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种草本植物对石矿迹地土壤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博文 李富平 许永利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286-290,共5页
草本植物因其成活率高、种植和养护简单而成为矿区生态修复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结合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椅子山采石场废弃地的治理,研究10种草本植物在矿区种植3年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土壤酶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就10种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因其成活率高、种植和养护简单而成为矿区生态修复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结合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椅子山采石场废弃地的治理,研究10种草本植物在矿区种植3年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土壤酶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就10种草本植物对土壤的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草本植物对石矿迹地贫瘠土壤各个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普遍降低了土壤的p H值和电导率;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草本植物的种植改善了矿区贫瘠土壤的根际环境,使土壤中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大增加。由隶属函数平均值排序可知,土壤修复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沙打旺、早熟禾、艾草、狼尾草、无芒雀麦、黑麦草、高羊茅、紫花苜蓿、萱草、剪股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植被修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