的聚脲防护涂层作耐盐碱性改性能够提高复合电杆在盐碱重污秽地区的运行可靠性。本文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蒙脱土进行表面处理,分析不同含量蒙脱土改性聚脲树脂对于电杆复合材料的盐雾防护效果。结果表明:盐雾老化28 d后,质量分数为1.5%的蒙脱土改性聚脲树脂(样品PFRP-4)性能稳定性较好,其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分别降低了12.77%和25.70%,电气强度和闪络电场强度的保持率分别达到了77.60%和83.83%。盐雾老化后,样品PFRP-4表面破坏程度较小,热失重较低,残留率为67.15%。蒙脱土能有效填充聚脲树脂中的自由体积和裂缝,吸附水分子及腐蚀离子,降低涂层整体的吸水率,样品PFRP-4防护涂层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憎水性和热稳定性,且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可为复合电杆在高盐雾、高湿度等恶劣环境下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杆 聚脲涂层 盐雾老化 蒙脱土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母函数的风电场群快速调频策略
20
作者 张建华 王永岳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80-1688,共9页
为应对高渗透风电接入电力系统引发的频率随机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母函数的快速调频策略。通过采集风电场中每台风电机组接入点处的局部频率及监控调度中心频率得到全局频率数据,获得了当前时刻的频率偏差信号。利用核密度估计技... 为应对高渗透风电接入电力系统引发的频率随机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母函数的快速调频策略。通过采集风电场中每台风电机组接入点处的局部频率及监控调度中心频率得到全局频率数据,获得了当前时刻的频率偏差信号。利用核密度估计技术求取了频率偏差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进而构建了基于矩母函数的频率偏差随机分布模型及频率控制系统性能指标。通过优化求解获得了频率控制的解析解,并且分析了频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依托国内某1100 MW风-火耦合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荷扰动和风速扰动2种场景下,提出的快速频率控制策略能将公共连接点及各风电机组准稳态频率偏差均控制在±0.02 Hz以内,频率偏差的PDF在零附近保持分布集中、峰值突出的特征,相比于传统下垂控制,准稳态频率偏差波动幅度降低超过80%,最低频率提升约0.05 Hz。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快速调频策略能够有效抑制风速和负荷不确定性带来的频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群 电力系统 快速调频 随机控制 矩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