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尼平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苏杰 杨馥宇 +1 位作者 李猛 蒋利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Gen)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5、10、20、40、80 mg·L^(-1))Gen干预hRVECs 24 h,CCK-8检测Gen对hRVECs细胞增殖活...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Gen)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5、10、20、40、80 mg·L^(-1))Gen干预hRVECs 24 h,CCK-8检测Gen对hRVECs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将hRVECs分为对照组,高糖(25 mmol·L^(-1))组,Gen低、中、高浓度(5、10、20 mg·L^(-1))组,贝伐珠单抗(BEV,250μg·L^(-1))组和Gen高浓度+BEV(250μg·L^(-1))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体外成管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溶性VEGF受体-1(sFlt-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 mg·L^(-1)Gen比较,1、5、10、20、40、80 mg·L^(-1)Gen对hRVECs增殖活性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RVECs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均为P<0.05),细胞环形管状结构增多,VEGF-A、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sFl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Gen各浓度组和BEV组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均减弱(均为P<0.05),细胞环状结构减少,VEGF-A、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sFlt-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Gen高浓度组比较,Gen高浓度+BEV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减弱(P<0.05),细胞环状结构减少,VEGF-A、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sFl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Gen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RVECs增殖、迁移与血管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sFlt-1轴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苷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VEGF受体-1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内眦韧带减张修复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苏杰 刘岩 +1 位作者 黄帅 杨馥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预置内眦韧带减张缝线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眼科收治的32例(32眼)下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的病例,找到鼻侧断端后先将内眦韧带断端间预置4-0缝线,确... 目的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预置内眦韧带减张缝线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眼科收治的32例(32眼)下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的病例,找到鼻侧断端后先将内眦韧带断端间预置4-0缝线,确认伤口断端对位满意后,松开预置缝线植入泪道支撑管,8-0可吸收缝线吻合泪小管断端,6-0可吸收缝线缝合皮肤等。术后2~3个月拔管,随访6~12个月,观察泪道通畅情况及溢泪等症状。结果治愈29眼,好转2眼,无效1眼;治愈率达90.62%,有效率达96.88%。术后泪小点撕裂2眼(6.25%),内眦切迹1眼(3.12%)。结论采用减张修复法修复内眦韧带,可以为泪小管断端创造低张力的愈合环境,使泪小管断端对合整齐,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张修复 内眦韧带 泪小管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晓 刘雪薇 +4 位作者 芦凌羽 张蒙 李猛 何叶 王林洪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研究新疆塔城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和额敏县汉族及哈萨克族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于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塔城地区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及额敏... 目的研究新疆塔城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和额敏县汉族及哈萨克族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于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塔城地区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及额敏县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所属行政区域划分基本抽样单位,每个行政区域约1000人,若抽样单位超过1500人则按人数划分为2个及以上的基本抽样单位。将新疆塔城地区分为240个基本抽样单位,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其中12个基本抽样单位进行检查。按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Ⅱ(LOCSⅡ)的标准作为白内障确诊标准,对该地区不同民族和年龄受检者白内障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受检者年龄、民族、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冠心病、紫外线照射时间与白内障患病数的关系。结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及额敏县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76.34%,50~<60岁组、60~<70岁组、70~<80岁组、≥8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分别为23.30%、77.40%、89.60%和100.00%。新疆塔城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脂血症白内障患病情况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有无冠心病、是否吸烟、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长的白内障患病情况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项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60岁(OR=39.93,95%CI:20.77-76.77);60~<70岁(OR=3.81,95%CI:2.05-7.08);70~<80岁(OR=1.72,95%CI:0.92-3.22)]、高血压(OR=1.54,95%CI:1.13-2.11)、高脂血症(OR=1.41,95%CI:1.10-2.03)为白内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的白内障发病率高,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是该地区白内障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新疆塔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miR-34a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噬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苏杰 马春梅 +3 位作者 邵宏超 杨馥宇 刘岩 葛嫣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miR-34a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噬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Y79细胞,将转染miR-34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载体、共转染miR-34a+HMGB1的慢病...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miR-34a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噬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Y79细胞,将转染miR-34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载体、共转染miR-34a+HMGB1的慢病毒载体及培养液接种至Y79细胞构建转染miR-34a细胞系。按照接种载体分组,将Y79细胞株分为4组,分别为转染miR-34a组、转染HMGB1组、共转染miR-34a+HMGB1组及阴性对照组。用qRT-PCR检测miR-34a的表达,采用Ca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 cadaverin,MDC)试剂盒在488 nm荧光下检测MDC荧光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超微结构。结果 miR-34a转染结果显示,转染miR-34a组miR-34a的相对表达量(2. 04±0. 46)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 03±0. 21)(P <0. 05),共转染miR-34a+HMGB1组的HMGB1的相对表达量(0. 42±0. 08)显著低于转染HMGB1组(1. 08±0. 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aspase3活性测试显示,转染miR-34a组Caspase3活性(10. 75±2. 87)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3. 48±0. 74),转染HMGB1组Caspase3活性(2. 46±0. 94)低于共转染miR-34a+HMGB1组(6. 21±1. 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34a组MDC阳性率(56. 9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 15%),共转染miR-34a+HMGB1组的MDC阳性率(43. 11%)明显高于转染HMGB1组(10. 32%)(P <0. 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超微结构显示,阴性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共转染miR-34a+HMGB1组可见Y79细胞双层膜结构,转染miR-34a组可见自噬溶酶体结构。结论 miR-34a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自噬凋亡,其机制可能为抑制HMGB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自噬 高迁移率族蛋白1 MIR-3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杰 杨馥宇 +1 位作者 李猛 蒋利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3-707,711,共6页
目的探讨京尼平苷(Gen)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6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将眼部正常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en低剂量组、Gen高剂量组和羟苯磺酸钙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 目的探讨京尼平苷(Gen)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6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将眼部正常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en低剂量组、Gen高剂量组和羟苯磺酸钙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饲料饲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DR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立即进行药物干预。Gen低剂量组和Gen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以25 mg·kg^(-1)和100 mg·kg^(-1)Gen灌胃,羟苯磺酸钙组大鼠给予5.8 mg·kg^(-1)羟苯磺酸钙灌胃,而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溶剂,每天1次,连续4周。给药期间正常组大鼠继续喂养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大鼠继续喂养高糖高脂饲料。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sFlt-1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干预结束(第4周),模型组大鼠血清中VEGF含量高于正常组,sFlt-1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Gen高剂量组和羟苯磺酸钙组大鼠血清中VEGF含量低于模型组,sFlt-1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而Gen低剂量组大鼠以上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药物干预结束(第4周),正常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正常,内核层与外核层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和Gen低剂量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核层与外核层细胞排列松散,神经节细胞减少,毛细血管充血。Gen高剂量组和羟苯磺酸钙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核层与外核层细胞排列趋于正常,神经节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药物干预结束(第4周),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血管管径不均,出现节段性膨大,视网膜组织微血管生成数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en高剂量组和羟苯磺酸钙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数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而Gen低剂量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结束(第4周),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HIF-1α和I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sFl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Gen高剂量组和羟苯磺酸钙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HIF-1α和I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sFl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而Gen低剂量组大鼠以上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Gen通过抑制VEGF表达,促进sFlt-1表达,从而抑制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达到治疗D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京尼平苷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微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