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度低流速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方案行腹部CT血管成像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伟 石倩倩 +1 位作者 李盖 陈伟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CTA应用高浓度、低流速对比剂注射联合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430例行腹主动脉CA患者,分为A组(215例)和B组(215例),A组采用碘帕醇(370mgI/mL),剂量400 mgI/kg,流速5 mL/s,管电压120 kV,B组采用碘美普尔(4...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CTA应用高浓度、低流速对比剂注射联合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430例行腹主动脉CA患者,分为A组(215例)和B组(215例),A组采用碘帕醇(370mgI/mL),剂量400 mgI/kg,流速5 mL/s,管电压120 kV,B组采用碘美普尔(400 mgI/mL),剂量300 mgI/kg,流速4 mL/s,管电压100 kV。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腹主动脉及分支的CT值,以及有效辐射剂量等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肾动脉显示分级及图像质量评分更优,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左右肾动脉CT值更高,辐射剂量明显降低(3.94±0.62)vs(12.25±1.19)mSv,注射碘总量更少,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更低,均P<0.05;两组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浓度低流速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方案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注射碘总量及对比剂外渗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腹部 CT血管成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NA-seq和Bulk RNA-seq联合分析揭示MTRNR2L1介导COPD进展中PANoptosis下调
2
作者 戈艳蕾 孙思怡 +9 位作者 任泓沁 姚雪鑫 赵倩 李文强 陈伟彬 白静 喻昌利 董爱英 刘铁军 付爱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6-797,共1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过程中MT-RNR2样蛋白1(MT-RNR2 like protein 1,MTRNR2L1)介导的泛凋亡(PANoptosis)调控机制,为寻找COPD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过程中MT-RNR2样蛋白1(MT-RNR2 like protein 1,MTRNR2L1)介导的泛凋亡(PANoptosis)调控机制,为寻找COPD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COPD患者的批量RNA测序(Bulk RNA sequencing,Bulk RNA-seq)数据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sc RNA-Seq)数据探究COPD患者肺组织中细胞构成,并分析细胞参与疾病发生的相关通路。在烟雾/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暴露的小鼠中模拟PANoptosis,评估MTRNR2L1和PANoptosis蛋白表达情况,明确其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Bulk RNA-seq显示COPD患者T细胞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sc RNA-Seq证实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的CD8^(+)T细胞数减少,上皮细胞数增加;MTRNR2L1在COPD患者的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表达水平上调;COPD患者肺组织、CD8^(+)T细胞和上皮细胞中的PANoptosis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暴露于烟雾/LPS的小鼠肺表现出肺泡损伤、PANoptosis蛋白表达上调,MTRNR2L1过表达显著抑制细胞PANoptosis并下调ZBP1、Caspase-3、GSDMD和MLKL的水平。结论:CD8^(+)T细胞与上皮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在泛凋亡相关通路富集,提示PANoptosis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COPD发病过程中PANoptosis与PANoptosis蛋白表达增高相关,MTRNR2L1对PANoptosis有抑制作用,调节PANoptosis可能为减轻肺损伤和改善肺通气功能提供新的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损伤 PANoptosis 单细胞RNA测序 批量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能谱CT的表现差异 被引量:20
3
作者 马拓 曹立秀 +6 位作者 李会菊 任红亮 陈大鹏 高媛 李志东 赵新斌 董思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小细胞肺癌(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未见确切原发灶的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SCLC组)及纵隔结节病患者26例(结... 目的比较小细胞肺癌(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未见确切原发灶的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SCLC组)及纵隔结节病患者26例(结节病组)为研究对象,行能谱CT增强扫描,对比不同单能量水平下的CT值、碘含量、水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等参数,比较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表现差异。结果SCLC组动脉期40~80 keV段单能量CT值均显著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90~140 keV段单能量CT值与结节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静脉期40~90 keV段单能量CT值显著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100~140 keV段单能量CT值与结节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动、静脉期碘浓度分别为(11.56±4.06)和(13.39±0.87)μg/cm3,均明显大于结节病组的(4.43±3.85)(t=11.564,P=0.026)和(7.23±2.71)μg/cm3(t=13.653,P=0.021);SCLC组动、静脉期水浓度分别为(1040.67±5.62)和(1035.23±8.57)mg/cm3,与结节病组的(1028.87±6.94)(t=3.155,P=1.861)和(1021.53±4.68)mg/cm3(t=3.265,P=1.68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CLC组静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的斜率均明显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两组间动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的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扫描可在动脉期40~80 keV、静脉期40~90 keV单能量CT值,动、静脉期碘浓度及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上显示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结节病 转移淋巴结 能谱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能谱CT的表现差异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拓 曹立秀 +6 位作者 李会菊 任红亮 陈大鹏 高媛 李志东 赵新斌 董思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淋巴瘤22例和胸腺癌28例,经能谱CT进行平扫和增强检查,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量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及病变部位的碘含量、水含量变化,比较... 目的探讨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淋巴瘤22例和胸腺癌28例,经能谱CT进行平扫和增强检查,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量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及病变部位的碘含量、水含量变化,比较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癌的差异。结果胸腺癌动脉期和静脉期40~80 keV单能量CT值高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7,P=0.042,P=0.034,P=0.002;P=0.016,P=0.013,P=0.018,P=0.024,P=0.012);胸腺癌在90~110 keV单能量CT值与前纵隔淋巴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腺癌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低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37);碘浓度高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0)。结论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在能谱CT检查40~80 keV单能量CT值及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碘浓度上的差异显著,并可以此区分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 淋巴瘤 胸腺癌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在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价值 被引量:52
5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2 位作者 禹璐 盛佳曦 傅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急诊收入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7 d内随访头颅CT结果分为出血组23例及未出血组3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急诊收入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7 d内随访头颅CT结果分为出血组23例及未出血组3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治疗后90 d的神经功能。收集CTP相关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等。结果出血组NIHSS评分、90 d预后不良比例、rTTP缺损区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P<0.01),rCBF及rCBV明显低于未出血组(0.19±0.08 vs 0.26±0.09,P=0.009;0.53±0.17 vs 0.69±0.21,P=0.002)。rCBV预测HT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20~0.872),临界值为62.5%,敏感性为0.739,特异性为0.714。rCBF预测HT风险的AUC为0.719(95%CI:0.580~0.858)。结论CTP可早期显示急性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预测HT发生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管电压联合高浓度低流率对比剂注射方案颈动脉CTA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石倩倩 陈伟彬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低管电压联合高浓度、低流率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430例拟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15例,使用对比剂碘美普尔(400 mg I/mL)45 mL,注射流率为4 mL/s,管电压为100 kV;... 目的:分析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低管电压联合高浓度、低流率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430例拟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15例,使用对比剂碘美普尔(400 mg I/mL)45 mL,注射流率为4 mL/s,管电压为100 kV;B组215例,注射碘帕醇(370 mg I/mL)65 mL,注射流率为5 mL/s,管电压为120 kV。在CTA图像上测量主动脉弓、颈总、颈内和颈外动脉的CT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采用t检验或卡方分析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主动脉弓、颈总、颈内和颈外动脉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ED分别为(2.57±0.10)和(6.50±0.23)mSv,A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5)。两组图像的SNR分别为13.23±1.37和13.07±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CNR分别为10.61±1.05和10.55±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高浓度低流率对比剂注射方案在保证颈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基础上,能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同时低流率对比剂注射方案能有效降低对比剂外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CT血管成像 对比剂 有效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CT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2
7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1 位作者 禹璐 盛佳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多模式CT对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本院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病3天内及7天内分别行多模式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数据经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多模式CT对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本院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病3天内及7天内分别行多模式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数据经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重建评价一级侧支循环,多时相CTA评价二级侧支循环,CTP数据经软件后处理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及相对达峰时间(rTTP)4个参数。以DSA检查为金标准,一级侧支循环分为变异组和完整组,二级侧支循环分为良好组(3,4级)、一般组(1,2级)和很差组(0级),采用Kappa检验、McNemar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别评价多模式CT对一级及二级侧支循环的诊断效能。结果: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中,高血压、糖尿病、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在良好侧支循环组与不良侧支循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高血压和责任血管重度狭窄与侧支循环形成有相关性。CTA对一级侧支循环显示的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4%,准确度为97.6%;CTA对二级侧支循环显示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度为95.2%。DSA与CTA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种检查方法间的Kappa值为0.951,表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很好。DSA与多期CTA对二级侧支循环的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两种检查方法间的Kappa值为0.817,表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很好。CTP的4个参数中rCBV、rMTT与二级侧支循环有相关性,其中rCBV的相关性最好(r=0.731,P<0.05)。结论:多模式CT能显示侧支循环的血管结构及灌注信息,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诊断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翟宁 于鹏 +4 位作者 宫凤玲 李孟静 张惠英 马春梅 王星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1-356,共6页
背景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大。碘对比剂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利用碘的这一特性,本研究试图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最优扫描方案。目的探讨MSCT低浓... 背景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大。碘对比剂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利用碘的这一特性,本研究试图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最优扫描方案。目的探讨MS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的可行性,以期获得最优扫描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检测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MSCT增强检查诊断并手术证实的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出血点CT值,平均值(212.1±64.5)HU。以测得的出血点CT值为参考值,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4种不同浓度碘溶液,依次为6.40、5.76、5.12、4.48 mgI/ml,120 kV对应CT值分别为(214.7±1.6)、(185.9±1.4)、(162.2±1.4)、(140.5±2.5)HU。对出血模型分组行不同剂量CT增强扫描,常规组120 kV,300 mAs;低剂量组:A亚组100 kV,300 mAs;B亚组100 kV,400 mAs;C亚组80 kV,400 mAs;D亚组80 kV,465 mAs,对比剂浓度对应4种碘溶液浓度。每种浓度扫描7次。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客观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记录每组MSCT对模型消化道出血检出情况,并测量出血点CT值,评价出最优扫描方案。结果常规组CTDIvol为19.6 mGy,低剂量组A亚组CTDIvol为12.4 mGy,低剂量组B亚组CTDIvol为16.5 mGy,低剂量组C亚组CTDIvol为8.2 mGy,低剂量组D亚组CTDIvol为9.5 mGy。低剂量组各组的DLP、ED低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B亚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C、D亚组图像客观噪声高于常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一对比剂浓度下低剂量组各亚组模型出血点CT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6.40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6.40、5.76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相同;常规组6.4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5.12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B亚组4.48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MSCT双低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是可行的,低剂量组B亚组(100 kV,400 mAs)为最优扫描参数组,在模拟出血速率为0.5 ml/min情况下,该扫描条件下显示模型出血点的最优对比剂浓度为5.12 mgI/ml,对应出血点CT值为(99.4±10.1)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低对比剂浓度 消化道 活动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观察副肾动脉解剖结构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2 位作者 禹璐 盛佳曦 傅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显示副肾动脉解剖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5例行腹部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资料,记录每侧副肾动脉的有无、支数及其直径、长度和入肾部位,比较副肾动脉解剖特点的差异。结果副肾动脉有Ⅰ支型...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显示副肾动脉解剖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5例行腹部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资料,记录每侧副肾动脉的有无、支数及其直径、长度和入肾部位,比较副肾动脉解剖特点的差异。结果副肾动脉有Ⅰ支型、Ⅱ支型及Ⅳ支型。左侧副肾动脉发现率>右侧,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副肾动脉发现率>女性,有统计学差异。副肾动脉的直径在性别及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上下极不同部位入肾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极入肾者多见。结论256层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副肾动脉的解剖结构,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简便、准确的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副肾动脉 CT血管成像技术 256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评价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燕花 訾媛 +5 位作者 宫凤玲 于鹏 陈伟彬 张惠英 马春梅 徐永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0-883,共4页
目的采用CT探讨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例,将图像质量能满足主动脉弹性测量的111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分为钙化阴性组(n=43)和钙化阳性组(n=68),根据钙化积分值将钙化阳性... 目的采用CT探讨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例,将图像质量能满足主动脉弹性测量的111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分为钙化阴性组(n=43)和钙化阳性组(n=68),根据钙化积分值将钙化阳性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钙化3组。将原始数据每隔5%R-R间期进行全时相自动离线重建,测量各R-R间期主动脉横截面积及直径,计算评价主动脉弹性的4个参考指标:直径变化率(%A0)、动脉可扩张度(A0D)、动脉顺应性(A0C)及动脉僵硬度(A0SI)。分析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结果钙化阳性组的%A0、A0D、A0C小于钙化阴性组,而A0SI大于钙化阴性组(P均<0.05)。钙化阳性组中轻度、中度、重度钙化3组间主动脉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A0、A0D、A0C呈负相关,与A0SI呈正相关。结论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有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可以为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主动脉弹性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心肌桥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与运动-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新斌 傅昱 +1 位作者 董小波 闫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3-59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症状性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心电图与运动-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心前区疼痛、不适... 目的:对比分析症状性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心电图与运动-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心前区疼痛、不适等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确诊为单纯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MB,1周内进行TET心电图及运动-静息核素MPI检查的97例(男59例,女38例)患者资料。依据MB形态分为不完全MB组(n=41)与完全MB组(n=56);依据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收缩期狭窄程度行Noble分级,分为Noble 1级组(n=44)、2级组(n=31)、3级组(n=2);另外,根据检测方法将异常的检出者分为TET异常组(n=21)和MPI异常组(n=31)。比较总的、不同MB类型及Noble分级中TET与MPI的差异,以及TET及MPI异常者中完全MB厚度、长度的差异。结果:总的MPI阳性率(39/97)高于TET(2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8,P〈0.01)。不完全MB组TET(5/41)与MPI(8/4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完全MB组MPI阳性率(31/56)比TET(21/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1)。Noble 1级组TET(6/44)与MPI(12/44),2级组TET(11/42)与MPI(18/42)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4.500,P〈0.05;χ^2=5.444,P〈0.05)。3级组TET(9/11)与MPI(9/1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与MPI异常中完全MB组厚度分别为(3.4±0.6)和(2.9±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9,P〈0.05);MB长度分别为(16.6±5.5)和(15.7±7.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9,P〉0.05)。结论:在评价MB患者心肌缺血方面运动-静息核素MPI比TET更敏感,尤其对完全MB及MCA收缩期狭窄轻中度程度者。但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完全MB患者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均低,而对MCA收缩期重度狭窄者则均高度敏感。两种检查结果阳性中MB厚度有差异,而MB长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CT冠状动脉成像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对心肌供血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新斌 傅昱 +1 位作者 董小波 齐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59,共6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对心肌供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心前区不适、疼痛症状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为左前降支单发MB,1周内又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74例(男40例、女34例)患者影像资料,...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对心肌供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心前区不适、疼痛症状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为左前降支单发MB,1周内又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74例(男40例、女34例)患者影像资料,将其分为不完全与完全两型,测量MB长度,计算MCA收缩期狭窄率,并依据Noble分级,比较MPI正常组与缺血组MB类型、长度及MCA收缩期狭窄Noble分级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及吸烟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MPI正常组与缺血组不完全、完全MB分别为38、13例与5、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34,P=0.000);MB长度分别为(14.7±3.7)mm和(15.5±4.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4,P=0.424);MCA收缩期狭窄Noble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9,P=0.000)。所选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及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类型、MCA收缩期狭窄程度均可影响心肌供血,完全MB及MCA收缩期狭窄2、3级者更易引发心肌缺血,临床应高度重视。而MB长度与心肌缺血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所致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安际伟 赵新斌 +1 位作者 赵鹤亮 周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分析心肌桥(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疑似冠心病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的88例患者资料,另选取同时期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目的分析心肌桥(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疑似冠心病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的88例患者资料,另选取同时期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迂曲而无MB的88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情况,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及体质量指数。比较MB组与非MB组整支冠状动脉、迂曲前段、迂曲段、迂曲后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冠状动脉迂曲前段、迂曲段、迂曲后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家族史及体质量指数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迂曲程度分级中完全MB组、不完全MB组及非MB组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MB组整支(χ~2=15.565,P=0.000)、迂曲前段(χ~2=8.606,P=0.003)、迂曲段(χ~2=13.475,P=0.000)及迂曲后段(χ~2=4.314,P=0.038)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低于非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组迂曲前段(χ~2=6.988,P=0.008)、迂曲段(χ~2=10.050,P=0.002)及迂曲后段(χ~2=4.314,P=0.038)轻度狭窄发生率均低于非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迂曲前段(χ~2=0.586,P=0.444)、迂曲段(χ~2=1.356,P=0.244)及迂曲后段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MB组在轻度(χ~2=13.526,P=0.000)及中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015)中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非M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重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155)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不完全MB组在轻度迂曲中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非M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67,P=0.002);而在中度(Fisher确切概率P=0.047)及重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031)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完全MB组与不完全MB组在轻度(χ~2=1.239,P=0.266)、中度(Fisher确切概率P=1.000)及重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1.000)中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MB者相比,MB尤其是完全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低,冠脉轻度狭窄发生率也较低,但其与冠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迂曲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施进喜 蔡东旭 +1 位作者 赵新斌 齐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研究同一类型及不同类型心肌桥(MB)患者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TAG-CCO)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LAD)单一MB且桥前段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200例... 目的研究同一类型及不同类型心肌桥(MB)患者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TAG-CCO)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LAD)单一MB且桥前段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2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MB类型分为不完全型及完全型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桥前段冠状动脉同种程度狭窄(轻度、中度、重度)间TAG-CCO的差异;随后进一步比较同一类型MB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轻度、中度及重度)组间TAG-CCO的差异。结果84例完全型MB患者中,桥前段冠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36、30、18例;116例不完全型MB患者中,桥前段冠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45、42、29例。完全型MB患者轻、中、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的TAG-CCO分别为(-0.0086±0.0014)/10 mm、(-0.0170±0.0180)/10 mm、(-0.0230±0.0026)/10 mm,不同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728,P<0.001);不完全型MB患者的轻、中、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的TAG-CCO分别为(-0.0039±0.0011)/10 mm、(-0.0100±0.0140)/10 mm、(-0.0160±0.0020)/10 mm,不同狭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7.756,P<0.001);完全型MB患者轻(t=16.519,P<0.001)、中(t=2.570,P=0.012)、重度桥前段冠脉狭窄组(t=10.714,P<0.001)的TAG-CCO均明显低于同程度狭窄的不完全型MB患者。结论TAG-CCO与MB类型及桥前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TAG-CCO可作为MB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 CT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新斌 傅昱 +2 位作者 李劼 孙萌 赵鹤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评估心肌桥(MB)-壁冠状动脉(MCA)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胸闷、胸痛症状就诊,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为左前降支单发MB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MB厚度、长度,计算MCA收缩期狭窄率。同期选择CTCA未见异常的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评估心肌桥(MB)-壁冠状动脉(MCA)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胸闷、胸痛症状就诊,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为左前降支单发MB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MB厚度、长度,计算MCA收缩期狭窄率。同期选择CTCA未见异常的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心率及吸烟史等临床资料,比较MB组与正常对照组上述临床资料及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E’/A’<1例数的差异。MB厚度、长度、MCA收缩期狭窄率与左心室前壁中段舒张早期及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年龄(t=0.97,P=0.65)、性别(χ~2=0.10,P=0.75)、BMI(t=1.82,P=0.07)、心率(t=0.87,P=0.39)及吸烟史(χ~2=0.43,P=0.51)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室间隔(t=1.54,P=0.13),左心室后壁厚度(t=1.47,P=0.14),左心房内径(t=1.62,P=0.1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t=0.49,P=0.63)、收缩末内径(t=1.29,P=0.20)和左心室射血分数(t=0.56,P=0.57)方面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MB组E’/A’<1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1比0,χ~2=38.22,P=0.00)。左心室前壁中段SRe(r=-0.97,P=0.00;r=-0.93,P=0.00)和SRa(r=-0.89,P=0.00;r=-0.90,P=0.00)与MB厚度和MCA收缩期狭窄率呈显著负相关;左心室前壁中段SRe(r=-0.09,P=0.76)和SRa(r=-0.13,P=0.66)与MB长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MB与心脏收缩功能无相关性,但与心脏舒张功能明显相关。随着MB厚度增加,MCA收缩期狭窄程度加重,心脏舒张功能逐渐降低,而MB长度与心脏舒张功能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心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迂曲与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东旭 施进喜 +1 位作者 赵新斌 齐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分析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迂曲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从中选取前降支无迂曲者及迂曲者各278例,记录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年龄... 目的分析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迂曲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从中选取前降支无迂曲者及迂曲者各278例,记录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及家族史)、前降支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情况。比较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无迂曲组与迂曲组的临床资料、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的差异;比较冠状动脉无、轻、中、重度迂曲组的临床资料、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冠状动脉无迂曲组的狭窄发生率(57.6%)低于迂曲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08,P<0.001);冠状动脉轻度迂曲组狭窄发生率(78.5%)高于无迂曲组(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62,P<0.001);冠状动脉轻度迂曲组狭窄发生率(78.5%)高于中度迂曲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2,P=0.005);冠状动脉迂曲组狭窄程度与无迂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迂曲组比无迂曲组更易出现较重的狭窄(Z=-3.292,P=0.001)。冠状动脉无、轻、中、重度迂曲组的狭窄程度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7.787,P<0.001),且差异具有等级相关性(rs=0.169,P=0.000);冠状动脉无迂曲组狭窄发生率与中、重度迂曲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轻、中度迂曲组狭窄发生率与重度迂曲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迂曲者比无迂曲者更易出现冠状动脉狭窄,轻度迂曲者狭窄发生率高于无、中度迂曲者;而轻度迂曲者更易出现较重程度的狭窄,无迂曲者狭窄程度常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迂曲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CT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感兴趣区最大密度对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1 位作者 王冰 盛佳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评估采用CT增强扫描测量感兴趣区(ROI)最大密度值的方法量化肠梗阻患者肠壁缺血程度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160例经CT增强扫描诊断为小肠梗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CT视觉评价法及测量ROI最大密... 目的评估采用CT增强扫描测量感兴趣区(ROI)最大密度值的方法量化肠梗阻患者肠壁缺血程度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160例经CT增强扫描诊断为小肠梗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CT视觉评价法及测量ROI最大密度法进行评测。CT视觉评价法采用积分的方式按照肠壁缺血程度分为5类;测量ROI最大密度法采用CT工作站提供的条形直方图来量化肠壁强化程度。所得结果分别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2种方法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视觉评价法>2分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7%、72.9%、82.1%、94.4%及86.2%。测量ROI最大密度法中平扫及增强扫描ROI最大密度差值<15 HU对小肠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68.8%、100.0%、100.0%、71.4%及82.5%。用测量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的方法评价,测量ROI最大密度法中平扫及增强扫描ROI最大密度差值<15 HU其AUC为0.995,视觉评价法>2分其AUC为0.908,前者对小肠缺血的检出有更高的准确性。结论 ROI最大密度法可量化小肠壁的强化程度,与病理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是诊断肠缺血可靠、有用的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感兴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石松鑫 王大力 +4 位作者 李弘 王星稳 訾媛 安雅臣 张江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比较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首次就诊的VaP患者和PD患者。采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PD... 目的比较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首次就诊的VaP患者和PD患者。采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PD患者和VaP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上述量表评分的差异。以MoCA<26分为认知障碍的标准,比较VaP合并认知障碍(VaP with cognition impairment,VPCI)亚组与PD合并认知障碍(PD with cognition impairment,PDCI)亚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VaP组19例,PD组22例患者。VaP组高血压(78.9%vs.40.9%,P=0.014)、糖尿病(52.6%vs.22.7%,P=0.047)及脑白质病变(84.2%vs.36.4%,P=0.002)的发生率高于PD组,而PD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VaP组(72.7%vs.36.8%,P=0.021);VaP组的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PD组(78.9%vs.45.5%,P=0.028),MMSE(中位数:24.0分vs.29.0分,P<0.001)、MoCA(中位数:17.0分vs.26.0分,P=0.002)和UPDRSⅢ(中位数:18.0分vs.33.5分,P<0.001)评分低于PD组。VPCI患者的MMSE(中位数:23.0分vs.27.0分,P=0.002)、MoCA(中位数:17.0分vs.22.0分,P=0.041)和UPDRSⅢ(中位数:18.0分vs.37.0分,P=0.004)评分均低于PDCI患者。结论与PD患者相比,VaP患者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而且VaP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较PD患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伴右侧脑膜副动脉异常供血一例
19
作者 张玄星 陈伟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7-1218,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主诉为“被重物砸伤致多发伤5天余”,昏迷,小便失禁,大便未排,无抽搐,无恶心呕吐。双侧眼球突出并闻及杂音,双侧结膜充血;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定向力、计算力、往事记忆力、自知力、理解判断力等认知表现因患... 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主诉为“被重物砸伤致多发伤5天余”,昏迷,小便失禁,大便未排,无抽搐,无恶心呕吐。双侧眼球突出并闻及杂音,双侧结膜充血;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定向力、计算力、往事记忆力、自知力、理解判断力等认知表现因患者昏迷无法检查。患者无睁眼反应,无言语反应,肢体回缩,格拉斯哥昏迷计分为6分,双侧Babinski征阳性,双侧Hoffmann征、Chaddock征、Gordon征、Oppenheim征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海绵窦瘘 脑膜副动脉 异常供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