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氧化集成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岳新 王栋栋 俞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本课题介绍一种活性炭吸附+芬顿氧化+臭氧催化氧化的高级氧化集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0.5 g/L,吸附时间30 min,CODCr去除率达60%;芬顿氧化工艺处理活性炭吸附出水时,H2O2添加量为0.2... 本课题介绍一种活性炭吸附+芬顿氧化+臭氧催化氧化的高级氧化集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0.5 g/L,吸附时间30 min,CODCr去除率达60%;芬顿氧化工艺处理活性炭吸附出水时,H2O2添加量为0.25 g/L,n(Fe2+):n(H2O2)=1:4、反应时间为1 h,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到32%;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芬顿氧化出水时,臭氧浓度为10%,H2O2加入量为0.1 g/L,气液比为2:1,反应时间为1.0 h,去除效果最佳。该高级氧化集成技术可将废水CODCr从180 mg/L降至25 mg/L,去除率为86.1%;达到地表水准Ⅳ类,综合运行成本为8.9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活性炭吸附 芬顿氧化 臭氧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预处理对淮南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胜春 余振杰 张德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5-342,共8页
采用吡啶(Py)、四氢呋喃(THF)和CS_2作为单一溶剂分别对淮南煤(HN)进行了溶胀处理。根据热解气析出速率、组成及热解半焦、焦油、热解水等产物分布,结合热重分析,系统考察了溶胀煤的热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溶胀煤的热解产物分布有显著... 采用吡啶(Py)、四氢呋喃(THF)和CS_2作为单一溶剂分别对淮南煤(HN)进行了溶胀处理。根据热解气析出速率、组成及热解半焦、焦油、热解水等产物分布,结合热重分析,系统考察了溶胀煤的热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溶胀煤的热解产物分布有显著改善,热解气体积和热解焦油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热解水产率降低;CS_2和THF溶胀煤的热解气析出速率明显增大,Py溶胀煤的热解焦油产率最高,比HN原煤热解时产率提高了5.99%(质量分数,干燥无灰基),这表明溶剂和煤结构间有交互作用,从而提高溶胀煤的热解焦油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溶胀 热解焦油 热解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钾废盐资源化利用相图研究
3
作者 张新航 李娜 巩学敏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8,共5页
针对农药行业化工类企业面临的氯化钾废盐处理与资源化问题,研究25℃时K^(+)、Na^(+)//Cl^(-)、SO^(2-)_(4)-H_(2)O四元体系相图特征,发现该相图中钾芒硝和硫酸钾的结晶区面积较大,可通过加入钾芒硝的方法提取氯化钾废盐中的钾资源。鉴... 针对农药行业化工类企业面临的氯化钾废盐处理与资源化问题,研究25℃时K^(+)、Na^(+)//Cl^(-)、SO^(2-)_(4)-H_(2)O四元体系相图特征,发现该相图中钾芒硝和硫酸钾的结晶区面积较大,可通过加入钾芒硝的方法提取氯化钾废盐中的钾资源。鉴于此,基于相关体系相平衡研究,结合水盐体系相图与相平衡理论,设计以氯化钾废盐和钾芒硝为原材料生产硫酸钾和氯化钠的工艺技术,同时生成副产物硫酸钙,并对工艺进行核算。计算结果表明:此工艺对氯化钾废盐的钾资源一次提取率为86.46%,可以很好地实现氯化钾废盐钾资源的回收与资源化,生成的剩余母液作为原料回流,实现循环生产。实验验证表明:生成的硫酸钾产品达到GB/T 2048—2008执行标准且设计的工艺确实可行,为氯化钾单一废盐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l废盐 相平衡 硫酸钾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煤镜质组热解中胶质体的气孔结构演化特性
4
作者 赵硕硕 李雨阳 +2 位作者 王佳奕 田鑫 孙章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研究烟煤热解中胶质体孔结构的演化对于调控煤基炭材料的孔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选用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富集镜质组热解至流动度特征温度点(软化温度(t_(p))、最大流动温度(t_(m))、固化温度(t_(k))),采用氮气吸附法研究胶质体焦样的... 研究烟煤热解中胶质体孔结构的演化对于调控煤基炭材料的孔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选用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富集镜质组热解至流动度特征温度点(软化温度(t_(p))、最大流动温度(t_(m))、固化温度(t_(k))),采用氮气吸附法研究胶质体焦样的气孔结构特征,分析气孔结构的演化行为。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镜质组热解特征温度点胶质体焦样的吸附-脱附曲线均为Ⅲ型吸附等温线且有滞后环;镜质组热解中胶质体焦样的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且生成阶段比表面积的变化速率小于收缩固化阶段的变化速率;随着热解中特征温度升高,低变质程度的唐口气煤(TK)镜质组胶质体中气孔先生长、孔径变大然后气孔融并贯通形成中孔与大孔,中等变质程度的霍州肥煤(HZ)镜质组胶质体中逐渐形成大量微孔,比表面积高达5.97 m^(2)/g,然后微孔融并贯通形成中孔或较大孔,高变质程度的斯凯拉斯焦煤(SK)镜质组胶质体中先形成较多的中孔或大孔(平均孔径达到13.93 nm)后收缩为小气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组 热解 胶质体 孔结构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腐植酸吸附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仇家起 薄涛 俞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0-264,271,共6页
磁性腐植酸基吸附材料是一种以腐植酸为主要基底原料制备的新型吸附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易分离、吸附性能更强等特点。综述了磁性腐植酸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将磁性腐植酸吸附材料分为腐植酸基磁性材料... 磁性腐植酸基吸附材料是一种以腐植酸为主要基底原料制备的新型吸附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易分离、吸附性能更强等特点。综述了磁性腐植酸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将磁性腐植酸吸附材料分为腐植酸基磁性材料和腐植酸改性磁性材料两类进行综述,总结了磁性腐植酸吸附材料在水环境治理、土壤环境治理以及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还对未来该类型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基磁性材料 腐植酸改性磁性材料 制备 环境治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基多孔有机聚合物光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政 卢金荣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7,44,共6页
由不同几何形状和拓扑结构的有机基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是近年来多孔材料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其中,基于三嗪环的多孔有机聚合物(TPOPs)由于具有表面积高、氮含量高、稳定性高和相对容易合成的可调多孔结构,是... 由不同几何形状和拓扑结构的有机基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是近年来多孔材料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其中,基于三嗪环的多孔有机聚合物(TPOPs)由于具有表面积高、氮含量高、稳定性高和相对容易合成的可调多孔结构,是光催化还原CO_(2)的新型催化剂及载体材料。综述了TPOPs的结构类型及构筑策略,总结了其在光催化还原CO_(2)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为此类材料在光驱动转化CO_(2)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环 多孔有机聚合物 光催化 还原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电路板中贵金属非氰化浸出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庞亚恒 王增利 +2 位作者 安伟佳 郭琳琳 崔文权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9-1604,共6页
电子垃圾的与日俱增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以废电路板(WCBs)为代表的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贵金属,对其进行有效回收是实现循环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氰化浸出是工业上贵金属回收的主要方法,然而氰化物对生物有剧毒,环境危害大... 电子垃圾的与日俱增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以废电路板(WCBs)为代表的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贵金属,对其进行有效回收是实现循环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氰化浸出是工业上贵金属回收的主要方法,然而氰化物对生物有剧毒,环境危害大,贵金属的非氰化浸出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总结了WCBs中贵金属非氰化浸出的方法,讨论了传统非氰化浸出方法(硫代硫酸盐法、硫脲法和卤化法)与新型非氰化浸出方法(有机溶液法和光催化法)的原理和应用,为WCBs中贵金属浸出的潜在方法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非氰化浸出 电子垃圾 废旧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OOH光催化材料的设计调控及其处理有机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鹏飞 陶鹏仙 +4 位作者 孟宪栋 薛士科 王兵 崔文权 刘庆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43,149,共7页
简述了α-FeOOH晶体结构、尺寸形貌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总结了通过表面修饰、异质结构建、离子掺杂、氧空位引入对α-FeOOH进行改性设计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机制,同时介绍了α-FeOOH复合材料与H_(2)O_(2)构建光催化-Fento... 简述了α-FeOOH晶体结构、尺寸形貌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总结了通过表面修饰、异质结构建、离子掺杂、氧空位引入对α-FeOOH进行改性设计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机制,同时介绍了α-FeOOH复合材料与H_(2)O_(2)构建光催化-Fenton体系协同降解有机废水的应用。最后对此类光催化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同时,与其它体系的协同构建,实现多场耦合强化有机废水的降解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羟基氧化铁 改性 降解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温度对无灰煤结构及煤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郭秉霖 侯彩霞 +1 位作者 樊丽华 孙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15-1624,共10页
以内蒙古褐煤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在不同温度下萃取制备无灰煤,进而利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究萃取温度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灰煤萃取温度对煤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无灰煤及原料褐煤的灰分... 以内蒙古褐煤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在不同温度下萃取制备无灰煤,进而利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究萃取温度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灰煤萃取温度对煤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无灰煤及原料褐煤的灰分含量,表面官能团含量和对应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对比发现,330℃下萃取制备出的无灰煤在碱煤质量比3∶1,活化温度650℃,活化时间2h的活化过程中具备最适宜的反应性,对应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1 252 m^2·g^(-1),表面官能团含量适中,在3 mol·L^(-1)KOH电解液中50 m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322 F·g^(-1),2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保持率仍可接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灰煤 活性炭 萃取温度 超级电容器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n/TiO_(2)低温NH_(3)-SCR脱硝催化剂的SO_(2)中毒机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永林 陈红萍 +2 位作者 侯欣辛 杨旭 李泽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32-4139,4146,共9页
Fe-Mn/TiO_(2)低温脱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热稳定性,但抗SO_(2)能力差,不能满足工业应用要求。目前对于SO_(2)中毒位点以及中毒机理仍不明确。通过浸渍法制备了Fe-Mn/Ti、Fe/Ti、Mn/Ti,并在SO_(2)或NH_(3)-SCR气氛下对催化剂进... Fe-Mn/TiO_(2)低温脱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热稳定性,但抗SO_(2)能力差,不能满足工业应用要求。目前对于SO_(2)中毒位点以及中毒机理仍不明确。通过浸渍法制备了Fe-Mn/Ti、Fe/Ti、Mn/Ti,并在SO_(2)或NH_(3)-SCR气氛下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通过TPD、H2-TPR、XRD、FTIR、XPS等表征手段对预硫化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发现Ti、Fe/Ti、Mn/Ti和Fe-Mn/Ti催化剂预硫化后,Ti均发生硫酸化。在NH_(3)-SCR气氛比在SO_(2)气氛下催化剂中毒更严重,Fe加入后与Mn形成复合氧化物,改变Mn的存在状态,抑制Mn的硫酸化,但并没能阻止Ti的硫酸化。因此催化剂的抗毒性不仅要防止活性组分中毒,也需要防止载体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二氧化硫 Fe-Mn/TiO_(2)催化剂 中毒机理 催化剂载体 烟道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酸处理对褐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彩霞 张帅 +2 位作者 梁英华 杜敬文 樊丽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2,43,共5页
采用碱酸法对鄂尔多斯褐煤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脱灰处理,通过元素分析、FTIR、TG和SEM等分析手段比较了脱灰前后煤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煤经过碱酸处理后,水含量和灰含量降低,经高温(240℃)酸碱处理,灰分降低到0.84%.碱酸处理过程减少了... 采用碱酸法对鄂尔多斯褐煤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脱灰处理,通过元素分析、FTIR、TG和SEM等分析手段比较了脱灰前后煤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煤经过碱酸处理后,水含量和灰含量降低,经高温(240℃)酸碱处理,灰分降低到0.84%.碱酸处理过程减少了煤的含氧量,提高了碳含量和发热量.室温碱酸处理会加速煤的热解,使煤的粒度更加均匀.高温碱酸处理降低了煤的挥发分,热失重曲线变缓,小分子间发生聚合反应,增强了煤的紧密性,使煤表面变得粗糙.说明碱酸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煤的物理化学结构,且高温下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碱酸处理 红外光谱分析 热重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无灰煤基活性炭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立军 樊丽华 +2 位作者 侯彩霞 梁英华 刘俊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4-220,共7页
为考察微波加热对活性炭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无灰煤(HPC)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在微波反应器中进行了无灰煤基活性炭(HAC)的制备。采用低温N2吸附法、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HAC性能进行了表征... 为考察微波加热对活性炭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无灰煤(HPC)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在微波反应器中进行了无灰煤基活性炭(HAC)的制备。采用低温N2吸附法、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HAC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微波活化温度、碱炭比、活化时间对HAC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 000 W、活化温度600℃、碱炭比1.5、活化时间6 min的条件下,可制备出比表面积1 035 m^2/g,中孔率38%的HAC。HAC电极在3mol/L的KOH电解液中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分别可达277 F/g和25.1 Wh/kg,证明了微波加热是一种快速制备活性炭的低成本方法,同时也为HAC的制备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灰煤 活性炭 微波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硝催化剂的硫中毒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旭 陈红萍 齐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4,共5页
从硫中毒机理、载体选择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抗硫性的影响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抗硫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行综述,得出硫酸盐和金属硫酸化等是脱硝催化剂硫中毒的主要原因,高抗硫性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多酸位和合适孔径等特点。最后对抗硫脱硝... 从硫中毒机理、载体选择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抗硫性的影响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抗硫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行综述,得出硫酸盐和金属硫酸化等是脱硝催化剂硫中毒的主要原因,高抗硫性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多酸位和合适孔径等特点。最后对抗硫脱硝催化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SO2 硫中毒 SCR脱硝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学结构模型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凤 李光跃 +1 位作者 李莹莹 梁英华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26-32,共7页
为了解煤结构与反应性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褐煤、次烟煤、烟煤、无烟煤的典型化学结构模型,分析了煤的化学结构模型在煤热解、煤气化、煤液化、煤自燃及煤的溶剂溶胀性中的应用。煤的化学结构模型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煤反应过程中的反... 为了解煤结构与反应性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褐煤、次烟煤、烟煤、无烟煤的典型化学结构模型,分析了煤的化学结构模型在煤热解、煤气化、煤液化、煤自燃及煤的溶剂溶胀性中的应用。煤的化学结构模型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煤反应过程中的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煤结构模拟的方法能够有效捕获煤热解过程中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行为,解释煤气化反应机理,有效检测或捕获煤液化时生成的不稳定自由基,从微观方面分析影响煤自燃的因素,达到预防煤炭自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化学结构模型 模型化合物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xFF方法研究的褐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机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凤 李光跃 +2 位作者 卢金荣 李莹莹 梁英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ReaxFF(reactive force field,活性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褐煤在1000K^2 000K下的热解过程,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搜寻到了噻吩、硫酚和硫醚中硫元素迁移的基元反应以及热解产物中硫原子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 采用ReaxFF(reactive force field,活性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褐煤在1000K^2 000K下的热解过程,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搜寻到了噻吩、硫酚和硫醚中硫元素迁移的基元反应以及热解产物中硫原子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热解温度是影响热解产物中硫元素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温会抑制硫从褐煤中逸出.在热解过程中,噻吩、硫酚和硫醚中的硫原子会通过硫自由基中间体进行相互转化.在热解结束时大多数硫原子以噻吩和硫醚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模型 REAXFF 热解 硫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低共熔溶剂用于麦秸预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冉冉 刘天旺 +3 位作者 艾心雨 韩名硕 孙晓然 赵峥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0-148,共9页
为了拓宽天然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原料的范围、深入研究预处理机理,考察了5种不同天然低共熔溶剂和预处理条件对麦秸预处理和酶水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预... 为了拓宽天然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原料的范围、深入研究预处理机理,考察了5种不同天然低共熔溶剂和预处理条件对麦秸预处理和酶水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预处理前后麦秸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90℃、12 h的预处理条件下,氯化胆碱∶乳酸(摩尔比为1∶2)可去除49%的木质素和80%的聚木糖;预处理残渣酶水解72 h后,94%的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70%的聚木糖转化为木糖。氯化胆碱∶乳酸通过切断酯键、醚键去除木质素和聚木糖,以提高酶水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低共熔溶剂 氯化胆碱 麦秸 预处理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阶对无灰煤化学结构及热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樊丽华 杜敬文 +3 位作者 梁英华 张帅 王晓柳 侯彩霞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0,24,共6页
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380℃下分别萃取褐煤、长焰煤、气煤和肥煤制备无灰煤.通过元素、红外、热重分析及常温分级萃取实验考察无灰煤的化学结构变化,在唐山1/3焦煤中添加10%无灰煤,研究煤阶对无灰煤配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原煤... 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380℃下分别萃取褐煤、长焰煤、气煤和肥煤制备无灰煤.通过元素、红外、热重分析及常温分级萃取实验考察无灰煤的化学结构变化,在唐山1/3焦煤中添加10%无灰煤,研究煤阶对无灰煤配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原煤,无灰煤烃类增多,黏结性增强,以非黏结性煤为原料所得的无灰煤黏结指数可达90以上.随着原煤煤阶升高,无灰煤脂肪烃和含氧物质减少,芳烃增多,平均分子量增大,热失重减少.在唐山1/3焦煤中配入无灰煤,混煤软化点降低,热塑性随无灰煤原煤煤阶提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无灰煤 化学结构 热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松木屑对无灰煤基活性炭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娜林 樊丽华 +2 位作者 王雪宇 孙章 江宏伟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2,共8页
以褐煤基无灰煤和松木屑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采用XRD,FTIR,SEM及低温N 2吸脱附表征活性炭的组成和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及交流阻抗测试考察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时向无灰... 以褐煤基无灰煤和松木屑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采用XRD,FTIR,SEM及低温N 2吸脱附表征活性炭的组成和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及交流阻抗测试考察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时向无灰煤中添加松木屑可以改善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提高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当松木屑添加量为30%时,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达到最佳,此时比表面积为2695 m^(2)/g,比不添加松木屑时增加了44%,且0.5 nm~1.5 nm的有效孔增加了11%,小于0.5 nm的无效孔减少了24%,孔径分布更加合理。以该活性炭作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321 F/g,比以不添加松木屑时制备的活性炭作电极材料时的比电容提高了30%,电荷转移电阻降低了35%,证明添加松木屑可有效改善无灰煤基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器 松木屑 无灰煤 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xFF动力学分析煤热反应机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莹莹 王杰平 +1 位作者 李光跃 梁英华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48-51,56,共5页
为了从微观角度研究煤的热解机理,找出热解过程中反应路径、中间产物等反应信息,用Reax FF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煤的热反应机理。阐述了模拟过程中煤分子体系的构建、模拟结果的处理方法,介绍了如何通过监测自由基中间体种类,获得反应过程... 为了从微观角度研究煤的热解机理,找出热解过程中反应路径、中间产物等反应信息,用Reax FF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煤的热反应机理。阐述了模拟过程中煤分子体系的构建、模拟结果的处理方法,介绍了如何通过监测自由基中间体种类,获得反应过程中常见产物的分布和基元反应,进而解释煤热解、氧化和水热处理等反应过程的机理,并对Reax FF动力学在煤热反应体系中复杂化学反应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通过Reax FF方法可模拟煤的热反应过程,可以获得主要产物的生成路径、产物种类、产物的生成顺序等信息,还可以研究煤热解过程中煤分子间或与其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分析热解过程中煤的热反应机理。后续可通过时温等效原理建立模拟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定量关系,解决Reax FF方法模拟温度与实际温度不对应的问题;通过编写相应的后台程序缩短模拟计算结束后数据的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反应 煤热解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溶剂萃取残渣处理含铅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宇 许立军 +1 位作者 吴佳丽 樊丽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6,共7页
以低阶煤溶剂萃取后的残渣为吸附剂处理含铅废水,研究了褐煤在330℃下溶剂萃取后的残渣(简称褐煤残渣330)对模拟含铅废水中铅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萃取温度、残渣煤种、铁离子干扰和褐煤残渣的磺化氨化改性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褐... 以低阶煤溶剂萃取后的残渣为吸附剂处理含铅废水,研究了褐煤在330℃下溶剂萃取后的残渣(简称褐煤残渣330)对模拟含铅废水中铅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萃取温度、残渣煤种、铁离子干扰和褐煤残渣的磺化氨化改性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残渣330在铅液质量浓度为20mg/L时,对铅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7%;残渣煤种、萃取温度及干扰性铁离子的存在对吸附效果均有明显影响;长焰煤在330℃下溶剂萃取后的残渣及褐煤在380℃下溶剂萃取后的残渣的吸附效果均高于褐煤残渣330的吸附效果,干扰性铁离子的存在会降低铅离子的吸附效果。对褐煤残渣330的磺化氨化改性可改善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在铅液质量浓度为50mg/L时,对铅离子的去除率仍可达9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溶剂萃取 残渣 含铅废水 吸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