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RPR及相关指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雅杰 曾小芳 +3 位作者 李宁 孟爱国 闫振宇 赵俊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研究简便易得的血细胞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in width to platelet ratio,RPR)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治及分期中的临床意义,结合相关指标综合分析RPR的应用价值。方法:收... 目的:研究简便易得的血细胞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in width to platelet ratio,RPR)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治及分期中的临床意义,结合相关指标综合分析RPR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MM 51例为病例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间RPR、炎症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in width,RDW)、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球比(albumin/globumin,A/G)、出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D-二聚体(D-dimmer,D-D)、经典分期指标β_(2)-微球蛋白(beta 2-macroglobulin,β_(2)-MG)及预后评估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差异;对MM患者按MM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标准分为Ⅰ期、Ⅱ期、Ⅲ期3组,分析RPR及相关指标在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分析病例组RPR分别与炎症指标A/G、出凝血指标MPV和D-D,经典分期指标β_(2)-MG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2组间RPR、炎症指标、出凝血指标、经典分期指标及预后评估指标比较,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4、0.006、0.000、0.000、0.000)。病例组组间各指标比较,RPR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经两两比较,RPR、RDW、CRP、LDH、D-D、β_(2)-MG水平随疾病发展有增高趋势,而PLT、A/G、MPV水平随疾病发展有降低趋势。病例组RPR与出凝血指标D-D和经典分期指标β_(2)-MG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0.590、0.803;均P=0.000);RPR与炎症指标A/G和出凝血指标MPV分别呈负相关关系(r=-0.583、-0.500;均P=0.000)。结论:RPR可同时反映炎症和出凝血状态,对MM的诊治和分期具有一定临床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比值 炎症 出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a通过抑制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诱导铁死亡引起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子人 孙辉 +3 位作者 张婧 朱礼军 杜琳 孟爱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7-624,共8页
目的 探讨miR-27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组(依据再灌注时间又分为缺血2 h后再灌注3 h、 6 h、 12 h、 24 h组)以及阴性对照空载体组、 mi... 目的 探讨miR-27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组(依据再灌注时间又分为缺血2 h后再灌注3 h、 6 h、 12 h、 24 h组)以及阴性对照空载体组、 miR-27a激动剂(agomiR-27a)组、 miR-27a抑制剂(antagomiR-27a)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MCAO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miR-27a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水平,Zea-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 3, 5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SLC7A11蛋白水平,分别用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铁(Fe)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GSH、 MDA、 Fe含量。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7a下游靶基因。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iR-27a水平上调,SLC7A11水平降低。抑制miR-27a表达后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脑梗死面积,抑制铁死亡。miR-27a直接靶向SLC7A11的3′-非翻译区(3′-UTR)区域,降低SLC7A11 mRNA表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上调的miR-27a可能是通过抑制靶基因SLC7A11水平,诱导铁死亡,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小RNA-27a(miR-27a) 铁死亡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