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左西孟旦治疗)和B组(4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Ⅰ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及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Ⅰ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评分比A组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组患者心率(HR)均相较于A组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HR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动脉压(MAP)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F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上升,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DD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应用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受损程度,降低miRNAs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展开更多
背景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型指标,已被证实与高血压存在关联,但目前缺乏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研究。目的探讨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关系。方...背景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型指标,已被证实与高血压存在关联,但目前缺乏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研究。目的探讨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TyG-BMI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组(n=99)、Q2组(n=99)、Q3组(n=99)、Q4组(n=99)。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24 h ABPM结果。计算TyG-BMI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TyG-BMI指数分组与夜间ABPM参数的关联。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yG-BMI指数、TyG指数、TG/HDL-C与夜间血压指标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yG-BMI指数对夜间高血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Q1~Q4组年龄、BMI、T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降脂药、脑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1~Q4组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TyG-BMI指数分组是夜间平均收缩压(β=6.623,P=0.002)、夜间平均舒张压(β=4.553,P=0.001)的影响因素;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进行分层,在未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研究对象中TyG-BMI指数Q4组是夜间平均舒张压(β=8.462,P<0.001)的影响因素;在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研究对象中TyG-BMI指数分组与夜间平均收缩压(β=4.604,P=0.097)、夜间平均舒张压(β=1.988,P=0.285)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yG-BMI指数与高血压患者的夜间平均收缩压(rs=0.155,P=0.002)呈正相关,TG/HDL-C(rs=0.193,P<0.001)、TyG指数(rs=0.145,P=0.004)、TyG-BMI指数(rs=0.250,P<0.001)与夜间平均舒张压呈正相关。绘制TG/HDL-C、TyG指数、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ROC曲线,TG/HDL-C、TyG指数、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AUC分别为0.570(95%CI=0.513~0.627,P=0.017)、0.559(95%CI=0.502~0.616,P=0.046)、0.618(95%CI=0.563~0.673,P<0.001);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研究对象中TG/HDL-C、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AUC分别为0.578(95%CI=0.504~0.651,P=0.043)、0.627(95%CI=0.557~0.698,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TyG-BMI指数与夜间平均舒张压水平呈正相关。TyG-BMI指数对夜间高血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壳聚糖-普鲁士蓝纳米酶(chitosan-prussian blue nanozyme,CS-PB)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耳蜗毛细胞(house ear institute-organ of corti 1,HEI-OC1)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I-OC1细胞,不同浓度过氧化...目的探究壳聚糖-普鲁士蓝纳米酶(chitosan-prussian blue nanozyme,CS-PB)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耳蜗毛细胞(house ear institute-organ of corti 1,HEI-OC1)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I-OC1细胞,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处理细胞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活性,建立过氧化氢应激损伤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过氧化氢组、过氧化氢+CS-PB组、过氧化氢+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组,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技术检测HEI-OC1细胞活性氧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EI-OC1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Bcl-XL、Bax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检测HEI-OC1细胞中4-HNE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氧化氢组细胞活力下降(P<0.0001),Bcl-XL蛋白表达下降,细胞内活性氧、4-HNE、TNF-α、IL-1β、Bax表达升高(P<0.0001);与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CS-PB组、过氧化氢+NAC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Bcl-XL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4-HNE、TNF-α、IL-1β、Bax表达降低(P<0.01).结论CS-PB能够缓解过氧化氢诱导的HEI-OC1细胞氧化应激所造成的细胞损伤及凋亡.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左西孟旦治疗)和B组(4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Ⅰ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及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Ⅰ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评分比A组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组患者心率(HR)均相较于A组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HR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动脉压(MAP)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F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上升,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DD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应用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受损程度,降低miRNAs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文摘目的对老年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围术期营养指标水平进行纵向分析,并探讨其与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老年ICH患者295例,分别于术前(T1)、术后1 d(T2)、术后3 d(T3)、术后5 d(T4)、术后7 d(T5)测量相关营养指标水平,根据发病后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114例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181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营养指标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ICH患者围术期营养指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收缩压、既往脑卒中史、出血部位(脑干)、中线移位、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预后不良组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淋巴细胞、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入院时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56.48±9.54)kg vs(66.62±8.12)kg,P<0.01;40.24(39.10,41.16)g/L vs 43.30(40.65,45.50)g/L,P<0.01;203.00(164.00,261.00)mg/L vs 229.00(180.00,282.00)mg/L,P<0.05;4.68(4.11,5.39)mmol/L vs 4.91(4.47,5.66)mmol/L,P<0.01;1.58(0.95,2.03)×10^(9)/L vs 1.77(1.99,1.91)×10^(9)/L,P<0.01;7.00(5.00,10.00)分vs 9.00(7.00,13.00)分,P<0.01;55.00(43.00,64.00)分vs 61.00(52.00,69.00),P<0.01]。预后不良组各时间点控制营养状态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并于T3达到最高值;预后不良组各时间点预后营养指数评分、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1),并于T3达到最低值。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1、T2、T3、T4、T5时控制营养状态评分、预后营养指数评分、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分是老年ICH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围术期不同时间点3种营养指标波动情况均与老年ICH患者90 d预后密切相关,监测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可迅速便捷预测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文摘背景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型指标,已被证实与高血压存在关联,但目前缺乏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研究。目的探讨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TyG-BMI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组(n=99)、Q2组(n=99)、Q3组(n=99)、Q4组(n=99)。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24 h ABPM结果。计算TyG-BMI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TyG-BMI指数分组与夜间ABPM参数的关联。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yG-BMI指数、TyG指数、TG/HDL-C与夜间血压指标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yG-BMI指数对夜间高血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Q1~Q4组年龄、BMI、T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降脂药、脑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1~Q4组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TyG-BMI指数分组是夜间平均收缩压(β=6.623,P=0.002)、夜间平均舒张压(β=4.553,P=0.001)的影响因素;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进行分层,在未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研究对象中TyG-BMI指数Q4组是夜间平均舒张压(β=8.462,P<0.001)的影响因素;在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研究对象中TyG-BMI指数分组与夜间平均收缩压(β=4.604,P=0.097)、夜间平均舒张压(β=1.988,P=0.285)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yG-BMI指数与高血压患者的夜间平均收缩压(rs=0.155,P=0.002)呈正相关,TG/HDL-C(rs=0.193,P<0.001)、TyG指数(rs=0.145,P=0.004)、TyG-BMI指数(rs=0.250,P<0.001)与夜间平均舒张压呈正相关。绘制TG/HDL-C、TyG指数、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ROC曲线,TG/HDL-C、TyG指数、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AUC分别为0.570(95%CI=0.513~0.627,P=0.017)、0.559(95%CI=0.502~0.616,P=0.046)、0.618(95%CI=0.563~0.673,P<0.001);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研究对象中TG/HDL-C、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AUC分别为0.578(95%CI=0.504~0.651,P=0.043)、0.627(95%CI=0.557~0.698,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TyG-BMI指数与夜间平均舒张压水平呈正相关。TyG-BMI指数对夜间高血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