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庆达 王建省 +2 位作者 苏新悦 赵英娜 曾雄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连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医药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MOFs材料的不同合成方法往往...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连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医药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MOFs材料的不同合成方法往往会直接影响材料形貌并导致其性能差异,通过改变合成方法,能够显著改变材料性能并应用于不同领域。综述总结了近年来MOFs材料的多种合成方法及其典型应用进展,并探讨了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合成方法 催化 吸附 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压电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子翱 赵慧珍 +2 位作者 庆达 王建省 曾雄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采用Ba(OH)_(2)·8H_(2)O、TiO_(2)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四方相BaTiO_(3)。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简单研磨制备不同质量分数BaTiO_(3)/g-C_(3)N_(4)压电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采用Ba(OH)_(2)·8H_(2)O、TiO_(2)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四方相BaTiO_(3)。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简单研磨制备不同质量分数BaTiO_(3)/g-C_(3)N_(4)压电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对样品结构、形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模拟太阳光与超声波作用下降解罗丹明(Rh B),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压电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0%BaTiO_(3)/g-C_(3)N_(4)光吸收性能最好,压电光催化性能最优,100 min内对Rh B降解率为97.81%,是g-C_(3)N_(4)降解速率的1.48倍。捕获剂实验表明,压电光催化条件下·OH与·O_(2)^(-)为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类石墨相氮化碳 压电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掺杂半导体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庆达 苏新悦 +3 位作者 王晓宇 彭俊淇 王建省 赵英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提升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常通过构建内建电场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传统的异质结结构构建内建电场时需要半导体的能级相匹配,并且合成方式必须能够产生良好的界面接触,受到诸多条件限制。... 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提升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常通过构建内建电场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传统的异质结结构构建内建电场时需要半导体的能级相匹配,并且合成方式必须能够产生良好的界面接触,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产生内建电场的另一种方法是构建同质结结构的内建电场,使用带隙相等但掺杂水平不同的同种半导体相互接触连接构成的同质结结构,相比于异质结,同样可以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而且由于只需要使用单一半导体材料,同质结的制备更为简便,已经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诸多领域被应用。构建同质结结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梯度掺杂在材料内部引入掺杂元素浓度阶梯式分布。文章介绍了梯度掺杂同质结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并概述了梯度掺杂的不同掺杂方式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掺杂 掺杂方式 掺杂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银半导体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常石岩 蔡永丰 +3 位作者 刘作涛 吕朝霞 李锋锋 沈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共4页
近年来第一性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性质计算方面,磷酸银在有机物降解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磷酸银严重的光腐蚀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磷酸银及其相关光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等方面的信息,对... 近年来第一性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性质计算方面,磷酸银在有机物降解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磷酸银严重的光腐蚀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磷酸银及其相关光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等方面的信息,对磷酸银的光催化机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未来磷酸银的应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磷酸银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柔性SiO_(2)纳米纤维增强气相SiO_(2)隔热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温佳杰 陈越军 +7 位作者 崔燚 许凯政 李润康 于洋 于云 龙吉华 魏恒勇 卜景龙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27,共6页
以静电纺丝法制备的SiO_(2)纳米纤维为增强体,以气相SiO_(2)纳米粉体为基体,采用B4C为焊点剂辅助热处理法制备了SiO_(2)纤维增强气相SiO_(2)复合隔热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抗折强度和导热系数等测试,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 以静电纺丝法制备的SiO_(2)纳米纤维为增强体,以气相SiO_(2)纳米粉体为基体,采用B4C为焊点剂辅助热处理法制备了SiO_(2)纤维增强气相SiO_(2)复合隔热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抗折强度和导热系数等测试,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与隔热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柔性SiO_(2)纳米纤维提供的空间网络骨架结构提高了复合材料机械强度,但不会显著降低其隔热性能。当SiO_(2)纤维质量分数为6%时,抗折强度为0.033 MPa,复合隔热材料在50℃时导热系数为0.0354 W/(m·K)。当SiO_(2)纤维质量分数为12%时,抗折强度为0.110 MPa,在50℃时的导热系数为0.0351 W/(m·K)。而未添加纤维样品的抗折强度仅为0.018 MPa,50℃时导热系数为0.0341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气相二氧化硅 碳化硼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没食子酸环氧树脂/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侯桂香 谢建强 +2 位作者 李婷婷 脱晨阳 李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9-163,169,共6页
以植物多元酚没食子酸为原料制备了生物基没食子酸环氧树脂(GAER),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修饰。以琥珀酸酐为固化剂,制备了GAER/KH550-GO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G... 以植物多元酚没食子酸为原料制备了生物基没食子酸环氧树脂(GAER),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修饰。以琥珀酸酐为固化剂,制备了GAER/KH550-GO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GO及其与GAER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KH550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已经剥离形成具有单片分布的结构,GAER/KH550-GO复合材料的储存模量(E′)、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随着KH550-GO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KH550-GO的质量分数为0.25%时,Tg提高了21℃,50℃时E′增加了72.2%;在KH550-GO的质量分数为0.75%时,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及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环氧 氧化石墨烯 生物基复合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桂霞 吕易楠 +2 位作者 韩伟丹 张茜 董丽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389,共6页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件,以其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和环境友好性,受到广泛关注。超级电容器主要分为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赝电容,分别通过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和电极表面的可逆反应储能。超级电容器同时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件,以其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和环境友好性,受到广泛关注。超级电容器主要分为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赝电容,分别通过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和电极表面的可逆反应储能。超级电容器同时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性能优良的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包括碳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和金属化合物材料。本文主要概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原理,以及三种电极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碳材料 导电聚合物材料 金属化合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插层高岭石复合材料制备及静电纺丝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侯桂香 谢建强 +1 位作者 姚少巍 张翠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4,共6页
以二甲基亚砜为前驱体制备插层高岭石(K-DMSO),通过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腈(PAN)与K-DMSO的复合物,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K-DMSO复合纤维膜。采用XRD,FTIR,TEM和TGA研究PAN/K-DMSO复合物的微观形态和热性能,并采用SEM,POM和拉伸试... 以二甲基亚砜为前驱体制备插层高岭石(K-DMSO),通过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腈(PAN)与K-DMSO的复合物,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K-DMSO复合纤维膜。采用XRD,FTIR,TEM和TGA研究PAN/K-DMSO复合物的微观形态和热性能,并采用SEM,POM和拉伸试验机对其纤维膜的形貌和拉伸强度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PAN/KDMSO中含有高岭石的内外羟基峰,表征层间距的d001值随PAN进入高岭石的层间而增大,部分高岭石被剥离形成厚度为2~5nm的片层结构分散在PAN基体中。K-DMSO的加入使PAN的耐热性提高,PAN纤维膜的直径减小,拉伸强度增加。PAN与K-DMSO的质量比为8∶1时,PAN/K-DMSO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与PAN相比,在未处理,冷压和热处理的情况下分别提高了0.92,1.73MPa和1.9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插层高岭石 原位聚合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辐射率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金萍 王春梅 +1 位作者 魏恒勇 陈旸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为了获得高辐射率的红外陶瓷材料,以分析纯的氧化铁、氧化钴、氧化铜、碳酸锰、氧化铋、碳酸镁粉末和粒度≤0.1 mm的工业纯的滑石和高岭土等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型铁氧体和堇青石粉体,通过二者复合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固... 为了获得高辐射率的红外陶瓷材料,以分析纯的氧化铁、氧化钴、氧化铜、碳酸锰、氧化铋、碳酸镁粉末和粒度≤0.1 mm的工业纯的滑石和高岭土等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型铁氧体和堇青石粉体,通过二者复合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固溶于堇青石结构的高辐射率红外陶瓷材料,考察了尖晶石型铁氧体加入量(w)为0、10%、20%、30%、40%时对红外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FTIR分别对样品进行物相和红外吸收率表征,同时采用红外发射率测量仪测试了样品的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复合型尖晶石,而且随尖晶石型铁氧体的引入,Fe^(3+)、Cu^(2+)、Mn^(2+)等过渡金属离子固溶于堇青石的晶格中,替代了部分Mg^(2+)的位置,使堇青石晶相趋于不完整,晶体结构无序度增加,红外陶瓷材料在8~14和1~22μm波段的发射率增大。当尖晶石型铁氧体含量为40%(w)时,在8~14μm波段的发射率可达0.955,1~22μm波段发射率为0.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陶瓷 红外辐射率 堇青石 尖晶石型铁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盐系长余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东新 武世然 +1 位作者 杜含笑 李锋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8,共8页
铝酸盐系长余辉材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发光材料,具有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等优点,能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文中介绍了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方法的改进、发光机理、光学计算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并详细阐述了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材料被... 铝酸盐系长余辉材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发光材料,具有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等优点,能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文中介绍了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方法的改进、发光机理、光学计算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并详细阐述了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材料被应用于光催化、电池、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状况,最后对铝酸盐系长余辉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铝酸盐 改进制备方法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世然 王岳 +2 位作者 王毅 吴梦亚 沈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2,共7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光催化剂,具有合成方便、稳定性高、独特的光学和电子性能等优点。近年来,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合理构建g-C_(3)N_(4)基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复合材料综合了多组分的优点,同时可提高光诱导电荷...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光催化剂,具有合成方便、稳定性高、独特的光学和电子性能等优点。近年来,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合理构建g-C_(3)N_(4)基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复合材料综合了多组分的优点,同时可提高光诱导电荷分离,扩大可见光吸收范围,保持g-C_(3)N_(4)光催化剂的高氧化还原能力。因为碳基材料可以光诱导电荷快速重组,且具有低比表面积以及较差的可见光捕获,用其对g-C_(3)N_(4)半导体进行了一系列的修饰,以提高g-C_(3)N_(4)在光催化过程中的效率。文章概述了g-C_(3)N_(4)的光催化机理,重点介绍了g-C_(3)N_(4)/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就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光催化 碳基材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基材料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牛凤延 何齐升 +4 位作者 李德恒 武世然 王岳 雷伟岩 沈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0,共8页
由于化石燃料大量消耗导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将氢能作为一种替代传统能源的绿色能源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用以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基材料不仅制氢规模大,而且投入成本少,近年已成为产氢的最优方... 由于化石燃料大量消耗导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将氢能作为一种替代传统能源的绿色能源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用以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基材料不仅制氢规模大,而且投入成本少,近年已成为产氢的最优方案之一。但通过对g-C_(3)N_(4)改性,可有效提高其产氢效率,并解决g-C_(3)N_(4)材料固有的可见光响应范围窄、电子—空穴复合严重、光催化产氢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各种基于g-C_(3)N_(4)基材料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方法和手段,重点介绍了g-C_(3)N_(4)光解水产氢的机理、g-C_(3)N_(4)的掺杂改性,并总结了影响g-C_(3)N_(4)基材料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效率的因素。最后,讨论了g-C_(3)N_(4)基材料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一些关键限制条件和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光催化产氢 掺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柱撑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梦幻 张汀兰 +1 位作者 曾雄丰 张文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0,共3页
TiO_2半导体以无毒、稳定、廉价等优势在光催化领域备受青睐。将层状材料与TiO_2复合可以通过提高对TiO_2的固载、降低光生电子对复合等优势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率。综述了近几年来TiO_2柱撑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可与TiO_2形... TiO_2半导体以无毒、稳定、廉价等优势在光催化领域备受青睐。将层状材料与TiO_2复合可以通过提高对TiO_2的固载、降低光生电子对复合等优势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率。综述了近几年来TiO_2柱撑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可与TiO_2形成柱撑结构的基体材料,同时探讨了该材料发展过程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层状材料 TiO2柱撑材料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Ce1-xZrxO2材料的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志刚 谢朋超 +3 位作者 杨立荣 王广昊 封孝信 孙瑞靖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07-3212,共6页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CTAB为模板剂,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介孔结构的Ce_(1-x)Zr_xO_2(x=0.1~0.4)材料。利用XRD、Raman光谱、BET、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合成试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孔结构等性能进行表征。...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CTAB为模板剂,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介孔结构的Ce_(1-x)Zr_xO_2(x=0.1~0.4)材料。利用XRD、Raman光谱、BET、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合成试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孔结构等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Ce_(1-x)Zr_xO_2材料主晶相为立方面心CeO2结构。Ce_(1-x)Zr_xO_2材料随着Zr^(4+)掺量增大,晶胞参数a逐渐减小,且BET比表面积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e_(0.9)Zr_(0.1)O_2试样BET比表面积随反应溶液中CTAB浓度增加逐渐增大,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减小。当Zr^(4+)摩尔掺量为10%,CTAB的浓度为0.055mol/L,煅烧温度为500℃时,制备的Ce_(0.9)Zr_(0.1)O_2试样为直径约200nm的球形颗粒,BET比表面积达到了94.82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结构 Ce1-xZrxO2 均匀共沉淀法 BET比表面积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族单元素二维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伟岩 王岳 +3 位作者 武世然 石东新 沈毅 李锋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1191,共11页
纳米材料在不同技术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且在解决基础科学新发现上拥有巨大潜力。其中单元素构成的纳米材料因合成容易、制备简单而倍受关注,尤其VA族二维单元素纳米材料(包括黑磷、砷烯等)的物理、化学、电子和光学特性优异,在生物成像... 纳米材料在不同技术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且在解决基础科学新发现上拥有巨大潜力。其中单元素构成的纳米材料因合成容易、制备简单而倍受关注,尤其VA族二维单元素纳米材料(包括黑磷、砷烯等)的物理、化学、电子和光学特性优异,在生物成像、药物递送和诊断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VA族二维单元素纳米材料的一般特性、合成和修饰方法,重点介绍了其面向各种生物医学应用的纳米平台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族元素 纳米材料 二维材料 生物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子阳 曾雄丰 +2 位作者 王建省 赵英娜 张文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共5页
Ti 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与二氧化钛纳米阵列相比,由于石墨烯拥有导电性高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得复合薄膜材料更有利于对被催化物的捕获和吸附、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迁移,从而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同时,这种复合材料在使用... Ti 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与二氧化钛纳米阵列相比,由于石墨烯拥有导电性高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得复合薄膜材料更有利于对被催化物的捕获和吸附、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迁移,从而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同时,这种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分离和回收,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主要介绍了Ti 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相关领域的应用及机理,并对Ti 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阵列 石墨烯 薄膜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银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提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超 刘云峰 +2 位作者 刘作涛 李锋锋 沈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共9页
21世纪以来相继开发出了多种光催化材料,其性能不尽相同,但是其中Ag3VO4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远高于当前已知的其他大部分可见光催化剂,Ag3VO4在可见光下表现出的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Ag3VO4也存在着一些银系半导体普遍... 21世纪以来相继开发出了多种光催化材料,其性能不尽相同,但是其中Ag3VO4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远高于当前已知的其他大部分可见光催化剂,Ag3VO4在可见光下表现出的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Ag3VO4也存在着一些银系半导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光腐蚀等现象限制了Ag3VO4的循环利用,从而无法进行推广使用。通过细化Ag3VO4的晶粒尺寸,与其他半导体复合形成异质结构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Ag3VO4的光催化性能。本文将对可以提升Ag3VO4光催化性能的几种途径来进行叙述,同时总结归纳Ag3VO4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银 光催化 异质结构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Ti_(3)C_(2)T_(x)MXene基复合材料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丹 王建省 +2 位作者 吴家伟 苏新悦 赵英娜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8-416,共9页
Ti_(3)C_(2)T_(x)MXene是一种新型层状二维材料,具备良好的亲水性、导电性、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由于Ti_(3)C_(2)T_(x)MXene的自堆积问题,导致表面活性位点减少,粒子的快速传输受到限制,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Ti_(3)C_(2)T_(x)MXene是一种新型层状二维材料,具备良好的亲水性、导电性、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由于Ti_(3)C_(2)T_(x)MXene的自堆积问题,导致表面活性位点减少,粒子的快速传输受到限制,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和优化。综述了近年来二维Ti_(3)C_(2)T_(x)基复合材料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与碳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等复合,Ti_(3)C_(2)T_(x)的机械性能与电化学性能能够显著提升,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柔性传感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MXene 柔性传感器 复合材料 传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Ag_(3)PO_(4)基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东新 杜含笑 +1 位作者 李锋锋 赵光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5,共6页
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磷酸银(Ag_(3)PO_(4))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Ag_(3)PO_(4)与其他物质复合形成Z型Ag_(3)PO_(4)基异质结时,能够显著增强光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并扩宽可见光响应范围,弥补Ag_(3)PO_(4)的易光腐蚀、颗粒尺寸较大等... 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磷酸银(Ag_(3)PO_(4))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Ag_(3)PO_(4)与其他物质复合形成Z型Ag_(3)PO_(4)基异质结时,能够显著增强光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并扩宽可见光响应范围,弥补Ag_(3)PO_(4)的易光腐蚀、颗粒尺寸较大等缺点。围绕Z型Ag_(3)PO_(4)基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制备方法、微观结构与组成、性能分析和应用进行阐述,最后对该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 Z型异质结 性能分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用Sr2MgSi2O7∶Eu(2+),Dy(3+)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婧 周雪松 +2 位作者 常石岩 蔡永丰 沈毅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83-2189,共7页
通过水热共沉淀法制备了Sr_2MgSi_2O_7∶Eu^(2+),Dy^(3+)纳米发光材料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研究了添加不同金属络合剂对样品粒径、分散性、发光性能的影响及表面修饰后样品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激发发射光谱及余辉性能测试研究了... 通过水热共沉淀法制备了Sr_2MgSi_2O_7∶Eu^(2+),Dy^(3+)纳米发光材料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研究了添加不同金属络合剂对样品粒径、分散性、发光性能的影响及表面修饰后样品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激发发射光谱及余辉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金属络合剂对Sr_2MgSi_2O_7∶Eu^(2+),Dy^(3+)结晶性能、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和TEM图分析研究了不同金属络合剂对颗粒粒径、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DTA时样品结晶与发光性能良好且粒径为50~200 nm,为制备Sr_2MgSi_2O_7∶Eu^(2+),Dy^(3+)纳米发光颗粒的最佳添加剂。此外,将样品进行表面修饰后,通过红外光谱、Zeta电势分析研究了其官能团的连接情况和电势大小,通过纳米粒度分析、SEM和TEM图谱分析研究了表面修饰后样品的粒径分布、形貌以及核壳结构,结果表明样品表面修饰后成功包裹了SiO_2壳层,并通过悬浮测试证明了SiO_2包覆后的长余辉纳米粒子悬浮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 Sr2MgSi2O7∶Eu2+ Dy3+纳米发光材料 金属络合剂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