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多层螺旋CT组合后处理技术评价肾段动脉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彬 冯莉 +3 位作者 宫凤玲 张惠英 周伟 孙凤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探讨MSCT组合后处理技术对肾段动脉成像的显示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分别采用3种不同组合后处理技术评价分析各级肾段及大体解剖图像,A组为: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B组为:MPR+容积... 目的探讨MSCT组合后处理技术对肾段动脉成像的显示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分别采用3种不同组合后处理技术评价分析各级肾段及大体解剖图像,A组为: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B组为:MPR+容积再现(VR);C组为:MPR+曲面重组(CP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的肾动脉主干Ⅰ级、Ⅱ级肾段动脉分支皆显示清晰,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对于肾段动脉三级分支及肾动脉大体解剖的显示均高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MPR+MIP组合后处理技术能很好的显示Ⅲ级以下肾段动脉及其大体解剖,可以为临床诊断肾段动脉狭窄和了解肾肿瘤分支血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腹腔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对COPD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潘红红 周伟 陈伟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探讨利用胸部CT能谱成像测量骨密度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COPD患者171例,均行双能X线吸收仪(DXA)骨密度检查及胸部能谱CT检查。以DXA检... 目的 探讨利用胸部CT能谱成像测量骨密度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COPD患者171例,均行双能X线吸收仪(DXA)骨密度检查及胸部能谱CT检查。以DX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96例,非骨质疏松组75例。基于胸部CT能谱成像于所有患者中段胸椎(T5~T8)中间层面松质骨区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松质骨羟基磷灰石[HAP(水)、钙(水)]、HAP(脂)基物质对密度值及能谱曲线斜率(λ),各参数得出其中段胸椎平均值。比较两组间HAP(水)、钙(水)、HAP(脂)及λ的差异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联合ROC曲线分析HAP(水)、钙(水)、HAP(脂)及λ诊断COPD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效能及临界值。结果 骨质疏松组的HAP(水)、钙(水)、HAP(脂)及λ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z=-9.664,-9.625,-9.508,-9.508;P<0.001);HAP(水)诊断效能最佳,AUC 93.1%,灵敏度85.4%,特异度85.3%,临界值84.27。结论 利用胸部CT能谱成像诊断COPD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价值较高,HAP(水)为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在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价值 被引量:48
3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2 位作者 禹璐 盛佳曦 傅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急诊收入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7 d内随访头颅CT结果分为出血组23例及未出血组3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急诊收入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7 d内随访头颅CT结果分为出血组23例及未出血组3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治疗后90 d的神经功能。收集CTP相关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等。结果出血组NIHSS评分、90 d预后不良比例、rTTP缺损区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P<0.01),rCBF及rCBV明显低于未出血组(0.19±0.08 vs 0.26±0.09,P=0.009;0.53±0.17 vs 0.69±0.21,P=0.002)。rCBV预测HT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20~0.872),临界值为62.5%,敏感性为0.739,特异性为0.714。rCBF预测HT风险的AUC为0.719(95%CI:0.580~0.858)。结论CTP可早期显示急性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预测HT发生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低剂量迭代算法对泌尿系结石CT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丽超 宫凤玲 +3 位作者 于鹏 马春梅 陈伟彬 刘俊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CT低剂量联合迭代算法对泌尿系结石CT值的影响。方法搜集泌尿外科手术后结石60枚,将其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自然晾干、编号,放于猪肾内并记录位置,将埋有结石的猪肾标本放于组织模型中行CT扫描。常规剂量组:120k V,400m As,采用滤... 目的探讨CT低剂量联合迭代算法对泌尿系结石CT值的影响。方法搜集泌尿外科手术后结石60枚,将其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自然晾干、编号,放于猪肾内并记录位置,将埋有结石的猪肾标本放于组织模型中行CT扫描。常规剂量组:120k V,400m As,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薄层重建;低剂量组:(A组:120k V,200m As;B组:120k V,150m As;C组:120k V,100m As)分别行FBP及迭代算法i Dose(2、4、6级)薄层重建。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的客观噪声值及结石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各组的CTDIvol、DLP、ED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管电流、不同重建算法下测得的结石CT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流的降低,图像噪声增大,在同一管电流下,i Dose重建的图像噪声与FBP图像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 Dose等级越高,图像噪声越低。结论应用迭代重建算法i Dose可以明显改善低剂量图像噪声,且不影响泌尿系结石CT值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泌尿系结石 低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感兴趣区最大密度对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1 位作者 王冰 盛佳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评估采用CT增强扫描测量感兴趣区(ROI)最大密度值的方法量化肠梗阻患者肠壁缺血程度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160例经CT增强扫描诊断为小肠梗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CT视觉评价法及测量ROI最大密... 目的评估采用CT增强扫描测量感兴趣区(ROI)最大密度值的方法量化肠梗阻患者肠壁缺血程度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160例经CT增强扫描诊断为小肠梗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CT视觉评价法及测量ROI最大密度法进行评测。CT视觉评价法采用积分的方式按照肠壁缺血程度分为5类;测量ROI最大密度法采用CT工作站提供的条形直方图来量化肠壁强化程度。所得结果分别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2种方法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视觉评价法>2分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7%、72.9%、82.1%、94.4%及86.2%。测量ROI最大密度法中平扫及增强扫描ROI最大密度差值<15 HU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68.8%、100.0%、100.0%、71.4%及82.5%。用测量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的方法评价,测量ROI最大密度法中平扫及增强扫描ROI最大密度差值<15 HU其AUC为0.995,视觉评价法>2分其AUC为0.908,前者对小肠缺血的检出有更高的准确性。结论 ROI最大密度法可量化小肠壁的强化程度,与病理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是诊断肠缺血可靠、有用的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感兴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