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矿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公司治理与所在区位视角
1
作者 史宝娟 徐铭桧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1,共11页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我国明确提出“双碳”战略目标,有力彰显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坚定决心。在这一重要导向下,采矿业因其在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采矿业不仅需要承担起推...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我国明确提出“双碳”战略目标,有力彰显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坚定决心。在这一重要导向下,采矿业因其在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采矿业不仅需要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更需要强化生态保护理念,积极实施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策略,从而在经济增长与绿色可持续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然而,目前采矿业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和行业的绿色转型进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采矿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9—2023年期间的数据样本,从公司治理的独特视角出发,筛选出独立董事比例、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规模、企业所在区域和是否位于碳交易试点城市这6个关键变量,对采矿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开展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提升与国有企业股权性质,对采矿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有正向推动作用。独立董事凭借独立性和专业性,促使公司重视披露;国企因社会责任更强,响应低碳政策更积极。而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规模、企业所在区域及是否在碳交易试点城市对其无显著影响,或因多因素交织。为探究差异机制,对股权性质、公司所在地区、是否在碳交易试点城市进行异质性分析。基于研究,提出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健全披露制度流程;加强政策导向,以激励和约束引导企业;强化外部监督,发挥中介、媒体和公众作用等建议,助力采矿业上市公司提升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业 碳中和 碳达峰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碳会计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岭估计的GPS高程拟合方法研究——以华北理工大学曹妃甸校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韦子豪 杨久东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应用传统的二次曲面法实施高程异常拟合过程中,普遍存在法方程病态的问题,采用岭估计的方式结合高程拟合模型,同时借助实例对特定项目的高程异常数据展开运算。将高程异常值分为二次曲面法计算和岭估计法计算,对拟合计算中所得的数... 针对应用传统的二次曲面法实施高程异常拟合过程中,普遍存在法方程病态的问题,采用岭估计的方式结合高程拟合模型,同时借助实例对特定项目的高程异常数据展开运算。将高程异常值分为二次曲面法计算和岭估计法计算,对拟合计算中所得的数据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岭估计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二次曲面法的高程拟合模型在进行高程拟合时所出现法方程病态,且高程拟合的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拟合 最小二乘法 岭估计 二次曲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云母与石英浮选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3
作者 刘悦 刘淑贤 +3 位作者 胡晨曦 刘佳倪 王玲 聂轶苗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为了提高绢云母和石英的浮选分离效果,对比了pH值、捕收剂(十二胺、十四胺、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和抑制剂(六偏磷酸钠、水玻璃、氟硅酸钠)对绢云母和石英浮选行为的影响,并通过Zeta电位、红外光谱、吸附量测试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 为了提高绢云母和石英的浮选分离效果,对比了pH值、捕收剂(十二胺、十四胺、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和抑制剂(六偏磷酸钠、水玻璃、氟硅酸钠)对绢云母和石英浮选行为的影响,并通过Zeta电位、红外光谱、吸附量测试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十二胺对绢云母和石英的捕收分离效果最强,N-十二烷基-1,3丙二胺次之,十四胺相对较弱;在pH=3、十二胺用量2.0×10^(-4) mol/L、六偏磷酸钠用量40 mg/L的条件下,绢云母和石英回收率分别达到70%、4%,二者浮选回收率的差值为66个百分点,分离效果较好;十二胺、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十四胺加入后,绢云母和石英的Zeta电位差值分别达到23.8、9.3、8.8 mV,吸附量最大差值分别为0.44×10^(-4)、0.43×10^(-4)、0.38×10^(-4) mol/L;绢云母和石英对十二胺的吸附均为静电物理吸附,但由于RNH_(3)+和(RNH_(3)^(+))_(2)^(2+)占据绢云母表面K+的位置,导致捕收剂更易吸附在绢云母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石英 浮选 十二胺 ZETA 电位 吸附量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理论研究20 a进展与展望
4
作者 甘德清 孙海宽 +2 位作者 刘志义 薛振林 张友志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6,共18页
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符合“双碳”战略发展的重要采矿手段。管道输送系统为充填料浆顺利输送至采空区提供了可靠途径,随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分析了近20 a国内外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发展脉络,提出了管道输送系统具备的... 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符合“双碳”战略发展的重要采矿手段。管道输送系统为充填料浆顺利输送至采空区提供了可靠途径,随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分析了近20 a国内外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发展脉络,提出了管道输送系统具备的3个特点。首先,管道输送研究理论体系丰富,归为尾砂胶结充填料浆性质及管流特性两方面;其次,管道输送安全事故频发,堵管、爆管、磨损失效尤为突出,开展管输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后,为提高矿石开采效率,实现采充协调,大流量管输系统成为料浆输送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管道输送两方面研究内容,从充填料浆自身属性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充填材料类型及充填料浆的流变性、触变性等研究进展,从管输特性角度综述了管输的具体影响因素及管流特性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速度场分布、管输阻力计算方法、管道磨损、管流可视化及传热等方面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展开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常采用Bingham模型及H-B模型描述不同类型的充填料浆流变特性、塑性黏度及屈服应力等流变参数是料浆管道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加入减阻剂、减水剂或缓凝剂等外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料浆流层间的黏滞阻力;优化管径、输送速度、充填倍线等设计参数可改善充填料浆在管道内的流动状态,减少流动过程的摩擦阻力损失。针对“三高一扰动”问题及经济高速发展需求,在“双碳”背景下,展望了未来管输核心装备及技术研发的发展前景,认为未来研究侧重点主要包括:(1)在装备方面,开发新型充填材料,充分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建立一套自动化充填料浆制备系统,依据料浆性质与管输设计参数进行自适应性计算与分析,实现物料精准控制;对管道材料进行精细化加工或替换,减少输送摩擦阻力,提高料浆输送效率;实现充填料浆的物理可视化监测,减少堵管爆管事故发生。(2)在技术层面,有必要进一步将矿业工程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开发智能化、可视化、高效化且经济性显著的现代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尾砂胶结充填料浆 管道输送 清洁生产 智能化 研究现状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影响下油页岩力学性质与破坏断裂特征
5
作者 甘泽 李富平 +1 位作者 杨曦 甘德清 《煤炭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明确层理角度对油页岩力学性质与破坏断裂特征的影响,选取0°、60°和90°层理角度油页岩试样,对其开展单轴压缩实验、场应变与声发射监测。研究发现:水平层理会使油页岩的压密阶段更为显著。垂直层理、60°层理和水... 为明确层理角度对油页岩力学性质与破坏断裂特征的影响,选取0°、60°和90°层理角度油页岩试样,对其开展单轴压缩实验、场应变与声发射监测。研究发现:水平层理会使油页岩的压密阶段更为显著。垂直层理、60°层理和水平层理油页岩的破坏模式分别为劈裂型的剪切-张拉破坏、剪切破坏和穿层劈裂破坏。垂直层理油页岩容易形成多条平行应变集中条带;60°层理角度油页岩更容易在截切面形成主要应变集中条带;水平层理油页岩应变集中条带主要沿着水平层理分布,并在水平应变集中条带之间形成纵向的穿层应变集中条带。垂直层理试样的振铃计数表现为阶梯上升,水平层理与60°层理试样表现为振铃计数在破坏阶段的陡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层理 应力应变曲线 破坏模式 主应变场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制备陶粒工艺、机理与应用进展
6
作者 李星臻 李国峰 +1 位作者 刘立伟 栗艳锋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我国铁尾矿分布范围广、堆存量大,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铁尾矿基陶粒作为轻骨料,具有轻质高强、吸水率低、抗冻性能良好等特点,可应用于建筑材料、园艺、水处理等领域。阐述了陶粒的种类、铁尾矿用于制备陶粒的原料... 我国铁尾矿分布范围广、堆存量大,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铁尾矿基陶粒作为轻骨料,具有轻质高强、吸水率低、抗冻性能良好等特点,可应用于建筑材料、园艺、水处理等领域。阐述了陶粒的种类、铁尾矿用于制备陶粒的原料适用性,介绍了铁尾矿制备焙烧陶粒和免烧陶粒的工艺及其产品性能优劣,分析了铁尾矿基陶粒在焙烧和免烧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归纳了铁尾矿基陶粒气孔结构的形成原理及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铁尾矿基陶粒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利用铁尾矿制备陶粒,对促进铁尾矿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陶粒 反应机理 气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程序升温试验的煤自燃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垚 王福生 +1 位作者 董轩萌 高东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4-106,共13页
针对煤在变氧条件下氧化自燃能力不同这一情况,选取褐煤、气煤、肥煤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作为试验样品开展了氧气体积分数为3%、5%、10%、14%、18%条件下的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试验和基于ReaxFF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根据CO、CO_(2)等的... 针对煤在变氧条件下氧化自燃能力不同这一情况,选取褐煤、气煤、肥煤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作为试验样品开展了氧气体积分数为3%、5%、10%、14%、18%条件下的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试验和基于ReaxFF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根据CO、CO_(2)等的生成规律和路径,探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在变氧条件下基团受氧气影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煤受温度和氧气影响容易产生CO、CO_(2)等指标气体,且指标气体CO、CO_(2)呈指数上升趋势,煤的变质程度越低,在相同氧气体积分数条件下产生指标气体的温度就越低。模拟结果显示,变氧条件下煤与氧的反应可能是氧与煤受温度影响产生的活性中间体片段反应,而不是直接攻击煤的主体结构。煤在受温度影响后煤结构基团并不是直接发生改变,而是经历结构调整进行键的扭转、断裂和原子上的转变生成适合与氧气反应的活性中间体片段。变质程度越高的煤分子结构越稳定越不易受温度的影响产生活性中间体片段,通入氧气后氧与活性中间体反应的速度低于煤受温度影响产生活性中间体的速度,所以变氧条件下氧一般是与活性中间体反应生成水、CO等指标气体,而不是直接与煤主体结构反应。综合分析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发现:褐煤在氧气体积分数处于3%、气煤在氧气体积分数处于10%~14%、肥煤在氧气体积分数处于14%~18%时,水和含氧气体的数量相较于其他阶段明显增加,说明在氧含量较低的区间内这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受氧气影响较大,加速了煤氧化反应进程,煤自燃倾向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ReaxFF力场 变氧条件 分子结构 活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促进煤自燃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福生 孙玮 +3 位作者 张渝 张朝阳 高东 卓建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47-2359,共13页
为研究低温氧化条件下典型过渡金属离子对煤自燃的影响,对褐煤(HM)、气煤(QM)、肥煤(FM)进行过渡金属离子的测定,选取过渡金属离子中含量较多且氧化性较强的Fe(Ⅲ)、Mn(Ⅲ)和Cu(Ⅱ)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分析了电荷分布、... 为研究低温氧化条件下典型过渡金属离子对煤自燃的影响,对褐煤(HM)、气煤(QM)、肥煤(FM)进行过渡金属离子的测定,选取过渡金属离子中含量较多且氧化性较强的Fe(Ⅲ)、Mn(Ⅲ)和Cu(Ⅱ)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分析了电荷分布、前线轨道和拉普拉斯键级,证明了活性位点的存在。探究了有无过渡金属离子情况下,Ar—CH_(2)—CH_(3)到Ar—CO—CH_(3)的2种反应历程进行模型优化、过渡态计算和IRC验证,得到热力学相关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无过渡金属离子参与的反应决速步的活化能垒为164.18 kJ/mol,有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决速步活化能垒为158.72 kJ/mol,过渡金属离子对总反应速度影响效果不显著。Fe(Ⅲ)、Mn(Ⅲ)和Cu(Ⅱ)参与下,反应的总放热量分别为1535.52、1834.97、365.93 kJ/mol,其数值均大于氧气分子氧化脂肪烃所放出的热量(319.93 kJ/mol),氧化脂肪烃中C—H的自由能垒分别为42.79、4.30、117.29 kJ/mol,其值都小于氧气分子氧化C—H反应的活化能值(146.38 kJ/mol),过渡金属离子对C—H氧化能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Mn(Ⅲ)、Fe(Ⅲ)和Cu(Ⅱ),反应过程中伴随着·OH和H_(+)的生成,在后续反应中,会进一步与煤结构发生反应,加快煤自燃过程;为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用仪对4种不同煤样的CO气体产物出现的时间和体积分数进行测定,发现4种煤样出现CO气体产物的温度点相近,添加锰离子的煤样在90℃时产生了CO,其余3种煤样在100℃出现CO气体产物,CO气体产物体积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n(Ⅲ)、Fe(Ⅲ)、Cu(Ⅱ)和原煤样,这与计算得到的结果相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Mn(Ⅲ)对于提高CO生成速率效果逐渐减弱,铁离子和铜离子催化煤自燃效果逐渐显著,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比于氧气分子,煤中过渡金属离子更容易与C—H发生氧化反应,不仅使自由基链式反应更早发生,还增加了反应的放热量和·OH和H_(+)的生成量,从而促进煤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离子 煤自燃 量子化学 活化能 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岩溶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春磊 张亚宾 吴德明 《岩土工程技术》 2016年第6期303-305,309,共4页
阐述了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岩溶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某工程实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剖析。在施工中,通过各流程中的资料、数据的反馈,与勘查资料对比,并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最终达到理想的岩溶治理效果,并节约了施工成本。
关键词 信息化施工 岩溶治理 注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的制备及机理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美佳 白丽梅 +3 位作者 马玉新 赵留成 李绍英 程子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氢氧化镁是重要的镁基矿物材料,是实现镁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氢氧化镁的形貌变化受制备原料、方法及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氢氧化镁的应用。因此,对物理粉碎法、直接沉淀法、氧化镁水化法等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及优缺点进行... 氢氧化镁是重要的镁基矿物材料,是实现镁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氢氧化镁的形貌变化受制备原料、方法及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氢氧化镁的应用。因此,对物理粉碎法、直接沉淀法、氧化镁水化法等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及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氢氧化镁具有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分析了氢氧化镁形貌与其作为高分子材料阻燃、重金属废水吸附处理及染料废水降解等不同途径应用之间的关联,以期为氢氧化镁的更多潜在应用提供借鉴。提出了在氢氧化镁晶体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晶面调控剂、掺杂阳离子等方式改变晶面生长习性,而且溶液过饱和度变化也会对晶体成核和生长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氢氧化镁的形态。指出工业化生产高纯度和特定形貌的氢氧化镁仍面临着挑战,不同条件下氢氧化镁晶体缺陷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晶体中可能存在的位错、间隙缺陷等类型,以提高氢氧化镁的性能、扩展镁资源高值化利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资源 氢氧化镁 形貌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铁矿高阶段采场充填料浆流动沉降规律及施工参数优化
11
作者 路燕泽 甘德清 +4 位作者 向伟华 连欢超 刘志义 杨志强 王立杰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180,共8页
为探究中关铁矿高阶段采场充填料浆的流动沉降规律,提升充填质量,阐述了高阶段采场充填料浆流动沉降理论、非限定界限及润滑层效应的料浆沉降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充填料浆在采场内的颗粒运移特征及沉降行为,对不同采场长度下充... 为探究中关铁矿高阶段采场充填料浆的流动沉降规律,提升充填质量,阐述了高阶段采场充填料浆流动沉降理论、非限定界限及润滑层效应的料浆沉降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充填料浆在采场内的颗粒运移特征及沉降行为,对不同采场长度下充填料浆入口数量及位置选取进行了优化,揭示了充填料浆在采场内的流动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充填料浆在采场流动沉积后形成锥形分布,且当料浆内粗骨料含量达到一定阈值时分为粗颗粒区、细颗粒区及灰砂区;料浆固相颗粒沉降速度分布差异性显著,料浆入口处沉降速度最大,沿x轴延伸时沉降速度减小,沿z轴延伸时沉降速度增大;当采场长度由30 m分别增至40~60、70~80 m时,充填料浆入口数量分别设置为一个、两个及三个可提升充填质量;当采场长度达到90 m时,同样设置三个料浆入口,但需将四分之一与四分之三处料浆入口分别沿采场长度方向向两侧移动2.5 m,提升料浆固相颗粒流动分布均匀性。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充填开采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料浆 流动沉降 颗粒运移 数值模拟 放料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力学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福江 宋平 庞新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为解决林西矿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方法,研究分析出了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力学机理及控制技术,得出了如下结论:(1)推导出了巷道两侧底板极限破坏深度、极限破坏宽度以及沿滑移面有效滑动力... 为解决林西矿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方法,研究分析出了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力学机理及控制技术,得出了如下结论:(1)推导出了巷道两侧底板极限破坏深度、极限破坏宽度以及沿滑移面有效滑动力的计算公式;(2)判断出了林西矿1791-2工作面回风巷底板破坏为挤压流动性底鼓,全断面破坏鼓起形式;(3)分析出了巷道底鼓机理、底鼓原因以及控制途径;(4)提出了“顶、帮、底同治”控制巷道底鼓技术,顶帮采用高强预应力锚杆网+锚索支护,底板采用预应力锚索锚注加固+混凝土铺底技术;(5)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巷道底鼓得到了有效遏止,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高应力 软岩巷道 底鼓机理 底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分析氯化胆碱-草酸对氧化锌浸出作用机理
13
作者 张晋霞 杨超 +3 位作者 高淑玲 牛福生 何胜韬 郑伟东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4期153-160,共8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为探究氯化胆碱-草酸对含锌尘泥中氧化锌的浸出机理,运用量子力学手段,模拟氯化胆碱-草酸1∶1、1∶2低共熔溶剂在氧化锌表面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氯化胆碱-草酸形成的分子间氢...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为探究氯化胆碱-草酸对含锌尘泥中氧化锌的浸出机理,运用量子力学手段,模拟氯化胆碱-草酸1∶1、1∶2低共熔溶剂在氧化锌表面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氯化胆碱-草酸形成的分子间氢键对低共熔溶剂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电子得失情况为Ch+得到电子,OA、Cl-失去电子。ZnO(001)面为氧化锌完全解理面,氧与锌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在与外界发生反应过程中氧原子容易得电子,锌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氯化胆碱-草酸和氧化锌相互作用过程中氧化锌失去电子,氯化胆碱-草酸得到电子。ChCl-2OA和ZnO相互作用能?E=-819.6896Ha较小,说明氧化锌更容易与ChCl-2OA发生反应。径向分布函数表明氯化胆碱-草酸在与氧化锌相互作用过程中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化学吸附形成的Cl-Zn比O-Zn贡献较大。通过纯矿物实验验证可知,ChCl-2OA对氧化锌的浸出效果较好,验证了利用分子模拟氯化胆碱-草酸与氧化锌相互作用机理的准确性,为低共熔溶剂浸出含锌尘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氯化胆碱-草酸 第一性原理 电荷布居 相互作用能 径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上覆岩石层膨胀土失稳边坡治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时小波 崔广炎 +3 位作者 牟超 温野 谢峰 付啸阳 《中外公路》 2024年第5期17-24,38,共9页
为深入研究高寒区上覆岩石层膨胀土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失稳的治理方法,依托张(北)—尚(义)高速公路失稳边坡工程,提出了不良地质下的边坡失稳综合治理方法,即通过刚性防护系统、排水系统、保温系统、柔性防护系统和隔水系统组成“... 为深入研究高寒区上覆岩石层膨胀土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失稳的治理方法,依托张(北)—尚(义)高速公路失稳边坡工程,提出了不良地质下的边坡失稳综合治理方法,即通过刚性防护系统、排水系统、保温系统、柔性防护系统和隔水系统组成“五位一体”的边坡防护结构。其中,刚性防护系统为抗滑桩,在一级边坡1/3高度处设置,其参数基于失稳区域的岩石层削坡减载后剩余土体所需的抗滑力进行计算;排水系统由岩石层与膨胀土层的内置仰式排水管、失稳区域土体开挖后膨胀土层外设置的碎石排水层、碎石层内的排水横管、各个平台的排水沟、截水沟和边沟等结构组成;保温系统由碎石层外设置的回填土层和耕植黏土层组成;柔性防护系统为土工格栅加筋体,兼具保温作用;隔水系统由回填土层平台耕植黏土层下的两布一膜隔水层、碎石层和抗滑桩接触区域的两布一膜隔水层组成。现场治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边坡再次发生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边坡 边坡治理方法 支护加固 防排水 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处理水对微细粒赤铁矿浮选的影响
15
作者 李凤久 孔亚然 赵留成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文章。为促进磁化处理在铁矿浮选中的应用,为磁化处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依据,研究了磁化处理水对赤铁矿和石英纯矿物浮选的影响,并从润湿性和吸附量方面进行了机理分析,进行了动力学验证实验。磁化场强1...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文章。为促进磁化处理在铁矿浮选中的应用,为磁化处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依据,研究了磁化处理水对赤铁矿和石英纯矿物浮选的影响,并从润湿性和吸附量方面进行了机理分析,进行了动力学验证实验。磁化场强150 mT,磁化时间6 min,1号磁场位型时,赤铁矿回收率为82.85%,提高了28.20%。磁化处理水有利于油酸钠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作用,降低了赤铁矿表面的润湿性,对石英无影响。磁化处理浮选用水后,赤铁矿浮选速率常数由0.54提高至0.61,较大回收率由57.18%提高至85.63%。表明磁化处理后赤铁矿浮选效果优于未磁化时,磁化处理可以提高赤铁矿浮选速率和回收率。条件实验、机理分析及动力学验证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磁化处理 微细粒赤铁矿 磁化方式 浮选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乳酸捕收剂对赤铁矿反浮选性能及机理研究
16
作者 袁颖杰 于晓东 +1 位作者 牛福生 张晋霞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9期97-104,共8页
采用试验验证的方法,研究了低共熔溶剂在赤铁矿反浮选的应用,成功合成了一种基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乳酸合成低共熔溶剂(DES)作为新型捕收剂,通过单矿物和混合矿物试验,系统探究了捕收剂用量和矿浆pH值对石英和赤铁矿浮选性能... 采用试验验证的方法,研究了低共熔溶剂在赤铁矿反浮选的应用,成功合成了一种基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乳酸合成低共熔溶剂(DES)作为新型捕收剂,通过单矿物和混合矿物试验,系统探究了捕收剂用量和矿浆pH值对石英和赤铁矿浮选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捕收剂十二胺(DDA)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7,TTAC/乳酸捕收剂用量为0.2 mmol/L的条件下,铁品位提升至66.01%,回收率94.29%,优于十二胺。这一发现不仅展示了低共熔溶剂作为捕收剂的巨大潜力,也为赤铁矿反浮选提供了新的、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揭示TTAC/乳酸捕收剂的作用机理,采用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测量和Zeta电位分析等检测方法,深入研究了TTAC/乳酸捕收剂在赤铁矿和石英表面的吸附行为。机理分析表明,TTAC/乳酸捕收剂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效果更优,能够有效地降低石英表面的亲水性,从而提高其与气泡的结合能力,实现对石英的高效浮选。同时,由于赤铁矿表面的性质与石英不同,TTAC/乳酸捕收剂对其吸附效果相对较弱,从而实现了对赤铁矿的选择性抑制,这种独特的吸附特性实现了对赤铁矿的有效反浮选。因此,低共熔溶剂TTAC/乳酸捕收剂是赤铁矿反浮选的有效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乳酸 石英 赤铁矿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岩单轴压缩破坏次声波特征的加载速率效应研究
17
作者 张艳博 王博 +3 位作者 梁鹏 姚旭龙 于光远 陶志刚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21-831,共11页
低频次声波信号有能量衰减小、穿透性强等特点,在岩石破裂的非接触监测上具有显著优势。为探究岩石破坏过程次声波信号特征与加载速率的关系,开展了4种加载速率下大理岩单轴压缩次声波监测试验。对采集的次声波信号进行去噪,通过快速傅... 低频次声波信号有能量衰减小、穿透性强等特点,在岩石破裂的非接触监测上具有显著优势。为探究岩石破坏过程次声波信号特征与加载速率的关系,开展了4种加载速率下大理岩单轴压缩次声波监测试验。对采集的次声波信号进行去噪,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包变换提取了次声波主频和能量参数,研究了大理岩破裂过程次声波主频和能量特征,着重分析了加载速率对大理岩次声波主频和能量的影响,并基于次声波最大能量提出大理岩失稳破坏前兆预警判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大理岩次声波主频均呈条带状演化,主要分布在1、2、3、4、5、6Hz共6条频带上。随加载速率的增大,主频条带由密集变稀疏,6Hz主频条带会逐渐消失。2Hz和4Hz主频受加载速率效应的影响最显著,随加载速率的增大,2Hz主频占比减小,而4Hz主频占比增加,占主导地位的优势次声波主频由2Hz转变为4Hz。不同加载速率下大理岩次声波在塑性阶段均出现明显的激增现象,出现最大能量,随加载速率的增大,次声波信号最大能量和累计能量越来越小。次声波最大能量出现后进入平静期可作为大理岩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加载速率越大,次声波最大能量的位置越接近峰值应力,平静期持续时间越短。提出了基于次声波能量比的大理岩失稳破坏前兆判据,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前兆判据的临界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波 加载速率效应 主频 能量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处理浮选药剂对气泡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李凤久 叶杨海 +4 位作者 贾清梅 赵留成 柴思杨 杨钰 黄文露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6期32-39,共8页
为探究不同浮选药剂体系下磁化处理对气泡运动行为的影响,使用实验室自制磁化装置对油酸钠、松醇油、仲辛醇三种药剂溶液进行磁化处理,通过观察在自制水槽中产生的气泡,系统性分析其气泡速度、加速度、气泡变形系数、气泡兼并时间和气... 为探究不同浮选药剂体系下磁化处理对气泡运动行为的影响,使用实验室自制磁化装置对油酸钠、松醇油、仲辛醇三种药剂溶液进行磁化处理,通过观察在自制水槽中产生的气泡,系统性分析其气泡速度、加速度、气泡变形系数、气泡兼并时间和气泡跳动时间等数据,结合浮选中气泡运动规律,总结出磁化对其的影响。试验结果为:油酸钠体系下气泡在磁感应强度为150 mT时最大速度增加了7.85 mm/s,加速度增加了97 mm/s^(2),气泡变形系数减小了0.19,气泡兼并时间及气泡跳动次数比未磁化条件下分别增加了0.25 s和74 ms;松醇油体系下气泡在磁感应强度为100 mT时气泡兼并、气泡跳动时间变化较为明显且最大速度增加了9.43 mm/s;仲辛醇体系下,磁感应强度150 mT时气泡兼并、气泡跳动时间变化较为明显,且气泡在300 mT时最大速度增加了3.03 mm/s。结果表明,150 mT磁感应强度的磁化处理对油酸钠溶液浮选行为具有有利影响;油酸钠、松醇油、仲辛醇体系下气泡变形系数及跳动时间差异最大的分别为150、100、150 mT,且不同溶液体系下磁感应强度对气泡速度的影响也不同;此外油酸钠的上升速度有两个峰值,而松醇油和仲辛醇只有一个峰值。磁化对三种溶液均有明显影响,研究成果对优化磁化处理在浮选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处理 气泡运动 浮选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水平地应力巷道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
19
作者 刘玉祥 武立彬 +1 位作者 罗涛 夏传祥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0期47-52,共6页
为解决深部巷道围岩支护问题,保障深部资源安全开发,针对深部高水平地应力巷道工程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其破坏机理与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埋深大、地应力高的影响,原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出现... 为解决深部巷道围岩支护问题,保障深部资源安全开发,针对深部高水平地应力巷道工程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其破坏机理与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埋深大、地应力高的影响,原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出现了两帮收缩、顶板下沉、支护体变形破坏与底鼓现象。深部高地应力与采动集中应力的叠加作用加剧了围岩变形与劣化,导致巷道锚喷及锚索支护参数不合理,U型钢支架被动受力,支护结构整体承载力不足。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高地应力锚网索耦合支护、关键部位锚索耦合支护、钢支架壁后充填耦合支护等组合技术措施,同时优化耦合断面,采用顶、底板水平应力扰动控制技术,实现荷载均匀化,有效地遏制了围岩的变形,提高了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巷道 高水平地应力 破坏机理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处理对浮选药剂与水的影响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来有邦 柴思杨 +2 位作者 王海霞 孟奥书 李凤久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134-138,共5页
为了推进磁化处理技术在选矿行业中的应用,简述了磁化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史。对磁化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各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磁化处理技术的优势。重点归纳了磁化处理在浮选中对捕收剂、抑制剂的影响,总结分析了磁化处理对浮... 为了推进磁化处理技术在选矿行业中的应用,简述了磁化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史。对磁化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各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磁化处理技术的优势。重点归纳了磁化处理在浮选中对捕收剂、抑制剂的影响,总结分析了磁化处理对浮选药剂的磁化效果及其在浮选中的作用,归纳总结了磁化处理对浸出剂的磁化效果及其对浸出指标的影响。磁化处理工艺相比于常规浮选,具有简化工艺流程,减少药剂用量及提高选别指标等优势。针对磁化水能够提高浮选回收率等选别指标的问题,对磁化水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磁化处理对表面张力、黏度的影响是其效果的来源。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了今后磁化处理技术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处理 浮选药剂 浮选泡沫 浸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