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山地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美荣 刘斌 +3 位作者 张国顺 尚华 吴贵恺 高宝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分析唐山地区近5年来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H)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住院的肝硬化并发UGH... 目的分析唐山地区近5年来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H)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住院的肝硬化并发UGH患者共计462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病因。研究出血病因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肝硬化并发UGH的病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2.16%;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占27.71%;肝源性溃疡占11.04%;急性胃黏膜病变占4.11%;混合型占3.25%;其他占1.73%。不同病因患者之间,肝功能ChildPugh B级、C级和A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2,P=0.007)。结论肝硬化并发UGH的病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病因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肠出血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71
2
作者 崔亚欢 陈乃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超过90%的PD患者是特发性的,没有明确的病因。PD主要病理特点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严重缺失和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递质减少。临...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超过90%的PD患者是特发性的,没有明确的病因。PD主要病理特点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严重缺失和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递质减少。临床特征是其标志性的运动症状,如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疾病 内质网 氧化性应激 小神经胶质细胞 蛋白质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诱导大鼠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其自噬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冯会超 陈乃耀 +3 位作者 崔亚欢 周葳 刘湄漪 刘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探究辐射诱导大鼠脑损伤后星型胶质细胞活性及其自噬的相关变化。方法:取36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4 d的Morris水迷宫训练后,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及3-甲基腺嘌呤(3-MA)组,其中model组及3... 目的:探究辐射诱导大鼠脑损伤后星型胶质细胞活性及其自噬的相关变化。方法:取36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4 d的Morris水迷宫训练后,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及3-甲基腺嘌呤(3-MA)组,其中model组及3-MA组大鼠经腹腔麻醉后给予单次全脑X线照射,剂量为20 Gy。照射完成后,model组侧脑室注射5μL Na Cl,3-MA组侧脑室注射600 nmol 3-MA,饲养8周,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评后,断头取脑,HE染色观察海马区病理变化。用GFAP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用GFAP及LC3的双重荧光染色评定星形胶质细胞自噬的变化; Western blot法测定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的变化,TUNEL检测同侧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评估海马区炎症反应。结果:辐射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自噬,加重脑组织损伤。3-MA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结论:大鼠放射性脑损伤后海马区损伤明显,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MA可显著缓解受损程度。该发现可能会为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 自噬 星形胶质细胞 3-甲基腺嘌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胫骨软骨和软骨下骨ERK1/2信号蛋白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晋 谢燕燕 +1 位作者 闫振宇 张立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5-551,共7页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胫骨平台硬化区与非硬化区软骨和软骨下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信号蛋白的改变,探讨OA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遗...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胫骨平台硬化区与非硬化区软骨和软骨下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信号蛋白的改变,探讨OA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遗弃的胫骨平台组织(n=22),大体观察后,通过硬组织甲苯胺蓝染色证实并区分硬化与非硬化区软骨和软骨下骨观察病理结构改变,分离硬化与非硬化区的软骨与软骨下骨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硬化区(n=22)与非硬化区(n=18)软骨及软骨下骨ERK1/2总蛋白以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 OA患者膝关节胫骨平台硬组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显示,硬化区软骨层变薄、纤维化、局部可有断裂,形成深达软骨下骨的微裂隙,软骨细胞减少且层次不清排列欠佳,软骨下骨骨小梁厚度增加。OA胫骨平台硬化区的软骨及软骨下骨分别与非硬化区相比ERK1/2总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t=1. 92,P=0. 062; t=1. 75,P=0. 088),但硬化区软骨及软骨下骨ERK1/2磷酸化蛋白分别明显高于非硬化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 04,P<0. 001; t=20. 37,P<0. 001)。结论 OA硬化区软骨和软骨下骨ERK1/2信号蛋白不同于非硬化区,硬化区软骨和软骨下骨ERK1/2蛋白磷酸化增强可能是其微结构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软骨 软骨下骨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放射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丁平 陈乃耀 +1 位作者 黄越 赵雪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5-348,共4页
放射治疗是各种脑肿瘤的经典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的同时,也导致患者的认知障碍.本文就放射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有效地防治放射诱发认知功能障碍.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人凝血因子IX基因在小鼠脂肪干细胞中的表达
6
作者 王馨 王霖虹 +2 位作者 谢燕燕 李杰 闫振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18-1725,共8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凝血因子IX(hFIX)基因在小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脂肪干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其生长活力,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细胞表型CD29、CD90、CD45,成脂...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凝血因子IX(hFIX)基因在小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脂肪干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其生长活力,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细胞表型CD29、CD90、CD45,成脂成骨诱导鉴定其分化能力。将携带hIX基因的腺病毒转染小鼠脂肪干细胞,对比观察其与未转染时细胞形态及生长曲线有无变化。RT-PCR检测hFIX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及培养细胞上清液中hFIX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hFIX蛋白量(The antigen content of hFIX,FIX:Ag),一期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hFIX蛋白活性(The clotting factor activity of hFIX,FIX:C)。结果:小鼠ADSC离体培养最初几小时呈体积较小的圆球形,具有很强的折光性,贴壁生长时间为种瓶后4-6 h,种瓶后72 h细胞变为长梭形纤维状,呈漩涡状排列;第3代ADSC体外培养1-2 d生长速度较缓慢,3-5 d增殖速度增快,呈指数倍扩增,6-7 d生长速度逐渐缓慢,总体生长趋势呈S型;油红O对诱导后细胞进行染色,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色脂滴形成。茜素红对诱导后细胞进行染色,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橙红色钙化骨节。第3代ADSC高表达CD29(99.91%),CD90(99.02%),几乎不表达CD45(0.94%)。RT-PCR结果显示,hFIX基因可以在小鼠脂肪干细胞内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鼠脂肪干细胞内及培养细胞上清液中均可表达hFIX蛋白。ELISA测定转染ADSC培养上清FIX:Ag:第1 d为21.33±3.93 ng/(10^6 cells·24 h),第3 d为12.63±0.86 ng/(10^6 cells·24 h),第9 d为12.63±2.36 ng/(10^6 cells·24 h)。一期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FIX:C为8.5%。结论:携带hFIX基因的腺病毒能有效转染ADSC。hFIX基因修饰的ADSC可以分泌具有凝血活性的hFIX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人凝血因子IX 脂肪干细胞 血友病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胶质细胞活化表型的调节
7
作者 刘湄漪 陈乃耀 +3 位作者 周葳 崔亚欢 刘竞 冯会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是否以外分泌的方式调节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表型,并且探讨其机制。方法:提取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制备含有hUC-MSCs分泌的全部营养因子的条件培养基(hUC-MSCs-CM)。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LP...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是否以外分泌的方式调节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表型,并且探讨其机制。方法:提取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制备含有hUC-MSCs分泌的全部营养因子的条件培养基(hUC-MSCs-CM)。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LPS刺激组,单纯hUC-MSCs-CM刺激组,LPS、hUC-MSCs-CM共刺激组,刺激24 h后收集上清和蛋白。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TNF-α、IL-6浓度,Western blot检测CD86、精氨酸酶1(Arg1)、PI3K的蛋白表达量。结果:①LPS诱导BV2细胞分泌TNF-α、IL-6因子增多,LPS、hUC-MSCs-CM共刺激组与LPS组相比,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P <0. 05);②LPS刺激组BV2细胞M1型标志物CD86表达明显增多,hUC-MSCs-CM共刺激组与LPS组相比CD86表达降低(P <0. 05)。LPS、hUC-MSCs-CM共刺激组M2型标志物Arg1表达增多(P <0. 05);③LPS、hUC-MSCs-CM共刺激组上调PI3K磷酸化水平(P <0. 05)。结论:①hUC-MSCs以外分泌的方式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②hUC-MSCs促进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小胶质细胞表型 PI3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