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碘的吸附及转化等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1
作者 段恩喆 王敏 +4 位作者 孟璐瑶 温彩媚 姚一杰 王祥学 金洁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68,共13页
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也是人类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碘和过量摄入碘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土壤环境中碘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和评估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壤中碘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地理... 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也是人类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碘和过量摄入碘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土壤环境中碘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和评估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壤中碘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质、铁锰铝氧化物等;总结了近几年土壤中碘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的前处理方式;讨论了碘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转化等环境行为.通过主成分分析双标图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吸附无机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碘在土壤中的转化包括氧化还原、有机化、挥发、生物代谢及植物根部吸收,碘分子和低碘酸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中间产物,它们与有机质结合生成不同种类的有机碘;微生物和植物根部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碘并在体内将其转化为有机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吸附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某大型调相机外冷系统结垢成因解析与防垢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国斌 牛征 +6 位作者 谢强 郑金池 夏忠林 王彦明 梁博文 罗海平 马双忱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调相机外冷水系统换热器和冷却塔填料层表面结垢会严重影响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危及调相机安全运行。为了更有效地提出防垢措施,查明结垢成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垢样微... 调相机外冷水系统换热器和冷却塔填料层表面结垢会严重影响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危及调相机安全运行。为了更有效地提出防垢措施,查明结垢成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垢样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分进行检测分析,对循环系统补充水、循环水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以及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外冷却系统内结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_(3)、SiO_(2)以及CaSiO_(3);冷却系统结垢与系统循环水没有排污措施,过高浓缩倍率运行以及地区风沙侵入有很大关系。结合上述分析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天气条件,提出若干防垢措施与建议,有助于该类冷却系统现场运行时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防垢措施,保障调相机运维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相机 循环冷却水 成分分析 防垢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竞文 孙乐乐 +3 位作者 刘健 齐铁月 李蔷薇 汪黎东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有机胺CO_(2)捕集技术由于高再生能耗限制了其大范围工业应用,而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可通过降低显热、汽化热和反应热,实现有机胺高效再生及高纯CO_(2)低温解吸。综述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 有机胺CO_(2)捕集技术由于高再生能耗限制了其大范围工业应用,而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可通过降低显热、汽化热和反应热,实现有机胺高效再生及高纯CO_(2)低温解吸。综述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解吸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剂作用下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的机理,并对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有机胺 再生 催化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耦合法处理循环水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龙 赵保华 +5 位作者 胡彦云 刘晓娜 贾天聪 贺燕 梁博文 马双忱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6,共9页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和水质的综合管理已成为重大挑战。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水水耗巨大,出于全厂零排放的需要,不少电厂开展了循环冷却水排水脱盐等措施以提高浓缩倍率,实现循环水回用,但现有处理技术存在...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和水质的综合管理已成为重大挑战。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水水耗巨大,出于全厂零排放的需要,不少电厂开展了循环冷却水排水脱盐等措施以提高浓缩倍率,实现循环水回用,但现有处理技术存在能耗高、系统复杂、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为此,试验研究了电化学耦合中试试验装置在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除垢、防腐和废水资源化方面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装备在去除水中硬度和碱度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并有效降低了水体的电导率和氯离子含量,在电压为3.2 V和电流为240 A的条件下,硬度去除率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15%和55.77%;在电流为250A和电压为3.2V的条件下,碱度去除率最高,去除率分别为36.96%和91.41%;电化学耦合技术相较于传统加药法和常规水处理技术,有明显的经济优势。电化学耦合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循环水处理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除垢 电化学 循环水处理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高效活化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毛星舟 盛石伟 +4 位作者 高嘉奕 袁博 郝润龙 付东 赵毅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4-769,775,共7页
综述了添加剂、物理场和催化剂等方式活化H_(2)O_(2)产生活性氧物种的具体机制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状况,详细分析了热、紫外光、微波、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等活化方法影响H_(2)O_(2)活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设计并优化物... 综述了添加剂、物理场和催化剂等方式活化H_(2)O_(2)产生活性氧物种的具体机制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状况,详细分析了热、紫外光、微波、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等活化方法影响H_(2)O_(2)活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设计并优化物理场催化反应装置、构筑复合型铁基催化剂及载体型催化剂是提高自由基产率和H_(2)O_(2)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最后归纳了各活化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设计和开发具有丰富活性位点和优异抗中毒性能的非均相催化剂是实现H_(2)O_(2)高效活化和一体化脱硫脱硝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活化 紫外光 微波 催化剂 脱硫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尾部烟气中汞的迁移和转化特性
6
作者 刘硕 朱文杰 +4 位作者 熊雨苏 王华生 段雪雷 苑春刚 邓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5-1672,共8页
选择典型炉排炉(GF)和循环流化床(CFB)垃圾焚烧炉开展现场实测研究,采集不同空气污染物控制设施(APCDs)前后的烟气和焚烧产生的副产物(底渣和飞灰)进行分析,用以揭示汞(Hg)在尾部烟气中的迁移与转化特性。结果表明:烟气中的Hg存在多种形... 选择典型炉排炉(GF)和循环流化床(CFB)垃圾焚烧炉开展现场实测研究,采集不同空气污染物控制设施(APCDs)前后的烟气和焚烧产生的副产物(底渣和飞灰)进行分析,用以揭示汞(Hg)在尾部烟气中的迁移与转化特性。结果表明:烟气中的Hg存在多种形态,主要以氧化态汞(Hg^(2+))形态存在,其次是颗粒态汞(Hg^(p)),零价汞(Hg^(0))的占比较少。烟气中总汞(Hg^(T))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且不同电厂之间多种形态的Hg浓度差异较大。不同APCDs对多种形态Hg的转化及脱除率不同,半干法脱酸塔(SD-FGD)促进了Hg^(2+)向Hg^(p)的转化,布袋除尘器(FF)对多种形态的Hg均具有良好的脱除率(54.35%~95.60%)。垃圾中的Hg^(T)经焚烧后在底渣中的富集较少,主要迁移到飞灰中,占比为78.27%~93.39%。相较于GF焚烧炉,CFB焚烧炉焚烧过程中Hg^(T)的释放占比更高。排放大气中的Hg以Hg^(2+)为主,其Hg^(T)排放因子为0.008~0.52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电厂 烟气 迁移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NO研究进展
7
作者 毛星舟 赖飞 +4 位作者 高嘉奕 袁博 郝润龙 付东 赵毅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I0007,I0008,共10页
将NO选择性催化氧化为NO_(2)(NO-SCO)是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NH_(3)-SCR)中实现快速SCR反应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预氧化+碱液吸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开发具备优异催化性能的NO-SCO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将NO选择性催化氧化为NO_(2)(NO-SCO)是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NH_(3)-SCR)中实现快速SCR反应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预氧化+碱液吸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开发具备优异催化性能的NO-SCO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钙钛矿型(A_(x)B_(y)O_(3))催化剂因其低成本和良好的NO催化氧化性能而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潜力。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基础型钙钛矿、调控型钙钛矿以及改性/负载型钙钛矿在催化氧化NO领域的研究脉络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总结了A、B位调控对催化剂物理化学特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NO-SCO技术在实际脱硝应用场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设计与开发具备优越催化活性以及抗硫抗水性能的钙钛矿型NO-SCO催化剂是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选择性催化氧化 NO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钙基材料制备及其干法脱硫性能研究
8
作者 于晴 任子晗 +1 位作者 刘帅鹏 刘洁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针对钙基干法脱硫剂比表面积小、硫容低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基于复合醇改性消化的Ca(OH)_(2)制备工艺。制备工艺的核心为醇类作为表面活性剂包覆在CaO表面,通过降低表面张力有效防止了Ca(OH)_(2)产物团聚,并且醇类溶剂降低了水合产物... 针对钙基干法脱硫剂比表面积小、硫容低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基于复合醇改性消化的Ca(OH)_(2)制备工艺。制备工艺的核心为醇类作为表面活性剂包覆在CaO表面,通过降低表面张力有效防止了Ca(OH)_(2)产物团聚,并且醇类溶剂降低了水合产物的溶解度,从而促进了水合产物从CaO的水溶液中沉淀,成功构筑了高活性、多孔隙的钙基脱硫剂。脱硫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乙醇/二乙二醇的复合醇改性消化方法显著提高了钙基脱硫剂的SO_(2)吸收性能;乙醇/二乙二醇的最佳体积比为3.5/0.5,所制备钙基脱硫剂的穿透硫容可达21.8 mg/g。通过对钙基脱硫剂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发现,复合醇改性通过调控消化反应速率,降低了Ca(OH)_(2)结晶度,诱导了钙基材料均匀的纳米鳞片状微观形貌,增大了钙基材料的比表面积,并使钙基材料的孔结构均一、孔径适宜,从而提高了SO_(2)反应位点数量,并促进了反应传质,增强了钙基脱硫剂的SO_(2)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脱硫 钙基脱硫剂 表面活性剂 比表面积 硫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在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研究
9
作者 刘松涛 周映燃 +3 位作者 陈传敏 贾文波 曹悦 张玉玲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根据城市中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和工况条件,进行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研究对比微生物制剂和化学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过程... 根据城市中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和工况条件,进行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研究对比微生物制剂和化学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过程中,投加微生物制剂系统和化学阻垢剂系统运行水质良好,微生物制剂系统水质参数优于化学阻垢剂系统;投加微生物制剂系统比化学阻垢剂系统阻垢效果较好,可以起到节水作用;两系统SEM和XRD表征显示钙垢晶体结构不规则,有些晶体结构破碎、断裂,碳酸钙方解石晶型部分转变为球霰石和文石晶型;实验期间优势菌在第一天占据93%到第二十八天占据59%,在实验过程中微生物制剂仍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微生物制剂 阻垢剂 动态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序大孔稀土金属催化剂催化碳烟燃烧研究进展
10
作者 田英林 邳文婷 +3 位作者 王乐萌 崔少平 付东 张盼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38,共6页
分析了碳烟催化氧化的主要机制,详细介绍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胶体晶体模板法,以及在碳烟催化燃烧中的应用效果。重点讨论了不同元素掺杂对3DOM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未来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长期稳... 分析了碳烟催化氧化的主要机制,详细介绍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胶体晶体模板法,以及在碳烟催化燃烧中的应用效果。重点讨论了不同元素掺杂对3DOM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未来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长期稳定性、成本效益和多污染物处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OM稀土金属催化剂 碳烟燃烧 柴油机尾气 催化氧化 胶体晶体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辛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复配无水吸收剂的CO_(2)吸收与解吸实验研究
11
作者 何彦 田英林 +3 位作者 杜庶铭 王乐萌 付东 张盼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1-337,342,共8页
选取异辛胺(EHA)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组合作为新型无水吸收剂,探讨了其在捕集模拟烟气中CO_(2)时的吸收与解吸性能变化,并分析了其循环性能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HA-DMF无水吸收剂在高浓度下具有更高的吸收容量和解吸速率,且在... 选取异辛胺(EHA)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组合作为新型无水吸收剂,探讨了其在捕集模拟烟气中CO_(2)时的吸收与解吸性能变化,并分析了其循环性能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HA-DMF无水吸收剂在高浓度下具有更高的吸收容量和解吸速率,且在循环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反应机理分析显示,EHA吸收CO_(2)生成氨基甲酸酯,而DMF作为助剂促进了CO_(2)的快速传递。此外,湿壁塔实验表明,CO_(2)吸收速率受CO_(2)负载增加和烟气流量减少而下降。综合上述分析,该复配吸收剂在工业应用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无水吸收剂 吸收-解吸性能 异辛胺 N N-二甲基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电吸附与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技术对比和发展趋势
12
作者 赵保华 刘晓娜 +5 位作者 胡彦云 贾天聪 谢强 贺燕 马相帅 马双忱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01-4116,共16页
近年来,传统电吸附(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这一新型电化学技术以其节能、无污染等优势发展迅速,这种技术主要利用电极吸附水中的离子,通过施加电压来实现水的净化。但传统电吸附(CDI)存在需要倒极、吸附效果差、脱附不彻底等问... 近年来,传统电吸附(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这一新型电化学技术以其节能、无污染等优势发展迅速,这种技术主要利用电极吸附水中的离子,通过施加电压来实现水的净化。但传统电吸附(CDI)存在需要倒极、吸附效果差、脱附不彻底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low electrode capacitance deion,FCDI)技术应运而生。FCDI在传统CDI的基础上引入流动电极和离子交换膜,液态电极在装置内连续运行、无须脱附的特点,解决了倒极脱附的控制与脱附不彻底等问题。此外,离子交换膜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离子的迁移效率,大大提升了电吸附的工作效率。本文介绍了传统CDI和FCDI技术工作原理,对比了各自技术特点,总结了FCDI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且概述了FCDI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水处理行业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电化学 电吸附 流动电极 技术对比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脱硫系统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马双忱 林宸雨 +6 位作者 周权 吴忠胜 刘琦 陈文通 樊帅军 要亚坤 马采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89-1698,共10页
建立了一个隐含层包含一个长短期记忆层(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两个线性整流函数层(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两个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和输入、输出层组成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于脱硫系统主要指标预测。该模型... 建立了一个隐含层包含一个长短期记忆层(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两个线性整流函数层(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两个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和输入、输出层组成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于脱硫系统主要指标预测。该模型对输入参数采用了指数滑动平均、合并最小分析周期等数据预处理技术进行降噪,在网络训练过程中采用dropout技术防止过拟合。仿真结果对比现场数据表明,模型对浆液pH、出口SO_(2)浓度和脱硫率均体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本文还结合某2×350MW燃煤电厂提供的实际工况数据,以石灰石供浆密度对系统脱硫性能的影响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所建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测试湿法脱硫系统各参数指标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化学机理和工业实际进行的诊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硫系统 计算机模拟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预测 模型应用 智慧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动态过程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7
14
作者 马双忱 周权 +6 位作者 曹建宗 刘琦 陈文通 樊帅军 要亚坤 林宸雨 马彩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41-3751,共11页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建立脱硫塔的化学机理模型,对塔内烟气脱硫的化学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与仿真。基于脱硫塔内物料平衡和化学平衡,将模型描述为微分方程,并通过计算软件求解。基于某电厂脱硫系统实际运行数据,预测一定时间内脱硫...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建立脱硫塔的化学机理模型,对塔内烟气脱硫的化学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与仿真。基于脱硫塔内物料平衡和化学平衡,将模型描述为微分方程,并通过计算软件求解。基于某电厂脱硫系统实际运行数据,预测一定时间内脱硫系统各项指标的变化,如pH、脱硫率等,以及一些重要化学物质的轴向空间分布情况,如H^+、SO2。根据计算结果,分析pH对脱硫率的影响规律,探究和寻找运行参数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对实际脱硫塔的设计和运行提出了优化建议,比如在烟气入口处加强防腐措施,控制浆液pH在4.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动力学模型 数学模拟 动态仿真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湿法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人工智能在优化运行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曹建宗 刘琦 +6 位作者 陈文通 樊帅军 要亚坤 周权 马采妮 林宸雨 马双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2-249,共8页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我国最主要的脱硫方式,随着该法的不断改进与简化,脱硫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造价也在不断降低,但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概括总结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典型问题,诸如结垢堵...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我国最主要的脱硫方式,随着该法的不断改进与简化,脱硫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造价也在不断降低,但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概括总结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典型问题,诸如结垢堵塞、腐蚀磨损、起泡溢流和石膏品质差等,指出了这些问题的具体分类类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继而从系统运行机理角度阐述了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和交互影响,并将这些问题归因于脱硫系统的紊乱。随后结合电厂目前条件、当前研究基础以及可以实现的技术手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人工智能应用于脱硫系统的可行性,建议借助人工智能建立系统运行的诊断模型解决已有问题,并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脱硫系统概念模型及具体实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问题与对策 人工智能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浆液ORP参数模型与氧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邱韬 王瑞民 +4 位作者 徐昉 林道群 陈向阳 孙耀 马双忱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在现有湿法脱硫系统中,pH值通常被用来控制酸碱反应过程,但缺乏对氧化还原过程的控制指标。将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作为脱硫系统控制氧化还原反应的控制指标,并指出该调控的科学意义。首先,对湿法脱硫过程... 在现有湿法脱硫系统中,pH值通常被用来控制酸碱反应过程,但缺乏对氧化还原过程的控制指标。将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作为脱硫系统控制氧化还原反应的控制指标,并指出该调控的科学意义。首先,对湿法脱硫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实验模拟,通过实验数据与经典的Nernst方程结合,建立了适合湿法脱硫系统氧化还原反应的ORP半经验公式;然后,将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确定为0.98,最大误差小于4.2 mV,进而绘制出50℃时S-H_(2)O系统的Eh-pH图,考虑其他元素存在影响后,得出调控ORP最佳范围为100~300 mV;最后,给出了通过改变氧化风量实现脱硫系统优化的调控方案,为湿法脱硫系统引入ORP作为优化控制指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氧化还原电位 控制参数 模型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替代工艺水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锐 李磊 +5 位作者 孔尧辉 刘金强 杨鹏威 马宵颖 朱洪涛 马双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3-423,共11页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行,标志着国家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已成为电力环保的大趋势。脱硫废水水质特征复杂,易受工况和煤种的影响,处理难度较大。而传统的蒸发和结晶工艺存在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的问...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行,标志着国家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已成为电力环保的大趋势。脱硫废水水质特征复杂,易受工况和煤种的影响,处理难度较大。而传统的蒸发和结晶工艺存在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基于脱硫废水水质分析,提出将脱硫废水应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以此来实现脱硫废水的资源化替代和盐分的固定。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作为高价值建筑材料外售,为电厂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实验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和干密度作为评价指标,探究脱硫废水掺量、钙硅比、水泥石灰比以及脱硫石膏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建材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脱硫废水、脱硫石膏掺量增加,制品抗压强度降低;最佳钙硅比和水泥石灰比分别为27∶70和16∶11。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优选的水料比为0.75,最佳配方为粉煤灰∶水泥∶石灰∶废水∶中水=73∶16∶11∶30∶45,极差分析显示各影响因素对固化体比强度影响排序为:水料比>脱硫废水掺量>钙硅比>水泥石灰比。通过SEM、XRD和FTIR对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蒸压反应前主要产物为钙矾石与Ca(OH)_(2),蒸压反应后的产物为托贝莫来石、水石榴子石和碳酸钙。对砌块成品进行重金属浸出实验,5种脱硫废水中超标的重金属离子均符合规定。利用脱硫废水可制备强度等级为A5.0级、干密度等级为B06级且对环境无危害的脱硫废水蒸压加气混凝土,为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蒸压加气混凝土 抗压强度 干密度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黏土矿物材料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雪 赵卓航 +1 位作者 陈岚 高慧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07-1710,共4页
综述了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的来源及影响、天然黏土矿物吸附去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以及改性或复合黏土材料吸附剂的应用现状。重点总结了黏土基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不同种类抗生素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展望了黏土基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抗生... 综述了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的来源及影响、天然黏土矿物吸附去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以及改性或复合黏土材料吸附剂的应用现状。重点总结了黏土基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不同种类抗生素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展望了黏土基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抗生素的未来趋势,对未来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抗生素 吸附 复合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碳排放绩效计算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天祥 刘松涛 +4 位作者 曹悦 陈传敏 贾文波 李朋 周卫青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为提高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使企业评估碳减排效果更加直观,提出将电厂发电量与碳排放强度相关联。首先,基于Aspen Plus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其碳排放绩效;然后,从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热网投入和天然气成分4个影响... 为提高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使企业评估碳减排效果更加直观,提出将电厂发电量与碳排放强度相关联。首先,基于Aspen Plus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其碳排放绩效;然后,从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热网投入和天然气成分4个影响因素分别对碳排放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Aspen Plus模型能准确模拟电厂运行,以某电厂S106FA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经计算碳排放绩效为342.66 g/(kW·h)。采用碳排放绩效对比实测法与排放因子法对碳排放进行计算,碳排放绩效核算碳排放量更贴近实测法计算结果,碳排放绩效法与实测法核算偏差在0.20%。排放因子法采用实测法低位发热量和省缺值低位发热量与实测法偏差分别为5.24%和19.66%;机组负荷对联合循环机组碳排放绩效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热网投入、环境温度和天然气成分。为降低联合循环机组碳排放绩效,电厂需要合理安排调峰时间和热网供热,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或补充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Aspen Plus 模拟计算 碳排放绩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尾气催化剂性能优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帅 李新瑞 +2 位作者 张家豪 邢高山 齐立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68,共6页
综述了贵金属催化剂、稀土催化剂和钙钛矿催化剂3种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的性能优化方法,分别从载体、制备方法和掺杂金属三方面进行了探讨。面对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催化剂协同净化技术有利于尾气污染物的去除,设计和制备高... 综述了贵金属催化剂、稀土催化剂和钙钛矿催化剂3种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的性能优化方法,分别从载体、制备方法和掺杂金属三方面进行了探讨。面对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催化剂协同净化技术有利于尾气污染物的去除,设计和制备高效催化剂是净化汽车尾气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优化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未来催化剂性能优化方法的发展方向:集中各类催化剂的优点和性能优化方法开发具有高温稳定、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催化剂,为汽车尾气催化剂优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催化剂 稀土催化剂 钙钛矿催化剂 性能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