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 被引量:105
1
作者 王小亭 刘大为 +38 位作者 于凯江 管向东 马晓春 严静 康焰 艾宇航 胡振杰 隆云 晁彦公 张宏民 张丽娜 尹万红 刘丽霞 武钧 何伟 朱然 许强宏 丁欣 关键 李莉 刘海涛 司向 王敏佳 王艺萍 王晓猛 吕立文 陈文劲 张青 杜鹃 朱炜华 陈秀凯 尚秀玲 黄道政 蔡书翰 崔嵩 张军伟 赵醴 唐朝霞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5期369-383,共15页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理念到实施规范,制定了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超声检查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雪峰 李金玉 施举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通过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估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研究影响评分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或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PTE患者受邀填写SF-36量表,并与中... 目的通过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估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研究影响评分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或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PTE患者受邀填写SF-36量表,并与中国普通人群比对。填写问卷的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和肥胖状况)和临床资料[间隔时间(从诊断PTE时间至填表时间)、栓塞部位、深静脉血栓、癌症、慢性心肺疾病、诱发型PTE、一过性危险因素及永久性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明确这些变量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88例符合入选排除标准的PTE患者完成SF-36量表并纳入最终分析。PTE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中国普通人群:生理机能评分59. 8±27. 4比87. 6±16. 8,生理职能30. 4±41. 9比83. 0±20. 7,躯体疼痛67. 4±23. 6比83. 3±19. 7,一般健康状况43. 0±23. 1比68. 2±19. 4,精力57. 3±23. 5比70. 1±16. 8,社会功能60. 1±29. 9比84. 8±16. 6,情感职能44. 7±43. 1比85. 3±17. 7,精神健康58. 7±21. 5比78. 8±15. 4,各维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 01)。除精神健康这一变量外,PTE发生1年以上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PTE发生1年内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诱发型PTE与一般健康状况相关,间隔时间与躯体疼痛相关,一过性危险因素与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相关,而永久性危险因素则与精神健康相关。结论 PTE患者生活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年龄、间隔时间、诱发型PTE、一过性危险因素和永久性危险因素与PTE患者生活质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生活质量 SF-36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欣 洪新宇 +7 位作者 李金玉 赵瑞杰 杨煜清 柳思华 孙雪峰 朱卫国 范俊平 施举红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34-241,共8页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现状,探究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否适用于内科住院患者。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17日至9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和VTE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发生情况,比较...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现状,探究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否适用于内科住院患者。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17日至9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和VTE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与未发生VTE患者的异同点,评估危险因素与VTE事件相关性。使用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VTE风险分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共31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症状性VTE发生率为2.5%。Padua模型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62.3%,模型分层下高危患者占比38.8%。Padua模型中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肥胖、近期创伤和(或)手术这4项危险因素在VTE及非VTE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而模型未包含的危险因素如雌、孕激素、输血、机械通气与VTE发生显著相关(P均<0.01)。Padua模型高危患者接受抗凝药物预防及机械预防的比例显著高于低危患者(P<0.01),其中85.3%的高危患者未接受抗凝药物或机械预防,亦未发生VTE。结论 Padua模型特异度低,模型中多项危险因素及其权重分布不合理,对内科住院患者VTE风险分层的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分层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