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智浩 陈红艳 《中国健康教育》 1999年第2期18-19,共2页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文中就我校近三年UPI大学生人格问卷进行的普查结果显示如下:缺乏自信、神经衰弱倾向、强迫症,情绪消沉肯定率显逐年递增趋势,自杀倾向肯定率无显著变化。针对大学生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议。
关键词 常见 自杀倾向 人格问卷 消沉 神经衰弱 普查结果 原因 大学生心理 心理障碍 U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慢性丙型肝炎诊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韩华 段钟平 王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机器学习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液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的预测,指导疾病的管理。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机器学习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液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的预测,指导疾病的管理。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机器学习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锰 魏艳霞 +1 位作者 任佳伟 万里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青蒿素(50μmol/L)、顺铂(10 mg/L)单药或联合处理SGC-7901细胞,根据实验设计将SGC-790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青蒿素组、顺铂组和青蒿素+顺铂组... 目的探讨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青蒿素(50μmol/L)、顺铂(10 mg/L)单药或联合处理SGC-7901细胞,根据实验设计将SGC-790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青蒿素组、顺铂组和青蒿素+顺铂组,对照组仅加入培养基;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经处理24、48、72、96 h的增殖情况并计算增殖抑制率,采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处理24、48 h的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处理48 h后的EMT相关标记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各组处理24、48、72及96 h的细胞上清液中纤连蛋白(F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素组、顺铂组和青蒿素+顺铂组均可呈时间依赖方式提高增殖抑制率,青蒿素+顺铂组在24、48、72和96 h后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青蒿素组和顺铂组(P<0.05);3组处理后的早、晚期凋亡率及E-cadh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N-cadherin、Vimentin水平及上清液F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蒿素组和顺铂组相比,青蒿素+顺铂组的早、晚期凋亡率及E-cadherin水平较高,N-cadherin和Vimentin水平及上清液FN水平较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素和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均有细胞毒性,如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抑制EMT;同时,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顺铂 胃癌 增殖 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黄白通便复方颗粒剂处方与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伊博文 李梦薇 +1 位作者 郑蕊 任佳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48-2953,共6页
目的研究辣黄白通便复方颗粒剂处方与生产工艺。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成型率、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优化处方。再以成型率、含水量、流动性、指标成分含量为CQAs,通过风险评估鉴定每个工艺步骤中需... 目的研究辣黄白通便复方颗粒剂处方与生产工艺。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成型率、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优化处方。再以成型率、含水量、流动性、指标成分含量为CQAs,通过风险评估鉴定每个工艺步骤中需要重点关注、产出物料的CQAs,以及每个工艺步骤中高风险工艺变量。最后以产出物料的CQAs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实验设计(DoE)确定高风险工艺变量的最优值和控制范围。结果最佳辅料为乳糖,与浸膏粉比例为1∶1,所得颗粒各项指标均较好,合格率高。原辅料混合和湿法制粒的高风险工艺变量为混合时间和制粒时间,控制范围分别为10~15、6~9 min;颗粒干燥工艺的高风险工艺变量为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最优值分别为48℃、0.99 cm;颗粒整粒的高风险工艺变量为整粒筛目数,控制范围为20~30目。结论本实验所筛选的辣黄白通便复方颗粒处方合理可行,生产工艺稳定可控,可为该制剂后续规范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黄白通便复方颗粒剂 处方 生产工艺 质量源于设计(QbD) 关键质量属性(CQAs) 风险评估 单因素试验 实验设计(D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