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 1
-
-
作者
刘宏芹
庞小楠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11-I0011,共1页
-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水粉作品选登
- 2
-
-
作者
王宇
刘佳琪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
-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
-
题名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 3
-
-
作者
宋小青
王馨锐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5-I0005,共1页
-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书途”儿童书店室内设计系列作品
- 4
-
-
作者
苏子涵
杜珺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37,共1页
-
文摘
作品运用皮革元素,极大提升空间品质与舒适度。在阅读区,皮革包裹的座椅触感柔软,孩子阅读时能有更好的坐姿支撑,提高阅读的舒适度。书架边缘采用皮革装饰,不仅增添了精致感,还能防止孩子磕碰受伤。
-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儿童书店
皮革元素
阅读区
-
分类号
TU247.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和谐之境
- 5
-
-
作者
甘霖
陈瑞
裴娇娇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出处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
文摘
系列作品以曼茶罗纹样作为灵感来源,将自然元素与几何结构交融,传递出平衡与和谐美的意境。设计通过柔和的浅绿、淡粉、米黄,展现温暖与宁静的视觉感受,同时采用精细的花瓣、叶片与环形图案,象征生命的层次感与无限延展。每个纹样皆以中心为起点,向四周辐射,曼茶罗的对称性和连贯性在织物上展现出无限的延伸,营造出视觉上的引导感,象征生命的韵律与内在的平衡,赋予丝巾优雅与灵动的气质。该作品适合各种搭配场景。
-
关键词
曼茶罗纹样
和谐美
几何结构
视觉感受
-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景观植物群落净化能力对人体健康的研究
- 6
-
-
作者
芦雨晶
庞泽浩
赵晨娟
蓝雨睿
刘泽潭
辜娟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花卉》
2025年第1期178-180,共3页
-
基金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金、医艺工融合交叉项目“景观植物群落净化能力研究——以北京市亦庄C13G1地块城市公园设计项目为例”(R2023151)。
-
文摘
为研究科学选择和优化植物群落布局在提高空气质量和促进人体健康方面的重要性,以北京市C13G1地块城市公园为例,对不同园林植物对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净化能力及其与植物表面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凸显了植物群落在城市空气净化中的潜力,并提出了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群落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减少TSP污染的方法,为城市绿化和公共健康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全面的城市绿化策略。
-
关键词
景观植物
城市公园
叶片滞留颗粒物
TSP
-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水粉《陶园结艺》
- 7
-
-
作者
赵佳琪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刘东辉 杜珺美术作品
- 8
-
-
作者
刘东辉
杜珺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
-
分类号
I23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麦禾本味”全麦挂面包装设计
- 9
-
-
作者
叶康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
-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题名宋小青、吕梦媛作品
- 10
-
-
作者
宋小青
吕梦媛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7-I0007,共1页
-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刍议唐代茶具的设计艺术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车琳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5,共3页
-
文摘
唐宋时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以陆羽《茶经》为代表的茶文化走进了当时上至士大夫下到黎民百姓的生活当中,这期间唐代茶具也有了巨大发展。研究唐代茶具的设计艺术,对研究我国传统茶文化以及当代茶具设计都有鲜明的借鉴价值。
-
关键词
唐代茶具
茶文化
借鉴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洪美连陶瓷艺术作品
- 12
-
-
作者
洪美连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66,共1页
-
文摘
洪美连,广东韶关人。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获硕士学位,2017年9月至今任职于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日用陶瓷设计和现代陶艺,作品曾参加国内外近三十项艺术展览和设计比赛,获得各类奖章十余项。
-
关键词
陶瓷艺术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
硕士学位
产品设计
艺术学院
现代陶艺
陶瓷设计
-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李会东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 13
-
-
作者
李会东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0,共1页
-
-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
-
题名艺术百家刘宏芹
- 14
-
-
作者
刘宏芹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潇湘茶苑——新中式风格茶室公共空间设计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李延
张楠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0,共1页
-
文摘
设计师:李延,张楠作品名称:潇湘茶苑——新中式风格茶室公共空间设计设计说明:本方案题目名为“潇湘茶苑”。设计师把原始平面图巧妙地分为三部分:前厅、中庭和后院。整体装饰以“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贯穿始终。前厅为接待区和展示区。中庭为普通包间、VIP间、卡座半开放区与曲水流觞散座品茶空间、茶艺展示区。后院颇具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逸景象。中间景观散座游憩区以莲花池塘为中心,内设亭子、连廊、汀步等。根据流线型设计摆放座椅和绿竹,地面铺装的材质各异,产生清晰明了的层次感。
-
关键词
公共空间设计
新中式风格
地面铺装
曲水流觞
小桥流水人家
中庭
汀步
流线型设计
-
分类号
TU247.3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云南昆明科技馆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作品
- 16
-
-
作者
刘东辉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144,共1页
-
文摘
设计师:刘东辉作品名称:《云南昆明科技馆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作品设计说明:云南昆明科技馆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泛亚科技新区中铁云时代广场,此馆是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平台和基地,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设计团队重新规划了空间,以多元素设计为起点,如云南的“米轨”铁路和云纺文创园,空间通过地面车轨划分不同区域,打破传统布局,形成开放流动空间,促进人与人互动交流。同时,休闲娱乐区营造活泼氛围,缓解员工疲劳。前台:前台桌子设计灵感源自火车车头,是公司门面和运营中转站。蓝色与金色结合展现科技未来感。云南米轨铁路作为文化遗产,人们在火车枕轨上打卡留念,为项目地面铺装带来灵感,产生类似火车车轨的廊道。水吧台:整个场景营造了一种放松的氛围,吧台的材料采用了木枕轨设计。公司平时会举办一些小型活动,如组织生日聚会和才艺展示,这些活动也可以在此进行。临时展厅:这种临时搭建的拱形水泥模具能够任意拼接,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
关键词
办公空间
地面铺装
流动空间
昆明市五华区
科技馆
云南昆明
作品名称
科普教育
-
分类号
TU242.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吴静 代尧兰美术作品
- 17
-
-
作者
吴静
代尧兰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F0003-F0003,共1页
-
-
分类号
I23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王振兴 李浈宇美术作品
- 18
-
-
作者
王振兴
李浈宇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F0003-F0003,共1页
-
-
分类号
I23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姜德志作品
- 19
-
-
作者
姜德志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F0004-F0004,共1页
-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传统茶元素在现代绘画中的运用
被引量:6
- 20
-
-
作者
车琳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3-344,共2页
-
文摘
随着现代文明发展不断成熟,当前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被不断挖掘,以茶元素为载体,进行多种元素内容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因此,探究融合已经成为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无论是现代绘画,还是传统茶元素,其都是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两者都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因此想要将两者有效融合,就必须突破每一个元素的界限,研究将传统茶元素运用到现代绘画中的具体策略。本文拟从传统茶元素的内涵与外延入手,结合传统茶元素的应用背景分析,从而探究将传统茶元素运用到现代绘画中的效果,并阐述其相关意义。
-
关键词
传统茶元素
现代绘画
综合运用
理念融入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