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期静置对高压断路器合闸时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石俏
刘有为
+1 位作者
肖燕
律方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1-185,共5页
文中在220、330、500 kV变电站现场对12种不同型号约三百余台敞开式断路器的合闸时间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合闸时间的分布规律,发现不同型号断路器合闸时间的分布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断路器首次操作比后续操作的合闸时间明显偏大,且分散...
文中在220、330、500 kV变电站现场对12种不同型号约三百余台敞开式断路器的合闸时间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合闸时间的分布规律,发现不同型号断路器合闸时间的分布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断路器首次操作比后续操作的合闸时间明显偏大,且分散性有所增大。测试数据显示,首次合闸时间偏大的程度与断路器型号关系密切,一般在0~0.6 ms之间。文中将这一规律应用于断路器选相位合闸控制的修正,分析表明,对于首次合闸时间明显偏大的断路器,修正之后选相位合闸成功率可提高15%~25%,这对优化选相位合闸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现场
合闸时间
分布特性
长期静置
选相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体绝缘输电管道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2
作者
李庆民
常亚楠
+3 位作者
王健
胡琦
王靖瑞
郭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82-4193,共12页
金属微粒是威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设备绝缘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粒陷阱作为抑制GIL内微粒的重要措施,其设计技术是GIL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对GIL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首先简要介绍了GIL微粒陷阱的发展历程,并对已有的...
金属微粒是威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设备绝缘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粒陷阱作为抑制GIL内微粒的重要措施,其设计技术是GIL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对GIL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首先简要介绍了GIL微粒陷阱的发展历程,并对已有的GIL微粒陷阱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概述了GIL内金属微粒的运动特性,重点对比了交、直流电压下金属微粒运动特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交、直流GIL中微粒陷阱的捕捉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此外介绍了微粒陷阱参数优化与布置策略等关键设计技术,提出了通过建立微粒运动轨迹计算模型分析陷阱捕捉效果的方法,获得陷阱优化参数与最佳布置位置;最后归纳了微粒陷阱设计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为GIL内部微粒陷阱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输电管道
金属微粒
微粒陷阱
设计优化
布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单溶液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
4
3
作者
吕玉珍
郭林
+1 位作者
李成榕
汪佛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498,共4页
以水合醋酸锌(ZnAc2·2H2O)和水合肼(N2H4·H2O)为反应物,在未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简单反应体系中制得了ZnO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室温荧光光谱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
以水合醋酸锌(ZnAc2·2H2O)和水合肼(N2H4·H2O)为反应物,在未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简单反应体系中制得了ZnO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室温荧光光谱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六方纤锌矿结构ZnO纳米棒,平均直径为120nm,产物结晶完整,尺寸均匀。这种简单溶液法制备的ZnO纳米棒在386nm处具有一个尖锐的紫外发光峰,发射光谱的半峰全宽仅为18nm,在可见光区有一个较弱的宽频发光带。在该反应体系中通过调控混合溶剂的配比,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为ZnO一维纳米棒的形核和生长提供了微型反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纳米棒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界面电荷注入与积聚行为对直流GIS/GIL绝缘子沿面电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胡琦
刘智鹏
+2 位作者
刘衡
李庆民
AManu Haddad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110,共10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运行电流大,设备内部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分布,造成高压电极附近电荷的注入与迁移加剧,导致绝缘子内空...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运行电流大,设备内部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分布,造成高压电极附近电荷的注入与迁移加剧,导致绝缘子内空间及表面电荷的积聚,畸变电场,容易诱发沿面闪络故障。为此文中建立了电—热耦合应力下直流盆式绝缘子内的电荷注入与积聚模型,研究了考虑电荷注入和迁移特性的绝缘子空间电荷及表面电荷积聚情况,并分析了不同负载电流下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梯度下,导体—绝缘界面电荷注入会造成绝缘子内部同极性空间电荷的积聚,并且空间电荷积聚密度会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空间电荷的积聚会减弱高压电极附近电场强度,增强绝缘子凸侧表面法向电场强度,加剧表面电荷的积聚;空间及表面电荷的积聚会使绝缘子表面电势上升,导致接地电极附近电势差增大,电场强度显著增大,地电极三结合点处的场强由空载条件下的1.71 kV/mm增长为额定电流作用下的3.47 kV/mm,增加了103%。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温度梯度下直流绝缘子表面电场畸变机理,并对直流绝缘子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GIL
电—热耦合
电荷注入
电荷积聚
沿面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直流GIS/GIL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庆民
魏来
+2 位作者
薛乃凡
杨睿成
王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07-3624,共18页
交直流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运行的工程现场会产生多尺度微粒,其中的微纳粉尘在腔体中受到耦合场作用发生弥散运动。微纳粉尘粒径小、物化活性强、诱发的故障特征隐蔽性高,极大威胁设备绝缘安全。为此梳理了微纳粉尘的弥散浓...
交直流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运行的工程现场会产生多尺度微粒,其中的微纳粉尘在腔体中受到耦合场作用发生弥散运动。微纳粉尘粒径小、物化活性强、诱发的故障特征隐蔽性高,极大威胁设备绝缘安全。为此梳理了微纳粉尘的弥散浓度检测、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输电装备绝缘危险程度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纳粉尘检测和危险程度评估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手段。高精度的微纳粉尘弥散浓度检测技术是研究和分析粉尘散射演化特性与弥散机制的基础,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探测技术为实现微纳粉尘的示踪和探究时空动力学行为特征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弥散浓度检测和可视化探测技术获得的微纳粉尘特征信息,能够建立粉尘危险程度评估的定量评价体系。微纳粉尘特征信息可视化探测技术的探索,也为开展微纳粉尘放电形态检测和放电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最后,总结了解决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的技术途径,对研究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S/GIL)微纳粉尘的弥散演化机制与空间分布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粉尘
弥散浓度
空间分布
危险程度评估
放电形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静置对高压断路器合闸时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石俏
刘有为
肖燕
律方成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
中国
电力
科学研究院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1-185,共5页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11AA05A121)~~
文摘
文中在220、330、500 kV变电站现场对12种不同型号约三百余台敞开式断路器的合闸时间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合闸时间的分布规律,发现不同型号断路器合闸时间的分布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断路器首次操作比后续操作的合闸时间明显偏大,且分散性有所增大。测试数据显示,首次合闸时间偏大的程度与断路器型号关系密切,一般在0~0.6 ms之间。文中将这一规律应用于断路器选相位合闸控制的修正,分析表明,对于首次合闸时间明显偏大的断路器,修正之后选相位合闸成功率可提高15%~25%,这对优化选相位合闸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变电站现场
合闸时间
分布特性
长期静置
选相位合闸
Keywords
substation site
closing time
statistic distribution
long idle
phase-control
分类号
TM561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体绝缘输电管道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2
作者
李庆民
常亚楠
王健
胡琦
王靖瑞
郭瑞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
电力
系统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82-419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37005
51807060)
+1 种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920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8MS165)。
文摘
金属微粒是威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设备绝缘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粒陷阱作为抑制GIL内微粒的重要措施,其设计技术是GIL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对GIL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首先简要介绍了GIL微粒陷阱的发展历程,并对已有的GIL微粒陷阱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概述了GIL内金属微粒的运动特性,重点对比了交、直流电压下金属微粒运动特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交、直流GIL中微粒陷阱的捕捉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此外介绍了微粒陷阱参数优化与布置策略等关键设计技术,提出了通过建立微粒运动轨迹计算模型分析陷阱捕捉效果的方法,获得陷阱优化参数与最佳布置位置;最后归纳了微粒陷阱设计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为GIL内部微粒陷阱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气体绝缘输电管道
金属微粒
微粒陷阱
设计优化
布置策略
Keywords
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
metal particles
particle trap
design optimization
layout strategy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单溶液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
4
3
作者
吕玉珍
郭林
李成榕
汪佛池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
北京
航空航天
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49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25208)资助项目
文摘
以水合醋酸锌(ZnAc2·2H2O)和水合肼(N2H4·H2O)为反应物,在未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简单反应体系中制得了ZnO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室温荧光光谱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六方纤锌矿结构ZnO纳米棒,平均直径为120nm,产物结晶完整,尺寸均匀。这种简单溶液法制备的ZnO纳米棒在386nm处具有一个尖锐的紫外发光峰,发射光谱的半峰全宽仅为18nm,在可见光区有一个较弱的宽频发光带。在该反应体系中通过调控混合溶剂的配比,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为ZnO一维纳米棒的形核和生长提供了微型反应空间。
关键词
ZNO
纳米棒
发光性质
Keywords
ZnO
nanorods
optical property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界面电荷注入与积聚行为对直流GIS/GIL绝缘子沿面电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胡琦
刘智鹏
刘衡
李庆民
AManu Haddad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
电力
系统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
卡迪夫
大学
先进
高
压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37005,5208133050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2031)。
文摘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运行电流大,设备内部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分布,造成高压电极附近电荷的注入与迁移加剧,导致绝缘子内空间及表面电荷的积聚,畸变电场,容易诱发沿面闪络故障。为此文中建立了电—热耦合应力下直流盆式绝缘子内的电荷注入与积聚模型,研究了考虑电荷注入和迁移特性的绝缘子空间电荷及表面电荷积聚情况,并分析了不同负载电流下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梯度下,导体—绝缘界面电荷注入会造成绝缘子内部同极性空间电荷的积聚,并且空间电荷积聚密度会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空间电荷的积聚会减弱高压电极附近电场强度,增强绝缘子凸侧表面法向电场强度,加剧表面电荷的积聚;空间及表面电荷的积聚会使绝缘子表面电势上升,导致接地电极附近电势差增大,电场强度显著增大,地电极三结合点处的场强由空载条件下的1.71 kV/mm增长为额定电流作用下的3.47 kV/mm,增加了103%。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温度梯度下直流绝缘子表面电场畸变机理,并对直流绝缘子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GIS
GIL
电—热耦合
电荷注入
电荷积聚
沿面电场分布
Keywords
GIS
GIL
electro-thermal coupling
charge injection
charge accumulation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urface
分类号
TM595 [电气工程—电器]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直流GIS/GIL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庆民
魏来
薛乃凡
杨睿成
王媛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
电力
系统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07-3624,共1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601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27812,51929701)。
文摘
交直流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运行的工程现场会产生多尺度微粒,其中的微纳粉尘在腔体中受到耦合场作用发生弥散运动。微纳粉尘粒径小、物化活性强、诱发的故障特征隐蔽性高,极大威胁设备绝缘安全。为此梳理了微纳粉尘的弥散浓度检测、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输电装备绝缘危险程度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纳粉尘检测和危险程度评估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手段。高精度的微纳粉尘弥散浓度检测技术是研究和分析粉尘散射演化特性与弥散机制的基础,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探测技术为实现微纳粉尘的示踪和探究时空动力学行为特征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弥散浓度检测和可视化探测技术获得的微纳粉尘特征信息,能够建立粉尘危险程度评估的定量评价体系。微纳粉尘特征信息可视化探测技术的探索,也为开展微纳粉尘放电形态检测和放电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最后,总结了解决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的技术途径,对研究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S/GIL)微纳粉尘的弥散演化机制与空间分布特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纳粉尘
弥散浓度
空间分布
危险程度评估
放电形态检测
Keywords
micron-nano dust
dispersion concentr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risk assessment
discharge morphology detection
分类号
TM595 [电气工程—电器]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期静置对高压断路器合闸时间特性的影响
石俏
刘有为
肖燕
律方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体绝缘输电管道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李庆民
常亚楠
王健
胡琦
王靖瑞
郭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单溶液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及光学性质
吕玉珍
郭林
李成榕
汪佛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界面电荷注入与积聚行为对直流GIS/GIL绝缘子沿面电场的影响分析
胡琦
刘智鹏
刘衡
李庆民
AManu Haddad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交直流GIS/GIL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庆民
魏来
薛乃凡
杨睿成
王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